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1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北大统计申请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深蓝 发表于 2011-5-3 15:5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www.bdwm.net/bbs/index.php
这份总结原先想4月初写完了,奈何下笔之后愈发觉得水平不够,写不出想要的效果
…于是拖拖拉拉到了月底,才勉强完成。我的申请过程需要感谢很多人:家人、ll老师、
lt老师、cdy老师、dmh老师、llp老师、回复过我邮件的学长学姐,还有身边的同学、朋
友们,谢谢你们。        
        
    文章很长,废话很多。而且在阅读本文时,你们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作者完全没有
排版的概念……见谅,见谅,作者希望大家能抱着鄙视的态度来阅读本文。最后,祝一切
顺利。
        
    (唔,传不上附件只好粘文字了.)   

一,背景及申请结果

        DKV
        Major: 07Math(概统), PKU
        Overall GPA: 3.73; (Major: 3.83; Double Major in Econ: 3.86;)
        Rank: 10+/68
        GRE: 650/800/3
        Toefl: 109(29/30/23/27)
        无牛推、无靠谱科研。
        Gender: male        (吐槽一下,有一份拒信的理由是:due to the unusual number of rea
lly strong male(!!!) applicants from China)

        申请结果(11Fall):
        总共申请了18所学校,统计13(两个MS),生统5。
        Offer: UWashington(Biostat)
        Reject: JHU(Biostat), Harvard(Biostat), Duke, CMU
        Withdraw: UNC, NCSU, UCLA, Cornell, PSU, Purdue, UFL, Yale(Biostat), Rutgers
, Emory(Biostat), Northwestern, UW-Madison(MS), UChicago(MS)


二,申请前准备
        万事开头难,申请中让我最痛苦的就是这一阶段:没有头绪、前途未卜。不过在这里经
历的痛苦和折磨越大,之后就越轻松。

        了解自己
        
        在申请之前,有一系列问题需要回答:为什么要出国?申什么专业?读PhD还是Master?
这些问题,其实问的都是“自己想要什么”,再多问一层“为什么我想要这些”,也就
是了解自己。
        先说说我是怎么做的吧。我当时听了两三场数院和元培组织的出国经验交流会、去BeBe
yond咨询过一次、问过申请结束的学长学姐、和同届的同学交流、扫了一些网站(BBS飞
跃版、sms精华区、太傻、Gter、一亩三分地)的经验总结、找熟悉的老师聊天、从图书
馆借了关于几本留学申请的书、经常跟家人讨论……大致是这个套路,了解世界、了解自
己。
        我觉得为了弄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先得知道自己有哪些选择。我思索的结果是,什么路
都能走,申请出国只是其中的一个方向。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视野局因为任何原因限在某一
方面,也别图省事,这种事情都省了,那活着真是没多少乐趣了。一个大学生,毕业之后
,可以直接工作、可以做公益活动、可以继续读书、可以什么都不做。工作,可以找什么
样的工作?公务员?外企?国企?什么行业?工作多久?想不想过度一下再回学校深造?
可以去哪个城市?工作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公益活动,去基层当个大学生村官?去支
教两年?去非洲参与国际慈善项目?参加其他公益组织? 读书,保研?考研?本校?外
校?读什么专业?博士还是硕士?出国?哪个国家?哪个地区?什么学校? 什么都不做
,环游世界?回家修整?修行?
        还有很多很多选项,我没有写出来。我写出来的,都是我见过、听过有人做到的事。任
何一条路都是可行的,但是同时,无论哪条路,想走下去都必须付出代价。

        怎么选择?
        这就涉及人生观、价值观了,一篇申请总结不至于凶残到解决这个问题。
        我个人的话…我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让自己快乐并且充满勇
气。生活里会有很多艰难险阻,怎么走都避不开,所以我更需要这些勇气。
        
        
        
        


        学科背景研究
        
        确定了申请的专业之后(或者之前)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去了解这个学科的Big Picture,
这对于申请PhD来说尤其重要,当然,如果申请者已经在此领域浸淫多年,可以直接跳过
这一步——甚至连选校都无需纠结。
        当时我决定自己来申请,于是拉上奔驰、Limbo Wang、Fal一起在暑假做这方面的事。主
要有几件工作,它们可以同时进行:
        1,分头浏览近几年的学术期刊,并做总结报告。我们选了8本左右比较有影响力的期刊
(可以去Wiki看某个领域的哪些期刊比较牛),多选几本,能够消除杂志特定偏好的影响
。每人分配两本,看一看近三年文章的摘要(文章比较多的看一年就够)。扫过一遍之后
,按照关键词把文章分类,稍微了解一下比较热门的几个领域的研究内容。
        2,搜集身边的学术信息。学校周边的会议、讲座、竞赛信息等等。我们那个暑假清华办
了个统计的暑期课(似乎每年都有),请的都是当今统计学华人圈子里的大牛;北大这边
办了一个纪念会议,来了一堆牛人;人大也有个很大型的统计学会议;北大之后请了Yal
e的老师来教LeCam Theory……这些都是接触奋战在学术前沿的大牛们的好机会,有实力
且霸气外露的少年可以把这当作套磁机会。
        3,找科研。做科研是了解一个学术领域最快捷的方法,边做边学比漫无目的读书的效率
高多了。北大的老师都挺好的,大都愿意带学生。不过态度要端正,科研可不能是为了申
请才去找老师做的,而应该是真正想进入这个领域、进行一些实际研究才想去跟着老师做
一些项目,如果心态摆正了,那么再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提前读一些paper,甚至写
个proposal出来),一般会得到老师的同意。
        4,整理学校信息。我们当时看的是专排前40的学校,每人分10所,稍微整理一下学校的
项目特点和联系方式。一个人看四十所确实会让人崩溃…

