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快乐晨曦 于 2016-2-20 20:38 编辑
初五我们告别了闺蜜夫妻,离开厦门前往漳州南靖游览土楼。土楼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未经烧焙的并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是客家文化的象征,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 前往田螺坑途中,我们第一次看到了圆形土楼,土墙上的“奋战三五年,普及大寨县”的标语尤其引人注目:
我们抵达的第一个土楼景区是田螺坑。著名的田螺坑土楼群,也称“四菜一汤”,由1座方形、 3座圆形和1座椭圆形共5座土楼组成,居中的方形步云楼和右上方的圆形和昌楼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以后又在周边相继建起振昌楼、瑞云楼、文昌楼。五座土楼依山势错落布局,在群山环抱之中,居高俯瞰,像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在大地上,又像是飞碟从天而降,构成人文造艺与自然环境巧妙天成的绝景,令人叹为观止,是民居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土楼里面,摊贩嘈杂,甚为可惜,客家应有的文化已经被严重破坏。
这是下观景台看到的田螺坑土楼群的格局。
我们参观的第二个土楼是东倒西歪700年的土楼之母裕昌楼,裕昌楼从三层开始,梁、楹、柱都从左向右倾斜,最大的倾斜角达到了15°,堪与比萨斜塔叫板。这座圆形土楼,建于元末明初,建造年代较比萨斜塔仅晚十几年。
土楼里面依然人满为患,倒是土楼外的小桥流水、枯枝石路让人领略到闽南山水的秀丽。
离开裕昌楼,我们到达塔下村。塔下村被誉为“闽南周庄”,这个村的历史悠久, 建于1426年,现有300多户人家,土楼沿河而建,并非常均匀地分布在两岸,土楼形态丰富,有常见的方形、圆形土楼,还有围裙形、曲尺形土楼,最独特的是还有浙杭水乡模式单院式土木、砖木结构的吊角楼,形成大楼带小楼、高低错落布局的奇妙景观。它以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被誉为“塔下村鸟瞰神话般的山区建筑”。 一道弯弯曲曲的山溪从塔下村穿过,每隔不远就有一条小石桥跨越两岸,水中倒影的小土楼错落别致,别有风味。
和田螺坑土楼、裕昌楼相比,塔下村的土楼没有了喧嚣,宁静、淳朴,让人感觉一下回到了古时候。
春江水暖鸭先知,随处可见鸭子游荡于溪水中:
为敬奉先祖,弘扬祖德,塔下村张姓族人于明朝后期在村庄东面山坡、肇基始祖原住地上建造了"张氏家庙"德远堂,德远堂前的半月形的池塘,塘中鱼儿遨游,庙宇疏影,池塘两侧石坪上耸立23支高过10米的石龙旗杆,杆柱浮雕蟠龙,腾云驾雾,势欲腾飞。
我们行走的路线是南靖土楼游览路线之一,另有一路线可参观云水谣、和贵楼、怀远楼,因时间问题,我们终止了这次旅游行程,连夜赶回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