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8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新闻网】中国科大在合肥办学50年 “墨子”“悟空”到“九章”创新瞩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tuixiuustcer 发表于 2020-12-20 21:4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0年12月20日

【中国新闻网】中国科大在合肥办学50年 “墨子”“悟空”到“九章”创新瞩目


1977年中国科大老校门。 吴兰 摄

中新网合肥12月19日电 (吴兰 桂运安)12月4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公布中国科大潘建伟团队的重大突破,确立中国在国际量子计算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今年11月,中国科大教授陈秀雄、王兵“十年磨一剑”,在微分几何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证明了国际数学界20多年悬而未决的核心猜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建校于北京,1970年南迁至安徽合肥,今年是该校在合肥办学50年。
安静书桌立德育人才
这里有一方安静的书桌,有一群耐得了寂寞的学者。
中国科大在全国首创少年班、研究生院,开“百分百”自主选专业之先河,创造了本科毕业生“千生一院士”的佳绩。从同步辐射到铁基超导,从“墨子”“悟空”卫星到“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她执着攻关创新,在世界科技前沿潜心钻研,创造了一项项世界瞩目的原始创新成果。

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 吴兰 摄

今年5月,被称为“海啸级后浪”的中国科大少年班校友曹原,因再次在《自然》杂志一次连发2篇论文而备受关注。2年前,22岁的曹原因在《自然》一天连发2篇有关石墨烯的文章而轰动学术界。2018年,《自然》发布的年度世界十大科学人物中,曹原位居榜首。
曹原14岁考取的中国科大少年班,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更是中国科大50年深化改革、创新育人的一个缩影。这期间,中国科大潜心立德树人,坚持“精品办学、精英教育”,不拘一格选人才、因材施教育人才,不仅强调数理基础,探索英才教育之路,而且试行学分制,推广书院制教育模式,开启了自由“选专业”“选导师”等诸多教育改革创新探索,培养了侯建国、潘建伟、吴伟仁、张亚勤、杜江峰、庄小威、刘庆峰等一大批优秀领军人才。
一组人才培养数据,令人叹为观止:中国科大培养的14万余名毕业生中,有84人当选两院院士,是同期毕业生中当选院士人数最多的高校,其中46位在合肥办学期间培养,而潘建伟、邓中翰等院士均是当年新晋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
值得一提的是,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科大每1000名本科毕业生中就会产生1名两院院士,这一比例高居全国高校第一,赢得了“千生一院士”的美誉。
中国科大英才辈出,与大师云集密不可分。1970年,中国科大南迁合肥时,仅有学部委员2人、教授9人。目前,已拥有两院院士63人、教授693人。这里“处处皆有大师,转身即可讨论”,各类高层次人才(不重复统计)共有473人,占固定教师总数的36%。其中,优秀青年人才已经超过高层次人才的“半壁江山”。
中国科大英才辈出,与学科实力密不可分。50年来,中国科大先后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全国首批“211”“985”“双一流”高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国科大28个学科参评,最后获评7个A+学科、15个A类学科,是全国唯一“数理化天地生”6个理学基础学科全部获评A及以上的学校。在学科国际排名方面,14个学科进入国际前1%,其中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进入国际前1‰。
攻关创新攀科学高峰
在一个特定赛道上,“九章”200秒的“量子算力”,相当于目前“最强超算”6亿年的计算能力。
12月4日,《科学》杂志公布中国科大潘建伟团队的重大突破,他们最新研发的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实现了“量子计算优越性”的里程碑式突破,牢固确立了我国在国际量子计算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

图为光量子干涉实物图。中国科大供图

从诞生之日起,“把红旗插上科学的高峰”就已成为中国科大的光荣使命,南迁合肥后,“科教报国、追求卓越”的初心历久而弥坚。
“暗物质探测卫星发射升空”“‘墨子号’飞向太空”“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同步辐射发出神奇之光;铁基超导突破麦克米兰极限;“京沪干线”开通运营……50年来,中国科大执着攻关创新,在量子信息、高温超导、热核聚变、单分子科学、人工智能、纳米材料等领域取得系列突破。
2000年以来,中国科大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研究成果先后入选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次,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9次,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9次,入选次数均居全国高校首位。
创新成果的“井喷”,源于独特的创新沃土。在这里,科学家可以自由探索科学问题,“板凳宁坐十年冷”,不用在定量考核的指挥棒下“戴着镣铐跳舞”。今年11月,中国科大教授陈秀雄、王兵“十年磨一剑”,在微分几何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证明了“”密尔顿-田”和“偏零阶估计”这两个国际数学界20多年悬而未决的核心猜想,论文从写作到发表历时11年。
创新成果的“井喷”,离不开“国之重器”的支撑。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让中国科大“底气”十足。50年来,中国科大建设了全国首个依托高校的大科学装置、首批国家研究中心、首批“率先行动“机构、首批协同创新中心,并全面参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正在谋划建设合肥先进光源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
城校共生筑创新高地
如今,在很多人看来,合肥与中国科大城校携手、共同发展,已成为全国城校并进的典范。
今年9月,《自然》杂志发布“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0”,合肥跻身全球科研城市20强,在全国排名第六。“非一线城市,有着一流的科研。”《自然》曾如此评价合肥。这背后,中国科大贡献了重要力量。就在年初的全球主要科研机构自然指数排名中,中国科大首次跃居中国高校第1位,在全球高校中位居第4位。
千里“姻缘”一线牵。1958年9月,合肥确定为安徽省会城市,中国科大几乎同时在北京成立。谁也不曾想到,这相隔千里的一城一校,在1970年走到了一起,并开始了半个世纪的相伴相生。
从国家技术创新试点城市到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合肥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中国科大都以自己独特的创新优势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50年来,“校”与“城”相拥相依、共进共赢。科大讯飞智能语音技术全球领先,中国声谷今年营业收入将超过千亿元;“量子通信第一股”国盾量子正式上市,量子信息产业发展踏上新征程……50年来,中国科大既“顶天”又“立地”,服务合肥区域经济发展,众多前沿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智能语音、量子信息等已成长为全国独具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由中科院、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大四方共建的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8年来已先后孵化企业264家,其中51家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新闻网2020年12月19日
https://www.chinanews.com/gn/2020/12-19/9366635.s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浮云游子 发表于 2020-12-24 09:06:28 | 只看该作者
校因城而立,城因校而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11-18 01:57 , Processed in 1.28368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