        做完这些事(甚至不需要完成),大部分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兴趣方向有个粗略的了解,
可以开始选校了。
        
        选校
        选校的重要性毋庸赘述,它直接影响到申请的成败。选校时应该纳入考量范围的因素有
很多,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项目与自己的匹配程度。Match是相互的,申请者有系里欣
赏的品质、能力,同时系里也能提供申请者想要的条件和环境。所以申请者和一个项目越
是匹配,他/她被录取的机会就越大。匹配的维度有很多,我试着详细解释一下。
        对于PhD program的申请者:
        1,研究方向。不用过多解释,特别的,一个好老板胜过其他一切。
        2,培养方案。考虑一下学校的课程、Q-Exam、导师制、毕业论文等等。比如说,UW的生
统需要学生做一个Biology project,我觉得这个设定很有道理;再比如JHU的生统培养P
hD是传统的学徒制。很多学校在培养PhD上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很重要的。
        3,毕业去向。博士生的毕业去向能直接反映一个项目的好坏,同时它也能帮助判断自己
是否适合这个项目。往届学生的去向大致上就是自己将来毕业的去向。
        4,气氛。这一点经常被人忽略,但事实上,PhD最少也得四年毕业。四年时间、异国他
乡,这段时间里生活快乐与否必须被放在考虑范围之内。从对方的角度考虑,他们也希望
能招到一个受人喜欢、志同道合的家伙进入他们的团体。
        5,项目对于申请者的要求。大部分学校会写清楚对于申请者的要求,比如JHU说他们希
望学生是:”Problem solvers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ors! Mathematical aptitud
e, an ambition to discover, an interest in biological questions, and good com
munication skills are prerequisites. We are flexible about prior coursework.
Medical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consider our joint MD/PhD program.” 需要注
意的是,在这里申请者需要考虑的不是“我现在是不是这样的人”,而是“我是否希望变
成这样的人”。因为现在我们只是在选校,如果真想拥有这些品质,在提交申请之前还是
有充足的时间往这个方向努力的。
        
        
        对于MS program的申请者:
        1,培养方案&研究方向。课程设置的侧重的方向是什么、毕业是否需要写论文、有没有
实习安排……
        2,毕业去向。毕业生是继续读PhD呢,还是去业界?去业界的话,就业的情况如何?校
友在哪些领域、哪些地区比较活跃?学校的老师曾经或者当前在哪些公司任职?
         
        除此之外,选校还可以考虑考虑学校所在地的气候、治安环境、学校的排名(综排、专
排,USNEWS、PhDs.org、小道消息)、自己所能挖掘出的人脉、与所在学校的友好度(通
过往届录取人数和小道消息获得)、对自己的定位、家人的意见、直观感觉(…比如,我
觉得CMU的申请系统非常友好,PSU的老师态度很和蔼,Rutgers研院的小秘很负责,Emor
y的名字挺好听…)等等。
        对了,还有定位。定位这个事非常玄幻,最好能在选校的时候避免通过定位来挑学校。
一般定位是按照项目的专排(USNEWS),排名不会特别准确,一般可以认为top5是一档,
5-15是一档,15-30是一档、30-40等等。申请的时候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往届结果选择一个
档次作为基准,根据它来判定保底校、Dream School,之后在每个档次内选校。我的建议
是跨度要大,保证出完结果之后不后悔,也不至于全聚德。
        之前说过,申请是一个了解自己、锻炼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选校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有那么多学校摆在面前,总不能全部都申,多问问自己为什么想申这个而不是那个,是哪
些细微的差别影响了自己的决定。直面自己的感受,也许能够发现自己想要什么。
        
        以上是选校的标准,选校的过程因人而异,理论上的流程是这样的:
        第一步,粗筛。多看一些学校的项目介绍,这一步可以和同学一起做。别担心发现了一
个小秘密,告诉别人自己会吃亏。很可能这个东西跟你很match,但是别人不屑一顾;而
且要竞争也不应该跟自己比较好的朋友争,他们拿到好offer,总比别人拿到好。最后,
申请的过程里其实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小道消息的流传速度特别快…不存在什么独家信息

