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安娜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各自骄傲——从海棠诗看宝钗黛玉的个性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安娜21 发表于 2022-10-16 13: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3 两情相悦的欢唱
通观这两首螃蟹诗,就好像是宝黛两人在对话:
宝玉:我为你疯狂
黛玉:有你在,我可以飞翔。
今天假如我们自己写螃蟹诗的话,我们的角度是怎样的呢?批评的角度?调侃的角度?表扬的角度?夸耀的角度?也可以把自己带入螃蟹,骄傲的角度?成长的角度?开拓的角度?当然都可以。选择的角度也决定了切入点和整体气氛。
我们再来看一看众人的诗才。事实上,在词句上,黛钗云琴是一个水准的。也就是说,假如考试语文这一科的话,她们可能难分伯仲。但是,写文章贵在“真”“情”“趣”三字上。“真”要实在,“情”要贴切,“趣”要风味。在“真”、“情”、“趣”这三个方面,黛玉远远超过他人。我们多次能看到,众人齐聚在黛玉的房间里,与黛玉探讨诗文写作。黛玉是投入的,认真的。不是为做而做,都是有感而发。而且黛玉有捷才,几乎从不长考,总是一挥而就,是典型的性情中人。宝钗也有极高的诗才,但是宝钗长于诉志,而非言情。
黛玉的菊花诗是现场圈点,现场立做的。而螃蟹诗,更是看了宝玉的诗后,随手写出的,相当于七步诗。相对于宝钗湘云,是一方有备而来,而另一方却大获全胜。这简直是太戏剧了。让人想起了王勃的滕王阁序,据传太守安心要让自己的女婿大展奇才,所以提前写好,存心向众人推出自己那文采风流的女婿。只可惜遇到了王勃,被王勃踢馆了,还踢得心服口服,完全没有出手之力。长考出臭棋,文采这种事,并非想得越久越好得,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也需要讲究发自心底。
宝玉写了此诗后,黛玉、宝钗也接着写了咏蟹诗。众人看了宝钗的诗,赞为“绝唱”,说:“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才算是大才。”小说此处的描写,容易给读者以这样的印象:似乎宝玉、黛玉的咏蟹诗不过就事论事,并未寓含“大意”。而实质上绝非如此。宝玉、黛玉的诗同样寄寓着他们叛道性格的“大意”;不过正如作者所说,它以“荒唐言”出之,所以使人不能轻易地理解“其中味”罢了。
它的大意是什么呢?初时体会,只觉得是情人之间的唱和,就好像看到心爱的人,跳舞,唱歌,写诗,,,一样,能感觉到一种心心相印。仔细体会和挖掘一下,我们还能感到,两个离经叛道的人,在惺惺相惜。它是以菊为宾,以人为主,体现曹雪芹的奇气、怨气、豪气、傲气。这一部分仿佛王小玉说书时泰山顶上又起一重楼,最后直到宝钗螃蟹诗,不得不赞叹,他真的好能写啊!
在生活中,我们能看到很多有志无才的人,他们有欲望有追求,但是能力达不到,只能抱憾终生。而贾宝玉不是,他是一个有才而无志之人。他万千宠爱集于一身,但是可叹少年无仕志。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也能发现很多有才无志者,能够达到而不去追求。或者说,他们追求的并非世俗的标准。曹雪芹以贾宝玉托写了自己。他们并非俗人。以他的才华,如果专为生活,无论在哪朝哪代,都能过上体面的生活。但是,才华也正是他们的枷锁。他们无法以简单世俗的目标为生活目的。他们总在自我的追求中徜徉,而不被世人所理解。黛玉在这一点上,能够深入的理解宝玉,这是多么的难得。而且并无提前准备和规划,都是即兴之作。就像爱乐之城中,男女主角在洛杉矶葛瑞菲思天文台外夜晚的斗舞。并无邀约和预演,却又能够浑然天成,交相辉映。这当然也是心灵的唱和,是两情相悦的欢唱。
这也是“悲凉之雾,遍被华林”中,幸存的一抹温暖和幸福。
END
Anna 221016 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安娜21 发表于 2023-3-9 10: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娜21 于 2023-3-10 11:45 编辑

春暖花开,踏青漫游,读读诗经吧:
——————————————————————————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诗经》中的来来往往

一 细读《子衿》
《诗经》这本书,大家都不陌生。《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而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六篇)。又称《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遂也称之为:《诗经》。这个“经”字,就指代了它在诗歌中不可动摇的经典地位。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还包括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要介绍诗经呢,其实是一个宏大的视角。为了更好更容易的理解,那么我们先选取其中的一首小诗来解读一下,从一个微小的切入点来研究这部经典。这首小诗就是《郑风》中的《子衿》。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首诗,这首诗的全文是这样的:
《子衿》
青青子衿,悠Anna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首诗的字面意思,非常易懂。表达了一个多情女子,向情人傾訴思念之情,和轻轻的怨怼之情。
“青青子衿”,就是青色的衣领。为什么看到的是衣领呢?我们可以想象,男女身高是有点高度差的,女的眼睛平视时正好看到的是男的衣领。这位女子芳心暗许,却很难表达。只好说:“悠悠我心”。就好像说:我看到你青青的衣领,我的心也环绕着你。

