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境”中最高等级的就是“谋取功名境”,如果说“放任自足境”是在“随”,“强迫施与境”是在“控”,“成长比较境”是在“衡”的话,那么,“谋取功名境”就是在“逐”。 “人之熙熙皆为利来,人之攘攘皆为利往”,说的是追逐名利乃人之本性使然,是人的原动力之一。 “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说的是自古以来,学习的内在动因之一就是做官。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看来“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头是奔着“钱”和“色”去的。 教育本来就是人的天然需要,如果把这种自然的东西加上非自然的企图,教育的本来面目就会被游离、肢解和扭曲,解析这种教育异化现象,有助于还原教育的本来面目。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孩子能够学有所成,将来能够建功立业,本无可厚非。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通过接受教育甚至高等教育,改变自身的生活处境,提高生活质量,也是在情理之中。由此看来,教育的主要社会功能之一,就是为我所用,成为改变现实生活的力量,成为实现自我成功梦想的物质手段。 在这种“合理”状态下,教育本身就开始萌生出一种异己的力量来否定自己,人们关注的是在教育中得到了什么?得到了现实中的哪些利益?得到了多少成功后的心理满足?至于教育本身的原发需求,人类天生的对于大自然、人类社会及思维发展的探索渴求,被异化为一种手段,异化为一种实现后天现实欲望的手段。 在家庭教育中这种异化现象比比皆是,我们的关注点已不再是孩子获得了多少知识的内在滋养,而是外化的学习成绩和班级名次;我们的着眼点已不再是孩子从学习本身得到多少快乐,而是孩子在学校得到多少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称赞;我们的归宿点已不再是孩子自身潜能最大化的开掘、激发和满足,而是将来能否站在现实的某种制高点上名利双收。 必须承认,异化的动因也是现实动因之一,可是这种动因极大地抑制了原发的动力来源,极大地动摇了现实教育的存在基石。如果只关心果实而无视种子,那果实早晚会凋零。 事实上,如果把教育本身作为目的,教育功利只看作随之即来的副产品,那么,这种副产品大多也会得到现实满足。因为在原发的不断探索中,总会有现实价值的颗粒结晶出来,并在现实中得到相应的价值体现和认可。然而,如果把教育作为手段,孜孜以求地追逐外在的名利,原发的教育欲念一定会设置重重的内在执障,或迟早扑灭这种欲火,或使其在迅速燃烧后化为灰烬。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功名主义的家庭教育观,成就的是孩子对外在物欲的“客观”的、易逝的、痛苦的追逐,损耗的是孩子对知识原发需求的“主观”的、永久的、快乐的动力源泉。
相关阅读:
大方无隅(一)家庭教育九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121
大方无隅(二)放任自足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240
大方无隅(三)强迫施与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263
大方无隅(四)成长比较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292
大方无隅(五)谋取功名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343
大方无隅(六)自我价值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469
大方无隅(七)道德人格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981
大方无隅(八)形而上学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337
大方无隅(九)执障破除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438
大方无隅(十)天人合一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