        第二步,寻找Dream Schools。看项目的信息一开始是难以入手的,信息量太大,申请者
没有明确的评判标准。不妨从排名最高的几个项目开始看。一般来说这种项目都有自己鲜
明的特点,而且大部分申请者不会把top10全申了(横扫帝请无视),能从这些项目里挑
出自己更喜欢的几个,在接下来选校的过程中会轻松很多。另外,最早找出Dream Schoo
ls也方便申请者提前开始为这些学校做准备。套磁、ps什么的都可以尽早开始,越早越好
(最后,偶尔看看Dream Schools,再幻想一下被录取的场景,会有一些不知道从什么地
方冒出来的动力吧哈哈哈)我感觉大部分人都会低估自己的实力,Dream Schools找个5、
6比较好;如果自认为估计的比较客观,那只需要找3所足够。
        第三步,找保底校。保底校的唯一性质就是申请者有很大的把握被录取,这样的学校可
以是排名较低的(相对自己的水平),也可以是招生比较多的牛校(TAMU和NCSU的统计似
乎这个潜质,但我没敢拿来保底),还能用MS保底。不过有一点很关键,挑出来的保底校
必须是那种真的去了也不后悔的学校,要不然完全没有意义。有了选Dream Schools的经
验,这里应该不会太艰难,也顺便试试自己的底线到底有多低…保底校有三所就够了,如
果都是那种排名低招生少的学校,可以多选几个。
        第四步,完成选校名单。找了Dream Schools又找了保底校,接下来要找的就是跟自己水
平比较接近的学校。此时会遇上一大堆葫芦娃,根据自己的标准慢慢挑吧,我也没什么建
议。总共加起来申个15-20所足够了(20所算是很多很多,写ps、cv、填网申、寄材料的
时候会消耗很多精力)
        第五步,联系校友。在进行二至五步的同时,可以试着给相关学校的校友发邮件,学长
学姐都很热情的,他们有空的时候一定会回复。拿不定注意的时候问问他们,有很大帮助

        第六步,Campus Visit。申请之前、拿到offer之后都可以做这个,不过两次我都没有机
会去美帝游荡一番。不过按照身边大牛们的经验,实地考察是非常有用的,它不仅能帮助
申请者了解该项目,还能提高被录取的概率。如果没有这个条件的话可以打电话、发邮件
骚扰小秘和Graduate director,也有一定效果(打电话相对有效,顺便练口语)。
        
        一边选校,一边可以记下项目的特点、PS要求,注册网申帐号、做表格记录项目信息以
及安排推荐信等等。项目信息这里需要收集的信息至少包括:Deadline(注意是MS还是Ph
D的ddl,有Funding还是无Funding的ddl),推荐信数量,推荐信提交方式,ETS code(GR
E和Toefl),是否需要Sub成绩,网申系统ID及密码,成绩单提交方式(电子、邮寄、寄到
哪里、是否需要第三方机构审核),电邮(研院、系),需要邮寄的材料(CV、Financi
al Certificate、PS、在读证明、核心课程总结、Writing Sample等等),特殊材料(D
iversity Statement, Career goals)。(一个好的表格能够帮申请者省下很多麻烦——
作为一个饱受Excel折磨的过来人,我能够确认这一点。)


三,申请材料准备

        
        GPA: 成绩在申请的那短短几个月不会有太大波动,只要考虑好怎么发掘自己成绩单里的
亮点就可以了。一般认为专业课成绩比overall的有价值,高年级的成绩比低年级的有价
值,这样就有一些操作的空间。比如说,可以让你的成绩看上去就是上升的趋势,也可以
挑出该专业相关的课程当作专业课计算GPA等等。在简历上最好标明核心课程,毕竟没有
人会那么认真地看成绩单,特别是扫描版…GPA的算法就按照学校成绩单上给出的算法,
不需按照自己学校的GPA计算方式,北大的写的是85+为A,75-85为B,依次类推,那我们
直接把A算成4.0就行(ECE就是这么干的);如果学校没标明的话也可以用这种算法。
        有些学校要求提供一份课程说明,把学过的重要课程写一个简介,和几个同学分工合作
一下就行了。
        Toefl &GRE: ETS的考试,顺手考掉就算了。Toefl里口语比较重要,因为中国人考得一
般都不高,说是总分上了110会被特别关注一下;GRE的话我也不知道什么重要,Q800非常
常见,V上700也会被特别关注一下,AW能考多高就考多高,不过即便只有3分也无所谓…
        毕业学校: 这个不知道,我还没出去,不知道国内学校的声望具体如何。
        这些硬件条件哪些更重要?这没有什么定论。有人说MS更看重Toefl,有人说申请文科A
W最好上4.5,这些我不确定。除非在某个方面特别有优势(比如GPA4.0、rank 1/200),
否则它们只是作为让申请者通过初筛的指标,我感觉重要的还是PS、推荐信、CV、科研这
些软材料。所以申请的时候硬性材料没有亮点完全不用丧气,可以做的事情还多着呢。

