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114|回复: 9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我想做一只良知未泯的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892493477 发表于 2010-7-28 21:38: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水木社区论坛中,一位从中科院退学的博士发了一篇帖子,痛斥“中国科研已死”,这又让我很有感触。作者的题目虽然尖锐,但说的确实是事实,或者说,应该叫做本质真实。中国的科研尤其是我所熟知的高校科研,如果这样走下去,即使没死,也有脑瘫之嫌。
  高校科研我以为有六大弊端。一是学术论文平庸化,二是科研项目等级化,三是横向课题货币化,四是人文理想碎片化,五是科研团队江湖化,六是科研体制衙门化。
  例如学术论文平庸化。许多年来中国大陆的博导们尊奉这样一个论文撰写原则——小题目,大作为。简称就是小题大做。他们认准了选择论文题目一定要小,鼓吹小中见大。小中可以见大,但不是小的都能见大。有一句谚语说一滴水可以映出大海,但是一滴水绝对不等于大海,一滴水里可以养鱼吗?一滴水里有那么丰富的海洋资源吗?都没有。小题只能小做,大题才可大做,这属于常识,非要小题大做,往往弄得支离破碎。
  又如科研团队江湖化。江湖中有老大,江湖中有黑话,江湖中有尔虞我诈,江湖中有意气用事,江湖中有冤冤相报何时了,江湖中充满了潜规则。这些弊端在学界中没有一样不存在的,而且表现更卑鄙,更没有气量,更来得厚颜无耻。比如一个年轻学者和一位教授发生了争执,这教授就公然说,职称会上见。这算什么东西?但这样的事绝不罕见。而且比之更甚者尤其多有。
  例如科研体制衙门化。科研原本有它自身的规律,一旦染上官气马上变质。现在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官气的问题而是官僚化。北京某高校一位教师要晋升职称,该校人事处的“官员”不认他的成果。说:“你怎么证明书上作者的名字就是你!”这太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可惜鲁迅没有活到现在,如果他活到今天,碰到这样的处长,这处长也让他证明鲁迅为什么就是周树人,我想鲁迅先生一定会气得头大的。这样荒谬的事情居然堂而皇之理直气壮地出现在首都高校,这让我们无法用人类的语言去评说它。
  再如人文理想碎片化。现在的学界,极少人文理想。给我的感觉,虽然天天说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但那都是碎片化了的。所言所行尽在细枝末节上绕圈子,真的谈到对人性的关心,对人的尊严的敬重,对人的情感的珍视,对各类原创性学术成果的保护,几等于零。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众多。最重要的当然是体制。在我看来,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早已远离我们而去,而且我们也看不到下一个阶段高等教育在改革方面能有多少希望。
  体制原因之外还有强大的现行体制的设计者、主导者与保护者,尤其是很多出身于高校或者就在高校工作和生活的既得利益者。例如那些名目繁多、种类繁多,几乎数不胜数的所谓专家学者。他们最喜欢的就是搞评估,搞课题审批,搞评奖,搞立项——凡此种种,都会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快乐和谁也说不明白的各种利益。
  但更可叹的还是数量更多的吃尽这体制苦头还要跟着其指挥棒团团乱转,日夜奔忙的没有话语权的人们。这些人大多工作在第一线,上课最多,承担的实际工作量最多,干各种杂活最多,这还不够,还要学会以无比谦虚的态度逢迎权威,听候指教。柏杨先生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大酱缸。生活在这个大酱缸里面的人就是一堆堆互相撕咬的蛆虫。我觉得,我们就是这样的蛆虫。
  我们可以不做这样的蛆虫吗?回答是,不可以。因为我们需要岗位,我们需要职称,我们需要生活,我们需要增加哪怕是一点点的收入,毕竟,我们不是王小波,也不是陈丹青,我们没有王小波那样的魄力可以为了自己的志趣放弃教职;也没有陈丹青那样的能力因为不接受高校的教育方式而离开清华大学。所以,尽管我们不爱做蛆虫,但也只能做蛆虫。有时候我们也会对一些青年学者建议,说,为了你们的前途着想,你们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岗位,其次要弄好自己的职称,最后才是做你喜欢做的研究。这样的说法,天地良心,是不是太绕了!
  实际上我们身在其中,应试教育有我们,屈从体制意志搞科研有我们,论资排辈有我们,疏通人脉有我们,甚至互相倾轧也有我们。依照鲁迅先生的意思,我们既是被吃者,也是吃人者,这话对于我们的生存状态而言似乎一点也未过时。所以,如果有人问,我们可以不做酱缸中的蛆虫吗?那回答应该是:不可以。
  虽然我知道我平庸,我胆小,我既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更没有什么崇高的境界,但我毕竟是人啊,我还是有一点生存底线的。我不能忘记的是两则故事:
  一则故事来自钱基博先生的著作。某公将被杀,他非常害怕。有人问他,你怕死吗?回答,怕,非常怕。又问,那为什么不投降?回答,更怕做坏人。
  另一则故事是我的亲身经历。幼年时,我得遇一位非常坚强、非常有智慧、非常爱憎分明的师长。有一次,他脸色凝重地告诉我们说:日军侵华时,日本兵站在桥头,凡过路的中国人,都要向他鞠躬,否则就痛打。我问他说:那您也鞠躬吗?片刻,他脸色更为凝重地回答:鞠!半晌,又说:很屈辱!我以为,在这样的体制下生存,其不可触犯的伦理底线是:
  一、 不皈依丑恶;
  二、 不忘记屈辱。
  鉴于上述种种,我觉得我只能做一只良知未泯的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lao90286 发表于 2010-7-28 21:47:39 | 只看该作者
晒成的酱,生成的蛆。文中例举之科研弊端,确实是啊,呜呼~~~
但,是蛆就得在酱里寻食,不至于成饿殍~~~~
3#
透望远尘 发表于 2010-7-28 21:50:46 | 只看该作者
为想在国内做科研的孩子们忧虑中....
4#
 楼主| 892493477 发表于 2010-7-28 22:06:42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是我家儿子今晚推荐给我看的,我明白这是儿子对自己未来的忧虑。
5#
天高云淡 发表于 2010-7-28 22:10:30 | 只看该作者
呜呼。。。。
6#
902896 发表于 2010-7-28 22:11:26 | 只看该作者
哀哉。。。。
7#
lao90286 发表于 2010-7-28 22:26:51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是我家儿子今晚推荐给我看的,我明白这是儿子对自己未来的忧虑。
892493477 发表于 2010-7-28 22:06
那就告诉孩子别忧虑,一切会好起来的~~~~
8#
 楼主| 892493477 发表于 2010-7-28 22:31:31 | 只看该作者
那就告诉孩子别忧虑,一切会好起来的~~~~
lao90286 发表于 2010-7-28 22:26

是的,一切会好起来的。
9#
沙子 发表于 2010-7-28 22:31:32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没这么可怕吧?
10#
透望远尘 发表于 2010-7-28 22:35:00 | 只看该作者
晒成的酱,生成的蛆。文中例举之科研弊端,确实是啊,呜呼~~~
但,是蛆就得在酱里寻食,不至于成饿殍~~~~
lao90286 发表于 2010-7-28 21:47
呜呼哀哉--一个不成熟的社会的确有诸多弊端,唯愿体制在不断完善.让孩子们不至于重复我们这代人的无奈和悲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6-14 12:39 , Processed in 1.48991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