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82|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科大学生对素质的认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秦川牛 发表于 2009-6-18 23:0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henq09 于 2009-6-18 23:13 编辑

这是一个科大学生对他心目中的中国人应该具备的素质进行一番论述,我把它贴上来供各位家长通过它来了解经过科大熏陶的孩子的“为人准则”。
我心目中的中国人的必备素质
   首先,我承认我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深的人,当然我也为此而自豪。但在此同时,我也是接受了目前中国可以说最好的西化教育的。有时,我常想,从西方思想和华夏思想两个角度来看,对人的衡量标准是有极大分歧呢,还是殊途同归?我一直想找到一些我们衡量一个人的基本素质的,恩,或者是说被社会普遍认同的最重要的因素。最近,在某次思想开小差的时候,我突然又习惯性的回忆起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的看法竟是完全满足我的要求,而且竟然也非常吻合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价值观,那就是“礼义仁智忠孝悌”。(我这里的儒家指得是孔孟,而不是董仲舒建立的儒家)
   礼,在我看来并不是礼节,礼貌啊这些表象的东西,而是秩序。说一个人尊礼,其实是指这个人遵守秩序。孔子把礼字放在所有素质之首,是非常符合他所处的环境的。春秋时期,战乱不断,秩序无存,民不聊生。孔子无比渴望能有一个人人都遵守的秩序能够改变这一状况,那么离他最近并且有迹可寻的就是周朝的秩序。那么很自然,孔子就推崇周礼。虽然其中有很多在我们看来非常不人道的地方,比如说严格的尊卑观,也就是阶级分明。但是这种制度能够让周朝稳定几百年,事实告诉了孔子周礼的作用,于是他推崇它,希望人人都遵守它。所以,与其说孔子是周礼的崇拜者,不如说孔子是一个坚定的守序者,他坚信一个人人都遵守的完备的制度是结束乱世的根本。(先在日本仍然保持着很多周礼的习俗,其中著名的切腹就是周礼中的一项)守序,对现代社会来说,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社会都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当有人说,大凡成功的人,都是敢于打破规则的人,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打破规则,他们只是在秩序的范围内更好的运用了规则,或者是钻了一些规则的空子。对秩序的看重,崇尚自由的西方社会要比欣赏内敛中庸的东方更甚。因为,所有的自由都是在规则内的自由,而如果失去了秩序,那么自由就会演变为混乱。所以,人作为一个社会的动物,他的第一点要素就是礼,说的通俗点就是遵纪守法,再通俗点就是遵守游戏规则。
   义,这个伴随着孟子“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而流传千古的字,其实在我看来说的是责任。一个有义的人其实就是有责任感的人,朋友之义,兄弟之义,还有国家大义其实说的都是个人对他人或者某个团体,组织的责任。中国儒家强调,为了责任,我们应该全力以赴,甚至当生命和责任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也应该选择后者。中国人历史上对于义士的描写有很多,但我最敬佩的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种道德上的之高点,做到这点的人,可以说是一个为了责任而活着的人,是当之无愧的义士。西方社会对责任同样非常看重,一个不承担自己责任的人将会遭到他人的唾弃,这点和中国没有什么不同。但是西方社会和中国社会对责任的顺序排列有所不同。在汉朝以前,孔子对责任的排列是,自己,家庭,国家。但自董仲舒之后,尤其是被封建国家机器宣传了多年之后,这种顺序掉了个个,变成了国家,家庭,自己,其中让我最不能忍受的是被宣传很多的“大义灭亲”这一个“优良品质”。能具备这一“优良品质”的人不是被彻底洗脑的人,就是冷血而残酷的人。西方社会和孔子的观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先对自己负责,再对家庭负责,最后在对国家负责。蜘蛛人这部电影中一句台词完美的阐述了西方人的观点,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也就是说我们要负责任,但首先,最重要的责任是自己能力范围以内的责任,越容易做到的越重要。总的来说,自人类有了分工合作以来,义成为了合作的基础,那就是负起责任,只有大部分人都负起自己的责任,合作才能进行,事业才能成功。
   仁,这个是孔子的标签,这个字指得是同情心,仁慈以及最重要的一点----道理,有时我们也叫它真理。同情心和怜悯这个是所有国家都大力赞扬的品质,从很大程度上来讲,这个是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善良最重要的证据之一。但是,这不是仁的全部内容。其实,在我看来,同情心和怜悯不过是仁的表面,仁的内部是真理,“当仁不让”,这个词最好的说明了仁字的涵义。一个总能站住道理,找对方向的人,他做起事来当然是无往而不利,当然”仁者无敌“了。仁字其实是一个融合了善良与正确的字,一个走错了路的善良人往往会比一个恶人造成更大的伤害。所以仁者,就是一个善良而且有着正确目标和价值观的人。对于后一种品质,现在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话能够比较好的表达我的意思,“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
   智,在这里既指智力,更重要的是指智慧。智力的作用体现在做事时的细节上,它决定一个人面对问题时反映够不够快,方法是不是正确,行为是不是有效率。而智慧则主要体现在选择上,如果把智力比作谋的话,智慧就是断。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信息网络的发达,使我们能够轻易的找到很多处理问题的方法,如果碰上从来没有碰到的问题时,只要不是科学技术领域的问题,我们总可以从别人或类似的事情那里得到很多帮助。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在生活中重要的就是一个怎么取舍的问题,取舍,得失,中国人围绕这个问题研究了上千年,给出了无数的观点,但没有一个人敢说他能每一次都做出正确的选择。于是,聪明的中国人退而求其次,放弃一些小得,压下一些小聪明,追求一种大智若愚,舍掉一些无关重要的事情,将智慧用在长远的重要的事情上。智慧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判断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如果我们说前面礼义仁这三种要素只要我们愿意去做就能做到,那么智力就需要后天培养,甚至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天赋。但是智慧却来源于经验与知识,以及对前面三种要素的体会,我们要做的选择是不是符合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能不能对我们的责任有所帮助,它会不会与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有所相矛盾。只有始终对这些问题有清醒认识的人才不会做出无法挽回的错误决定,才会一直稳步向前,才能被称为智者。智力也许是天生的,但最一个有智慧的人确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只是这个难度不亚于把一个智力平平的人培养成一个科学家,因为很多正确的选择多需要放弃很多东西,而这些放弃的东西往往是我们所喜爱的,能令我们短时间内感觉愉悦的东西。所以在历史上,尊礼有义的仁者不少,但是智者却寥寥无几,取舍的艺术是这个世界上最高深的学问。