        科研:
        科研是学生接触某领域前沿知识的最直接方法。相应的,它是反应申请者专业能力的强
有力的信号,在准备申请材料的时候应该着重挖掘自己的科研经历以帮助申请。
        需要强调的是,科研的目的不是为了拿到更好的推荐信、申到更好的学校,而是为了帮
助自己了解某个领域、训练研究能力。相信决定申请PhD的同学都已经想清楚这一点了,
本末倒置只会事半功倍。明确了这一点,那么就可以开始回忆、寻找对于自己学术道路有
帮助的经历了,参加的项目、比赛、校长基金、读书报告、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等等,这
些经历都算是我所指的科研。这样一想基本都能找到很多事情,如果没有的话,在申请的
时候踏踏实实地做一个研究也来得及——关键在于提高自己对学科的理解。
        把科研经历转化为申请材料的过程很自然,想明白这段科研从哪个方面坚定了自己申请
这个专业、这个项目就可以了。可以是直接切入这个领域的最前沿、可以是培养了自己的
良好品质、可以是帮助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或天赋、可以是锻炼了自己的某种技巧等等……
仔细想想,总能想到相关的,没有相关的部分那就只好删掉这一个经历了。
        不过在这种时候,排除法是一个错误的策略,千万不能说:“因为某次经历,自己明白
其实完全不喜欢某个专业,所以才申请现在的方向”。即便申请者真是这么想,也可以试
着用积极一点的表达方式来替换“不喜欢”这种消极的、负面的陈述。
        做相关领域的研究对选校也有帮助。刚进入一个领域一般只会知道其中的几个Big name
,研究深了才能知道该领域的小牛人以及有潜力的老板。录取是随机性很强的事情,方向
再match也不能完全指望被那几个大牛招走。知道一些小牛人这时候就很有用,即便学校
排名不怎么好,老板牛就足够了,至少能当保底校吧。        
        
        对于大三下、大四上要开始申请了还没做过科研的同学(我就是这样…),不要慌张,
完全来得及。不需要为了找科研而找科研,或者是为了要推荐信而找科研,那样没什么意
义也不会有效果(…因为我试过…)。磨刀不误砍柴功,不如先在申请的压力下弄清楚自
己的兴趣方向,再根据兴趣方向找老师聊天。这样一方面能够加深对该领域的了解,另一
方面,如果申请者表现出对这个领域足够强的兴趣,老师也愿意给一些题目让学生做一做
研究,这样比什么都没有冲上门去要科研强多了。当然,这些方式更适合大二、大三的同
学,大四的学生最好是能够自己想个研究内容,尝试写好proposal再找老师。如此科研的
方向能由自己决定,老师也只需要做一点指导,一般不会拒绝。毕竟是要读PhD的人,总
是让别人给题目对自己的成长很不利。
        之所以把它归在软材料里是因为科研对于申请的帮助更多的是看申请者如何运用。因为
在招生者看来,科研经历得到的客观成果是什么相对不是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
反映了申请者的什么品质或能力。这就是问题的关键,申请者可以在材料中选择性地突出
自己某方面的能力,把一段科研经历最大化地利用起来。当然这只能是“选择”,不能是
“虚构”。后来编的东西自己都不信,怎么可能说服别人?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研
究项目是申请者自己发起的,那他/她可以大书特书自己的领导力、创新能力、对该领域
的devotion等等,技术层面上可以说自己监督了一个项目的整个进行过程、写过proposa
l、介绍这个项目……如果申请者只是做一些技术性的体力活RA,那可以写自己的编程能
力之类的东西。如果某个科研项目最后失败了,可以写申请者从失败中吸取到什么经验。
(事实上,“做完这个失败的科研之后,为什么还想继续学习这个领域”就是一个很好的
PS思路。当然就像之前说的,申请者在写的时候必须要想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这样的P
S才有作用)。如果科研领域和要申的方向不同,那照样也能用。每个学科之间都是有关
联的,可以是用同样的技术,可以是用同样的思想,可以是研究相同的对象,可以是需要
研究者相同的品质…如果都没有,那恭喜你,赶紧想想为什么要转申这个方向,想明白了
就是一个新的交叉学科思想,而且你的背景会非常突出。想不明白…呃,那只能当做div
ersity了。
        
        PS:PS最重要的功能,是整合申请者所有的申请材料。换一种说法,PS是一份说明书,
让录取委员会能够根据这份说明书,利用其它申请材料,拼出申请者想要展现的模型。所
以PS一定要把其它材料都串起来、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最终表达出申请者的意愿

