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晚秋归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怎样才算学得好?

[复制链接]
111#
让梦飞 发表于 2012-11-2 08:55:03 | 只看该作者
每天都在关注晚秋的帖子,这个问题真的是每个家长、每个孩子应该深思的.....
孩子从上学开始我就关注孩子的成绩,好像成绩能代表一切,随着孩子的成长,学习中面对的问题多种多样,有些问题绝不是一个公式就能解决的,学习模式一定不能固化,思维一定要发散......
现在我不只关注孩子的成绩,更关注她自己学习的能力能否延伸出新的东西,为她将来工作或科研所用......这是我的肤浅认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12#
神仙鱼 发表于 2012-11-2 09:53:49 | 只看该作者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11-1 16:24
谢小鱼儿冒泡,沉静的话题,顿时活跃起来。。。。。。

冒个泡很容易的啦。。。我是怕自己成了搅屎棍。。。
113#
大宋水师 发表于 2012-11-2 10:07:25 | 只看该作者
很高兴看到这个讨论帖成为高楼。非常希望能多一些这样的讨论。。。其实不一定非要辩出个结果,每个人的经历不同,都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观点。

当然,辩论时最好看明白其它人的观点,有的放矢。

另外多余的说明一下,俺个人的发言,只能代表俺个人的观点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14#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11-2 10:08:15 | 只看该作者
红三兵 发表于 2012-11-2 08:53
明白了,谢谢!实际上是分数的结构和内涵问题。

三兵说得对极了,一语道破天机,分歧点和争论的焦点“实际上是分数的结构和内涵问题。”
115#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11-2 10:16:22 | 只看该作者
让梦飞 发表于 2012-11-2 08:55
每天都在关注晚秋的帖子,这个问题真的是每个家长、每个孩子应该深思的.....
孩子从上学开始我就关注孩子的 ...

现在我不只关注孩子的成绩,更关注她自己学习的能力能否延伸出新的东西,为她将来工作或科研所用......超赞!
116#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11-2 10:18:28 | 只看该作者
神仙鱼 发表于 2012-11-2 09:53
冒个泡很容易的啦。。。我是怕自己成了搅屎棍。。。

不会的鱼儿,因为你搅起的泡泡,也是香的。。。。。。
117#
大宋水师 发表于 2012-11-2 10:19:03 | 只看该作者
另外,还有一种现象值得大家思考。。。。一些二本甚至三本学校,把本科阶段的主要精力都拿来为考研做准备,结果考研率很高,一些学生考研成绩非常好。。。对这些高考成绩不佳的学生来说,当然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对高校导师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他们并非看不起那些学校,而是那些已经考来的学生,确实无法达到研究生的要求,很多导师为此头疼。。。。。(这个问题,在高校当老师的会有体会。)

有些偏题,但我想说明,高分与能力是不同的。如果你是这些孩子的家长,也许,你愿意孩子成为这样的高分学生,但如果你是 导师,你就会不同的想法。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118#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11-2 11:08: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晚秋归来 于 2012-11-2 12:13 编辑
大瀑布 发表于 2012-11-1 22:27
大学不是高中,难道科大还有许多为了“100分”的虚荣而做大量习题的傻子吗?算GPA时,好象成绩在 ...


大学不是高中,难道科大还有许多为了“100分”的虚荣而做大量习题的傻子吗?算GPA时,好象成绩在某一区间的话,GPA就是一样的,而且好象出勤、作业、平时考也算分的;楼主说科大学生一定要花好几倍努力才能得一百分,本人猜想,为了“100分”而花花好几倍努力的人一定是极少数吧。现在的学生现实的很,楼主也大可不必担心科大学子为了“100分”的虚荣而把自己变成书呆子。
虚荣的内在动力,何以支撑起异常的艰辛,这里面有虚荣,但绝不仅仅是虚荣本身,更多的是:从中小学一贯下来的,常规的学习模式、思维习惯、价值体系和价值理念。诸如:课前做好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好笔记,突出重点难点,反复复习练习,拾遗补缺,强化训练,通向高分甚至100分(当然,不否定其中有些合理的因素)。这就是常规的、机械的、非原生态的、抑制和扼杀创造力的一般学习模式,不客气地讲,这是相当一部分人,取得高分的真实写照和轨迹。
       另也难以理解“原理和概念,不一定真会、真懂,但却可以会做题,而且是精准、快速的做题。”不懂原理和概念,靠机械练习就能得100分,那我能否说这题出的太简单了呢?或换过一种说法,拿一些实际的问题给他做吗?假如他不懂原理和概念,却能解决实际问题,那就让那些原理和概念见鬼去吧!
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最大区别就是(丝毫没有贬低工程师这一职业的意思,这里说的是一种只重应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一个重视应用,至于怎么来的不重要,只要能用、会用,并在实施中起到作用就可以了,这就是工程师的思维;一个是重视事物本源性的探究,至于是否能够应用,应用的范围和实际功效如何,不是他们最关心和看重的,这就是科学家的思维。
会做题和真明白,是两个层面的问题,正如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区别一样。高强度的机械练习,的确可以达到会做题的层面,但却不一定真正搞懂原理和概念的来龙去脉,达到真明白的高度,但是,问题的关键是:这不影响考试中得到高分,甚至100分,因为考试的题型和类型就是这么多,只要经过反复的强化训练(刷题),是完全可以达到会做题的程度的,而只要什么题型和类型都会做,就可以达到高分甚至100分所能要求和检测到的水平和层面,也就是说,同是100分,却很难分清楚,谁是真明白,谁是只会做题?谁是“工程师”,谁是“科学家”?
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教育落后,意识的根源就在于,我们是在用“工程师”的思维和体制办学,而不是用科学家的思维和体制办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19#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11-2 11:46:17 | 只看该作者
大宋水师 发表于 2012-11-2 10:07
很高兴看到这个讨论帖成为高楼。非常希望能多一些这样的讨论。。。其实不一定非要辩出个结果,每个人的经历 ...

感谢坛主的鼓励和鞭策,赞同坛主的观点:“其实不一定非要辩出个结果,每个人的经历不同,都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观点。



120#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11-2 12:11: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晚秋归来 于 2012-11-2 12:18 编辑
大宋水师 发表于 2012-11-2 10:19
另外,还有一种现象值得大家思考。。。。一些二本甚至三本学校,把本科阶段的主要精力都拿来为考研做准备, ...


坛主举的这一事例,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具有典型意义。
事实就摆在这里:如果考研,科大未必是二本甚至三本学校的对手,根据这一事实,是否就可以断定,科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比二本甚至三本的学生差?这恐怕谁也不相信!这也是事实!但是,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悖论。其实,原因很简单:这就是,人家二本甚至三本的学生,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有关考研的题型、类型、重点、难点,甚至近几年的出题特点和走势,都研究得很是到位,并且有极强针对性的、进行日常准备、反复训练甚至强化训练。可以说,他们对有关原理和概念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知识的实际掌握水平和应用水平,远远不及科大学生,但是,科大学生就是考不过人家。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充分说明:分数不能说明一切,不能赋予分数太多的内涵,分数背后肯定有能力的体现,但绝不是全部能力、甚至是核心能力的综合体现。高分完全可以通过大量的、有针对性的刻苦训练得到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9-30 13:23 , Processed in 1.59594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