   忠,很多人看见这个字,就想到忠君爱国,但我要说你们错了,这个也许是董仲舒之后儒家的解释,但是孔孟的解释绝对不是这样。从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就可窥得一斑。在我的理解里,这个忠,是指得对自己信念,理想的忠诚。我们围绕在一些领导者的身边,并不是因为我们忠于他这个人,而是因为他可以带领我们更好更快的达到我们的理想,实现我们的信念。歪曲的儒家文化,把皇帝放在了真理的制高点上,皇帝的利益就是根本利益,所以忠,就是忠诚于皇帝。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孔子忠诚于谁?孟子忠诚于谁,忠诚于已经灭亡的周王朝吗?他们实际上忠于的是自己的信念,忠于的是他们大同天下的理想。现在三岁小孩都知道要坚持自己的理想,永不放弃。但是,知易行难,真正能做到的,十个人里面最多有一个。所以,一个具备忠的人,是一个执著的人,是一个有大毅力的人,这种品质是一个人成功最重要的因素。
   信,对它的理解,从古至今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信用。中国在古代,恩,可以说是在文化革命以前,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看重这个字的国家。一诺千金的故事印在每个人的骨子里,儒家文化里更是将信看为安身立命之本,人无信则不立。这种观点放在现在仍然非常合适。人们鄙视不守信用的人,不愿意去相信经常失信于人的家伙,没人愿意与没有信用的人一起共事。人们在选择朋友时,除了看他善不善良,是不是志同道合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的信用,一个没有信用的人,他无法得到任何人的真心对待与帮助,所以也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尤其是在这个契约精神为基础的社会,一次信用记录上的污点就可以让一个人万劫不复。信,作为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生活的根本,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悌,全称应该是孝悌,在一般的理解里就是孝顺父母,爱护兄妹。但是在我看来,这些只是表象,梯字真正的含义在于感恩与包容。只有当一个人懂得感恩,他才会知道去报答父母,他才会知道去滴水之恩,涌泉而报。感恩是人类合作的一个催化剂,当我受到别人帮助后,我心存感激,当别人受到困难时,我也进我的可能去帮助他。只有当人们感觉到你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人们才会愿意去帮助你。没有一个人会去帮助一个恩将仇报的家伙,或者是对他人的帮助与恩惠无动于衷甚至理所当然的人。人类的友情与亲情往往是在这种互相帮助的过程中,一步步建立和巩固的。所以,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才会得到更多的朋友。这也是我们这么重视孝道的原因,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回报,那么期待这个人有感恩之心简直是天方夜谭。包容,这个词在西方社会中提到的频率非常高,西方人认为人的基本素质中必须有tolerance。在我们中国也有类似的表带,那就是谦让。在生活中,包容就是能够忍受别人的一些小毛病,谦让就是能够微笑的对待别人给自己造成的一些小困扰。在社会中,包容就是能够海纳百川,接受不同的观点,谦让就是乐于让别人先表现自己。这种品质,可以比作是人与人相处之间的润滑剂,一个有这种品质的人,才会爱护兄妹,才能团结别人。总而言之,一个具备这一品质的人,就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一个能够包容他人的人。
   当一个人具有这7种品质,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合格的,优秀的社会成员。也许每个人在每一点上能够达到的程度不同,从而最后的成就也不同,但是尽自己所能去追求这七种品质的人就是一个君子,并且是一个受人喜爱的君子。这样的人,他也许不光彩夺目,也许不举世闻名,但他的人生,必然如一块美玉一样,温润而坚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2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大宋水师 发表于 2009-6-19 00:28:55 | 只看该作者
顶啊,这是一个科大的学生写的?不简单!
3#
yinsir 发表于 2009-6-19 09:57:36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能有这种境界
4#
天马 发表于 2009-6-19 10:39:30 | 只看该作者
顶。受教育和爱思想的好处啊。
5#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09-6-19 11:00:34 | 只看该作者
让各位家长见笑了,这是犬子写的。呵呵!
6#
天马 发表于 2009-6-19 13:29:50 | 只看该作者
别谦虚,可以再详细介绍哈。
7#
听翠 发表于 2009-6-19 16:33:50 | 只看该作者
真是教育的好!赞一个!
8#
笑笑 发表于 2009-6-20 15:17:46 | 只看该作者
理工科的学生写出这样的文章,真是棒!
9#
星空0414 发表于 2009-6-20 15:31:52 | 只看该作者
此处见牛哥倍感亲切。已回复在你的bk里。孩子比我们早半生领悟啊。
10#
 楼主| 秦川牛 发表于 2009-6-20 15:52:34 | 只看该作者
这都是科大对他的教育结果,上大学前,孩子的价值观可不是这样的,科大塑造了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也是孩子上科大最大的收获,虽然孩子在科大学的不太好(由于其他原因),但是我们感谢科大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了一个有思想和正直的中国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6-13 11:13 , Processed in 1.36792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