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90289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摘编] 《大团圆之四--------- 科大学子随笔汇编》

[复制链接]
11#
 楼主| 902896 发表于 2012-1-7 15: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忆似水流年——一个普通学生的科大四年(八)   





  tiancaijacky 发表于 2011-12-28 14:11:23


     有半个月没来了,期间期末加上圣诞大家一起玩,耽误了不少,每每念及,总是心怀歉疚,今天又来填坑了。以后我决定每篇开头讲一讲该篇准备讲什么方便阅读吧。这篇以及下一篇主要讲讲自己大二的经历,争取写完。

    上篇讲到转系以及大一结束。自己在家优哉游哉的过了一个暑假之后,正式进入了大二,当上了垂涎已久的“师兄”了。如果说大一是适应阶段的,大二就是奋斗的阶段了。当抱怨完毕,习惯了种种之前在自己看来不可接受的东西之后,心理上,进入了一个比较不那么纠结的阶段,或者说,这时候的纠结不再是为这个环境为什么这样单调,我为什么不适应这里这些高级的问题了,只是一些就事论事的纠结,比如作业多,事情烦,等等日常琐事。经过大一下的努力和班上大部分牛人的转走,我的成绩已经能排到一个相当之靠前的位置了。学习上似乎不那么担心了。于是这个学期计划给自己找点事做做。看到同年级有人已经开始背GRE了,于是顺手买了本红宝开始自己的GRE之路,其实当时自己并没有想好要不要出国,只是觉得先背着再说。
    另外,辩论一直是我的爱好,由于在的院系实力很弱,所以第一年留下了不少遗憾。第二年决心自己挑起这个担子,闯出一点好成绩。
    大二的生活,就在这种大概想了想方向的情况下,开始了。
    大二一开始我们就经历一件了大事:校庆。其实我们一入校的时候,50周年校庆的造势宣传已经完全展开了。看着08年新日历上满满的“重量级”校庆活动安排,作为科大学生的自豪感,可以说在那时达到了顶峰。开学不久,2008年9月21日,科大50周年校庆“隆重”举行。好吧,也许科大50周年校庆是科大历史上相当失败的一笔。首先,校庆活动没有任何重量级领导参加,其次,你如果在西区,除了路边的彩旗,其他一切照旧,根本看不出有校庆的痕迹,再次,绝大多数网站,有影响力的媒体,在醒目位置找不到任何报道。那一天,科大不少人的心理是相当沉重的。那一天,通过收看校庆大会,全校人都看到了朱校长铁青的脸。。。一周之后,胡总发了封贺信,在新闻联播报道了一下。这恐怕是校庆的最高潮吧。当时冷却的心确实又热了起来。。。知道若干月后发现,矿大100周年校庆,也有封差不多的贺信。现在想起来,我也觉得这个校庆相当失败,既没有抓住机会好好宣传自己,也没有让很多同学在校庆当天体会到校庆的氛围,以至于西区的不少同学那天一整天都在议论,今天校庆么?怎么没什么动静。。。今年暑假临走时,去清华看望一位科大保研过去的师兄,席间聊到校庆,师兄摇摇头,感叹道,虽然已是清华人,但是心里还是科大魂,所以上半年清华校庆自己心里心酸远大于自豪,想想科大50周年校庆,感觉科大的影响力的确已经不能和别人比了。。。科大要面对现实了。。。说罢两人皆叹息。

    盼望已久的校庆就这么在憋屈中过了,自己的一等奖学金也拿到了,那些不开心顿时一扫而光,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少亮色。那段时间每天都是在上课,背单词,准备辩论赛的循环中渡过。为了不耽误正经课的学习,又保证任务完成,就逃掉了不少政治课,用来背单词,然后晚上早早去上自习,上到九点就和自己带的一帮师弟师妹们讨论辩题去了。挺充实。期间寝室成员也发生了变化,S转到了东区数学系去了,大一同系,大二转到23系的L忍受不了楼上的游戏氛围,搬到了我们寝室。L是个特别热爱钻研技术的男生,他四年的经历相当之跌宕起伏,后来也成了我在科大最好的兄弟之一,之后打算专门写写他。大二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课程真的变难了,回过头看大一的课程,还真觉得,如果自己稍微多花点时间,怎么可能考不好嘛。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真的长了很多,有些课作业独立完成是没啥戏了,只得求助那些学霸大牛,也就是从大二开始,作业从一人一个版本,到一个寝室一个版本,再到,一个班就那么几个版本。也就是从大二开始,可以慢慢看出一个人真正的选择了,大一的学习,那是高三的惯性使然,大二,才露出了真面目。有些人选择远离尘世,寄情于学术,遨游于教室图书馆,有的人选择社团学术两手抓,只是有的抓社团的手更硬些,有的抓学术的手更硬些。还有的,从此成了宅男,极少上课,纵情游戏人生。

    我是第二种人,努力在自己的辩论与学习中平衡着。但是对于我,真的很难。我并不是一个可以事事都做好的人,当我全身心地投入一件事情的时候,脑袋里无法控制的去琢磨,去思考。其他的事情,确实有时难上心里去。不过自己的付出还是有了回报,2008年12月9日,东区水上报告厅。自己终于把一只以前没有进过第二轮的队伍,带进了决赛,在和对手比分相同的情况下,评委投票2:3饮恨水报,获得中国科大第十九届辩论赛亚军。自己也获得了当年的全程最佳辩手。我到现在还认为,那是我大学时候最光荣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若干年后,我当然不会记得自己的成绩,不会记得自己的排名,也许也不会记得微积分线性代数都学了些什么,但我一定会记得那段时光,那份只有自己才能懂的坚持,那份对自己内心的坚持。这,也许才是青春应该有的模样。
PS(今年的辩论赛我在网上也看了好多场,李琛和陈可真的不错,实至名归,都是“少年老成”,一个人可以挑起一支队伍的人才啊,大一新生就这样实在难得。记得我看李琛半决赛陈词的时候,真是眼前一亮)

追忆似水流年——一个普通学生的科大四年(八)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 ... 852&fromuid=616
12#
 楼主| 902896 发表于 2012-1-7 15: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忆似水流年——一个普通学生的科大四年(九)  





tiancaijacky 发表于 2011-12-28 14:30:29
       其实大二一年最大的大头是GRE,其实现在回忆起来那段日子,还是挺美好的。当时大二结束的那个暑假,自己写了一篇文章总结,我觉得能表达我当时很真切的心情和想法,就贴过来了。