“青青子佩”,就是腰间的佩玉。女的在情人身边时,害羞得低下了头,看到情人腰间的佩玉。“悠悠我思”,女人的联想往往都比较丰富,她可能瞬间就想到了自己的终身,想到了自己的未来,想到了能否与情人长久在一起?能否给她幸福感和安全感?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就算我没去找你,你为什么不给我音讯?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就算我没去看你,你为什么不来看我呢?
这两句话中,我们能够看出淡淡的,轻轻的怨。这怨怪中包含着深深的理解。
试想:“纵我不往”,虽然我没有去找你。这意味着:其实她是想“往”的。如果她根本就不想“往“,那就根本没有“纵我不往”这一句了。

我们想象一下,为什么不往?可能她自由的时间是有限的。她要做家事,要陪伴家人,可能路途遥远,可能情人不方便,也可能情人的小区封控了没有开放啊,也可能情人有家族的事情要做啊。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你也能忍得住不来?这个“宁”字,既包含了一种建立在爱意之上的一种轻轻的怨忿和怪责,同时又包含了一种撒娇和嗔痴。女子显然处于恋爱脑中,她非常想念她的情人。一时不来可以理解,太久不来,她好想念啊。想念之情,难以自抑,对于爱情深处的安全感也产生了轻微的动摇和质疑。才有这样的“不嗣音”“不来”的问句。仿佛是说:你还要你的女朋友吗?

我们再来仔细的理解一下细微之处。显然,她们之前曾经来往过。也许来过,也许往过。这两句已经体现了足够的亲密感,只有一定亲密感熟悉感的人之间,才会这么说话。另外,这对情人关系的社会性,还处在交往期,来往非常不便,尚未得到正式的公开和许可。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挑兮:就是惦着脚尖,伸长脖子,在向远处望的样子。达,发音念:踏。就是来来回回的转圈,来来回回的走步。在城阙兮,就是在城墙楼上。
这一段说的是女子在城楼上,她想着曾经甜蜜美好的回忆,充满了想念和依恋感,于是忍不住笑了起来。在城墙上来来回回的转着圈,眺望着远方。忍不住轻轻的跳起舞来。她自信的活泼的样子,盈然如在眼前。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天没有见到情人,就如同过了三个月那么漫长。这句话在后世的诗文中也反复出现过。
《子衿》这首小诗,活泼、自然、清新、简约、直白。是诗经风格的典型体现。完全没有矫揉造作,能让人感到真情流露,能让人感到深情郁郁,也能让人感觉到平等和自然。

提起:“青青子衿”这句诗,我们非常熟悉还有曹操的《短歌行》中,也出现了“青青子衿”这句,诗中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我们仔细理解一下。是什么能让一个曹操这样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沉吟”呢?那绝不可能是哪一个美人。美人可能能让曹操欢笑,却不太可能让他沉吟。很多文章把这里的“君”解读为想招觅“人才”,一两个人才那也是不够曹操"沉吟"的。这里的“沉吟”其实是对成功和成就的向往,对王者对王侯霸业的敬畏。显然,没有人对这个巨大的而艰难的成功成就有把握。如果有把握,就不需要沉吟了。这个“沉吟”,恰恰就是反复思量之后的志在必得的决心。

试想一下,我们在做一些重要而又需要全情投入又有难度的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先沉默一阵子,内心反复思虑,最后咬紧牙关而暗下决心。这个“君”,绝非美人,也非个别人才,而是政治抱负,军事抱负,人生目标。古代文人墨客,常常用美人来指代的政治追求和精神追求。这里的“青青子衿”,为什么也是看到青青的衣领呢?那是因为微微的低着头,正要用力。这句诗,从子衿而来,却是深沉忧郁,表达了完全不一样的感情。

待续
Anna
沪202303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安娜21 发表于 2023-3-10 11: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诗经中的来来往往

