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2024年会
查看: 7276|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认知觉醒》1:自序 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本帖最后由 盈袖暗香 于 2023-8-4 15:15 编辑




    人有两次生命,一次是出生,一次是觉醒。
    为什么我们做事总是急于求成、避难趋易?所谓有耐心,就是要“咬牙坚持、死磕到底”?如何不再用“三分钟热情”和“打鸡血”的方式做事?如何保持极度专注?如何消除焦虑?如何提高学习能力?《认知觉醒》可以回答上述问题,它是一本可以穿透时间的个人成长方法论,7大底层概念、20个成长关键词能帮助你彻底走出焦虑和迷茫,拥有清醒的认知、清楚的目标、清晰的路径以及清爽的情绪。它告诉我们,通过“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等思维规律,将真正看清自己,并运用认知的力量去克服天性,从而获得长久而清晰的内在动力,告别绝大多数的人生痛苦;通过“深度学习、关联、反馈”等事物规律,将真正看清世界,提升自己的自控力、专注力、学习力……从而摆脱焦虑,借力而行。只有洞悉底层的内在规律,才能真正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作者在自序里说,现今人类社会科技进步、物资丰富、万物互联,很多东西都可以更快的传递,但却有一样东西,始终无法直接传递,这就是心智。通俗来说,心智就是我们看待人和事的态度,以及由此做出的判断与选择。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是从零开始,最后慢慢发展成不同的习性、习惯、模式,每个人都会追求简单、轻松、确定、舒适的生活,这种天性支配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大部分人会沿着求学、工作、婚恋的轨迹成长,一开始都对自己的未来满怀信心,然而现实并不总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在这份十足的信心陪伴多年之后,大多数人发现自己并没有变得特别,而是在不断的服从社会规则和应对生活烦恼中随波追流:该玩手机玩手机,该打游戏打游戏,没有多少压力,也没有多少动力,觉得反正日子还过得去,希望也还在心里。偶尔挣扎呐喊一声,而后继续做着短视的选择,沉迷于眼前的安逸,对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浑然不知,不知道努力的路径、方法,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能做什么、最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些人迷迷糊糊到了某个年纪,突然发现自己对这个世界已经无能为力了:梦想与现实落差巨大,生活和工作压力缠身,而优秀的同龄人已绝尘而去。一时间又焦虑又如梦初醒:“为什么没有早点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为什么没有在最好的年纪觉醒?”但即使含泪拷问,也似乎错过了最佳时机,毕竟人生是个单行道,无法从头再来,最后不得不敲碎那颗骄傲的心,在无奈和叹息中默默接受平庸的人生。
    只有一小部分人幸运些,他们会在合适的年纪“睁开了眼睛”,跳出了成长陷阱,走到了同龄人的前列,然而很快他们也遇到了瓶颈,想勤奋,却总抵不过惰性,想努力,却总是陷入低效的状态。你可能读了很多书,但是基本上放下就忘,多年的努力,也都白费,仿佛越使劲越困惑,越努力越迷茫。作者称之为“醒着的睡着的人”,就是说,让自己处于一个随机状态,并没有积极的去改变什么。作者说他曾经也是这样的人,对本职工作很投入,但业余时间基本都被一些不动脑子的事情所占据,熬夜看搞笑视频、读八卦新闻、玩手机游戏,聚会喝到乱醉……他曾经一度认为生活本就如此,这种生活也会一直继续下去。直到有一天,因为意外,他身边两位要好的朋友命运发生了巨变,那时的他开始反思,如果这些意外发生在自己身上,剥夺了他现有的一切,那自己还有什么、会什么,又曾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什么?对于这点,我极度认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思自己,假如现在的工作没了,我们该如何谋生?你还会什么,该如何产生收入,养家糊口?作者这时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他突然发现,自己确实什么都不会。从那时候开始,一股焦虑的情绪开始油然而生,他必须要开始改变、掌握主动。
   于是他36岁时毅然开始探索,发现每天有事情做不代表觉醒,每天都努力也不代表觉醒,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立足长远,保持耐心,运用认知的力量与时间做朋友;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因为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改变命运,所以成长的本质就是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之后他报了很多课,买了很多书,求多、求快,希望能立即改变自己。然而,这并没有带来什么改变,读了很多书,感觉什么都没记住,情绪反而更加低落、烦躁而焦虑。当直面自己的焦虑时,他意识到,做,总比不做强。自己不应该对标成功人士,而应和自己的过去比较。他还发现,焦虑的原因只有两点,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这就需要人的专注和耐心,并且持续的行动。于是,他广泛涉猎知识,开始研究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及其他学科,慢慢解开了“愿望觉醒”和“方法觉醒”的秘密,发现了如何激发和保持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如何变苦涩的毅力支撑为科学的认知驱动,知道了实现梦想的方法和路径,然后开始醉心于写作,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个人公众号“清脑”上告诉大家,得到了众多读者的反馈和共鸣,慢慢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的认知训练体系。不到三年,《认知觉醒》这本书完成,并且一跃登上畅销书榜。
    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错过所谓的最好年纪,其实也没有关系,因为“现在”永远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这不是什么安慰人的话,是事实。“摩西奶奶”76岁开始学画、80岁举办个人展,王德顺79岁走上T台,褚时健76岁开始创业种橙子……就算你今年60岁,他们仍可以对你说:“孩子,别着急,你至少还有20年可以随时重来……”
    这当然是一种调侃,但道理显而易见,因为你若放弃了成长,五年、十年之后你肯定还是老样子,但只要去改变,就有可能收获全新的自己。人生没有什么定数,不折腾,时间同样会过去,所以,去做总比不做好,开始总比放弃强。只要你心中还有希望,什么时候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
    改变,源于认知,始于行动。无论学习还是成长,一个人想发生有效的改变,都需要先从内心深处受到某些有益认知的触动。如果你现在处于焦虑状态,又不知如何化解;如果你想改变现状,却又不知道方法;如果你总是沉迷于刷手机停不下来,坚持跑步没几天便没了下文,读了一堆书却没有发生切实的改变,尝试过改变,却又坚持不下去……推荐你读读《认知觉醒》,可以帮你掌握学习方法,修正积极的心态,然后让你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并内化出强烈的认知驱动力,让改变真正发生,实现逐渐进步的人生。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盈袖暗香 发表于 2023-7-28 15:08:19 | 只看该作者
开口便笑 发表于 2023-7-27 15:29
你的帖子已被中科大家长论坛微信公众平台采用,谢谢!

