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楼主,文采飞扬,写出了我想写却写不出来的美文!正如楼主所说,初背《滕王阁序》,确实是晦涩难懂,甚至还有些字不认识,但沉浸其中,真就不能自拔了。我从开始背诵到基本能背下来,大概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感叹岁月的无情,脑子不好使了)。从这以后,我是每天上下班一上公交,嘴里就念念有词背诵《滕王阁序》,背诵完了再接着背诵其它的古诗词,当这个背诵成为习惯之后,我发现自己已乐在其中了,而且至今已背诵了不少的古诗词(还有毛爷爷的诗词),并带动了身边不少朋友背诵。我上下班乘公交时间各为半小时,可以把自己背诵的诗词在脑袋里过电影,每天过不一样的,但《滕王阁序》和《逍遥游》是每天必过。人生已老,老有所乐,甚好! |
爱相随 发表于 2023-10-17 16:52 谚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中境界,包罗万象;不论是自然部分,不论是人生部分,中国诗里可谓无所不包;一年四季,天时节令,一切气候景物,乃至飞潜动植,一枝柳,一瓣花,甚至一条村狗或一只令人讨厌的老鼠,都进入诗境,经过诗人笔下晕染,都显出一番甚深情意,趣味无穷;进入人生所遇喜怒哀乐,全在诗家作品中。当我们读诗时,便可培养我们欣赏自然,欣赏人生,把诗中境界成为我们心灵欣赏的境界。如能将我们的人生投放沉浸在诗中,那真是趣味无穷。 如陶渊明诗:“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这十个字,岂非我们在穷乡僻壤随时随地可遇到!但我们却忽略了其中情趣。经陶诗一描写,却把一幅富有风味的乡村闲逸景象活在我们眼前了。我们能读陶诗,尽在农村中过活,却可把我们带进人生最高境界中去,使你如在诗境中过活,那不好吗? 又如王维诗:“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诸位此刻住山中,或许也会接触到这种光景:下雨了,宅旁果树上,一个个熟透了的果子掉下来,可以听到“扑”“扑”的声音;草堆里小青虫经着雨潜进窗户来了,在灯下唧唧地鸣叫着。这是一个萧瑟幽静的山中雨夜,但这诗中有人。上面所引陶诗,背后也有人。只是一在山中,一在村中;一在白天,一在晚上。诸位多读诗,不论在任何境遇中,都可唤起一种文学境界,使你像生活在诗中,这不好吗? 纵使我们也有不能亲历其境的,但也可以移情神游,于诗中得到一番另外境界,如唐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那不是一幅活的人生画像吗?那不是画的人,却是画的人生。那一幅人生画像,活映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去欣赏。在我想,欣赏一首诗,应比欣赏一电影有味,因其更可使我们长日神游,无尽玩味。不仅诗如此,中国散文亦然。诸位纵使只读一本《唐诗三百首》,只读一本《古文观止》也好;当知我们学文学,并不为自己要做文学家。因此,不懂诗韵平仄,仍可读诗。读散文更自由。学文学乃为自己人生享受之用,在享受中仍有提高自己人生之收获,那真是人生一秘诀。 |
爱相随 发表于 2023-10-17 11:05 你这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 |
爱相随 发表于 2023-10-16 11:14 哈哈,滕王阁序 太难背了 |
文心若水 发表于 2023-10-7 23:02 一复习,立马记忆就回复啦 ![]() |
爱相随 发表于 2023-9-28 09:10 就背这个滕王阁序吧,亦凡也受我的影响背下来了 ![]() |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5-4-4 18:16 , Processed in 1.96825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