二:诗经中的文字魅力与爱情自信。
文字魅力:
诗经中的文字,颇具独特的魅力。
在我国诗歌史中,诗经堪比圣经。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诗经中的文字简洁明快、自然大方。风,相当于当年的流行歌曲,经过了漫长时间和空间的检验后,沙砾成为了珍珠,昆虫成为了琥珀,流行成为了经典。一唱三叹,层层递进,赋比兴的手法,也成为了后世必用的诗文之路。
我们来选择几则体会一下它的文字魅力。先轻轻读一下《子衿》这首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当你轻柔而缓慢的读出来这句诗的时候,请注意体会一下你的口型,这就是一种温柔诉说的口型。每个韵脚都落在慢慢的闭口型上,这种口型,多念几遍,自然能体会到一种思念。
而“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挑”“达”这种发音一出来,就能让人感到活泼和想象到女子的动作。读这两句的时候,你不由自主的就会微笑,充满了开心。这就是诗中上品,它会通过文字,在不知不觉之间,浸满了我们的情绪。
《诗经》的欣赏点,并非文辞华美,而是贵在天然去雕饰,素人之声,本质干净而无有矫饰。后世的很多很多成语和诗句,都能在诗经中找到源头。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宛若游龙、凌波微步,明眸皓齿、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几乎都源自诗经。后世的唐诗宋词元曲著名诗篇,几乎都参照了诗经中的影子。金庸、琼瑶、张爱玲、张恨水的流行故事中,处处能看到诗经的痕迹。我们可以肯定:这些名家作者,全部都仔仔细细的研读过诗经,烂熟于心,所以才会熟捻在手。
诗三百,平均每首至少留下两个成语。常见的成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琴瑟在御,岁月静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巧舌如簧,投桃报李。击鼓其堂,踊跃用兵,等等等,都源自诗经。直到今天,很多新爸爸新妈妈,在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都会翻开《诗经》,找一找合适而优美的字词,它的文字魅力,深深的嵌入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骨髓里。
体现了爱情自信
《诗经》中的爱情观,很多地方颇为现代。这真是非常奇妙的地方,也许是一种返朴归真。《诗经》当然不止是爱情,但爱情是诗经的重要部分。尤其是《风雅颂》中的《风》,重点是《郑风》。如果我们翻阅一下细读一下《郑风》中的爱情诗篇,我们会发现《郑风》是自尊自由骄傲独立的,没有PUA。同时又是温婉豁达深情专一的。它的观念极为现代。
它传达的观念是:
表现自尊骄傲的:“子不思我,岂无他士?子不思我,岂不他人?”
仿佛在说:“你不爱我,难道就没有别人爱我啦?”
又仿佛在说:“你爱我,我也爱你。你如果不爱我,我就不爱你。”
隐含了多少骄傲自信的现代独立情节?
类似的:
表达深情的: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表达勇气的: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表达喜悦的: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表达偏爱的: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心存。
表达思念的:其室则迩,其人甚远。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表达伤心的: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表达沉迷的:士之耽兮,犹可说(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表达爱而不得的: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表达因爱而思虑的: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热烈纯真、大胆奔放、积极主动。春秋年代,普通人不受礼法和授受不亲的思想的约束,更没有房子户口工作信用卡的太多计较,追求爱情只凭直觉和心动,遇到喜欢的,就大胆奔放地去追求和表达,不压抑,不束缚。这份直白的胆量和勇气不因时光流逝而转变,在今天仍然难能可贵,闪耀光芒,令人艳羡。
《诗经》中的《郑风》,历来都被封建卫道士们斥为靡靡之音。道学家眼里,只有明媒正娶的婚姻才是正途。只有经过父母之命、媒灼之言才是正派。其他诸如单相思、暗恋、女追男、男追女、思而不得、为爱私奔,等等的诗篇,一概归为不应该。而《郑风》中有对情爱美妙的歌颂,对男女之间思慕的描绘,对钟情欢会的吟唱,同时还有对人体美的欣赏,对欲的大胆的诉说,对生命的礼赞。《郑风》有别于秦风的彪悍、卫风的缱绻,它温暖干净,细腻唯美,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纯朴与天真,野性又自然。恰恰是最为精华的部分。
另一方面,《诗经》中用平等宽容、积极负责的爱情观念激发善意。也就是没有怨妇情节、弃妇情节。《诗经》中没有封建思想,没有程朱理学,没有贞洁牌坊,没有买卖婚姻,没有女人就应该为附庸,为家族牺牲之类的腐朽思想。它始终是积极的,乐观的,自信的。即使爱而不得,也是哀而不伤、从容应对,而无因爱生恨、拔刀怨怼,或者恶语相向。这里有一种深层次的爱情自信和人生自信。永远都是积极美好,包容豁达。

