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7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通识教育要立足文化自信,紧密结合专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秋枫 发表于 2017-9-2 19:3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通识教育要立足文化自信,紧密结合专业
2017-09-02 03:3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编者按  

  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识教育在大学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提出“探索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推行模块化通识教育”。中国的通识教育之路怎么走?近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第三届(2017年)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年会上,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中山大学校长罗俊、武汉大学副校长周叶中、重庆大学副校长廖瑞金等对此展开了讨论和分析。

  嘉宾:

  林建华 北京大学校长   邱勇 清华大学校长

  许宁生 复旦大学校长   罗俊 中山大学校长

  周叶中 武汉大学副校长   廖瑞金 重庆大学副校长

  主持人:

  光明日报记者 王庆环

通识教育要立足文化自信,紧密结合专业

林建华: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应该着眼于未来,要避免功利性。

  通识教育着眼培养未来人才

  林建华:从我个人的理解来看,中国的教育改革或者本科教育改革任务很重,我们要考虑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为学生提供了最好的教育,是不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学生身上,关注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这是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我们要用所有的资源、所有的能力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校园体验,为未来做准备。中国大学教育传统上以专业教育为主,专业教育非常强,但要想为未来做好准备的话,除了专业之外,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未来需要迎接社会各种各样的挑战,要在社会很好地生存和发展,需要通识教育。因此,我们应该坚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道路,这也是培养优秀人才非常重要的道路。

通识教育要立足文化自信,紧密结合专业

邱勇:要把通识教育和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结合在一起来考虑。

  邱勇:清华历史上的老校长梅贻琦在就任清华校长十年后,于1941年写了一篇文章《大学一解》,明确提出通专兼顾,但通识为本,专识为末。1944年,梁思成先生在清华做演讲,演讲的题目叫“半个人的人时代”,他提出,文理分家会导致人的片面发展,只有技术没有人文思想的是空心人,只有人文素养而没有现实技术的是边缘人。1952年,清华成为工科学校,专业教育占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蒋南翔校长提出“又红又专,全面民展”。这些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对清华很多学生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理念,但在当下它也是一种实践,是清华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和着力点,要把它和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结合在一起来考虑。

通识教育要立足文化自信,紧密结合专业

罗俊:通识教育不是一个噱头,它是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原则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罗俊:一流的大学要培养一流的人才。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大学现在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段距离?大家在思考的时候,有的专家给出一个结论,中国的大学教育对于一个考70、80分的学生可能会特别适合,但对90分和95分以上的天才学生,我们没有特殊的办法,但我觉得,通识教育可以起到这种作用。从真正意义上讲,天才不是大学培养出来的,一个大学有天才是大学的福气,他的成长在于大学要给他一个环境。所以,我们要重视做通识教育,通过改革,让那些比较少的天才学生能够学习得更好一些。

通识教育要立足文化自信,紧密结合专业

周叶中:通识教育是“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的必然选择。

  周叶中:“人才”两个字,一个是“人”,一个是“才”,两个字合二为一组成“人才”这个概念。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很多人只看到“才”而忽略了“人”。而没有“人”,“才”又何以能存在呢?所以,我们提出应该“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的教育”。毫无疑问,通识教育是“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的必然选择。具体来说,通识教育主要解决四大问题:一是正确价值观的塑造;二是健全人格的养成;三是思维方式的拓展;四是学习能力的提升。

  通识教育要与专业教育结合而非对立

  北京大学

  建立通识教育核心课

  林建华:北大这几年做的教育教学改革,首先就是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理念,既要对专业教育进行改革,同时也要做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的改革有个入手点,就是给学生更多的选择,跨院系选课,增加学生的流动性,建立各个专业的核心课程。经过改革,院系的专业核心课程和原来相比大大压缩了,这样就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给院系更多的开课积极性来吸引更多的学生,拓展学生其他方面的知识。比如化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压缩以后,就让学生拓展非本专业的课程,增加学生跨学科的知识,这也是一种通识教育的方式。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的流动性,学生除了学自己专业的课程,也可以选其他专业的课程,甚至可以辅修其他专业,这就给院系更多的动力去提高自己。