        这个功能决定了PS的写法,在说写法之前先得说文章的中心思想。
        PS的中心思想简单的说就是“我很想去你那,而且我很强”。
        要表达“我很想去你那”需要说明白“为什么很想去”。原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内
因才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爷爷!)。
        先说内因,内因非常个人化能把你和别人区分开,而且写出来有真情实感(小学作文的
要求不能忘)容易让人信服。这是对“为什么”最有力的回答。这里需要注意一点,要写
出对这个学术领域、行业向往的原因,还要写出自己想去这个特定项目的原因。懒惰的人
可以把前面那点写的强一些,后面稍微弱一些(无他,方便改)。勤奋的人或者是申请的
项目比较少的人应该更侧重后半部分,或者干脆把前半部分融到后面一起写。好处是显而
易见的,缺点是得花很多精力。内因很好找,又不好找。每个人内心深处肯定存在这么一
个原因,它让你辗转反侧、寝食难安,逼着你听它的话。但要直面自己内心深处是很困难
的。内因具体的内容因人而异,不过最后找到的一般都是很基本、很朴素的原因。这个“
基本”和“朴素”是对自己来说的,就是说,即便你想了半天,发现申请这个方向的原因
是要拯救世界(…)。那如果你能很理直气壮地、很自然地说出这个理由,它很可能真的
是你内心深处的渴望。如果是这个情况,那就大大方方地满足它吧!PS的标题写上:“M
y Long March to Save the World”,是个人都会想看看这个疯子准备写什么。喜欢这个
学校的内因也是这样,不需要在别人看来怎么怎么样,重要的是自己相信。
        这里有个东西不得不提一下。网上有一种看法,认为PS写得越怪越好。网上的确有很多
PS似乎在支撑这个观点,像什么对UChicago的表白信、一连串相同句式的J.D.申请文章…
要真有特点可以跳出窠臼塑造自己的风格,不过单纯为了新奇而把PS写成那样只会适得其
反。呃…就好象学别人大夏天穿棉袄来骗回头率,可是忘记了别人家在北极。

        内因写的这么癫狂,外因应该客观一些,毕竟申请的还是学术项目。外因大概是这个学
科有什么优势、能解决什么问题,这个项目能提供哪些便利、有哪些优秀的老师等等。这
些原因一般是大众化的,只需要把它们和自己的内因结合起来就可以了。
        
        PS的另外半个中心思想是“我很强”。
        想要在一个领域成功,除了devotion之外,还要足够的能力。假设原因部分已经充分表
达了申请者的devotion,那接下来要做的是证明自己有能力功成名就。我把能力粗略地分
为学术能力和意志品质两种,两方面都很重要。申请者需要尽力从申请材料里挖掘出自己
的一些亮点,在PS里写出来。你不说,没有其他人能发现得了。这里我似乎也没有什么具
体的寻找方法……不过应该要记住,这是PS,不是其它材料的简单复述,应该描写其它材
料上没法表现、或者表现不充分的事情。而且,PS里写的是申请者的主观认识。举个例子
,申请者做了一个科研项目,PS里不需要把涉及它的部分写成论文的摘要,而应该从申请
者的角度来写这个项目,可以只写一两个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也可以写在做研究中遇到的
困难什么的。关键是体现“我怎么看待这段经历”、“它对我有什么影响”,而不是回答
“它是什么”。
        (PS是一个整体,上面为了分析不得已把它拆成很多部分,写的时候可不能这样。)

        写PS的过程大概是这样吧:
               
        第一步,回忆人生。想一想前二十年的经历,学术能力类从高中开始,人生感悟神马的
可以从很小的时候算起。这些都可以作为写PS的素材,更可以帮助认识自己。

        第二步,写初稿。PS的第一稿是最难写的(瞎写的不算),第一步想了那么多事情,要
把它们串起来,又要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最后还得弄明白它们对自己产生了什么影响以
至于走上永久性脑残这条不归路(PhD)。想清楚这些不容易,写出来更难。写初稿的时
候不考虑字数限制,也不要把它看成PS,当做回忆录来写——只是这个回忆录需要解释“
为什么申请”。抓住这个重点就够了,其它随便写,把自己心里的话全都写出来,不要在
乎别人能不能理解。我的感觉是先写中文版比较方便。在这个过程中,最好能积极跟家人
交流,也许他们不懂你的学科方向,但是他们最了解你的性格;还要和好朋友交流,看看
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模样;再听同学说他们自己的PS…
        