    忙碌的一年结束了,期间穿插着自己各种的执拗倔强较劲,有的赢了有的输了,有的不赢不输。

     自去年暑假在家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买本红宝开始,我就注定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可是即使走不归路倔强的性格还是让我变着花样换着路途走,结果让这条路似乎变得更不归了点。在科大一个准备出国的人通常是过着这样的生活:七点前起,到图书馆占个座,然后去教室看看书,上课,中午吃完饭,便去图书馆接着学,累了趴上二十分钟,然后接着学,下午上课,晚上自习,十一点回来,总之就洗了睡了。周而复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最后终于泪流满面的拿到offer啦,最后平生第一次在瀚海上注册了号,在offerrain上发一下,大牛问哈佛和斯坦福选哪个好,最后结论是哪个都不是太好。小牛求前二十的比较,地方方向和米哪个更重要。牛犊把五十左右的拿出来晒晒。。。That‘s all。这样copy下来本人认为要求不是太高的话,对于所有人都是零风险的流水线作业。很不幸,本人copy不下来,或者说不愿意copy,或者说没能力copy。。。反正结果就是没有去copy。大二上去搞很喜欢的辩论赛了,只记得那段日子里什么成绩考试,似乎都与我无关了。我不是小牛牛,可以多线操作。上天对我总的来说比较公平,尽心做的事一般都能出成绩,即使不是马上,也会是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但是一段时间内,却也只能尽心做一件事。所以最后辩论赛成功了,GPA失败了,失望是很失望,后悔到不后悔,Anyway,this is my choice。我终究不是安心坐图书馆的人,大一下体验了一学期什么都不管只管学习的日子,虽然不是很刻苦,但是那种寂寞空虚无聊不亚于一个人万念俱灰后每天堕落打游戏。所以,以后再也不过那种日子咯。

     提到这一年,不能不提到GRE了,师姐曾经说过,她考G是糊里糊涂的报名了,糊里糊涂的上新东方了,糊里糊涂的考完了。其实和我的感觉很像,糊里糊涂,倒并不是没有重视没有努力,恰恰相反,当你做完一件在做之前心里对它已经充满敬畏充满恐惧的事情,却发现其实也没什么的时候,你会有点恍惚:就这么结束了?再回想起自己当时部分顾虑发现真是多余。回想起自己报新东方寒假班的名几乎是咬着牙下的决心,把自己的1400元交给ETS时更是有着慷慨就义的悲壮,记得当时的校内状态改成:开弓没有回头箭。不久,我就发现我错了,其实准备GRE对我来说真是一段很愉快的经历。首先感谢下新东方,在新东方的二十天收获了两年中早已丢失不见的希望和决心,还有六个相处相当愉快的室友以及在沈爷大帝光环照耀下的我们这两排的活宝。那真是令人回味的旅程,从没有哪个时候感觉自己可以那么有力量可以那么专心。万人迷琦琦,酷哥老翟,艺术家子江,老愤青老李。从他们戏谑的语句却读出很多他们人生的沧桑与积淀。从他们那里知道,人生可以这样过,可以不只有出国GPA保研等等...这2580元是我觉得花的最值的钱,它买来了二十天的开心,四个月的激情,以及一生的思考。当琦琦最后一天唱风雨无阻时,差点哭出来,当最后一天为了赶飞机提前一个人拖着箱离开农职时,也许真的有三步一回头。那时的感觉有有些像孩子要脱离父母独立了,从此考G的路上我也只有一人奋战了。

    不久开学了,自己竟然放弃午睡的习惯去自习,关键是自习了晚上也很少打瞌睡,让自己也诧异不已,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考完GRE,当我开始对着工热材力流力等等时,我发现,久违的瞌睡又来了,这是后话。每天就在单词和作文中转换着,GRE的作文确实应该也的确会令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同志们党员们汗颜一下,他们出的作文题让人更明智,你们出的作文题让人更弱智。虽然作文只有区区3.5,但是能在短时间内对那么多有意义的话题进行一个尽量深入的思考确实受益匪浅,我敢打赌,如果不是考GRE很多话题我一辈子也不会去想。中间最折磨人的就是发烧了,偏偏是在我状态最好的时候,一烧,状态全没了。四月初回家堕落几天考作文,然后就又进入笔考冲刺了,那个时候单词才背过三遍,时间却只有五十天了,五十天,有些牛人都开始模考了,我还没做单项练习。二话不说,把陈圣元的填空和宋昊类比反义买来,做啊做做啊做,然后就错啊错错啊错。不过倒是没觉得多沮丧,甚至有的题为他叫好,对的那么合适,那么工整。然后就是单词,一心想让那本红宝宝变旧变破,可是最后考完了也没实现。每天就靠打击某个人增加信心(嘿嘿,谢谢你,你还是蛮有用处的)。一切倒也顺利,最令我担心的倒是课,这学期的课都没什么心思学,所以一想到这个就感觉很煎熬,要是挂掉不就惨了,最后心一横:不管它了!老子都搞砸不如只砸一样。所以无论成绩多悲剧,我都接受,绝不后悔。这是我的选择。我的固执与执拗又一次把我带上一条路,也许他们改变了我前进的方向,也许没有,反正,命中注定。然后就考了。就结束了。查分时当我听到语文:580,数学800,作文3.5时,还是叹了口气:为什么语文没有600呢?但是转念一想,不错了,还有多少人付出比这多却没有拿到这个成绩呢?知足吧。于是一年就结束了。


追忆似水流年——一个普通学生的科大四年(九)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 ... 855&fromuid=616
13#
 楼主| 902896 发表于 2012-1-7 15: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忆似水流年——一个普通学生的科大四年(十)  


  tiancaijacky 发表于 4 天前

先祝各位叔叔阿姨新年快乐!