通识教育要立足文化自信,紧密结合专业

8月28日,安徽安庆师范大学的学生在自习。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就通识教育而言,过去我们一直做的是通识课,也就是素质教育课,从知识角度给学生做的素质教育。但真正的通识课,应该放在对于学生拓展视野,树立文化自信,思考宇宙、人生的根本性问题,具有反思、批判和创新能力,以及表达、沟通和实践的能力的培养。为此,北大建立了通识教育核心课,希望通过改变内容,改善方法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从教育思想到教育方法都和专业教育有很大不同,它需要更广阔的视野,更广博知识,更全面深入的思考。正因为这一点,在中国大学里做通识教育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甚至有一些人认为是不大可能的事情。因为一个学校的整个氛围对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北大有这样的经验。比如在十几年前做元培学院的时候,开始完全是按照通识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来做,但马上发现此事在专业教育主导的教育体系中很难做到。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努力,目前有了很大的进展,我们在全校都开始推动通识教育,并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北京大学各个专业学科的优势。举例来说,北大如果没有很强的文史哲专业,那么通识教育其实很难搞。

通识教育要立足文化自信,紧密结合专业

8月29日,中国传媒大学新生报到入学。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清华大学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邱勇:2002年,清华明确提出清华的本科教育体是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宽口径的专业教育。2014年以后,清华提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承“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并进一步提出清华的教育是“通识教育为基础”,把它的基础性进一步突出,然后又提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一是强调基础教育就是通识教育,二是强调与专业相通。2013年,清华开始推出一系列课程,包括读写课程,清华的理科学生必须学一门基础的读写课程,清华的文科学生必须学一门基础的理工课程。2017年,清华进行大类招生,大类招生后是大类培养,大类培养有三个内容,新生导引课、专业引导课,还有通识教育,把通识教育作为学校顶层设计课程的主导性安排。当然,我们还进行了另外的实践探索,在2014年正式成立新雅书院,小班教学、通识教育和养成教育结合。这些探索和实践,为我们下一步继续推进通识教育奠定了基础。

  复旦大学

  通识教育重在内涵建设

  许宁生:复旦把推进通识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关联,最近几年加大力度,对通识教育加强内涵建设,从板块角度做了一些梳理,对课程内容做了提升,并将之称为通识教育2.0版。我们最近又在进一步强化,针对“双一流”建设要求,制订了本科教育行动计划,明确了通识教育在整个体系的定位,使它在“2+X”体系里的定位进一步得到明确,下一步还会在课程、教师参与、书院建设、网络慕课课程的建设等方面加强对接。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总的来讲,从教师到学生,都非常愿意参与到其中去。

  重庆大学

  加强创新,加强实践

  廖瑞金:重庆大学是理工尤其工科特色比较突出的大学,做人文社科和通识是有很大难度的。2007年,我们全面提速加强通识教育,要把这个短板补上。我们在通识教育的顶层设计上下了一番功夫,通过“楔行”设计,在通识课程上安排一年级多一点,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逐渐少一点,这样做是根据实际情况,也有利于通专结合,甚至通专融合。在培养目标上,我们也结合了自身的理工特色,提出了要按照人文素养、思辨能力、科学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目标来推进,要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同时,结合理工学校的特点,要求不光是有好的想法,还要具有把这个想法转化为行动的能力。我们课程的模块是四大模块: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科学技术、创新实践。四大模块中,我们也根据理工特色力促向通专融合方向发展并加强实践。比如科学技术课程方面,我们发动了很多优秀教授来开设,把这门学科历史发展、脉络弄清楚,还要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发展过程中的科学精神、社会人文、经济条件融合在一起,这样听起来比较有情趣,也是向通专融合发展。我和理工科类电气学科的专家们聊天,发现他们也不十分清楚电气学科发展中的人文、科学精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发挥的作用,可见我们把人文、科学精神提炼、开发出来的价值。还有创新实践课程,我们要求要有把想法转化成实践的能力,这需要思辨、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加强创新,加强实践的能力训练。

