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2024年会
查看: 21344|回复: 5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2013年10月腾云驾雾赤水武隆8日自由行9——丙安古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本帖最后由 盈袖暗香 于 2018-10-19 14:52 编辑

    从竹海景区去丙安,车延着蜿蜒的山路行驶,赤水瀑布就是多,就连公路两边常常都有免费的瀑布看。
    晚上6点多到丙安乡,入住新镇红渡春宾馆,在四楼房间的阳台上可以看到古镇的全景。
    马路的左边有铁索桥,是通往丙安古镇的,路口还有块“丙安红军渡口”的纪念碑。铁索桥的入口有个售票处,门票全价是20元。我们早晨去的时候还没上班,所以直接免票。
    赤水河一边是新镇,一边是古镇,走在铁索桥上可以望见滔滔东去的赤水河和建在岩石上古老的吊脚楼。丙安是个典型的川南黔北交界的古老场镇,三面濒临滔滔东去的赤水河。如今的赤水河上架有一座吊桥,旱季时节碧绿的赤水河里有民众在游泳,难以想象当年红军渡河时的危险。从网上知道,当年为什么渡河如此困难,原来依旧和他特殊的地形有着密切的关系,古渡口水清波碧,看上去就象碧绿温玉。然而,当渡船摇至河心时,偶抬眼仰望上游,见到的却是长约100米、宽约10余米、落差约1米的激流,正以雄壮的气势,翻卷着白浪扑面而来,似乎是一把雪白铮亮的利剑凌空飞临,顿有无法躲闪的感觉。汛期来临,浑浊的洪峰咆哮奔腾,回回漩漩,形成一个又一个硕大无比的漩涡。只是现在的水量只有往年的五分之一。想象在奔腾如浪的恶劣环境下,红军不畏艰难勇渡赤水河,最终取得了战役的胜利,不由敬畏之心顿起。
    丙安距赤水市只有6公里,其场镇建在距河滩10余米高处,有两座保存完好的石门牢牢地守着镇子的东西场口。两寨门旁,各有一株苍劲古朴的大黄桷树。这是两石门之一。
    沿崖壁掏出一条凹槽,错错落落地建有许多吊脚楼。丙安古城堡没有适宜设镇建房的宽阔平坝,迫于环境因素,既要利用赤水河便利运输出行,又要利用地势建屯堡保障居民和商旅安全,丙安人于是采用了别具特色的“吊脚楼”建筑形式。这里的吊脚楼一律凿岩立柱架建楼房,数百根楼柱凌空拔起数十米,支撑一幢幢15~30米高的楼房,承载着上百万斤的负荷,看上去岌岌可危、形同一例,其实则稳如磐石、形制迥异。
    掩映在绿树丛荫与芭蕉林里,沿崖壁修筑的石阶延伸到河滩边。
    丙安历来为川南入黔古道上的一重要场镇。从明清时代起一直为上下客商歇息之地,因而丙安场上客栈、饭店、茶馆比比皆是,镇上多数居民以此为业。外来商贾也相继在场上开店。清乾隆年间清政府对赤水河进行大规模治理,丙安更是成为了过往盐船、商贾停泊过夜之地,场市更加繁荣。而今随着公路交通的发达便利,该镇渐渐地失去了交通枢纽的功效,也渐渐的没落了。
    古镇只有一条窄窄的石板街,长约400米,从古至今一直是周围几个村寨商品交易的重要场市。脚踩着这条带有青苔的石板街,想象着雨水从两边瓦屋滴水檐之间滴落下来,打在历经多年行走磨折发亮的青石路上,两旁被岁月斑驳了痕迹的旧屋、旧瓦、旧墙隐隐约约渗透着历史的沧桑。  
    古镇的小街上,大多还没开门。两三户人家做着可有可无的小买卖。嫩滑的豆花冒着氤氲的热气,砂锅里咕嘟咕嘟炖着喷香的老腊肉,刚从山上挖来的冬笋,用胡豆瓣爆炒后,透露出阵阵山野的清香,引诱着低头从门前走过的行人。小镇的光阴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好多年前,时间仿佛一下子迟缓了好多,岁月就这样,不紧不慢,像老式挂钟的摆锤,快一阵,慢一阵。而展眼之际,秋霜已经染白了青丝,少年练成了壮汉,昔日的姑娘而今已在为自己的女儿置办着嫁妆。古镇的青石板,却还是那般圆润、坚韧。  
    从石门进镇不远便有几家饭馆,将其主打菜品放在街沿上招揽客人,吃了几天竹子也的确有些口馋,亮锃锃红彤彤的农家老腊肉在锅中发出致命的诱惑,油条、豆花等确实馋人,于是不管包车师傅说有点脏,我们三径直吃了一通。
    古镇很清静,几乎整个古镇就我们几个游客在转来转去,商业味道也不浓,没有吆喝招揽,居民们很安静地坐在那里,很喜欢这种感觉。
    张氏油纸伞作坊已经开门,一家人悠然地制作着手工油纸伞。不大的房子里,摆放着各种颜色、已经做好了的纸伞,屋顶还吊着刚上了桐油的伞模。桐油味道弥漫在屋子的各个角落。日子过得平淡而又充满期待,下一个赶场天也许会来很多客人,或者周末的时候又有来自远方的观光客,来这里参观油纸伞的制作,选购几把纸伞带出去,带到很远的大城市,甚或飘洋过海,带到国去。让人们在玩这没有实用功能、纯粹只剩文物价值的油纸伞的时候,飘渺地,朦胧地,做一些可说或不可说的梦想。于大姐给她女儿买了一把,可惜没留下照片。
    赤水河缓缓东流。两岸人家,一代一代地,伴随着日出日落,已经越过了千年。相传丙安原为“炳滩”,后因时常发生火灾,人们认为可能“炳”字与“火”有关,于是改“火”为“水”,以“水”克“火”,此后果真少有火灾。但“氵丙”字从“水”有遭水灾之疑,后人干脆去“水”改为“丙滩”。“丙安”的由来据说是为铭记治理赤水河的大、小险滩恶水,使商船能安全行驶而取的,仅从这地名的由来,便能告诉你古镇故事之多。
    初冬的赤水河,流得缓慢而低调。平静的赤水河水,寂寞而悄然地,送走一茬又一茬来去的观光客。气候逐渐变冷,游客比夏天少得多了,河两岸竹叶低垂,灌木无声,寂寞得仿佛没有人烟,小镇丙安显得慵懒,安详。
    丙安古镇除了这原汁原味的人文风光外,看资料说还有一个是必提的——红一军团纪念馆,这已成为红一军团在全国唯一的纪念馆。红军四渡赤水时,红一军团第二师和师团部曾在丙安扎营。丙安场镇中房屋都有着宽宽的屋檐,据说当年红军在此扎营时也就住在这里居民家的屋檐下,并不入室挠民,所以深受当地居民的好评。