未完待续
沪Anna2303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安娜21 发表于 2023-3-10 12: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诗经》中的来来往往
————————————————————————
三:诗经中的哲学意义和美学价值
哲学意义:
诗经中处处都体现很多哲学意义。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其中的很多诗篇,描述了物我关系、生死规律、人与自然的主题。
比如《唐风.蟋蟀》中写到: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无己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室瞿瞿。
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今不及时去行乐,日月如梭留不住。
行乐不可太过度,本职事情莫耽误。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多警悟。
这是典型的描写自然野性与循规蹈矩之间的尺度问题。“今我不乐,日月其除”这与“好乐无荒,良室瞿瞿”之间的关系。在这里,“职思其居”是作者的底线。奋斗与躺平,追求与放弃,自律与随性,坚持与转变。我们每天是努力奋斗工作,还是尽情自由享乐?是循规蹈矩符合社会标准?还是让自己放纵一下离经叛道?这些简直就是逃不掉的灵魂之问,每天都在拷问着现代人压力之下的生活。
此外,《诗经》中还有很多描述的物与我,人与我,我与我自己的关系,描述了生与死的规律,描述神与人的态度。自然与人,是诗经的一个主题。中国文化“走的也是人与自然过分亲和的方向”。很多诗句描述了与风雨同舞,与草木共生,郁郁忧思。而对对神的态度,却表现出极大的不恭。昭示的事实是,人们已明明白白意识到人是一种生命的存在,人不依附于神,人的存在与否与神无关。生与死的自然规律使人产生了忧患。
《诗经》的哲学影响非常广泛。《曹风•蜉蝣》以朝生暮死的蜉蝣起兴,喻人生命运之短暂。《王风•兔爰》写诗人生不逢时,遭受百忧的命运感叹,即表现了这类忧患。《鹿鸣》表达了燕宾和乐,是“和乐”之歌,颇为影响我们文化中“和”的观念发展。《常棣》所要表达的意义更加复杂:既涉及兄弟之情与朋友之情在不同情境下不同的表现,也涉及反思之后的选择。这种复杂的诗义,令人深思。
美学价值
《诗经》兼具了言简意赅的美,音律和谐的美和委婉含蓄的美。其节奏和音韵,含着简约的自然美。天然去雕饰,中国文化的最高审美格调一直贯穿其中。它既是经典,也是流行。经典就是经受时间和空间洗礼的流行。《诗经》风格娴静美好。它让我们觉得:民族的就是国际的,古典的就是现代的。它受众广泛的,能够被爷爷、父亲和孙子同时喜爱。上至庙堂高官,下至贩夫走卒,能爱同一首歌曲,能够找到共鸣。它经历了反复挖掘,仍有新意,又容易与现实相结合的。
它丰富而纤细的情感,真实质朴。那些美到极致的情诗和词句都不用说了。各种情绪和事物的表达,就连骂人也骂得很有水平,很痛快,够劲儿。骂人都骂得很上档次。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对那些“无仪”“无止”“无体”的连老鼠不如的人发出诅咒:“不死何为”“胡不遄死!”如果你想对谁说:不要脸,去死。想骂谁的话,你可以说的文雅一点:“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如果你想表达对母亲的感谢。母亲节时,可以在卡上写: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如果你想表达上班族辛苦劳碌,可以说: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哦,这位可怜的打工人,打工魂,,,,,,
如果你想表达终于与心上人相会,如梦如幻的,可以说: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读《诗经》就是读生活,也是读人生。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情感心灵的写照。《诗经》以鸟兽草木等起兴所呈现的人与自然的生命共感非常成熟,这正是《诗经》审美的意蕴所在。那些诗句并不遥远,不如温一壶酒,慢慢品味那些温暖的诗句,也慢慢品味每一天温暖的生活。
愿大家的生活也开得热烈,留得深情,存得温暖,陪伴悠长。

END
感谢阅读
Anna沪2303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安娜21 发表于 2023-3-21 20: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娜21 于 2023-3-21 21:05 编辑

闪耀光芒——探春的领导力
Anna

《红楼梦》中描述了上百个人物,人情世态,尽在其中。这部名著的主题当然并非仅限于宝黛爱情,这更是一本职场书、政治书,也是关于人生选择和与悲凉世界和解的书。贾探春在其中具有鲜明的特色。她是一个充满奋斗热情,政治上略显幼稚,但却深有抱负,富有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探索者,同时也是一个值得跟随的理想leader。

——————————————————————

探春的客观条件: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探春自身的客观条件:
论出身:探春是庶出的小姐。在四个小姐:元、迎、探、惜中,排行第三。亲父贾政,亲母赵姨娘。赵姨娘是丫环出身的妾,不仅地位低下,说话做事还非常不得体,经常做蠢事,惹是非,是个人见人嫌的角色。同时又有一个不着调的亲弟弟:贾环,也是处处拉跨。她的出身不算完美。
我们放眼一下周围的朋友和普通人,又有几个的出身能毫无瑕疵呢?大多数人总有几个提不上台面拿不出手的亲戚密友。谁都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原生家庭。在投胎游戏中,能抽中探春的出身水平,已经算是上上签了。
论诗才:探春的诗才明显超过了迎春和惜春,但是不及钗、黛、湘、琴。原文第18回中写到:“迎、探、惜三人之中,要算探春又处于姊妹之上,然自忖亦难与薛林争衡,只得勉强随众塞责而已“。在其后的多次诗社中,探春能做出中规中矩的诗篇,偶尔还有一两句或者半首可提,但是并非信手拈来,都是苦苦思索而得。
她真的就像我们普通人一样,并非天赋异禀,也没有冠盖京华的王者技艺。但是积极勤奋努力追求,在诗赋这项专业技能上面,虽非杰出,却也能拿到良好的分数,在各种大场面中,也算上得了台面。已是上上品。请注意:起诗社的花笺,却是探春所制,四六骈文,工整有序,有心有品。
论外貌:“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有“玫瑰花“的雅称。从书中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描写中我们能看出来:论外貌,探春同样是胜过了迎春惜春,但是无法与薛林争锋。仍是上品非极品。
总体而论,探春自身的客观条件是:上品非极品。