  周叶中:“十三五”规划里面的内容,既包括要区分不同类型的大学,要区分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又强调要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我认为,这是一种重大的战略调整。至少有两点:一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了新的历史时期,它对人才的要求和过去已经不一样了。如果我们不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要求的话,那么将来的人才怎么引领国家进步,引领社会发展?二是中国高等教育本身发展到了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新的内在要求。过去我们虽然也讲又红又专,但更多的时候还是专业教育居于主导地位。而传统专业教育的弊端主要在于:将专门人才工具化,将专业教育职业化。也就是说,将学生从工具的角度,从实用工具,进行培养,大学教育则表现出职业化,功利化的特点。虽然在相当一段时期,由于人才很缺,确实需要专业技术和专业领域比较熟悉的人,这种做法可以让人才尽快上岗,但我们要看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到现在,人才各个方面的储备从数学到质量都和过去不一样了,这就给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回归大学本质,立足于人的成长。

  因此,应该实施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的专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提出“探索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推行模块化通识教育”,我们应该认真去理解,并积极转化为高等教育实践。

  林建华:我认为,我们不要眼光看得太窄,不要把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对立起来。专业教育成长起来的我们,如果经过深入的思考,接受了通识教育的理念,完全可以在专业教学中发挥通识教育的职能。在通识教育中受益的不仅是学生,也有老师。这就需要我们鼓励、推动和帮助专业的老师转变观念,从通识教育的理念来重新思考和设计课程,包括改变教学方法。比如我们开展的经典阅读,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就在学生中间产生积极的响应。学生在面对学校、面对老师的时候,可以用新的方式理解传统的专业知识,有更多的时间选择其他领域的知识,让不同的知识和思维方式结合起来,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创造效果,得到通识教育的结果。这是我们目前要努力的方向。

通识教育要立足文化自信,紧密结合专业

许宁生:通识教育需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要有本土教育的理念。

  通识教育需要立足“文化自信”

  许宁生:大学核心工作是育人。明确育人的主要目标是很重要的,各个学校有各自的定位。复旦提倡“复旦特色”,也包含通识教育的要求。还有领袖人物、行业精英、社会英才,不管哪一类,复旦的要求是他要能够把握未来,把握的不仅是自己的未来,是整个社会、国家、民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他在大学里打下的基础是什么?这对复旦的通识教育应该是有指导意义的。

  我们提出要德育优先,从德育优先的角度来讲,通识教育所占的分量就会显示出来。我们最近也在思考,针对新时期的要求,针对在中华崛起时成长起来的把握未来的人进行教育的要求,我们怎么考虑充实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的内容。我们讲的“德”是中国自己的,特别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过去我们介绍的各种各样的传统人类文明、社会发展,不一定能够起到从现在我们的角度看待中华文明的作用,我们应该要在这方面进行研究。

  总的来讲,通识教育是不是成为一所大学的文化,这很重要。通识教育在国外也是从原来的Liberal art education(博雅教育)发展到General education(通识教育),现在的中国,通识教育则需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要有本土教育的理念。下一步除了继续通识教育本土化以外,我们还应该考虑建设中国自己的新的体系。

  罗俊:通识教育不是一个噱头,不是一个简单的补充,它是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原则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培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未来引领社会的发展。总书记讲“四个自信”,尤其强调“文化自信”,我们对学生的培养要侧重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知识普及,要把家国情怀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总书记“四个自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我们在讲通识课时什么东西是主干?我认为中国文明史、世界文明史是核心。我们都知道,人类文明的四大文明,只有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从大学来讲,我们在讲文化自信的时候希望对这些东西要有了解。我们讲人类命运共同体时,要知道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的差别,应该思考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够一直延续走下去。大学要培养一代接班人,这些人今后要到世界舞台的中心去亮相,他需要知道这些东西,不是一个简单的什么年代发生了什么这样的历史,而是学有所思,学有所惑。所以通识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有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