    明天要开学了,怕更新不及时,于是今天就来继续写点。
额,首先澄清一点,看到有些叔叔阿姨把我比作“鹰”或者“狼”,这个太过奖了。我既不鹰,也不狼,更不牛,就是一个比较坚持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普通人。外加脸皮比较厚一点,敢把一些经历和想法拿来晒晒。为后来人做个参考。
这一篇继续讲讲GRE的经历吧,毕竟作为科大成功男生要搞定的3G之一,这个分量还是很重的。
首先,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个考试。
我个人觉得GRE考试不仅仅是应试,通过准备GRE考试的的确确能提高不少自己的英语水平,我看过一些论调的大概意思是说提高英语水平有很多方式,不一定非要是GRE,这个是对的,但是很多时候,没有一个考试拿成绩的压力在那逼着你学,完全靠自觉,这个也是对大多数人不太现实的。在科大有个不太好的现象,就是考GRE的人多,真正从心里重视的不多,嘴上喊的响,实际做的一般。导致科大的GRE成绩比其他兄弟学校是有差距的,同样的情况还体现在考托福上。而且有个情况我也很困惑,就是还有一部分人,十分重视,可以说是为伊消得人憔悴,开口闭口GRE,结果考出来还是一般,我猜可能是背的压力过大了吧。所以听过一句话说,一切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心态问题。倒是有几分道理。如何调整心态?我个人的经验是,做自己,走自己的路。我考GRE的时候也碰到过一些问题,就是在我进度还不快的时候,人人网上有些好友进度已经飞快,而且天天更新日志,说什么红宝背到第十遍了啊,模考“只”考了600啦,看得我是心急火燎。差点被打乱节奏。其实熟悉体育比赛的人都知道,一场比赛,一旦一方的节奏失控,打不出来自己的战术,那他几乎必败无疑。所以,当面对GRE这样的强敌的时候,第一要做的,就是稳住自己的阵脚,稳步推进。以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是以“应试”的方法速成,还是“学习”的方法准备。想通这个之后,我准备起来得心应手多了,每天对自己的进步都做出充分的肯定,始终处于一种比较积极的状态。其实,到考前,我就知道,我的成绩不会太低了。“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这也是我从不少牛人身上学到的一点。

其次,关于新东方的问题。
该不该去新东方,该去北京上还是留合肥上,这个自古以来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我在第一个问题上没有犹豫过,就是去上,实话实说,可能对有些出身农村,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同学,这个也会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我觉得还是有些帮助的,至于值不值那个钱,每个人感受不会一样。第二个问题呢,其实我当时也不存在犹豫,因为当时合肥新东方的GRE班还没搞起来,合肥新东方的GRE班好像是在我考完GRE的那个暑假,大规模开班的。不过如果让我再选一遍,我大概还是会去北京吧。因为我觉得在合肥上没意思,合肥新东方GRE班那简直就是为科大开的,和在科大上课没啥区别。而在北京上,可以遇到很多不同学校的人,与他们有些交流,找个机会看看其他学校的人在干什么,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以及认识认识,以后出国路上相互帮助。后来,在我的出国路上,有两个在新东方认识的朋友对我帮助很大,一个是比我大一届的苏州大学的学长,他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我加油鼓劲,并且把他出国用到的所有资料,所有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我现在和他还有联系,是很好的朋友。还有一个是我当时的室友,他的经历对我的鼓励非常大。应该说,他的硬件条件相比众多科大同学来,是根本不能比的,他是个二本学校的,家里想让他出国,他就来上了个新东方,结果被我和另外一个浙大的同学说得一愣一愣的,说他从来不知道出国后面还要那样各种准备。他成绩也一般,在他们班都不拔尖。后来考出来的GRE,托福,都不好。最后家里花钱去了个一百多名的学校。如果到这里就结束了,大概没什么。但是高潮在后面,他去了之后,在系里一个老师一个老师的谈,成功找到老师收他做PhD,给他全额奖学金。他跟我说:“真的没啥,实在不行,咱花钱先出来,就凭我都能找到机会,你还怕找不到?”给了我足够的信心。他的例子也说明,有的时候,如果家里有条件,但又没有拿到最想去的学校的offer,其实也可以先拿AD过去,在那边再努力找老师,当然,不是说一定能奏效,但机会会大很多。

这大概就是我对GRE一点补充的经历和看法吧。

追忆似水流年——一个普通学生的科大四年(十)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 ... 065&fromuid=616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4#
 楼主| 902896 发表于 2012-1-7 15: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大的路        鸳鸯之子





鸳鸯 科大学生家长  发表于 2011-11-15 16:14:47



(儿子在2011级本科生“我的祖国,我的科大”演讲比赛获二等奖的演讲稿)
     
      在科大校区的诸门中,我最钟爱的就是深沉古朴的老北门。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这沉默的北门代表着一个为国奉献的信念,传承着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凝聚着一股风雨同舟的力量。
      一踏入老北门,就是科大东区南北的中轴路玉泉路。北京玉泉路19号,53年前如日初升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是在那里迎来了第一批1643张年轻的面孔。为了“两弹一星”,为了祖国的科技事业,为了中国能有一天骄傲的以科技强国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一群热血天才年轻人走到了一起,一群无私的渊博的科学家聚到了一起。他们同舟共济,创造了这所年轻的大学,他们将科大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但是,正因为这种无私的担当,国之不幸的十年文革更成为了科大之大不幸。科大一下子从首都的大院流落到了合肥的小院,教师和设备流失过半,曾经的顶尖学府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正如学校主干道玉泉路不曾变更的名字一样,科大人的精神并没有动摇。从不言败,永不消沉,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北起古朴的一教,南至现代的微尺度实验室大楼,走在如今科大的玉泉路上,仿佛走在科大从过去到今天并通向未来的历史道路上。
      与其他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不同,我的家就在合肥,距科大步行不过十分钟。过去闲暇时,我常和家人来这座绿树荫蔽的校园散步。少年班学院的天使路,第一教学楼边的瀚海路、勤奋路,孺子牛雕像侧的孺子牛路,学生生活区里的郭沫若路……但是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那条红专路。“大学者非有大厦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在雅静的校园里,在绿荫下宁静的阴影处,矗立着许多位大师的雕像。当我漫步时,大师深邃的眼睛不时投来睿智的一瞥,也正是这些深沉的目光点燃了我对科学、对科大最初的梦想。但是当我真正来到了科大,对科大的历史,对那些大师的故事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后,我发现那些大师的目光,其实更为深沉和复杂。
      钱临照老先生是每位科大人当永远缅怀的一位无私、正直、高尚的大师。他以科大为家,即使在迁校后那段极端困难的岁月里也没有离弃,直至生命的最后埋骨于此。钱老一向主张外语学习,主张年轻的科学工作者走上国际平台进行充分的学术交流。可钱老还始终珍藏着一枚印章,在与出国的师生通信时,总会盖上它。那块印章上刻着一句古诗“月是故乡明”。
      同学们,那些大师的目光中闪烁的是希冀啊,他们期望我们能够真正为华夏的崛起而努力学习,而不仅仅只为了小我的追求。其实在校园小路旁,矗立的不仅是大师们的雕像,更是老一辈科学家们的精神丰碑;其实在红专路旁,沉淀的不仅是钱老的骨灰,更是大师心中对今天科大人,对今天中国青年的期待。科大过去的道路,在我们脚下,科大未来的道路,将由我们铺就。条条纵横的路,承载着历史,承载着期盼,不断提醒我们:迎着永恒的东风,把红旗高举起来,攀上科学的高峰。