——————————————————————

探春的个性特点
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探春硬是通过强大的个性特点,突破极限,硬生生把自己打造成了与钗、黛相比毫不逊色,戏份超越了湘、琴,甚至与钗、黛可以相提并论的人物。她的魅力在哪里呢?
不怯场
在众多大场面中,探春屡屡能够得体发声。宝黛初相会,宝玉给黛玉起字:颦颦。探春迅速质疑宝玉杜撰。贾赦讨要鸳鸯,贾母生气责骂王夫人,别人都不敢说话,王夫人自己也不敢解释,这时只有探春——勇敢的发声,帮王夫人辩解。她辩解的话,简单迅速直接有效。八月十五赏月,众人困倦悄然散场,只有探春陪同贾母到最后。贾母问起众人为何时,她直接报告了偷盗聚赌的现象。她不是社恐,不存在扭扭捏捏不敢说不会说不愿说的问题。探春具有高度的家族责任感。在高阶人群较多的场合,她也仍然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决断力。她似乎时刻都有脑子,应对得体。原因为什么呢?很简单,这些问题,她全都提前仔细想过了! 她甚至在脑子里反复彩排过了。所以当被问到时,她才能从容的及时答复。

不畏强
探春不畏强。欺软怕硬,恃强凌弱,往往是人们的本性。而探春时刻能拿捏住不卑不亢的态度,令人称赞。贾府中刁奴众多,最典型的就是王善保家的,吴新登家的,迎春乳母等等。大多数人欺软怕硬,当凤姐出现时,面对强硬角色和弱势人群完全会是两张脸。而探春在大观园抄检中,果断给王善保家的当面一掌,真是整本书中最令人称快之处。其他诸如对吴新登家的质疑和敲打,对迎春乳母的威慑,其言行体现了高度自尊,处处都另人赞赏。
积极主动探索追求
仔细数一数,由探春主动发起的事情非常多。大观园中结诗社,是由探春首先提出并写花笺邀社的。当家理事之时,包产到户分园分事,是由探春首先提出的。探春还主动要求宝玉带玩意,给宝玉做鞋。她不停的通过各种信号向王夫人示好。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一个贵族小姐,行动充满了各种框架,没有什么发挥作为的空间。而探春的各种探索,像是充满镣铐和枷锁的舞蹈。她在有限的空间里,尽量的闪转腾挪,寻积极探索,寻找最大的机会和可能性。这些,都是她力图改变命运的方式方法。也是行之有效,恰如其分的地方。
每人都有自己的枷锁。哪些是我们能追求的,哪些是我们不能追求的。哪些是我们能改变的? 哪些是只能接受的。我们不得不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改变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
————————————————————————
一个成功的岭导人,最重要的是什么?当我们在选择跟随不同的岭导者时,我们看重的是什么呢?
有追求
良禽择木而栖。我们不能要求岭导的技术水平。大多数岭导的技术水平只需要一般就可以了。小朋友看西游记时,往往不能理解,为什么看似毫无本领的唐僧,会成为取经团队的师傅?很简单。唐僧甚至有最坚定的取经信仰。领导一定要有追求,强有力的追求。这也是凝合团队所必须的。一个团队的长期奋斗,不怕艰险,最怕的是:领头人突然说要放弃!唐僧虽然对专业一窍不通,但是信仰坚定有毅力。作为精神领秀,必须要有:“为了那片海不顾一切”,“虽万千人吾往矣”,“千难万险,我也要去做”的精神。只有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这个团队才能有凝聚力。目标一定要清晰化,坚定化。三观必须要反复确认。大家要有共同的追求,共同的价值观。
探春是有追求有价值观的。她具有高度的家族责任感,并且付诸努力。有追求是能够引人追随的前提。
有胆识
一个优秀的岭导人,勇敢是必须的。探春在大场面下从不怯场。这难能可贵。很多时候,我们想到了,却未必敢于说出来,做出来。能够想到说到做到的人,都拥有过人的胆识。千折百转,机会一闪。在机会流转的刹那间,但凡稍有犹豫,时机就一闪而过,再不回头了。宝玉给出的颦颦两字,只有探春敢当众提出质疑。只有探春敢于当众为王夫人分辨。只有探春在中秋陪贾母到最后。她的家族责任感之强和勇于付出,使她在众多小姐中,独树一帜,令人难忘。