通识教育要立足文化自信,紧密结合专业

廖瑞金:我们强调立德树人,这与通识教育息息相关。

  廖瑞金:现在我们强调立德树人,我认为这和通识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很多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理解不深。正如许宁生校长所说,通识教育应该具有本土特色,我们应该从这方面挖掘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获得文化自信,这也是与“四个自信”息息相关。从未来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自信,能做到文化引领,包括引领世界文明的发展。

  林建华: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应该着眼于未来,国家面对未来需要怎样的教育和知识传承,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并在世界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怎样培养未来的中国人才。因此,提升我们的教育是整个国家和民族要面对未来的挑战,不仅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也包括在文化思想领域的更新,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所谓“文化自信”实际是要靠我们民族自己的形象,要靠我们自己的文化创造,让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我个人认为,这些层面的考虑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我们同时要注意,通识教育要避免功利性,不能简单地把通识教育看成为了什么,我们应该把通识教育放在人本身的成长上,放在中华文明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提升的角度上,这样才能真正像总书记讲的那样,我们可以树立起民族的自信、文化的自信。总之,我认为,通识教育是件大事情,需要我们认真去做,努力去做。但做起来是很艰辛的,不是那么容易的,这就需要有改革的勇气和担当。因为现在大学教育大部分都来源于西方的理性科学。所以,东方的大学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也需要我们不断探索,这也是我们对于通识教育的期许。这是我比较关注的一点。我们要避免用很功利的思想去引导我们的学生,防止走偏或者走到一个死胡同里。

  邱勇:我相信,中国的通识教育和美国的通识教育不一样,美国的通识教育内容,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不一样,中国的通识教育内容,清华和北大肯定不一样,这是一种自觉。各个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上,把通识教育放在什么位置,怎么理解,怎么实践,要靠大学自觉。我认为要有信心,各学校自己去把握,自己去发展,相信五年以后,一定会呈现出非常好的局面。