科大的路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 ... 643&fromuid=616
15#
 楼主| 902896 发表于 2012-1-9 22: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婉风 发表于 2012-1-9 20:39
集中在一起好查找,谢谢版主

婉风客气了
16#
 楼主| 902896 发表于 2012-1-13 21: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忆似水流年——一个普通学生的科大四年(十一)  





tiancaijacky 发表于 5 天前

这次该写写大三了。
其实,进入大三还是挺轻松的,GRE考完了,而且不用重考,课相比大二也少了些。应该享受享受两年没有享受到的惬意的生活了(我中学倒是过得挺惬意)。可是,人一闲下来就会开始思考。大三了,该规划规划自己的未来了,想想自己想要什么了。虽然我一直在准备出国,但是不夸张的说,我当时已经对国外读研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相当了解了(事实证明也是八九不离十)我觉得这种生活对我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不管去到多牛的学校,都是读一个PhD,发几篇文章,担忧一下毕业。然后去找一份大多是研究的生活,生活质量大概会不错,买房买车,一辈子能够看到头。越走,生命的可能性被自己限制的越小。年龄越大,也就越不敢折腾了。这是后话不提。而看看自己两年的大学生活,一无所成。。。再看看自己的那些高中同学,在各个大学里都是当仁不让的精英。各自折腾着自己在科大这个环境里不敢想的事情,有名企实习,有参加各种比赛,有参加各种知名论坛,去认识一些社会精英。生活丰富多彩,充满斗志。当年我在中学,也算是个活跃的角色啊,怎么现在这么没有激情没有干劲了?
而且,我真的对科研感兴趣么?好像不是的吧,我不是那种听见科研眼睛就放光的人。这种人在科大也是稀少,而且不能以成绩判断。真正的科研牛人是这样的:这种人通常成绩不怎么样,因为学东西不功利,觉得自己喜欢就学着玩玩,对自己不喜欢的课也就懒得花太多时间。你要是找他们解决相关的问题他们就特别高兴。就像我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做实验一个人做不了,就联系了我们班一个科研男过来帮忙,说:“兄弟帮忙做做实验吧,一个人搞不定,做完请你吃饭”没想到我们班的科研男的回复竟然是“有实验做就很开心了,吃饭就免了”当时他在我心中猥琐的形象顿时伟岸了起来。这,才是真正的所谓科研男。扯远了,说回自己。如果说大一的迷茫是适应期的迷茫,大三的迷茫那就真的是对未来的迷茫。就像自己很辛苦的走了很长一段路,一抬头,却不知道前面该继续往哪走,甚至不知道自己走的路是不是仅仅就在原地打转。那时候,课也不怎么上,上了也不怎么听,就觉得没意思,GPA4.0和3.0都那个样,能有多大区别?觉得前两年被自己虚度了,未来也不知道怎么办,一心想着自己完全没有竞争力了。每每听到各种所谓牛人的经验交流,心想“别忽悠人了,科大牛人就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将功成万骨枯,你们成了是在多少人失败的基础上的,而且将来能够怎么样呢?”怎么办呢?

那也是我第一次对科大的方向(大一是对环境的疑问)产生极大的不认同和怀疑,为什么价值观如此单一?为什么牛人就是GPA高,去牛校?为什么好好学习就是唯一正确的路,人生没有别的可能性么?可是那些成功人士的青春也都是丰富多彩的啊。。。想不通,当时。
当时正好有几个关系好的师兄定了去向,有保送清华的,有去找工作的,有申请出国的。大体当时他们比较闲,所以也经常跟着他们混。跟他们讨论起这个问题,有个师兄笑笑说:“别想了,哥四年还没想通呢”问题虽然解决不了不过还有些好处,就是可以听他们讲讲各种保研,找工作经验啥的,也蹭了不少实用的资料。提前体会一下。这些经验以后讲到大四我会讲讲。十一月的时候,有个找到工作了的师兄闲来无事去了北京一家公司实习。那家公司还不错。而且他做的事比较吸引我。于是自己就想到,为什么不找个实习呢?心里定下一件事:找实习。
同时,自己开学的时候就加了个实验室,给一个师兄打了打下手。月末的时候,接到这个师兄的电话,最近貌似在申请学期中大研,你要不要申请一个? 想想自己出国还得准备准备,在科大还得看看科研是啥样子,所以第二件事定下:做学期中大研。
然后还有件事,考托福。
想好了这三件事后,心里没有那么焦虑了,虽然没有想通自己要干什么,但是这些提高技能丰富经历的事还是得先做做,知行要合一嘛。所以,下面自己要分三路开始行动了!