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盈袖暗香 发表于 2023-7-28 15:08:02 | 只看该作者
大路 发表于 2023-7-27 10:47
加油活出个不一样的自己。

放飞自己,成就自己,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开口便笑 发表于 2023-7-27 15:29:38 | 只看该作者

你的帖子已被中科大家长论坛微信公众平台采用,谢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大路 发表于 2023-7-27 10:47:45 | 只看该作者
盈袖暗香 发表于 2023-7-27 10:28
只要去改变,就有可能收获一个全新的自己,加油


加油活出个不一样的自己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盈袖暗香 发表于 2023-7-27 10:31:46 | 只看该作者
愚人 发表于 2023-7-27 09:54
人类有三重大脑,年代久远的本能脑、相对古老的情绪脑和非常年轻的理智脑

农夫与蛇的故事大家都知晓,蛇是典型的爬行动物,是没有情绪脑的,所以你对它再好,它也不知感恩为何物。大多数人包括我以前并不知道脑的这些构造,只是凭感觉认为所有的动物都只有一个大脑,而人类仅仅比它们聪明一点,这种错误的认知使我们像那个救蛇的农夫一样,经常做一些愚蠢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盈袖暗香 发表于 2023-7-27 10:29:50 | 只看该作者
闲庭漫步 发表于 2023-7-26 17:12
突破舒适区太难了……不过,我们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改变

循序渐进,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盈袖暗香 发表于 2023-7-27 10:28:56 | 只看该作者
大路 发表于 2023-7-26 16:24
可能是接近退休年龄了吧,近来还真是在想一个问题:能不能“改变”自己找件心心念念喜欢,年轻时想做而没有 ...

只要去改变,就有可能收获一个全新的自己,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愚人 发表于 2023-7-27 09:54:42 | 只看该作者
人类有三重大脑,年代久远的本能脑、相对古老的情绪脑和非常年轻的理智脑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闲庭漫步 发表于 2023-7-26 17:12:13 | 只看该作者
突破舒适区太难了……不过,我们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改变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12-4 05:39 , Processed in 1.81300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