有担当
好的将领,必定是爱护自己的士兵的。探春最闪耀的时刻,就是给了王善保家的一耳光,令人大为称快。在现实世界中,这往往是不太可能的。正是因为稀少,所以弥足珍贵。如果出手前,先想到的是:我的小姐身份、形象、尊贵,,,那又怎么还能出手呢?探春对丫环们有足足的爱护。抄检大观园的一掌,既是自尊的豪情,也是对自己下属的保护和力撑,令人称快。侍书这样的角色,在这一刻,心中会涌起怎样的感激和信任之情?那一句:“先从我抄检起” 更让丫环们倍感可靠。
探春对下属有指点:那一句提醒侍书的话:“还等我来骂吗?”提点得恰到好处,该干活了。有约束:探春对吴新登家的犯上做乱,对赵国基的抚恤金的修正,都是她规矩感的体现。强将手下是无弱兵的。探春就是一个强将。她必定也能当一个好母亲。反过来,弱将手下必然无强兵。如果在弱将手下,你就安心当弱兵,不要多想了,你别无选择。大观园中有多个实权派人物。王夫人、邢夫人、王熙凤、贾母、元春,各自占领权力高地,纷争着大观园中的人事。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你乐意选择做谁的部下呢?假如投奔了王夫人,你就是金钏,冤死在井里。假如投奔了宝玉,你就是晴雯,带病被拉出去的时候,一声也不敢吭。假如做了芳官,完全分不清来途和去路。假如投奔了迎春,你就是性格再强,也不过就是个司棋,被赶出去。假如投奔了惜春,那就是入画,即使一点错误都没有,也被无情赶走,多年情谊,一把抹尽,驱逐出位。即使是投奔了薛林,也最多就是紫鹃莺儿莺儿,被指派了去找婄烟的娘认做干娘。黛玉更不用说了,自己都呜呼哀哉了,又怎能顾得上紫鹃的死活?谁是大观园中最好的明主呢?当然是贾探春。侍书是丫环界中幸运儿。是被保护被关爱,又有被指点中的成长。

————————————————————————

政质成就和政质弱点结社,是探春的政质成就之一。探春并非诗才最高的,但是如果没有探春起头结社,大观园的诗会可能根本就不存在。组织能力和专业水平,真的是两码事。探春的另外一个政质作为——大观园包产到户的分配改革,却并不成功。事实上,这也是她的政质幼稚病。从某个角度来看,这次改革带来了新气象。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带来了更多问题。在完全没有准备和上层实质性的理解支持的情况下,这一涉及到多方利益的改革,显然是鲁莽的。而宝钗那淡淡的一句:“幸于始者怠于终,缮其辞者嗜其利”。对于利的把握,宝姑娘明显要成熟很多。以探春的聪明程度,在经历世事之后,她应该会更为成熟和练达。——————————————————————
我们很难有薛林那样的天赋异禀,轻易就能天赐良才、冠盖京华。也很难有北静王那样无法匹敌的家世,出生就在罗马。而探春已经是普通人中的佼佼者。她散发着闪闪的光芒,这光芒不是因为诗才,不是因为家世,也不是因为外貌。而是因为傲人的勇气和胆识,闪耀着做人的价值。是自尊自爱的写照,也是尊重他人爱护亲人的勇敢,令人称赞和难忘。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散发的光芒。也是能够照亮每一个普通人的光芒。
一世快意一次,足矣。人行一世,我们多么盼望能够路遇一个发光的友人,能够偶逢一个闪亮的同行者。多么盼望自己的人生,也能够有那么一个闪闪发光的时刻。为了这一刻的光芒闪耀,你会觉得一生值得。她,配得上做一个王妃,更配得上做一个明主。
感谢阅读
(END)
沪 Anna
230321
——————————————
——————————————
备注——简要背景
荣国府中的老太太贾母,有两子一女,即:贾赦、贾政和贾敏。
贾赦有两子一女,即贾琏和贾琮和迎春。贾琏的太太就是王熙凤。
贾政有三子二女。长子贾珠,贾珠早夭,贾珠的太太是李纨,有一遗腹子即贾兰。二子即贾宝玉。三子即贾环。二女:其一为贾元春,入宫为妃。另一即为贾探春。探春和贾环都是庶出,亲母是赵姨娘。
贾敏,也就是林黛玉的生母。惜春,是贾敬的女儿,属于宁国府的小姐,跟着荣府小姐们一起读书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安娜21 发表于 2023-3-31 10: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娜21 于 2023-3-31 10:33 编辑