评分

2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16数+京-蓓 发表于 2017-4-27 11:07:49 | 只看该作者
这里看上去是原汁原味的景,未经人工雕琢,最喜欢这样的景致。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3#
爱相随 发表于 2017-4-27 11:21:56 | 只看该作者
小镇的光阴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好多年前,时间仿佛一下子迟缓了好多,岁月就这样,不紧不慢,像老式挂钟的摆锤,快一阵,慢一阵~~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
亦凡 发表于 2017-4-27 11:34:46 | 只看该作者
这种古镇,在南方也算是比较常见的吧。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5#
青波凝碧 发表于 2017-4-27 12:29:12 | 只看该作者
好巧啊,刚看了坛主的帖子,又看到了赤水镇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6#
心地善良 发表于 2017-4-27 12:42:32 | 只看该作者
游人不多,可以仔细欣赏好风景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7#
 楼主| 盈袖暗香 发表于 2017-4-27 12:52:00 | 只看该作者
16数+京-蓓 发表于 2017-4-27 11:07
这里看上去是原汁原味的景,未经人工雕琢,最喜欢这样的景致。

是的,贵州未被过度开发,比较原生态,所以,早去正当时
8#
 楼主| 盈袖暗香 发表于 2017-4-27 12:54:03 | 只看该作者
16数+京-蓓 发表于 2017-4-27 11:07
这里看上去是原汁原味的景,未经人工雕琢,最喜欢这样的景致。

是的,贵州未被过度开发,比较原生态,所以,早去正当时
9#
 楼主| 盈袖暗香 发表于 2017-4-27 12:55:07 | 只看该作者
爱相随 发表于 2017-4-27 11:21
小镇的光阴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好多年前,时间仿佛一下子迟缓了好多,岁月就这样,不紧不慢,像老式挂钟的摆锤 ...

鹦鹉学舌?!
10#
 楼主| 盈袖暗香 发表于 2017-4-27 12:56:13 | 只看该作者
亦凡 发表于 2017-4-27 11:34
这种古镇,在南方也算是比较常见的吧。

感觉别的都商业化厉害了,这个还比较原生态、古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11-26 05:19 , Processed in 1.79561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