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4点,少年班学院5个班的36名同学在大礼堂前集合,准备参观化学院实验室。
我们首先来到环资楼203,参观了杨上峰教授实验室。实验室主要工作方向为碳纳米管材料与新型太阳能电池。
课题组陈老师向我们讲解了他们目前研究的范围,并用原子结构模型展示了如何在富勒烯的基础上进行修饰与合成。“中心碳原子最多吸收六个自由电子。我们可以加入稀土离子对其改造,使其拥有更加良好的性能。” 同学们认真学习,并积极地向陈老师提出问题。陈老师带着我们在外部参观了电池间,电池间里有模拟太阳光的设备。虽然不能领略全貌,但也能感受到其中反应的神秘之处。
接着我们走到实验室内间,里面摆放着几台很大的机器,老师介绍这叫电弧炉,可以进行高温熔炼。老师还告诉我们对于碳的产量的要求,以及把不同的烯烃分离的方法,他类比了高中生物学中提取叶绿素的方法,即层析法。
另外我们也参观了其他的一些实验设备,如可以进行旋蒸的器材。整个实验室虽然比较拥挤,但桌上以及通风橱里的瓶瓶罐罐,字迹整齐的实验报告,和蔼亲切的老师,还有认真工作的实验员们,都向我们展示了科研工作者最美的模样。
接下来我们来到环资楼213,参观杜平武教授实验室,实验室主要研究有机碳材料和光催化产氢。一位学长拿着移动设备播放PPT,另外一位学长向我们介绍他们的工作方向。
“我们主要合成碳纳米管片段,并使其与富勒烯形成超分子结构,实现碳环增长与有机合成。”步骤可以分为:设计目标路线,合成纯化,表征(荧光,紫外,BET,核磁),最后再投入应用。同学们分列两道认真听讲,并及时互动,学长十分耐心地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接着我们绕实验室一圈参观,了解了如何给反应提供无水无氧无光的环境(主要是通过烘干以及氩气除氧,锡纸包裹避光),观看了在手套箱中进行操作。临结束的时候学长还颇为风趣地告诉我们,来我们实验室可以培养动手能力,在操作手段上得到很大的提升。虽然有机实验室里味道比较大,可能空气中会有微毒气体。尽管这样学长学姐们也依然带着口罩,常常做实验到深夜。看到这一幕,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对于科研的奉献与热爱,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为以后的科研事业不怕吃苦的决心。
下一个实验室在726,为陈昶乐教授的实验室。一名学长十分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他们对于合成聚烯烃催化剂的研究。通过把极性官能团加入非极性化合物,即利用金属催化剂催化单体聚合。他还额外地带我们参观了5楼的高分子物理实验室,在这里主要进行合成的高分子的表征与测试。
出环资楼,我们又来到理化大楼14楼的智能材料与器件中心。长廊两面的墙壁上,悬挂着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包括金属氧化物,有机材料,有机小分子方面,还有太阳光学,海洋光学方面。这里主要是给其他实验室做出的产品进行表征与测试,因此仪器较多也较贵重。在其中一个实验室,学长展示了他做的通电可变色材料,是通过添加官能团、变色材料或荧光组分等方法来合成的。一块小小的玻璃板,在添加材料的作用下可以发出三原色光,甚至可以复合其他不同颜色的如玫红、橘黄的光,这极大地展现了科学的魅力与自然界的神奇。
两个小时左右的化学实验室参观结束了,时间虽短,但我相信同学们都对实验以及科研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也对自己的理想和今后将面临的挑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科研之路,“千岩万转路不定”,但在经历无数挫折与尝试之后,定能收获一片繁花似锦,和“海尘新生石山下”的美丽。
最后,向为这次参观活动付出辛劳汗水的老师表示感谢,向带领我们参观所有实验室的学长向文灏、靳怀敏表示感谢,向耐心讲解的教授与学长学姐表示感谢,祝福同学们以及所有科研工作者,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