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662|回复: 28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女儿转学过程共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3-12-12 09:3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发帖,主要原因是:科大转学的很少,转学的所谓经验贴更少。俺是和孩子一起,完全靠自己走过了申请的全过程,一共申请了九所美国大学,录了五所,明年一月份开学。尊重孩子的意见,略去最具体的名字、数字等,不过,对转学感兴趣的科学家们,可以进行充分的交流,我会毫无保留的、原汁原味的回答所有有关的过程细节和第一手感性材料,也算填补论坛在这一方面的空白。

评分

17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2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4 反对反对
284#
心晴 发表于 2017-5-8 16:08:50 | 只看该作者
看样子关注转学的科大娃还不少呀。
283#
rem 发表于 2017-4-3 16:54:2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晚秋前辈能留个联系方式吗(QQ或微信)?想详细咨询一下,万谢!
282#
闲庭漫步 发表于 2016-4-10 08:33: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也思考了,谢谢!
281#
haoyunn 发表于 2016-4-4 12:52:2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280#
兰台 发表于 2015-12-15 12:34:42 | 只看该作者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3-12-23 16:06
说句实话,俺最庆幸的是,女儿至今还保留着较丰富的原创性思维(这是从小我和爱人最看重的),这是很不容 ...

赞!原创性思维太宝贵了!
279#
xxcustc 发表于 2015-12-1 20:50:05 | 只看该作者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3-12-18 09:57
会的,到时俺也会如实的反馈。如果说,经历是一种自身财富的话,那么,唯有将其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与人分 ...

赞!经历本身就是宝贵的财富
278#
xxcustc 发表于 2015-12-1 20:43:32 | 只看该作者
xuweishan 发表于 2013-12-15 11:41
国内的教育模式似乎蛮多的是“课堂是讲述式的,缺乏互动”。呵呵,女儿有幸在现有的读研中多少感受到了适 ...

国外的课程也分不同类型的吧,比如德国的大学课程分为讲座课(教师主讲,和国内大多数课程相同)和讨论课(学生参与约一半课程,前半小时学生就选定课题作报告,然后讨论,教授适时纠错补充),理工科还有练习课(助教),个人感觉各有利弊,学生准备的好就不错,否则对于其他学生而言其实可能弊大于利,当然,准备报告的过程对学生是个锻炼
277#
sjzswzmlb 发表于 2015-5-17 10:39:07 | 只看该作者
借窗外一缕燕赵轻风,捎近邻两三校友祝福!
276#
trueturn 发表于 2015-5-8 16:55:21 | 只看该作者
赞成并欣赏您的主要观点,不过,这里面有一个不适合的内因是否存在本质性的问题。
如果孩子仅仅是因为国内外人文学科的有无关系,应该视为非本质因素,本科转学的必要性就不大;如果孩子转学的原因,是因为本质性问题,那就应该支持孩子,克服一切困难转出去。
所谓本质性问题,指的是因教育理念的不同,呈现出的不同的教育方式和评价体系。国内教育注重的是知识教育。从中小学教育到大学本科教育,课堂教学就是以把书本上的知识点讲明白为主要教学任务,考察的方式就是应试系统。至于想象力、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既很费功夫,又很难通过现有的应试体系考察出来,因而老师、学生、家长延伸至学校和社会的环境氛围价值体系,也就丝毫不重视,以至于潜化为无用的价值判定。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教育,注重的是能力教育。从中小学教育到大学本科教育,老师不是把书本上现成的知识点直接讲述出来,而是通过变化多样的教学手段(互动、查资料、讨论、科研小组等),最大可能地还原或追溯知识形成的脉络和轨迹,从中激发孩子求知的热情,其评价体系也是多元的,充分鼓励和支持各种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
如果孩子渴望得到更能体现教育本质的能力教育,作为家长,还能够以适应环境和增强自我调整能力为借口,硬硬地把孩子压回到远没有体现教育本质的知识教育体系中来吗?比如说,本科期间的讨论课,绝不单单是一个课堂形式的问题,这是个理念问题,是一个教学的本质观念问题。孩子将要去的这所美国大学,通过申请和与专门的选课老师接触,了解到,他们的讨论课非常多,讨论时间也很长,相反,老师上课的时间却很少,主要是理理思路,指导孩子看哪些书?看哪些内容?着重点是什么?等等。

=====================================================
晚秋的这段话读了又读,很受启发。
如果孩子很有主见,渴望得到更能体现教育本质的能力教育,作为家长,还能够以适应环境和增强自我调整能力为借口,硬硬地把孩子压回到远没有体现教育本质的知识教育体系中来吗?说得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6-4 00:40 , Processed in 1.52858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