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这些问题,测测你的准科学家指数! (每题一个星,答对一题得一星,全对为十二星) 1、 “中国科大的全称是中国科技大学”,这话对吗?不对的话,其全称应该是什么、英文简称又是什么?
【答】错误!中国科大的全称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的科技大学众多,但名为“科学技术大学”的却寥寥无几(较知名的另一所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大的英文简称是USTC。
2、 中国科大一共有几个校区?少年班学院在哪个校区?生命科学学院又在哪个校区?
【答】中国科大现有东、西、南、北、中五个校区,其中本科生教学主要在东区、西区。少年班学院在东校区,生命科学学院在西校区。
3、 中国科大现在设立了几个英才班(含少院)?华罗庚班是什么专业?贝时璋英才班又是什么专业?
【答】截至目前,中国科大设立了12个英才班,分别是: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材料科学科技英才班、贝时璋生命科技英才班、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王大珩光机电科技英才班、应用物理科技英才班、力学科技英才班、卢嘉锡化学科技英才班、天文英才班、赵九章——现代地球和空间科学科技英才班、计算机与信息科技英才班、少年班学院交叉学科英才班。显然,华班是数学专业,贝班是生物专业。
4、 中科大家长论坛是了解科大、科学家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你知道中科大家长论坛的网址吗?家长论坛年会一般什么时候召开?家长们为什么自称“科学家”?
【答】中科大家长论坛2009年6月4日开放注册、正式运行,其网址是 http://www.ustcjz.cn。第一届家长论坛年会于论坛创建周年时的2010年11月20日举办,至2016年是第七次,论坛年会一般在每年11月中旬召开(一般是孩子们期中考试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家长”简称为“科学家”,科大家长们由此自称“科学家”,窃以为这或与中国科大以理科见长、以培养科学家为己任,科大学子中科学家的比例极高也有一定关系。
5、 中国科大哪年哪月哪日创建?什么时候搬迁到合肥?首任校长是谁?
【答】1958年9月20日中国科大在北京创建,“文革”中的1970年初南迁到合肥。首任校长是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
6、 中国科大曾经创造了无数个第一,你能说出其中四个吗?
【答】中国科大在中国科教史上留下了无数个第一:第一个开办少年班,第一个开办研究生院,第一个高校中的大科学工程(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拥有两个国家实验室的高校,第一个成果连续被国际科学组织评选为国际年度重大科技进展的中国学术机构,第一个成果连续8年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的高校,第一个依托少年班办创新试点班,第一个与中科院联合办科技英才班,首批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大学,唯一参加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其本科生培养质量公认国内第一……
7、 截至目前,习大大曾几次造访科大?最近这次是哪一年?
【答】2011年以来习大大三次造访科大。 2011年4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安徽调研,来到中科大。 2013年7月,已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在考察中国科学院时来到中科大。 最近的一次是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详细了解安徽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情况,观看了智能语音、智能机器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公共安全、新材料、生物医药、无人机、智慧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成果;察看量子通信等量子信息科学研究成果展示,到量子通信实验卫星总控中心和量子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总控中心了解量子通信网络建设、运行和应用情况等。
8、 中国科大是淮河以南唯一在学生宿舍安装暖气与空调的高校,这是真的吗? 【答】是真的。中国科大是淮河以南唯一在宿舍同时安装暖气和空调的高校,无论是严寒的冬季还是炎热的夏季,学生宿舍里总保持着最适宜的温度。
9、 中国科大有几座国家实验室?请说出一个国家实验室的名称。
【答】中国科大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两个国家实验室的大学。分别为: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其中坐落在西区的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实验室,建有中国第一台专用同步辐射光源——合肥光源,是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医学、能源与环境等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国家级交叉学科研究品台。 中国科大还拥有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40个国家级和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国家实验室代表国内实验室的最高水平,是按国际一流标准建立的大规模实验室,基本包括本学科领域所有研究方向,而且人员配备上要求面向国内外招聘最优秀的研究人员,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往往是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平台。目前获得批准的国家实验室全国仅10个,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284个。一个国家实验室的投资一般为10亿,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投资一般只有2亿左右。
10、 中国科大的“千人一院士”指的是什么意思?
【答】指的是科大每1000个毕业生中,平均有一名院士。截至2016年5月,中国科大培养的毕业生中共有67人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平均每一千名本科毕业生中就产生一名院士,这一比例位居中国高校首位。除了平均每千名毕业生就产生一名院士外,千名毕业生中有七成硕士和博士,比例均居中国高校之首。
11、 有人说:“穷清华,富北大,不要命的去科大”,其中“不要命的去科大”说的是什么意思?
【答】较为认可的说法是由于科大是纯理科学校,学业较重,学生必须有不要命之精神才能学好学业。 【考证】最早有关“穷清华,富北大,不要命的去科大”说法的资料是《不弯的脊梁——刘达传》,刘达于1963年5月至1975年11月期间担任中国科大党委书记(1977年4月至1983年5月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在他的传记中有这么一句话:刘达来科大之前,科大流传一句话:“穷清华,富北大,不要命的来科大。”清华校园很大,空旷得像农村一样;北大校门是宫殿式的,校内建筑比较豪华;科大在教学方针上采取了重、紧、深。重:科大的学生五年要学的课程比清华、北大六年的课程还多;紧:时间紧;深:学生们五年级就学到学科前沿,像两弹功勋钱学森、郭永怀亲自给学生上的课,在全国是独此一校,相当于现在的硕士、博士生层次的课。所以科大的师生把“星期天”叫做“星期七”,而且科大学生在高中时绝对是高才生,但到强手如林的科大,拼命尚能勉强应付,稍不努力就跟不上了,只有拼命了。所以在科大出现了“三多”,即开夜车的多、拿药罐子的多、戴眼镜的多。(科大建校1958年,由此可确定这句话起源于1958-1963年间) “不要命的上科大”还有一个出处,就是当年科大还在北京的时候,校址在玉泉路,直通八宝山……
12、 请说出你及孩子选择中国科大的一个或几个理由。 自由发挥题。
相关帖子回答这些问题,测测你的准科学家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