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透望远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摘编] 品味-------三吉[也西湖品茗]汇编

  [复制链接]
261#
三吉 发表于 2012-7-9 06:11:12 | 只看该作者

永远的牵挂——也西湖品茗(61)

本帖最后由 三吉 于 2012-7-9 06:13 编辑

     想起孩子的时候,总有点话要说,也就是只言片语。那就坐在也西湖的亭子上,把杯品茗,微微的香气,校园里轻微的细语,恰似优雅的音韵~~。我们在这说说~~
    放假了,孩子该回家了,父母的心一直站在门口,眺望着远方,远眺着回家的行程。因为大雨,铁路的路基出现塌方,有的火车耽误了近一天,家长在焦急的等待。好在火车是非常安全的,知道回家的路是安全的。同是家长遗憾的是我也没有什么安慰,只能在平安中等待,,,
   自从出生,我们便签订了一份永远不能变更的合约——牵挂,你永远是我们的牵挂。
   明明知道长大将要远行,从第一声啼哭,到潺潺学步,一直在期盼着你快快长大;明明知道学业有成将要四海为家,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一直督促你努力学习,期盼着你学业有成;明明知道将来另要安家立业,独自支撑一个家庭,开始设计你,恋爱,结婚,生子,期盼着你建立自己的安乐窝;明明知道将来就业,事业,事业有成,却义无反顾,鼓励你努力前行。这或许是宿命,这或许是永恒的约定。
   长大了要远行,留下的是牵挂,牵挂成了我们的梦。
   在梦中,想象着你的一日三餐,一言一行。在梦中我们相聚,美好的情景,总是那么温馨。
   梦是美好的,正是这美好的梦,才使我们的牵挂,时刻伴随着笑容。老友相聚“孩子怎样?”老生常谈的一句问候,却是絮絮叨叨说不完的话题;网上聊天,依旧是陈年烂谷子的儿时话题;饭后散步,看到相仿的年轻人,总是拿你相比较一番。不厌其烦的翻来覆去之中,依旧是美好的情景。
   昨晚散步,还在聊起去年回家的你,小小的纸片上,你记录着火车到达每一个中途车站的时刻,我们也知道你在牵挂,牵挂是美好的,属于我们的同时也属于你,这温馨的美。
   你的安然,便是我们的晴天。阴晴雨雪,风霜日晒构成了美好的一年。期望你顺利,期望你平安,但我们知道一年不可能永远是晴天。困难的时候,聊聊,或许能在兴平气和中走过这段艰难;顺利的时候,聊聊,在快乐中多几分温馨。
   牵挂是一根剪不断的红线
                                               於九日晨
图片是一位科学家拍的,很美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262#
三吉 发表于 2012-7-9 07:02:10 | 只看该作者

秀一把又何妨——也西湖品茗(62)

本帖最后由 三吉 于 2012-7-11 05:04 编辑

      想起孩子的时候,总有点话要说,也就是只言片语。那就坐在也西湖的亭子上,把杯品茗,微微的香气,校园里轻微的细语,恰似优雅的音韵~~。我们在这说说~~
   喜欢科大,其中一个原因是孩子的质朴和拙讷的性格与科大的风格类似。科大的教学楼高大的教学楼等设计巧妙,不仅端庄古朴,在整体上却掩映在树木丛林中,恰恰是“拙”“朴”二字。几乎所有的石刻,都是端庄、稳重、朴实的风格,就连著名科学家的雕像,也是安详的坐落在树林之中。新生报到的家长会上,看到的大名鼎鼎的科学家穿着普通的夹克,操着方言的普通话,在叙家常中说着深刻的道理。这一切都是那么质朴。反倒是一些小处却透露出艺术和机巧。照片是严济慈雕像前的水池里的几盆荷花和石头,这番布局巧夺天工,却又简洁明了。类似不胜枚举。
   前几天看到胡主席在国际会议上从地上捡起小小的国旗标签,我也很感慨。说胡主席秀了一把,也无妨。这一秀,秀出了国家的庄严和神圣,秀出了胡总的缜密和真诚。绣的太好了。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多秀秀也是不错的,在家秀秀夫妻的恩爱,父子的祥和;在外秀秀朋友的真诚,同事的支持,上下级的关心;在公司秀秀对老板的忠诚和奉献,秀秀对公司的赞美和满意(至少加薪升迁快)。这一切都会很美好的。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要善于守拙,这是对的。
   我们处的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在我们绣的同时,我们总能得到善意的回应,那么,环境会变得更美好。
   君不见多少人通过作秀,秀出了知名度而成功,还有多少教授语不惊人誓不休,不就为博个知名度么。科大不会作秀,在社会的知名度无可否认的在下降,结果自然是负的。也有大学很会作秀,名声鹊起。
   在科大学习,就应该多多秀秀科大的成功和自己的满意,就应该秀秀教授的渊博和关爱,也该秀秀自己的成绩和长处。当我们重复这些话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和环境就悄悄的向对我们有利的方向转化,一切会变得更美好。
    明天会更好,这句话是作秀,就是这句作秀的话给了我们信心。
    美好的作秀,会让我们更美好;丑陋的作秀,会更加丑陋。
    忘记不满,忘记愤恨吧。
    每天秀秀,不是坏事。
                                              於八日晨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63#
三吉 发表于 2012-7-9 07:05:13 | 只看该作者

了解孩子么?——也西湖品茗(63)