        第三步,修改。第三步是一个自循环,可以一直循环到deadline的前一天,这时候修改
的目标是让特定的读者能够理解PS中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第二步结束之后要做的事有这
么几件(没有明确的先后顺序):
        1,找到自己的卖点。意思是申请者和这个项目最match的、最受招生老师欢迎的几个特
点, PS可以围绕着这几个卖点来陈述。注意,不需要堆砌经历、事实,那样容易分散读
者的注意力,一定要围绕着很少的几个(最好是一个)特点来构建文章。
        2,如果第一步是用中文写的,这时候应该转成英文。绝对不能死板地翻译,英语的思维
方式和中文有一定区别,抓住思想转换过来最好。
        3,调整结构。老师们读过的PS太多了,读了这么多年,是个人都得厌烦了。一篇出彩的
PS必须要能在几秒中内(第一段)抓住读者的心,让他/她有兴趣、带着问题接着读。如
果能在一开始就让读者提出你想要他们带着的问题,那接下来解释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显得
顺理成章;或者一开始就回答他们脑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接下来慢慢解释这个答案的来
源也很好。委员会的老师带着的问题大概有:“这个学生为什么想读这个学科”、“为什
么是我们系”、”他和我们match么“...基本上是申请者之前想过的问题,那你就给他们
一个明确的答案。可以用简洁的语句写出你的答案,也可以用一个例子给出答案,例子不
是太复杂的话他们也能一下抓住重点的。记住你的读者是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师,不是同学
或者家长,这些人能够给你意见,但是不要完全为了他们改变自己的PS。
        4,请人读PS。对象大概有三种:朋友、老师、专业机构,一定要记住,你的目标读者是
招生老师。朋友的意见很重要,改PS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事情。不过别人都是带着自己的
思路来看你的PS,千万别人云亦云失去了自己原来的立场。最好能跟同学讨论讨论,知道
自己哪些地方想要表达的意思没表达,哪些地方被理解错了,这样才有作用。老师的意见
偏学术一点,他会帮你指出专业术语的错误。如果申请者找到一个负责招生的老师来审P
S,那这个帮助就大了。专业机构也挺靠谱的,它能帮你改善句式和语法,不过学术内容
它们是不懂的。这里的重点在于交流互动,一定要有交流,能够反馈、再反馈,否则改出
来的东西不会让人满意的。
        5,注意细节。细节不仅仅是错别字、行间距、段首、页眉页脚这些,还包括用语、语气
。文章的用语能够反映出这个申请者的学术水平,语气能反映申请者的性格特点。这些都
很重要,想表现的积极热情,还是沉稳老练?这些特点不需要花笔墨写,通过文章表现出
来就足够。注意文章的阅读体验,排版稍微美观一些。
        6,针对项目调整文章。要把“为什么申这个项目“的答案散在全文的不同地方,不要让
别人看出来这个是模板。比如找个地方插一下学校、学院的motto;给出一段写项目的特
点并且和自己的一些事情结合;引用名言的时候引该校的校友等等。对于Dream school尤
其要如此。(千万别把不同学校的PS混在一起!!!)
        7,突出职业规划。一定要写自己的职业规划(研究兴趣),告诉别人:“看,我已经想
好了将来怎么做“。不要泛泛而谈,说的越具体、越实在越好,并且突出这个项目在职业
规划中的位置。不过不能写成“你不要我我就没有未来”这样,任何一个项目喜欢的都是
实力强悍意志坚定的申请者,也就是那些“不来这个项目照样能成功”的人。招你,绝对
不是因为他们同情你、希望能帮助你成功,而是因为相信你的实力。况且写成那样实在是
太幼稚了,连自己都没办法说服自己吧?幼稚、不稳定是申请的大忌,反过来,成熟、坚
定是所有招生老师都喜欢看到的品质。
        8,压缩字数。大部分项目都要求PS在两页以内,最好是一页、一页半这个样子。字数限
制无所谓,很多网申系统是上传pdf,没人会费心思数你写了多少字,看上去差不多就可
以。写得太长惹人烦,写得太短似乎是没话可说,稍微权衡一下吧。
        可能还有其它需要注意的事情,不过我一下想不起来。勇敢的少年们,不停地改PS,直
到天荒地老吧!
        
        PS可用素材:
        1,各种PS范例及参考书——吸收、借鉴,不能生搬硬套。
        2,该领域大牛写的文章。每年有很多学术会议、颁奖典礼,每一次举办这种活动就意味
着有一位大牛要做报告,报告的内容一般是说他对这个学科的理解。把这些信息消化一下
,整合到PS里会非常出彩。
                非学术类的专业可以找一找这个领域混的非常好的人,或者是该系Director写的感想、
做过的讲座等。找校友非常靠谱,校友一般能够代表这个学校所具有的、所欣赏的品质。


