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分
-
- 科币
-
- 工分
-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6-4
|
物理学院
学院概况
物理学院由物理系、近代物理系、光学与光学工程系、天文学系和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组成。物理学院内建有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4个(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星系与宇宙学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光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物理电子学重点实验室),同时,学院还紧密依托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物理学院的学科领域涵盖物理学、天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4个一级学科,包含光学、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天体物理、物理电子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光学工程等10个二级学科。物理学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天体物理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物理电子学、光学工程为省级重点学科。
师资队伍
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赵忠尧、施汝为、钱临照、马大猷、吴有训、彭桓武、钱三强、朱洪元等曾在各系担任重要职务并执教多年。现任院长为欧阳钟灿院士。现有教职工232人,其中教授88人,副教授60人。教授中有中科院院士8名,博士生导师80名,“千人计划”3名,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7名,中科院“百人计划”19名。学院设有“严济慈大师讲席”和“赵忠尧大师讲席”,并聘请国内外近百名学者为兼职和客座教授。
科研成果
物理学院积极参与国家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以及大科学工程建设,承担了大量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211工程”、“985工程”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科研项目。学院每年发表科学论文约500篇,1999年-2009年,物理学院在美国ESI统计的论文发表总数和被引用总数均居海峡两岸三地高校之首;2002-2009年8年间,在物理学界最著名刊物《物理评论快报》上共发表30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单位发表90篇,均居国内物理学教学和研究单位之首。2002年以来,学院有两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有11项成果17次入选国际物理学重大年度进展、国家科技部年度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和中国高校科技十大进展,是国内高校成果入选最多的学院。
培养目标
物理学院以培养物理学前沿和与物理学相关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领军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素质和创新精神。学院的物理学和天文学均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首批国家级示范教学中心。本科生前期主要进行系统的基础理论学习和严格的实验动手能力训练,后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志趣和能力分别在10个二级学科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通过所系结合,物理本科教育还设有英才教育的“严济慈物理英才班班”、“应用物理英才班”、“王大珩光机电英才班”、“天文英才班”。学院的本科毕业生约80%进入国内外大学或研究院所攻读研究生学位。多年来,物理学院所属各系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不同领域的杰出人才,包括11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名从事国防事业的将军,以及活跃在国际科学研究前沿的年轻学者。
毕业去向
物理学院毕业生就业、深造的前景十分优异。本科生毕业时读研率达到80%以上,在国内高校中获得国外大学全额奖学金资助出国留学的比例最高,2009年物理学院获得世界著名大学麻省理工、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加州理工、耶鲁大学等一流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数量在国内高校中最多。近年来,一大批留学校友纷纷回国创业,报效祖国;就业的毕业生大多进入著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高技术企业工作,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物理系(原名技术物理系)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建校时即设置的系之一。首任系主任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施汝为院士担任。先后还有马大猷、严济慈、钱临照、朱洪元、曾泽培、王守觉、章综、李荫远、张宗燧等著名科学家在物理系任职、任教。1964年,与生物物理系、地球物理系、物理教研室合并组成物理系。1978年系调整时物理系保持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低温物理、磁学、固体发光、光学等物理专业。2009年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光学专业从物理系中分出,单独建系。目前物理系包含凝聚态物理和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其中凝聚态物理为国家重点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学术期刊《低温物理学报》编辑。
物理系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50年来,共为国家培养了各类高级人才5000余名,毕业生中已有5人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每届本科毕业生约110人左右,80%左右的同学在国内外著名学府继续深造。
物理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4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9位;博士生导师14人,副教授15人。
物理系的教师目前承担有国家重大基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863高技术项目、中科院创新工程重点项目等多种重要科研任务,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居全校前列,历年所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在国内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近代物理系(4系)1958年创办于北京,时名原子核物理与原子核工程系。首任系主任是赵忠尧院士,严济慈、张文裕、彭恒武、关肇直等知名学者曾任教于此。1961年更名为近代物理系,1970年近代物理系随校迁至合肥。现已成为全国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近代物理系现有五个博士学科点: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物理电子学,分属于物理学、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均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为国家重点学科,原子分子物理、物理电子学为安徽省重点学科。
近代物理系设理论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物理电子学四个专业进行本科教学工作。自2000级起本科学制四年,本科前2年以扎实的数理基础教育为主,后2年结合研究前沿进行泛专业的基础教育,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研究。约40%优秀本科毕业生可以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为主。近代物理系的教育特点是:重视基础,崇尚学术自由,坚持科学与技术、教学与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近代物理系现有教职员工118人。教授49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8名;副教授30名。半数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在校本科学生近500名,研究生近200名,其中攻读博士学位者70名。
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是以原物理系光学专业为主,为发展我国光学事业而专门在2009年成立的系,该系设有光学和光学工程两个专业,光学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该系拥有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光电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以研究量子通信网络和量子计算机为目标,开展导向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成果,量子信息领域研究方向为:量子密码及其应用, 量子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 量子计算新机制研究, 量子信息基础理论。
安徽省光电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光电子科学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新技术研究为主要方向,在聚合物光子学、纳米近场光学、生物光子学、纤维光学和光纤传感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研究成果,为光电子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该系现有教制职员工3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0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2人,副教授12人。
该系承担由郭光灿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科技部“973”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中科院知识创新、国际合作等多种重要国家科研项目。量子信息团队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该系在光学领域研究实力居国内高校之首。已发表论文 600多篇,其中Nature 1篇、Phys.Rev.Lett. 15篇。
天文学系(22系)的前身物理教研室成立于1958年建校初期,由著名物理学家施汝为、钱临照教授先后担任主任,吴有训、严济慈教授等我国物理学界老前辈也在该教研室执教多年。文革后重建,1983年改为基础物理中心,承担全校的主要基础物理课程教学任务,同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研究生和博士后等高级研究人才。为使我校在世纪之交的“知识创新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适应新世纪物理学在探索宇宙、理论物理、应用物理领域迅猛发展的趋势,加速在新兴和重点学科领域那的高层次人才培养,1998年起正式启用现名并同时招收本科生。
现有教职员工60人,其中教授1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副教授6人,讲师9人,高级实验师2人,实验师8人。
天文与应用物理系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本系设有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天体物理硕士学位授权点,天体力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天体物理博士后流动站。实行"四二三学士、硕士、博士"分流培养制,拥有一套完整的中、高级人才培养机制。
我系师资队伍雄厚,梯队构成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实力甚强。在教学方面,承担着全校的大学物理实验,部分普通物理和理论物理课程。我系教员是CUPEA物理研究生出国考生和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选手培训班的骨干。
科研方面,承担着国家大型科学工程“大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中的课题研究工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委资助的数十个科研项目的研究,有4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中科院"百人计划"资助的科研项目。已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和教学成果奖、个人奖和集体奖数十项,《大学物理实验》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电磁学》获省级精品课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