本帖最后由 盈袖暗香 于 2020-9-16 09:13 编辑
天蓝纯净,大朵大朵的云棉花一样,在远空蓬松着,似乎有种让人触摸得到的柔软;偶尔,有蝉鸣从枝头掠过耳际,不急不躁。 这是九月。 开学的季节。 操场上,风掣红旗飘,绿树荫成道,孩子们在一角跳绳,打球,欢笑。 课堂上,我翻开课本,说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讲台下的面孔是陌生的,眼神却依稀旧模样。那个地方,曾经坐着一个不安分的小男孩,如今,换成了有点沉默的小女孩。她在认真听讲,快速记笔记,我要课后跟她说:不急,慢慢来!此刻,我告诉他们的是:那些亭台楼阁,山川河流,相似或相异,都只是我们眼里匆匆而过的风景,真正能让我们记住的,是其人文历史的灿烂。一如岳阳楼,它因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从众多楼宇中脱颖而出,熠熠生辉。 这个九月,是从大灾疫中走过来的。我们看到了无数普通人在危难关头的奋不顾身,他们或请战在病区一线,全力抢救濒危病人;或奔走于街巷村庄,测体温送菜蔬保民生;还或者,免费为援鄂的英雄提供食宿行的方便------这所有的情景,在很多时候,都让我想告诉孩子们:平凡朴素如他们,具有一种大情怀!他们,为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了最好的注脚! 我愿意在课堂上,向那些渴望的眼神传递这样的人文情怀。我知道,不是每一颗种子都能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可我深深记得,曾经的九月,有个回母校转团员关系的孩子,特意到办公室找到我,给过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深以为然。曾经,我的老师,踩着脚踏风琴,用她沙哑但有韵味的声音教我们唱:旧鞋子还没有穿破以前,先别急忙着把新鞋子穿;曾经,我的老师,不高的个子,站在讲台上,读着“桂林山水甲天下”,在没有课件没有视频的年代,她让我对漓江水神往,让我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曾经,我的老师,在学校广播社团播音,她那标准流畅的普通话,泉水叮咚一样的语音,抑扬顿挫的语调,让我至今都回味揣摩------ 今年教师节,抖音里播过一段文字,大意是祝福家长们节日快乐,家长是无证上岗的教师。本是纯属娱乐的东西,引起了我的深思,我们每一个家庭,都是孩子最初的学校,每一个父母,都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的氛围环境,家长的言行举止,都对孩子有着长远的影响。有时候,我们看着学霸的成绩,往往只是羡慕他们貌似平庸的家长,而没有了解这些学霸从他们家长身上学到了些什么。我有一个朋友,离异多年,一个人带孩子,把孩子送进了武大。孩子非常阳光自信,他能唱好听的歌,写好看的字,高考过后,还利用假期当小老师。再看看他妈妈,很开朗乐观的中年女子,和孩子玩自拍,穿漂亮的衣服参加聚会,在孩子学业繁重的时候,跟孩子的老师请教如何缓解孩子压力。从她和孩子的相处中,我意识到,好的家庭教育,也许并不是你给他(她)说教了一些什么,而是如何润物无声。 社会更是一所大学校,每一个社会人都是懵懂初识的孩子的老师。作家张晓风的散文《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字里行间里除了有一个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还有对社会的嘱托。在文章中,她写道: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当然,他也要读报纸、听音乐或看电视、电影,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都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猾、诡诈?当我把我的孩子交出来,当他向这个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 是啊,我们的孩子,会从这个社会中获得一些什么呢?我们都渴望孩子能接受最好的教育,但教育并不仅仅就在课堂。当我们——每一个社会人,都能谦恭礼让、仁爱有信,我们的孩子自然也会日趋向善向美好! 一同事小孩,今年刚高考,问及孩子的志愿填报意愿时,同事说孩子想学医,今年的疫情,给孩子的影响太大了!我们听后,无不感慨:除了不能正常进入课堂学习,对成绩有影响之外,更深的影响,应该是来自那些可敬的医务工作者!是他们的英勇无畏,忘己为人,给孩子树立了一座精神标杆!那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歌唱的,不应该只是老师,我们不是还看到当年汶川地震,那个被武警战士从废墟中抬出,并向武警战士行队礼的男孩,现在也成了一名武警战士吗? 儿子曾跟我说:小时候,大人的视野格局影响着孩子,长大后,孩子的视野格局就影响着大人。其实,无论哪个层面的教育意义,应该都是如此!教师与学生,家长和孩子,社会人对他人,在有意或无意的教与学中,都是教学相长。正因如此,我们的自身和我们生活的环境,才得以越来越美好! 愿我们都是自带光芒的人,能照亮前行的路,温暖他人的心。即使,不是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