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诺友聚会,席间小尘姐姐推荐了邓晓鸥与齐克建演播的《红与黑》,这是“现代小说之父”司汤达的代表作,用了大篇的笔墨描写人物的心理斗争,形象刻画了人物的内心冲突、情绪波动。每天上下班路上、闲暇时光都在听,用了两个周,终于听完。 听到最后,被主人公于连的内心戏纠结拧巴到吐,真真受不了他那些造作虚伪和假清高。甚至痛恨道:这般小肚鸡肠,还是不是个男人?! 刷剧时,看到一些现实一点的剧情都容易没法继续面对,有时候会义愤填膺骂上几句:脑子进水了,竟然有这种人会干出这种事情。更有甚者或者弃剧或者跳过去,恨不得给编剧寄刀片。有时候中间需要看点浪漫非现实的文学作品换换脑子才能再接着看下去,或者读点“正能量”的书给自己补充点心力。 曾经与娃和老公谈及,他们都一脸不屑:结局不是导演安排好的吗?你跟着着什么急?爱掉书袋的弟弟则甩给我一个名词解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并说这是为什么不容易感到幸福的原因。总之显然我这样不是一个正常看客的表现,之所以有这些表现,自然是因为触动了什么,把自己代入剧情中,引发了自己情绪波动,以致于无法客观平静看戏。 这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代入感”带来的影响。“代入感”让我们看到别人的遭遇时,联想起过往的不愉快,产生情绪,于是难以与文(剧)中人平和相见;讨论问题时,经常会想起自己所处的环境,也会有一些略显“偏颇”的观点,就是我常说的“坐标系的不同”。 那这有没有错?我认为是没有错的,过往的人生经验和体验塑造了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是天然养成的。但如果总纠结于:我为什么不能坦然面对,为什么就不够勇敢,我为什么就不能像某某那么厉害。。。这就有错了。错不在你有这些想法本身,错在于你总放不下,放不下,便没法去“摆脱”这些旧有观念的“控制”与“束缚”。 有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叫“别去想那只粉红色的大象”,参与者被要求不要去想象房间里面有一头“粉红色的大象”,但是没有人成功过——你脑袋里会无可抑止地出现粉红色奇怪的大象。既然不想要有,那就不要反复在头脑中提醒自己,反复刻画这种不想要的,而是接纳:哦,这里可以有不让我想的东西。转而去想,我可以做些什么变成另外一种状态。 与上面实验对应的还有另外一个实验:请闭上眼睛,想想一头灰色的小象。然后,你的脑海里出现一头灰色的憨态可掬的小象。如果愿意,你甚至可以给他配上温暖的阳光和平缓的河床。 参与实验者会因为第一个实验里做不到不想而有些沮丧,也会因为后面实验的想到而愉悦。做到和做不到都是你一个人,但给你带来的体验却是不一样的。我们之所以有做不到就沮丧的心理感受,是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成功、要拥有、要做到,于是我们无法面对做不到,无法承认自己的“不能”,换句话说就是“不认怂”。 喜欢看书,不仅仅因为书能里有些没见过的新奇事,还因为我在书里能为自己做的事情找“同类”,除了寻求合理性,从而给自己带来安全感,还能不断修正坐标系的同时扩展自己的内存,慢慢的,大脑这个CPU内核也扩容了。 好多人问我:为什么你看上去做了那么多事情还不累?你是如何做时间管理的? 其实我从来没有刻意做过时间管理,而且我甚至还有些懒,我经常会葛优瘫,无止境的梦游幻想,也会刷些八卦和朋友圈,如果非要找个合理说法,就是没有那么多的拧巴和认错时间,错了就去寻找正确的替代,即便找不到,也不执着,放着,或许时间会解决这个问题;害怕面对,就躲一下,绕道走,绕不过遇到了,就放大胆子去“迎战”,结果无非是赢或者输,如果是个平手也接受;纠结于不同选择时,就去挨个尝试,大不了再回头呗,回不了头就承认自己怂呗。所以,看上去活得没那么累。 有没有种“滚刀肉”的“混不吝”?真的,自从我会认怂后,发现我的世界没有因为我的认怂而倒塌,反而经常被人用“柔软”“温情”这种词来描述。这是我做女汉子时想都不曾想过的啊,终于不用硬撑的感觉也挺好。 承认自己的不敢面对,认个怂,算不算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人生有很多种可以呈现的方式,不拘泥于某种标准模式,让自己多些体验,未尝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