  林建华:是的,各个学校要发挥各自的特点,根据学校的情况来形成自己的通识教育模式,因为我们最终目标不是变成美国式的通识教育。甚至可以说,形成什么样的模式也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的目标就是给学生更好的教育,引导学生成为懂自我、懂社会、懂中国、懂世界的卓越人才。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02日 10版)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来自 4#
梦圆天水山 发表于 2017-9-5 23:33:0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大学教学 2008 年第 3 期
71
强化通识教育 推进大类培养
谢桂红 颜洽茂 金娟琴
摘 要:加强通识教育,推进大类培养,是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精英人才的必由之路。为实现创建高
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加快向研究型大学教育教学模式转变,浙江大学秉承“求是创新”校训,在本科
人才培养中,全面落实“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专业;大类培养;通识教育
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在高水平和大众
化两个方向快速发展,受到“985 项目”资助的一批具
有研究型大学基本特征的中国高校,正在按照国家的战
略部署创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构建研究
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强化通识教育,推进大类培养,
已经成为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当务之急。
一、现状与理念
自从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创办以来,本科教育一
直存在着实施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的分歧。长期以来,
我国的本科教育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大学强调专业教育,
成为占主导性的教育理念,这导致学科专业设置过细,
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单一。对大学的专业教育存在的弊端
大家早有共识:
1998 年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为减少专业
数,拓宽专业口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作了有力的铺垫。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人才培养应该是多样化、
分层次、分类型的。作为研究型大学,从人才培养的角
度来说,它有别于其他教学型大学:为了培养拔尖创新
人才,作为对文理分科、过分强调专业教育的反动,更
应强化通识教育,推进大类培养,以纠正专业教育的过
度职业化,而造成专业面狭窄,创新意识淡薄,以致对
终身学习和教育产生负动力。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博文、博雅的通
才教育,它旨在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精神人格,塑造
完美的心灵。正如哈佛大学委员会的定义,通识教育就
是“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
和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也就是说,通识教
育定位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
生认知问题、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与
方法,以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
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经过一到两年的通识教育,学生
在对自身兴趣和专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后,才可以理性
选择和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
此外,我们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应该成为
冰炭不相容的两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通识教育并非
大学本科教育的终极目标。通识教育应该与专业教育相
结合,这样才能培养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因此,加
强通识教育,奠定学生良好的学习基础,同时拓宽专业
口径,推进大类培养,使学生能有潜力进行跨学科学习,
是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
二、实践与探索
2001 年,为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
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浙江大学全体师生进行了
广泛而深入的教育大讨论,确立了“以人为本,整合培养、
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新理念和“造就具有国际视
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的人才培养新目标。
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形势下,造就“具有
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就是培养具
有远大理想、良好的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素质俱佳,
今后能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领军人
物,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从此,浙江
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拉开了序幕。
2002 年,学校为实现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
系的目标,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将 110 个本科专业分成
12 个大类,即:文科Ⅰ类、文科Ⅱ类、文科Ⅲ类、理
科Ⅰ类、理科Ⅱ类、理科Ⅲ类、工科Ⅰ类、工科Ⅱ类、
工科Ⅲ类、工科Ⅳ类、艺术类、设计类。设置大类平台
课程,试行专业教育前期按大类培养,后期进行宽口径
谢桂红,浙江大学教务处副研究员;颜洽茂,浙江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教授;金娟琴,浙江大学教务处副研究
员。
72
教育的新模式,即部分学科基础课程按打通的大类设
置,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按宽口径原则设置,以进
一步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向,为学生跨学科交叉学习
打下基础。对公共基础课程和部分学科基础课程则进行
调整、梳理、整合,进行基础课程分层次、递进式的教
学改革。
2006 年,学校进一步明确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推进通识教育和大类培养工作: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
学经验,构建新的本科课程体系,将本科教育课程总体
分为通识课程、大类课程和专业课程三大类,课程内容
向着相互渗透、交叉、综合的方向发展。通识课程拓展
了原有公共基础课,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