        CV:CV的重要性略低一些,同时制作起来也比较简单,不会占用太多时间。可以确定的
是,面试官的主要信息来源就是CV,他们往往从里面挑一些问题问申请者。
        申请简历的基本要求跟求职简历差不多: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我们都希望在CV里提供更多的信息量。但是一定要注意,首要任务是让这份CV达到申请
者最初的目的: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给对方。所以美感、简洁以及有的放矢是很重要的。
        CV的模板从网上找就够了,每个项目一般都有自己的CV格式。职业导向的项目有resume
book,学术类的项目可以仿造该系老师的CV来写,使用阅读者熟悉的布局能让他们感觉
很亲切,并且准确地找到申请者想要表达的信息。不过这样很累,想省事一些就从那些格
式里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作为模板。
        CV的内容比较多样化,我的CV里包括几个方面:Contact information, Education, Re
search Interest, Academic Experience, Membership & Affiliations, Honors, Stan
dardized tests, Computer Skills. 这些条目都是可选的,我申的是统计学PhD,软件掌
握(R SAS之类的)和研究兴趣对将来的研究很有用,所以我把它们写进来了。其它专业
的申请者可以选择有用的项目,不必拘泥于格式。具体来说,联系信息里可以写上通信体
制、e-mail、电话(空间不够就删掉);教育经历写出学位、核心课程、GPA(对自己最有
利的GPA);研究兴趣写关键词;学术经历写几个有代表性的项目(全列上去太烦人,不适
合用来申请),记住要体现这些项目的重要性,有导师的话写出导师的title,有fundin
g的话写出funding的来源等等;社会活动比较随便,体现自己的能力和性格就好(仅对于
申学术项目的同学);所获奖励我只写了奖学金,尽量体现出这个有多难获得,不过其实
没什么用;考试成绩可以把GRE\TOEFL列出来,考得不好就别写了;软件,把会的全列上
去,不需要过多赘述(申计算机相关的除外),不过得小心面试的时候对方问你…
        长度在一页或者两页为佳(大多数学校也是这么要求的)。如果申请者的经历非常非常
丰富,一两页写不下,可以再做一个完整的CV打印出来邮寄到系里。
        注意,CV里一定不能出错,错别字什么的就跟照明灯一样的明显(如果你做得很简洁的
话)。自己检查是很难查出问题的,最好请同学帮忙读几次。
        CV上要写的经历可以从写PS的时候回忆出的素材里选,因为要申很多项目,不妨把所有
有用的经历都总结一下,然后再根据项目要求选出几个有针对性的经历。(这是对经历丰
富的人说的,我没有这种烦恼…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经历让我苦恼!!!)每一条经历只要
写出“这是什么”“我做了什么”,两三个小点,再加上导师就可以了,写一大段文字特
别傻。


        LR:推荐信的推荐人是最关键的部分。传闻有些项目根本不看不熟悉的人写的推荐信,
不知道真实情况会不会这么严重,但是越熟悉作用越大是肯定的。熟悉的人指的是有私交
、名气大、处于同一地区或者是该校校友。
        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是这个推荐人的信用。大部分中国老师写推荐信的情况大家都懂的
,作用只能说是聊胜于无。外国老师(外国人)的推荐信也有很水的,不好一概而论。
        还有,这个推荐人对申请者的熟悉程度需要认真考虑,相比之下专业领域是否一致倒是
排在这个后面。这个在推荐信的内容里会提到,因为并不是所有推荐信都需要证明你的专
业水平有多强。而智商、性格这些特点,不是申请方向的老师也有资格做出评价。
        找什么样的推荐人与申请者想要在推荐信里表达的内容密切相关,总的来说可以表达的
内容可以分成两方面:
        一,学术能力。对申请者的能力做一个评价,能力指的是在目标领域里会用到的那一些
。比较常见的是课程学习情况(最好有论文作为考核,这样言之有物,否则说积极提问、
思想丰富、有创造力、学习勤奋非常空洞——不过如果你真的在这方面很有特点,那也可
以)、科研经历(这个更常见,科研做了很多东西,老师能够对你的表现以及研究的重要
性、独立思维、合作能力做出评价,还能直接说他认为你将来的研究潜力)、实习经历(
偏学术类的实习跟前面那个一样,纯工作的话也可以写出很多内容来,“实践所学知识”
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课程总体分析(需要有一个特别了解你的老师,他/她可以说你
大学的知识构架、学习进步方面等等,大概是mentor的样子,这种信很有用)、英语水平
(有的人说这个挺重要,我不确定)。
        二,性格特点。这一点不能够忽略,大家都明白,一个人成功不仅仅看智商、专业水平
,还得看这个人的性格和心态。另外,老师更想招一个讨人喜欢的家伙来,谁也不想跟一
个暴躁的、无聊的人一起过个几年吧?这对于PhD尤其重要。这个方面可以介绍的能力至
少有:领导力、交流能力、兴趣爱好、devotion、学习能力(成长方面)、抗压能力、处
理失败等等。
        中国老师大多会让学生写初稿,改一改就提交了。所以上面这些自己掌握好分寸,在3封
推荐信里分配一下各自说什么,不要自相矛盾,也不要太过于重复(或者一起强调一个方
面,比如:“He/She is a genius.”这样写三封。),再和CV\PS统筹规划一下,尽量展
现一个完整的申请者(完整指的是优点都完整了)。切记,不要做作。
        不是由申请者提交初稿的推荐信也可以确定大体内容的,多找老师谈话,表明你希望他
说哪个方面的事情就好。申请者不需要去影响老师的判断,只是告诉对方你希望得到哪个
方面的评价。会自己写推荐信的老师都是抱着尽量支持推荐人的心态来做这件事的,所以
不要胆怯,大胆跟他讨论。
        推荐信迟到的影响得看不同项目的情况,总的来说只要推荐信能在系里开始审材料之前
到达就可以。Rolling招生的项目是越早到越好,MS的最好早点到,PhD的审核一般都很晚
,我迟到过半个多月,没有什么问题。
        最后,交推荐信是特别累的事。中国学生一下就申十几所,一个老师写10封算是比较少
的。假如有10个学生要写推荐信,提交100封推荐信而且保证不出错…工作量其实非常大
。而且,没有谁有义务帮申请者写推荐信(唔,靠推荐信骗学生进组的人除外)。少抱怨
一些,多感谢老师。
        