追忆似水流年——一个普通学生的科大四年(十一)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 ... 202&fromuid=616
17#
 楼主| 902896 发表于 2012-1-13 21: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忆似水流年——一个普通学生的科大四年(十二)
  




tiancaijacky 发表于 8 小时前

最近总是很懒,不好不好,感觉每天每餐都要做饭洗碗什么的还是个很累很烦的事情,额。今天要来填坑了。
如果说大一是迷茫的一年,大二是分化的一年,大三,就会是选择的一年了。无论你想出国,保研考研,找工作,那你相应的准备工作都需要开始了。这是在不耽误事的情况下最后的机会。当然啦, 有的人到大四才想清楚,毕业相当于留了一年再准备,这个就不讨论了。
大三在迷茫中,还有一件很重要的收获,就是建立了自己的判断的价值观。以前,虽然不愿意,但其实我也或多或少收到些影响,认为出国就是高一等的选择,GPA高的人,哪怕身高1米7,看上去,也像1米8了,顿时高大许多。自己的行动或多或少收到些制约。到大三开始慢慢想通,其实无论走什么路,都是平等的,都是可以选择的,完全没有必要自己限制住自己。科大大家都出国,所以出国好。我们系没人找工作,所以我也不要去找工作了。其实反过来想想,没人去,为什么你不做第一个呢?你为什么不给师弟师妹们树一个榜样呢?你为什么不敢去当一个探路先锋呢?你为什么不努力成为科大招生宣传时,那被提到的骄傲的一个呢?所以我突然想明白,真正的牛人不是GPA多高,而是这种尽量少受到各种思维定势的限制,不跟风附和,而是独立思考,敢想敢干,永远先人一步。不过这种到底是先天决定的,还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我就不知道了。不可否认,在科大这个环境里,更容易出国和读研一点,但是我依然不同意那种“几流学生干什么”的说法。虽然我出了国,但我绝不算一流学生,我还认识不少可能从GPA上来说不高,但是有能力,有干劲,有想法的学生,去工作了,他们是三流学生么?绝对不是!还是那句话,不论干什么,只要想了并付诸努力干了,都是优秀的。这是大三想通的一些事。
回到上次说的计划三件事:找实习,做大研,考托福。
其实大概想明白以后,就已经到了大三上的十一二月份了。
首先开始全身心投入的找实习。

不得不说,在合肥找实习,比在北京上海,难易程度的确天壤之别,难很多,这个是自己之后慢慢体会到的。一开始找实习时,自己真是一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在各种找工作实习的网站上,看到名头还不错的企业招人,就投简历。然后疯狂看各种经验贴,结果看了之后也是小马过河,还是不知道怎么办。那时真希望可以有一个比较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例子作为参考,或者一个人给我指点指点(如果有师弟妹想找实习碰到困难,可以联系我,我可以提供一些详细的经验和帮助)后来经过了发出几十封邮件都没人回的时候,开始反省自己的策略,开始推测那些公司到底怎么招人。其实,实习生项目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平时紧急招人帮忙的,一种是公司为了来年招人的需要,先选的一批预备的人选。第一种实习生, 如果你不在招实习公司所在地的话基本没戏,因为第一种一般在学期中,你过不去,就算你能过去,他们在筛选的时候很多时候也会把外地的基本就过滤掉不看。第二种嘛,这个就说来话长了,有需要的再细聊吧。自己找实习的过程相当之曲折,不过也激发了自己去想尽一切办法搞定。先是找到了我上次提到的那个师兄,让他帮我给他的老大推荐,师兄推荐了,但是那个老大表示到第二年三月四月才开始考虑再招人。这个就断了。然后是上bbs,看有没有各种信息自己投,还真搞到一个面试,但是无奈悲剧了。悲剧的原因感觉就是和所投的职位性格气场什么的不合吧。然后这个时候又看到了校友神州网,就密切关注上面有没有找实习的动向。慢慢的,过了寒假,又开学了。虽然时间距离暑期还早,但因为没有经验,觉得自己好像经历了挺大的挫折一样,弄了那么长时间还是只有一个面试还失败了,挺急的(其实后来看,太正常了)怎么办呢?继续想办法咯,这时候打听到实验室一个博士师兄的本科同学回学校看老师同学,他正好在一个我比较想去的行业工作,我大一的时候他还没硕士毕业,和他交流过,于是鼓起勇气去找了他,不仅仅是为了找实习,也是想听一下他的一些建议。师兄还是很热情的,跟我讲了很多相关的知识和该行业或明或潜的规则,并帮我分析了一下我的长处和短处在哪,如何提高,感觉受益匪浅。临走师兄还跟我说,如果你到时候实在找不到实习,联系我。当时觉得,哎呀,总算看到点阳光了。于此同时,学校里有些校友回来做报告,有的本身一半的目的也是为了招聘,自己也就经常去看看这些报告会,有一次碰到一个校友的公司的人力主管是个外国人,自己鼓了好久勇气,上去跟她用英语搭讪,了解到我想找实习后,她爽快的给了我她的名片,让我以后联系她。终于有一天我在BBS上看到了自己最想去的那家企业A的招聘信息,最难得的是,A会到学校来招人,相比在外地,几率会大很多。但是同时有两条规定:实习时间至少三个月,学历研究生及以上。看到的时候,自己是有些泄气的,不过摸爬滚打了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所以也没有轻易放弃,而是跟发帖招聘的人发了一封邮件,阐述自己的情况及去该公司实习的强烈愿望。终于,当天晚上,接到短信,让周末去面试。当自己周末西装笔挺的跑到东区去面试的时候,一进去,几位面试官(也是科大校友)第一句话就是:你是今天唯一的一个本科生。顿时觉得诚惶诚恐,有压力也有动力。面试的表现中规中矩,表现出了自己,但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当各位面试官问我,能不能马上入职的时候,自己把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了一下,因为都是科大校友,所以他们也理解,但是他们表示公司这次确实很想招马上入职实习的人,以后有机会愿意考虑我。出来以后,自己有些失望,但也没办法,谁让咱时间就是不行了。回去之后给面试官发了一封邮件表示感谢。这家公司就暂时画上句号了。
努力了一段时间,终究没什么结果,自己也终于打出了求助电话,求助之前的那个师兄,不久之后师兄就帮我搞到了一个实习。自己的找实习过程就结束了。。。。其实还没有,五月份的一天,没带手机,回到寝室,发现手机上多了几个010的未接来电和一条短息:朱超你好,我是A公司某某某,请速回电话。怀着激动地心情,拨回电话,接电话的后来知道是一个科大的师姐:你是朱超么,你讲讲对咱们公司业务的理解,我讲了一堆,然后师姐说:上次他们面试反馈回来觉得你还不错,本科生是吧,时间是个问题,不过正好咱么这现在缺人,你暑假是什么时候?“”七月初到九月初“”哦,那行,你到时候过来吧。“
当时真的激动得不行,自己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这次找实习的经历对自己锻炼特别大,让自己知道,只要自己努力,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自己坚持,不可能也会变成可能。只要自己主动,总会有机会垂青自己。
当然,之后自己很不好意思的打电话给帮助自己的那个师兄,说那边不去了,心里其实很忐忑,甚至有些愧疚,觉得自己是不是做了什么错事。但是师兄一眼看出了我的纠结,说,没什么,你完全不要有心理压力,你能找到更好的我也替你高兴呢。
于是,整个曲折的找实习过程,就这么结束了。其实也不算多曲折,只是相对北京上海的学校,他们实习实在太好找了,同寝室的人,A今天不干了,就推荐给B,完全不需要这么太折腾。但是难做,做下来收获也大,也算塞翁失马。