翻越阶级的高墙——赖嬷嬷
Anna
她是谁?
红楼三老太:贾母,刘姥姥,赖嬷嬷。贾母是贾家的活化石,也是四大家族的粘结剂。刘姥姥是情商大王,能建立跨越一百八十层阶级的友谊。而赖嬷嬷,则是一个传奇。她出场次数不多,暗线却贯穿了全书。她以丫环出身,历经六十年,三代人的接力奋斗,最终脱离奴籍。邀贾母做客,和凤姐同坐,与宝玉论交。她活成了丫环们的终极目标,翻越了阶级的高墙,是一个真正的强者。

赖嬷嬷是贾府某位前辈的贴身丫环。后与赖家婚配,她的大儿子,即赖大,是荣国府的大管家,极有身份和地位,宝玉见了赖大也要下马。赖二,也就是赖升,是宁国府的大管家,也极有地位和实权。赖大和赖二,可能是亲兄弟,也可能是堂兄弟。两兄弟掌握着两府实际管理中的重要资源。赖嬷嬷的孙子,也就是赖大的儿子,即赖尚荣,从小就脱离了奴籍,和诸位公子一样读书,还捐了知县。文中已经与宝玉以朋友吃酒论交,与柳湘莲、蒋玉涵、薛蟠、薛蝌、宝玉等等,经常来往。

原文中并没有交待赖嬷嬷最早的服务对象,但从贾母对赖嬷嬷的客气和尊重来看,肯定是伺候过贾府辈分更高的长辈。当丫环并不容易,时时处处都像在考场上一样,要提着小心,还要应对大家庭里错综复杂的关系,能活下来的都是虎口脱险。王熙凤当年带了四个丫头,死的死,散的散,只有平儿一个勉强偷生。再看看其他小姐夫人的丫头们,多数都是悲凉无依。而赖嬷嬷,是两府众多丫环中唯一的一个成功翻身,踏入自由境界的奴仆。就其短暂出场体现的情商而言,面面俱到,应对得体。赖嬷嬷把晴雯送给贾母,她有识人之能且善解人意。不要被谦恭的语气和卑微的态度所蒙蔽。她必定有袭人的忍,晴雯的能,鸳鸯的忠,平儿的和,不然又怎能活着走出贾府?更何况其终极大招:脱离奴籍,家族再造。这才是丫头界中真正的翘楚和无往不胜的冠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安娜21 发表于 2023-3-31 10: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娜21 于 2023-3-31 10:39 编辑

她厉害在何处?
首先是得体的分寸感
分寸感,说说容易做时难。恰到好处的分寸感,更难。长年累月的保持分寸感,难上加难。是人就难免有情绪情感的波动。得意时,难免张狂,失意时,难免落寞,偏左或者偏右都是常见的事。看看司棋对小厨房的打砸抢,晴雯对小丫头的针戳放逐,无论她们本来是否有道理,无论是什么缘由,只看所引发的事件和态度,就已经过度了。要拿捏得恰到好处,岂是易事?

赖嬷嬷在四十五回中的应对,呈现了极高的职场尺度感。她一方面保持着对贾家极为谦恭的态度,另一方面又能以真诚的语言正面批评贾家教育上的弱点。而且,两种态度并不违和,不惹人反感。其微妙之处,耐人寻味。赖嬷嬷请完老太太,专程去请凤姐。要知道这是对凤姐尊荣地位的彰显。这绝不能顺带,一定要专程邀请。她知道凤姐的关键位置,其表达也极为得体到位。

当我们有喜事开心事,想告诉别人的时候,该怎么表达呢?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难题。生活中常常有人以很别扭的方式来宣告开心的事。有些人会以“我好差”来告诉大家“我好棒”,或者用“我好倒霉”来告诉大家“运气来啦”。往往令人捧腹又别扭。这表达既要清楚明白,表达感情,又要考虑到听众的感受。赖嬷嬷的发言是:“我也喜,主子们也喜。若不是主子们的恩典,我们这喜从何来?昨儿奶奶又打发彩哥儿赏东西,我孙子在门上朝上磕了头了。”这既是大大方方的承认:我有喜事,我很高兴。又不动声色的给老东家戴上了高帽子,哄开心。把那份对主子“浓浓”的感激之情,足量地带到了主子面前。充满了恭顺和感恩,却并不让人觉得违拗。非常得体。感恩的话要大声地、不厌其烦地、变着花样地说,多多益善!至于到底有没有朝上磕头?谁会去计较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安娜21 发表于 2023-3-31 10: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四十三回中,赖嬷嬷对凑份子中的答复是:“少奶奶们十二两,我们自然也该矮一等了。”也是恰到好处,凑份子是要讲究位次的,不能僭越,否则就是不懂事,会被侧目甚至挨修理的。这些规矩让人烦,让人觉得啰嗦。但是,这就是规矩,这些让人不耐烦的甚至有点恶心的规矩,构成了社会的稳定感。当你挑战这些规矩时,其实你挑战的是那些对规矩服从的人,其实就相当于全社会的所有人。对,你冒犯了他们。凭什么别人都遵守,就你不遵守呢?凭什么我们都能忍,就你不能忍呢? 皇帝的新装,我们都不说,凭什么你就能说呢?你能快意恩仇,你舒展了,那你就得接受千刀斩、万刀斩。