        我把自己的推荐信分成科研类、课程类,每一类里各有两份左右。学术内容上两类不会
冲突,性格特点上争取做到互补,总之不说重复的话。推荐信里的内容跟PS\CV比较呼应
,算是组成了一个整体。大多数都是教课的老师,只有一封是真正的长期科研,虽然这个
科研和统计完全没有关系。推荐信还包括一个评价表格,申PhD的话不打到最高、第二档
似乎就没什么意义。其实第二档特别宽,10%,基本都可以这么选…



        
三,申请过程
        
        办理成绩单&在读证明:申20所学校的话,成绩单只需要20张左右,也可以多开几份,不
过太多了就只能堆在箱子里发霉…或者粘到墙上当墙纸@@ 在读证明开5份足够,很少有学
校要,而且可以用复印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材料都得留一到两份在接受offer之后寄
给学校。

        ETS:有电话送分、网上送分两种方法。一般来说提前二十天或者半个月在网上送分就可
以了,就算迟到几天也没关系,不是说一定得踩着ddl,不过能提前到最好。电话送分我
没试过,倒是用过电话再送分。JHU的Toefl成绩很久都没到(ddl都过了半个月..),打
电话给NEEA,说清楚情况,它会帮你再送一次,而且这次的效率会高很多。另外,最好能
留着GRE和Toefl的纸板成绩单,有些系要求申请者把它们的复印件寄过去。交钱的时候要
注意,Toefl现在只有少数卡可以付钱,招行的信用卡可以。所以带visa的招行卡比较靠
谱,既能付toefl,又能付GRE。

        寄材料:找人合寄,一次不要寄太多就没关系…我用的是DHL,没有寄丢过。寄的时候拿
个大信封把自己的材料装起来,在信封外面贴一张cover letter或者写上寄件人、收件人


        网申系统&申请费:网申系统比较烦,不过认真准备完一个之后就熟悉很多了。大部分学
校用的都是applyyourself,有些用Embark,还有一些是自己的系统,用起来都不麻烦。
其中Embark是有邮箱注册,不同学校的applyyourself可以共用一个帐号(不过对于密码
设置有不同的要求)。填一填就会了,一点都不用担心。申请费有visa就OK,目前没见过
支付失败的情况。
                申请的时候错过Deadline怎么办?打电话向小秘、老板求情。还是那样:没开始审材料
就无所谓,开始了没审完也无所谓。这里需要个人魅力的灵活运用啦。


四,录取
        电面经验:准备简历的相关问题、手头放几本专业书、保证通讯工具畅通、调查学校情
况、准备一些积极的问题。


        录取流程:递交申请Deadline收集材料催材料等待
等待审材料发面试(optional)发offer/ad
;发rej(或者在发面试之后)发WL……


        Withdraw:不多说了,尽早withdraw。Withdraw完推荐同学是有一定效果的,有一些成
功的例子,最好是推荐在waiting list上的同学。
        另外,Withdraw完有可能被鞭尸的,有些学校太懒了,不想把你从列表里删掉。

        Accept:收到offer/ad的时候礼貌地回一下,稍微跟老师聊一聊,说不定将来就在他们
手下读书呢。想拖延时间一般说真实原因就可以,言辞恳切一些,他们也能理解;拉不下
面子的话可以找一些靠谱的理由,期末考、跟家人讨论、资金周转不过来都是可以的。
        接受offer的时候发邮件跟系里确认是最重要的,其它的事情延误了都能请他们帮忙。有
些学校是在网站上确认,有些是寄一份回执过去。这些会有详细的说明,提前问小秘就O
K。大部分人真拿到offer之后想法会有一定的改变,我是觉得坚持原来的排序最好,毕竟
那时候花了挺久时间做打算。不过这是一个心理现象,人倾向于重视近期得到的消息,而
忽略以前得到的消息。不过这种犹豫不决只会在对申请者来说相差无几的offer上出现,
那么其实选哪个都不会差太多。记住,最重要的是自己如何利用资源。
        决定的Deadline以学校说得为准,如果早于4.15(针对offer,给一点钱就算offer),
申请者有权力跟学校争辩一下。如果是offer的话,到了4.15不回复就默认是拒绝了。
        之后还有租房、体检、签证一堆事情,无奈我还没这些方面的经验,不能再写废话了。

        
        祝大家申请顺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3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hrf1 发表于 2011-5-3 16:39:14 | 只看该作者
祝大家申请顺利.
3#
盛盛 发表于 2011-5-3 17:03:24 | 只看该作者
版主辛苦 收藏了
4#
禾子 发表于 2011-5-4 15:44:23 | 只看该作者
看起来挺费劲的,写起来也不省心。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5-28 01:28 , Processed in 1.44108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