追忆似水流年——一个普通学生的科大四年(十二)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 ... 344&fromuid=616

18#
 楼主| 902896 发表于 2012-2-27 21: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心飞扬 于 2014-3-17 14:00 编辑

追逐太阳的孩子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 ... 315&fromuid=616

大宋水师 发表于 2012-2-27 20:44:54

孩子在高三时,也就是在申请科大保送生的时候吧,曾写过一篇自我陈述--也许那时还有些稚嫩。现在大学快毕业了,翻出来看看:


                       追逐太阳 (写于2008年9月,高三)

一个人的作为在于其追逐,一个人的意义取决于他追逐的对象。

我,追逐太阳。

太阳,是一种带有抽象化色彩的理想。它不是一个人物偶像,在我看来,没有谁值得我为之追逐崇拜。它不是一个具体的目标,考什么大学、读什么博士、当什么教授,那只是人生阶段,决不能成为目标或理想。

太阳很远,近似于正无穷,对于古今任何人类个体而言。达不到,所以追求,尽力地追求一生。倘若一个人的所谓目标是轻易就能达到的,或许在20岁、30岁、40岁,那这之后,他又做什么?空虚,恍惚,自满,萎靡。人生轨迹从那以后便成了减函数,最好也不过是停滞不前。

太阳,从来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每种文化,每个人,都为它做上了自己的注释。在我的理解中,它包括有光明、温暖、坦诚、正义、兼爱等。太阳,有时是为人处世的心境,有时是改造世界的力量。我追求,塑造自己的心智,而后以匹夫之力铸造世界。

我正式地说“追逐太阳”,大约是从3年前开始。但回想起来,从幼年时起便有了模糊地追逐准备,那理应归功于父母、老师和社会。没有谁逼我做功课,没有谁要求我考第一。他们大力推荐我的是,出游、运动、游戏、动手制作、快乐。与许多同龄人被限制上网不同,我从很小就接触电脑,打游戏、办网站,后来处理图片、学编程。几乎每个假期我都有旅游安排,甚至周末也时常有小型郊游。当然,对摄影的狂热,也是促使我从紧张中腾出时间旅行的重要原因。小时候常能参加很多科技活动,做四驱车、做电子收音机、做飞机模型、做木船、科技论文等等。当时觉得是玩玩,现在想来其实比别人先学了很多东西,学了更广泛的东西。它们与考试无关,但它们对于我后来的路都很有帮助。

到高中,确实有学习压力了。高考是我面前的一道关卡。我需要努力度过它,但不是拼尽全力地出彩。如果,我拼命地学,我有把握成为所谓“顶尖”的学生。但我不会。我要追逐的不是高考,我追逐太阳,追逐那更长远的人生。如果为了这第一道关卡就用尽了气血,未来的路怎么办?我喜欢看社会新闻和评论,新闻中讲到很多高考优异的学生在大学和以后的学习中懈怠了。我知道大学的学习内容比高中的知识重要许多。高中学得再好,考到再好的大学,如果4年荒废掉,又有什么意义呢?适当的努力,让高考不至于变成我人生的阻碍便足以。少花功夫应付考试,才能多学些对未来人生更有价值的东西。

譬如高二期末考试前,我费了很多力气说服老师让我参加机器人比赛,不是为了拿奖,就是学去东西,我渴望知道其中的学问。虽然最后只得到一个星期的接触机器人项目的时间,虽然是从零开始,但我还是尽全力地学习,看说明书,自己琢磨尝试,上网询问。

在我所生活过的十七年,我完成了人生第一阶段的储备。我没有去建造一个十分出众的高塔作为亮点,但我铺就了一片厚实坚固而且覆盖面广的地基。我始终尽量让自己接受更广的知识,以便未来深层次的学习和应用中,思路更开阔。

对于大学本科的4年,我把它看成一个发展阶段:着重培养2-3方面知识和能力(暂定为所读专业+计算机+专业应用英语),使之成为我的主要优势能力;用余力发展其它能力,如平面设计、第二外语(暂定日常法语)、创新机器人的设计制作、中国传统文化等;具备其它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此后再逐步明确研究方向并开始往深度发展。

是的,追逐太阳,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它将极大地考验我的耐力、毅力和承受力。到目前为止,我的确还没有承担过大风暴雨,所以我不保证自己能一直坚持着理想。

但,我能做最好的自己。



19#
 楼主| 902896 发表于 2012-7-17 20: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的“三下乡”随笔   

期盼 发表于 前天 22:21

三下乡随笔

7月13日 周五 天气:雨 凉爽

为期一周的三下乡活动即将画上句号,这场洗去暑气的大雨也许是上天对我们几天来工作的认可。翻看自己每天记录在人人主页上的随感,我觉得有必要把自己的见闻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亦或者,只作为本人一周以来的宝贵记忆供日后歆享吧。


7月9日 周一 天气:晴 热

从合肥行车一个小时有余就抵达了目的地——含山县林头镇——镇周围三面有丘陵环绕,公路旁几百公亩的稻田一直延伸至远山的脚下,我这个田园控立刻兴奋起来。有几个瞬间,我甚至以为外面那望不到边的不是水稻而是金黄的小麦,而自己则坐在返家的列车上。

在林头中学,我们受到了“贵宾级”待遇。正在补课的高三同学们全部都挤在教室的窗前,用发现新大陆一般的眼光看着我们一行人。校方告诉我们镇上的交通不便利,来这里交流的情况很少,所以对科大的支教交流活动非常期待。回想起刚才那一双双热情的眼睛,我想:一次短暂的学习经验交流活动显然不能从知识层面给予他们什么帮助,但是若能给他们对知识和学习的认识产生一些积极影响,就能达到我们此行的目的了。