花柳繁华地,难得是清醒。要知道此时赖嬷嬷已经是功成名就的退休状态。且其孙子已经在事实上出仕入宦了。正是最容易眩晕的时刻。可她还保持着对老东家的谦恭有礼和职场惯性。想想看,赖嬷嬷的过去必定是有功劳的,并且功劳不小,但她丝毫没有居功自傲。对比一下焦大和李嬷嬷,高下立判。创造成绩的人,都是曾经辛苦付出过,一朝成功难免会反复回味。然而,过去的功劳都过去了。留一点温暖的回忆,摆正自己的位置吧。别说是老奴仆、老部下、老员工,即使是为人父母,为人师长,为人伴侣,也要知道进退。很多父母在孩子成年以后,还执着的参与孩子的家庭琐事;有些师长,在学生出师以后,还坚持摆出教导的仪态。这完全没有必要。当不再被需要的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主动体面的退场。难道还等着被嫌弃吗?船已过,人已非,但是时间永不停止,一切都还在继续的向前奔流,赶快调整状态,面向新的事物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安娜21 发表于 2023-3-31 10: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聪明灵动的破局语
艺高人胆大。世事如棋,像下棋一样,有些人束手无策毫无招数,有些人一句话就能破局。原文中四十三回中,赖嬷嬷应贾母之邀,给凤姐凑份子。贾母和凤姐打趣,凤姐不知不觉中其实已经又得罪了邢夫人了。这时,赖嬷嬷忙笑说:“这儿媳妇成了陌路人,内侄女儿成了外侄女儿了!”这是批评吗?这分明是人人都夸到了:一夸凤姐儿孝顺贾母,凤姐儿开心,贾母也高兴,就算凤姐一开始有点“能”过头了,经她这一注解全都兜回来了;二强调凤姐儿其实是邢王二位夫人的内亲,两位夫人怎好真恼?这话说得周全,边边角角都照顾到了,明着是说公道话,实际是拍了个迂回起伏的马屁,峰回路转处,好听话说得柳暗花明,人人满意。
“你那里知道那“奴才”两字时怎么写的。“赖嬷嬷在凤姐处的一篇长篇发言,句句堪称经典。为奴翻身不易。为奴翻身还能长期与老东家和谐相处更不容易。现实中,我们看到多少单飞和翅膀硬了之后反目成仇的例子。要保持长期的密切关系,需要双方都有很高的意识和努力维护。脱离奴籍的这一步,既要向上司明确强烈的脱离奴籍的愿望,又不能让上司起疑心和多虑。信任感极难建立而容易破坏,这微妙而神奇。现代社会仍然充斥着类似的情况。秘书可能升职后出去独立开公司。高管可能成就小员工。人与人的关系,始终是工作生活的最重要的关系。在这场走钢丝的游戏中,赖嬷嬷用高超的技艺,踏过了重重怒涛险滩,混成了独立的财主,有了自由的家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安娜21 发表于 2023-3-31 10: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学专家
在教育这件事上,赖嬷嬷与薛姨妈及贾府众多的夫人们,真是天壤之别。赖嬷嬷对贾府的教育是毫不掩饰的一万个看不上。她说贾珍管儿子"管得倒三不着两,自己也不管一管自己"。她教训宝玉:"不怕你嫌我,你就欠你爹收拾。" 赖嬷嬷的教育与宝玉父母形成恰恰相反的一幕。宝玉的爹,气急了,就把宝玉往死里打。娘,气急了,就把宝玉身边的姑娘往死里逼。他们的爱,毫无方寸可言,亦无规划可讲。手段与目的恰恰相反。别的薛蟠之流就不用提了。而赖嬷嬷调教出来的人物,赖大,赖二,赖尚荣,个个都是上进心强、分寸感强、令人称道。赖大抱住宝玉,不让下马行礼。赖尚荣虽已授衔,但是与宝玉同桌喝酒,时时注意给宝玉以极高的尊荣。赖家家教持重,不仅子女教育得法,连花园都管理有序、收支自如。这与贾府一众不成器的徒子徒孙,加之浪费奢靡混乱,形成了鲜明对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5-2 19:45 , Processed in 1.43430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