本帖最后由 三吉 于 2012-7-11 05:03 编辑

      想起孩子的时候,总有点话要说,也就是只言片语。那就坐在也西湖的亭子上,把杯品茗,微微的香气,校园里轻微的细语,恰似优雅的音韵~~。我们在这说说~~
    孩子离开了快一年了,感觉好像离得远了,很多的时候是不了解。这次选专业,对什么适合孩子感觉的茫然。一直在身边长大的孩子似乎有点陌生了。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大多数平平淡淡,有两门本来不看好的,成绩却不错。原来一直以为物理可能是他喜欢的。细细的琢磨了一番,孩子原来是喜欢的工科,尤其是偏重理科的工科,他自己可能也不知道吧。
     随着成长和环境的变化,他们的思想也在快速成熟。也许只有在和孩子们的闲聊中,多感触思想、生活、学习的变化才能触摸到他们内心的跳动,才会一直是那个熟悉的孩子。好在一切的变化都在不变之中。变化是个渐进的过程。
    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节拍,在这个节拍上稍微施加点力,他们的内心就会激荡,就会充满力量。这就是所谓的鼓励吧。
    了解孩子,在他们失意、失落、失败的时候,给他们打开阀门,让这一切倾泻。了解孩子,在他们成功、满足的时候给他们鼓励。这应该是家长的责任。
    应该进入到他们的脉搏之中,和他们一起跳动,,,,
                            於八日晨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64#
星空0414 发表于 2012-7-9 11:00:44 | 只看该作者
永远不能变更的合约——牵挂
265#
星空0414 发表于 2012-7-9 11:14:15 | 只看该作者
赞叹三吉的思考
266#
 楼主| 透望远尘 发表于 2012-7-9 17:58:19 | 只看该作者
三吉 发表于 2012-7-9 06:11
想起孩子的时候,总有点话要说,也就是只言片语。那就坐在也西湖的亭子上,把杯品茗,微微的香气,校园 ...

如果没有牵挂,生命会失去颜色!牵挂是一根剪不断的红线

267#
 楼主| 透望远尘 发表于 2012-7-9 18:01:54 | 只看该作者
了解孩子,更多的解读孩子,相信孩子.......放手让他去闯,哪怕磕磕碰碰,没什么,虽然背后会心疼.......
268#
三吉 发表于 2012-7-11 05:00:52 | 只看该作者

赌博的科学——也西湖品茗(64)

本帖最后由 三吉 于 2012-7-11 06:08 编辑


    想起孩子的时候,总有点话要说,也就是只言片语。那就坐在也西湖的亭子上,把杯品茗,微微的香气,校园里轻微的细语,恰似优雅的音韵~~。我们在这说说~~
   昨天和朋友聊起《澳19名天才数学家组团赌3年赢156亿》新闻,我有一番解读。
   首先,赌博参与者有一定的自由度,这类赌博要求的是赌注没有上限或者上限足够大,如赌注可以从一注到几十万甚至上千万。
   其次,赌博靠的是概率,而不是什么技术、运气等。他们参与的赛狗,赛马,11点等。
   再者,有足够庞大的资金,我相信他们19人组团的目的最主要的是解决资金问题。
   还有,必须十分理性的坚持,永远的坚持。参与赌博,却不能有一次发财的思想,只能理性的以最少的收入为基础,贪婪之心不可有。
   当具备这些的时候,就可以参与赌博了。我不是赌徒,是因为我不具备那样的坚持,也不具备发财的梦,赢了,恣意而为;输了,哈哈一笑。所以我不参与赌博。
   想起十三四年前,在家玩十点半(不知道规则是否一样),押注从每次一毛开始,竟然达到了10元!!!就是利用了相同的规则。
   方法很简单,说开了,任何人都会。科学有时也很简单。
   第一次押注,以比较小的押注,按照概率,输的几率是大的。第二次押注,就需要把第一次的本钱赢回来,还要把第一次想赢的钱也赢回来,再加上本次想赢的钱,那么第二次下的赌注就是第一次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假设第二次输了。第三次重复第二次操作,直到赢了再重复第一次操作。如果按照概率N次才能赢一次,那么如果想赢一次有时需要这样的操作3N、4N次,甚至更多。可以计算一下投入的资金达到了天文数字,赢得却是每一次押注的最低收入。投入产出严重不成比例!!!
    这次他们组团能够赢钱,就是他们坚持积少成多,才会发财。作为庄家之所以只赢不输,是因为大众都不具备开始的那些条件。
    当我们接受的教育对赌博嗤之以鼻的时候,西方却把赌博发展成了数学的一个分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成了十分严谨的,我们离不了的科学。
    科学的本质是发现规律,并遵循规律行事。而不是我们日常中的潜规则,只有在抛弃科学的社会,潜规则才大行其道。
    科大的教育注重基础理论,那是普遍适用的科学规律。
    灵活的掌握这些规律亦可走遍天下
                               於十一日晨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69#
三吉 发表于 2012-7-11 06:12:40 | 只看该作者
三吉 发表于 2012-7-11 05:00
想起孩子的时候,总有点话要说,也就是只言片语。那就坐在也西湖的亭子上,把杯品茗,微微的香气,校 ...

不好意思,这次文本几次修改,提交后文本都不是原来的摸样,好在终于加上了标题。就这样凑活吧
270#
星空0414 发表于 2012-7-11 10:23:48 | 只看该作者
俺玩过电脑麻将,好不容易在低端积累了数百万币,心就大了,参加更高等级的赌,结果打回了穷光蛋。正好规矩也改了,没资格赌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6-4 21:59 , Processed in 2.06235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