后面收拾寝室,忙上忙下自不必多说。


7月10日 周二 天气:晴 很热

今天上午我们被安排在镇上做调研:农业科技的推广情况和农村特殊儿童教育现状。由于问卷是由文字形式给出的,未考虑到受访者的文化水平,大多数问题要靠我们一题一题地“翻译”给当地百姓。这样一来工作量就大大地增加了。和陌生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不难,但是要想把晦涩的问题转述出去并获得真实而有价值的信息就不得不动一番脑子了。

通过和洪伟的交流,我们决定下午在周边村子集中进行农业科技推广情况的调研。我和洪伟走了杜庄和毛冈两个村子,在田间遇到的全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这令我们很震惊。但是这两个村落的情况就是当今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由于生产力的解放,青壮年劳力大量流向第二产业,农村只剩下老年人和儿童料理自家的土地,大量的农田则被承包出去进行集约化生产。我问一位76岁的老汉养老问题如何解决,他却乐观地说:“农村人不像城里人,70岁的人身体硬朗,一样能干(活)。现在政策好,(镇里)每个月发给我们老人60块钱补贴,我们很知足了。”

我想起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农村是中国社会最脆弱的神经末梢”。政策的少许变动都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们沿袭了数千年的生产方式在工业文明面前不堪一击,但是无论何时,中国农民总是以其“厚重的肩膀默默扛起中国社会的发展重任”。以前听人说,和古稀老人聊天能收获很多,今天我确实感受到了这一点。

晚上,我又被委以重任——去高三(5)班进行学习交流活动。由于对象是文科班,我临时放弃了构思好的学习经验漫谈,即兴进行了一场主题为“让青春多一些可能”的演讲。文科班的同学对于青春和梦想自有与理科生不同的看法,他们慢慢地参与进互动来,讲出了各自对于大学的愿景。虽然身处偏远,但是这更增强了他们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通过交流,我能看见一个个梦想在这间简陋的校舍里孕育,即将破茧而出。有四个同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分别是“热爱古诗词的黄荣静”、“热爱国旗的黄如燕”、“爱笑的田晶晶”和“爱唱歌的郭福成”。

临别时,同学们说了一个愿望:“希望学长不要忘记我们。”

孩子们,我能用一场发自肺腑的演讲换来你们的真情已经是此行最大的收获之一,这么重要的回忆我怎么舍得忘记呢?你们是这世界上第一批叫我学长的孩子们,今天看着你们上晚自习的样子就让我想起了自己的高三,想起人生里很宝贵的一段拼搏进取的经历。我也有一个愿望:“希望你们都能珍惜现在坐在身边的这些同学、朋友,一群人为了同一个梦想奋斗的经历一定会成为你们生命里不可多得的财富!”

今天收获了太多感慨,随笔自然也多了许多~


7月11日 周三 天气:雨转晴 依旧很热

伴着清晨的阵雨,我们就整装出发到镇上的集市摆起了摊子发放宣传材料。路上碰到了爱笑的田晶晶同学,我们互相问好,踏上各自的目的地。

早晨赶集是农村人们很重要的事情之一。虽然早晨的阵雨让不少道路变得湿滑,集市上人流有所减少,我们的到来却让小镇百姓们眼前一亮,所带的材料在一个小时内就被抢光。即便如此,还有一些可爱的阿姨说:“明天有新的东西再给我们发啊。”

闭塞的乡村对新信息的渴望程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但是之前在省厅索要宣传材料时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上下供需的不对称让我对厅里工作有些失望。

下午我们随含山县的接待人员参观了贡献了全县一半税收的含山县工业园。这里的工人多数来自林头镇,他们的收入想当可观,这也是年轻人选择离开土地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里的企业各自有各自的生存方式,传统的铸造业依靠传统优势和市场优势不断发展,年轻的企业则重在创新,努力开发环保行业的新市场。

我对企业运作了解不多,不过从听来的讲解中可以了解到,这些乡镇企业正处于良性发展的过程,凭依着市场的优势渐渐步入正轨。过去的几年间,我们的政府工作重点放在了振兴乡镇工业上,如今正在收获收获成效,而我只想提醒地方政府的同志们,在工业飞速发展之余,也千万别忘了造福一下那些养活我们的农民。


7月12日 周四 天气:小雨 凉爽

为了更有效率地完成农业科技推广情况的调研,我们今天全员深入陈墩行政村采访。村子坐落在公路和山之间,昨夜的雨水让山里升腾起白色的雾气,仿佛置身仙境。领队朱芸老师已经与大队取得了联系,所以村子里给我们每个调研组配了一位带路的老乡配合调研。

陪我调研的是陈墩村村口那家的老伯帮我们,老人家身体不太好,家里的土地主要靠老伴照料。但是老两口非常能干,料理2亩土地供养儿孙,还偶尔去镇上打打零工。老人对我们的调研抱有很高的期待,他告诉我:“大学生(说话)比我们管用,你们调查的(真实)情况要是能帮我们反映出去就好了。”我顿时觉得自己的责任重了许多,我们此次活动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了解一下农村的生产情况,很大程度上我们更是农村和城市的沟通者。

在村子里采访后我发现,各家的基本情况和之前在杜庄村和毛冈村了解到的大致一样,但是陈墩村的一个普遍困难是水渠不通。水稻种植属于典型的精细型农业,受旱涝影响很大,而村里的取水、排水渠道却淤塞多年,镇子里一直未给解决,这使得本村的水稻收成对天气状况依赖很大。

我不知道我写在调查问卷里的那些“对政府提出的改进建议”能否被学校看到,但是我会记录在随笔里,也会发布到网络上寻求更多对于当今农村的关注。这次三下乡之行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我也收获到了作为中国大学生的一份责任:转型中的中国农村和农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我想科大学子们也有义务为中国2/3的百姓想想这个问题。

小插曲:步行出村的路上我们遇到了一个穿着白色旗袍的小女孩,我们这群善于发现美的男生用相机记录下了那张清纯可人的笑脸。这样纤尘不染的美是只存在于这样远离城市的山村呢,还是恰好与身后这片雨意空蒙的田园相得益彰呢?我想不出确切的答案,还是静静地欣赏这份偶然的美好了。

