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标题: 科学技术 格物致知 赛先生 [打印本页]

作者: 麒麟2020    时间: 2021-10-16 18:27
标题: 科学技术 格物致知 赛先生
本帖最后由 盈袖暗香 于 2021-10-18 10:48 编辑

格物致知与赛先生
     明末清初,来华的欧洲耶稣会传教士熊明遇的《格致草》、汤若望的《坤舆格致》等书的名称就使用了“格致”一词。这是中国对“科学”这个舶来词最早的翻译。格物致知,以格物而得的知识是科学。在鸦片战争以后,依旧沿用这一称谓。中日甲午战争以前出版的许多科学书籍多冠以“格致”或“格物”之名。许多人认为,最早使用“科学”一词的学者大概是康有为。他出版的《日本书目志》中就列举了《科学入门》、《科学之原理》等书目。也有许多人认为“科学”一词是从日本传入的。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人使用“科学”一词的频率逐渐增多,出现了“科学”与“格致”并存的局面,新文化运动时又称为“赛先生”(science)。在中华民国时期,通过中国科学社的科学传播活动,“科学”一词才取代“格致”。

作者: 麒麟2020    时间: 2021-10-16 18:34
科学主要是和未知的领域打交道,其进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难以预料的。俗称理科,主要是科研。
技术是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内工作,可以做比较准确的预测。俗称工科,主要是产业。
作者: 蒲松龄    时间: 2021-10-16 19:01
麒麟2020 发表于 2021-10-16 18:34
科学主要是和未知的领域打交道,其进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难以预料的。俗称理科,主要是科研。
技术是 ...

认真学习了
作者: 一口一乐    时间: 2021-10-16 19:06
我一直以格致或格物指的是物理
作者: 云开月明    时间: 2021-10-17 11:45
科大有个社团叫做格物致知社,个人觉得古人把赛先生叫做“格物致知”比“科学”更加准确。
作者: 大路    时间: 2021-10-17 17:56
格物致知,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出自: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近义词有:致知格物,格物致知是中性成语,连动式成语;可作谓语;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说到“格物致知”,明代“心学”流派创始人王阳明有一个“格竹子”的故事,主要原因是朱熹提出了“格物穷理”,理从外求的概念是说:天下大道要从事事物物上观察和发现,才能得道穷理。王阳明就先从竹子上入手,但对着竹子观察了一个礼拜,最后一口鲜血呕出,昏迷不醒。经过这个事王阳明开始怀疑朱圣人的说法,经过后来出入佛道,在到“龙场悟道”,最后王圣人得出结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一切理和道都在我们的内心,悟道可以不假外求,“理即心,心即理”,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大家可能不懂,但王阳明晚年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这上面可以看出什么是格物。

作者: 大路    时间: 2021-10-17 18:07
“龙场悟道”—— 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位于贵阳市修文县城郊的“阳明洞”

作者: 开口便笑    时间: 2021-10-18 14:50
你的帽子已被中科大家长论坛微信公众平台采用,谢谢!
作者: 佛宝16    时间: 2021-10-18 21:18
我关注过一个公众号叫赛先生,原来是英文汉译
作者: 大路    时间: 2021-10-22 11:29
佛宝16 发表于 2021-10-18 21:18
我关注过一个公众号叫赛先生,原来是英文汉译

还有德先生。





欢迎光临 中科大家长论坛 (http://ustcj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