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凌炎夏沁肤凉
稚子伴亲如馨香
神肖哪吒降凡尘
书生即将步学堂
旭日升起迎朝阳
掣快教室操场间
玩乐学思游瀚海
2023年6月24日
注:对于小小朋友,小儿被邀去庆生本没想象大童一样写点啥,因为觉得他们还不到懂的时候。错过了些小小娃的,以后补上吧。老婆回到家留的作业,赶紧交上。
天外浩瀚深无边
女甥不曾畏凛寒
九天降下天庭玉
逸舒清气比木兰
举十知九正努力
岁岁勤奋又年年
天生丽质又好学
伴日学思不懈怠
掣快迅捷巾帼风
礼乐工巧皆通澈2023年11月14日
早晨走路上班给老娘打电话,告知妹妹的丫头今天生日,她一般都记农历生日,到实验室凑出这么一首。
小姑娘转眼已经十岁生日了,比哥哥土豆小一岁,每一个小孩都是九天的仙子仙女下凡,经历了浩瀚无边酷寒的深空落入人间凡尘。
他们开始的本性就象璞玉一样通透,等待人间的工巧的雕琢,后天雕琢的好,依然会象一块玉的通透。
小丫头好学、努力、有巾帼范,人虽小但特别懂事,不仅爱学习,还会帮妈妈做家务,人虽小,但不怕压重担,希望她继续努力
注: 举十知九: 基本解释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比喻学识渊博。 详细解释1. 【解释】: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比喻学识渊博。 2. 【出自】:唐·张说《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神道碑》:“圣人之所志,闻一而反三;君子之所能,举十而知九。”
祝融击石取火生
三界不受苦寒凌
姨娘用它煮饭食
爷孙烤肉扑鼻倾
杨氏奇才忠良后
良缘秦晋和谭亲
寿仙今起耄耋翁
八方宾朋同道贺
十面埋伏有惊喜
岁月畅谈叙流水
生逢华夏正乱时
日复年复新世纪
快掣流年衍旺嗣
乐满四世同堂欢
2023年11月22日
注:前几天群里看到三姨爷(也是三姨父,四川一般称姨爷)的寿宴,问老娘说是今天生日,估计周末哥姐他们回来提前过的,八十大寿! 这两天想着写写这个藏头诗,有点难度,今天静下心来,搜字拼凑又不能太突兀,总算弄出来了。 印象中姨爷个子不高,但是身体壮硕,而且传说年轻时力大无比,即使老年时,十几年前回老家时,那时候身体还很健壮,并且极其热心的推荐我们养生保健的常识。
姨爷佛门结善缘的居士,对中华传统的命相学也极精通,喜欢为亲人们算这些并指点。妈妈说姨爷现在身体不像从前那么好了,需要人伺候,还好妈妈的姐姐三姨身体还好,岁数也大了,不过哥姐们都在身边,都是会辛苦些。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姨爷一直热心结善缘施博爱,身体的小恙定会否极泰来。 前四句注解:自己这类诗里祝的通常祝贺的意思用得太多了,这次借祝融这个击石取火的传说引用过来: 传说从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后,到了黄帝时期,人类已开始用火烧熟食物,用火取暖,用火驱赶毒虫猛兽,用火打仗。可是在那时,人们只知道用火,却不会保存火种,这对过著迁徙不定的游牧游猎生活的人们来说很不方便。他们必须经常带火种行路,每到一个地方,头一件大事就是用火种燃火烧饭,烧过饭后又得把火种小心地保存起来。 有一年,黄帝带著夏部落的群民,由南向北转移。中途忽然遇到暴雨,山洪暴发,遍地是水,大人小孩被雨水浇得像落汤鸡。祝融负责管理火种,他随身带的火种也被暴雨扑灭了。人们又冷又饿,孩子们哭 叫不停。黄帝命令大家在一个大石洞里暂住下来,等待天晴之后再走。谁知,老天好像故意与人们作对,一连几天,雨一直不停地下著。人们住在山上石洞里饥寒难忍。但因失去了火种,无法生火做饭取暖。饿得实在支持不住了,大人便开始吃生肉, 老人和小孩也只得用冷水泡蘑菇吃。祝融著急万分,想用钻木取火的方法取火,可是带来的木柴全是湿的,钻了很长时间,也未钻出火星。眼看天黑了,祝融累得满头大汗,毫无效果,一气之下,便把手里的钻头狠狠地扔出去。不料,钻头碰击在石洞的岩石上,溅出的火星更多。祝融心里顿时由忧变喜,他忘记了疲劳,找来好多岩块,用力互相碰击,只见火星不断飞溅 。可是,怎样才能使火星燃烧呢?这又成了一个难题。黄帝走过来对祝融说:“你不要太急,从石头上能击出火星,这就是很大的成功。下一步怎么办,需要多找些人来共同商量。”黄帝的这番鼓励,使祝融信心倍增。他找来常先、大鸿、力牧、嫘祖等人一同想办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唯有常先一人低著,一句话也不说。大家以为他饿病了,劝告他去休息。不料,常先猛然往起一站,说了声:“有办法了!”说著,把自己缠腰的腰围解下来,用劲撕开,从容掏出一团花絮,对祝融说:你把这些芦花絮放在石头下面,再击石取火。”祝融按他的建议把芦花絮摆好,再击石,火星溅落的越来越多,点燃芦花絮的声音越来越大,祝 融用口轻轻一吹,随著一股浓烟窜出了火苗。取火成功了!有了火人们就有了生存的希望。石洞里的大人小孩无不欢呼跳跃。黄帝专门为祝融举行了庆功会,给他记了大功,并封他为“火正”(官职)。[7] 祝融发明的“击石取火”,使人不再为保存火种发愁,这就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因火又是红色的,所以后世人都把祝融称为“赤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