【插入结束】


整理完毕,后天天就要收拾行装返回合肥了,对林头产生了一丝留念。舍不得这里淳朴的村民,单纯的同学,纯蓝的天,纯绿的稻田,纯白的鹅……

“远山近水飞白鹭,

  曲径涸沟通人家。”

这就是我对这里的印象。


孩子的“三下乡”随笔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 ... 387&fromuid=616
20#
 楼主| 902896 发表于 2012-7-22 10: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忆似水流年——一个普通学生的科大四年(迟到版)(十三)  

tiancaijacky 发表于 5 天前 |

     很惭愧,我有快半年没登过家长论坛了,但我的确还记得我在这里挖了一个大坑,还没填满。
     先对一些留言或者站内消息没有及时回复的家长或学弟学妹表示道歉!!!
     之所以这么长时间没来,一是忙和懒,上个学期科研,上课,准备一门课外的重要考试三件事一起进行,然后休息的时候也懒得懂那么多脑子,因为在家长论坛灌水和在瀚海星云bbs扯淡是不一样的,那里可以瞎说,这里我说的话还是要对学弟学妹们负责。二是反思和惶恐,当我回过头看我写的贴子的时候,虽然大多数还是我一以贯之的思考,但难免有些话说的比较过,再加上我在科大的确算不上牛人,有时也实在觉得自己似乎开这个贴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意味。三是个人的积淀与成长,因为那些文章前一段写的还是学校的生活,自己能够hold住,但是接下来要写自己大四面临选择时的一些迷茫和困惑,当时也并没有想的太清楚。现在虽然时间只过去了半年多,但是周围的人和事很多也都在比较大变化当中。开这个贴的时候,和我一届的同学刚刚工作或者开始读研不久,现在大家已经对研究生生活和工作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考,包括我个人,在经过了上个压力比较大的学期之后,也有一些思考与成长,这些能够让这个文章显得更负责任。
      还是接着上次的写吧。上次写到考托福的时候。
      托福是个什么样的考试?TOEFL,The 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全名为“检定非英语为母语者的英语能力考试”。什么叫英语能力考试?简单地说他就是考能力。。。这不是废话,因为他意味着,这个考试他是实实在在的测试你的英语能力,而突击能够考高分的概率比较小。因为他考听说读写四大能力,所以高考英语突击可以考高分,而托福考不了比较高的分的人大有人在。这个是我认为他和GRE很大的不同,GRE的全称是北美研究生入学考试,他其实并不是一个语言能力测试。他的主要方面是测试你的逻辑水平。只是他会考很多生词,而GRE考的逻辑水平总得来说对中国学生是小儿科,所以大家一直有不少觉得他是个语言测试。而且GRE的背单词,那是可以突击的,那是一个学期下下苦功夫,单词背熟就能考的还不错,虽然那本红宝看着吓人,但是总而言之,是个体力活。托福真的不一样,我见过一些很刻苦的,托福成绩不高,也见过一些不刻苦的,轻松拿高分,为什么?究其根本,是语言能力的差别。而能力是个长时间积累的东西,短时间内无法提高很多。所以那些轻松拿高分的,其实功夫在平时。不少考高分的就是爱好英语,看美剧练听力,喜欢和外教或者外国人讲话练口语。
    我个人是外国语学校毕业,当然,英语成绩属于甩尾的那种。不过因为外国语学校教英语的一些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得就算我这样的,可能高考分数英语不高(才110多)但是英语能力还算不错。其实这里插一句,语言,就是个环境问题,不久前这边一个同学的母亲从国内来看他,我们聊天她说:我来的时候根本英语一点不会,现在呆了半个月能听懂不少,自己也能说些简单的意思。所以,要想真正提高语言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自己丢进那个语言环境,每天听的(英语电影和电视剧),看的(英文报纸文章),写的,说的(和外教)都是英语,那进步还是会很快的
    那托福重要么?从近两年申请的情况来看,很重要,我记得我那年申请,托福高的很明显比托福低的占优势,哪怕托福低的那个其他都比托福高的好。当然这个是不是特殊情况不好说,但是大家有个结论就是托福的分数比GRE的要重要,特别是有一些学校卡托福100分(满分120)的分数线卡的比较严,在申请人数很多的情况下,先用软件或者人工筛选一遍,把托福不达标的去掉,再来仔细看达标的人的各种申请材料。所以托福不达线,很可能你花精力准备的东西人家看都不看。
    我是计划大三下考的托福,当时希望是一次考过,因为这种考试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而且本身在学校事情也不少,早点弄外腾出时间来干其他的(哪怕玩也好)比啥都强。于是寒假照例上了个新东方去听各种老师吹牛扯淡,其实GRE上上班行,托福,个人感觉作用不大。我大三下事情还不少,找实习,做大研,考托福,但是我还是拿了一个月出来专门准备托福,每天除了上课(当然,翘的课也不少)就是呆在一个地方写作文,看阅读,练听力,然后回寝室练口语。没什么技巧可言,都是笨方法,每天做就行。然后虽然本人并不爱好英语,也不喜欢看美剧,更不喜欢听英文广播,但是那段时间每天强迫自己听一点,看一点文章。(其实在这边来之后,我也比较排斥各种英文的节目电影电视什么的,没办法,这属于个人兴趣不在那)第一次考试,卯足了劲,考下来,考了个非常令人不知说什么的分数:99.。。。。当时自己的确是非常泄气,因为GRE卯足了劲准备,一次就考得不错,以为托福也会这样。但是我认为从自己准备的来看,应该会是一个100分以上的分数。于是马上再报了一个间隔日期很近的托福,调整心态,因为这时候已经有些泄气了,倒不完全是因为成绩不好,而是全力准备一段时间,人会很疲,东西都看过不少遍了,兴奋点没了。于是自己就减小强度,但是还是保持者一定的练习量,大半个月后第二次考,成绩:107,终于松了一口气,至少不会被托福卡了。因为我GPA不高,所以不能再有第二个短板和软肋。
       就这样,考托福之旅有惊无险的度过了

追忆似水流年——一个普通学生的科大四年(迟到版)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 ... 446&fromuid=61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5-19 04:20 , Processed in 1.72524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