是为学生了解历史、理解社会和世界提供多种思维方式
和广阔的教育,设置了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经济
与社会、沟通与领导、科学与研究、技术与设计六大类
别,有利于学生形成均衡的知识结构;大类课程着重于
建立宽厚的学科知识基础,拓宽知识面,注重文理互补、
理工交叉,文、理、工相互结合的教育,为学生今后学
业发展奠定基石;专业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专
业知识以及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另外,学校还设置个
性化课程学分,推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创新性学习和个
性化学习,例如预留一定量的学分供学生自主设计并修
读相关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
某一学科专业的一组课程交叉修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
生的潜能与智力。学校专门设计若干双专业/双学位培养
方案,如“计算机+某专业”、“生命科学+某专业”或“某专
业+管理”、“某专业+经济”、“某专业+教育”、“某专业+
法学”等供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促进两栖型人才的培
养。本科课程体系结构的改革,旨在推动课程的整合与
优化,推进课程的精品化、国际化与网络化,逐步与国
际一流大学接轨。同时,学校试行按学院大类招生,2006
年将 112 个本科专业纳入 41 个招生入口,2007 年纳入
35 个招生入口,并汇入 6 个学科专业大类进行培养,它
们是:①文科类—法学、教育学、体育教育、体育学类、
人文科学试验班、外语语言文学类;②文理类—经济学
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③理科类—理科试验班、
生物科学类、应用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学试
验班、医学试验班类、药学类;④理工类—生物系统工
程、食品科学与工程;⑤工科类—机械类、能源与环境
系统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化工与
制药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工科试验班、电子信息技
术及仪器、生物医学工程、土木工程、水资源与海洋工
程;⑥艺术设计类—艺术设计类、美术学、建筑学、城
市规划、数字媒体技术、软件工程。
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人文科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
工科实验班、农科类(应用生物科学)、生命科学类的大
类招生培养改革。人文科学试验班的招生面向文、史、
哲、新闻、社会学等 16 个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学生;理科
试验班的招生面向数、理、化、地科类、心理学等 21
个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学生;工科实验班的学生则可向所
有工科专业分流,为推进大类基础课程打通培养起到了
示范作用;农科类实行按零批次招生、减免学费的政策;
生命科学类的招生则包括了生物科学与技术类专业以及
基础医学与预防医学等专业。此外,英语双专业培养也
是大类招生培养中的一个亮点,学生在修读英语课程的
同时,根据学生爱好或就业打算,可选择加修工科类基
础课程或理科类基础课程,为四年里能顺利取得两个专
业学位打好基础。
实行按大类培养,为学生跨学科修读创造了条件,
同时也对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和要求。(各学科专业大类应修读的课程类别和学分要
求见表)
为进一步推进学分制改革,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在
同一学科专业大类里,其前期设置的必修课程要求相同,
学生可根据本大类里各专业的办学资源进行自由选择或
确认专业,同时也允许学生跨大类进行选择或转专业。
此外,为加强学生对学科专业的认识,学校在通识课程
体系中设置了学科导论课程,每个学科导论有 3 次以上
讲座,要求学生至少选择 12 次以上的讲座才能获得该课
程学分,为学生更多地了解专业和相关学科的前景与发
展提供了帮助。
为进一步完善以 3M(多规格、多通道、模块化)
和“宽、专、交”为特征的 KAQ(知识、能力、素质)
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优化课程体系,加大课程重组和整
合的力度: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对现有公共
基础课程层次进行适度的压缩,以夯实基础课程平台,
并对相近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进行了疏理,作了较大幅
度的归并和整合;增设自学型、网络型课程,以提高学
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鼓
励教师以科研促进教学,强化研究式、探索式的教学,
开设研究型、讨论式课程;强化课内外教学的有机结合,
设置第二课堂 4 学分,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和社会实
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参与大学生科
研训练计划(SRTP)、各类学科竞赛、各项文体活动,
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
这一系列改革,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拥护,学校的知
名度也得到提升,2003 年以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分别
达到 96.35%、96.51%、96.86%、95.04%、97.8%。
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有深深的思考:
(1)在强化通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课程建设成败的关键。通识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不仅是课程内
容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识课程的
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教导学生如何
学习,掌握学习的方式与方法。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模
式影响,许多教师过于“热心”于将自己所掌握的知
识毫无保留地“灌输”给学生,使得学生被动接受知
识,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减弱。所以,加快教师教学
观念更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各学科专业大类应修读的课程类别和学分要求:
专业类别
学分设置
课程归类
文科类  文理类  理科类  理工类  工科类  艺术设计类
思政类  11.5  11.5  11.5  11.5  11.5  11.5
军体类  5.5  5.5  5.5  5.5  5.5  5.5
外语类  9  9  9  9  9  9
计算机类  5  5  5  5  5  5
导论类  2  2  2  2  2  2
历史与文化类  3  3  3  3  3  3
文学与艺术类  1.5  3  3  3  3  3
经济与社会类  3  3  3  3  3  3
沟通与领导类  1.5  1.5  1.5  1.5  1.5  1.5
科学与研究类  3  1.5  1.5  1.5  1.5  3
通识课程
(48 学分)
技术与设计类  3  3  3  3  3  1.5
人文社科类  34  26  6
自然科学类  4  16  36  29  27  4
工程技术类  6  13  20  4
大类课程
(42 或 47 学分)
艺术设计类  4  28
专业、方向、
模块课程  33~41(60~68)
实践教学环节  6~10
专业课程
(55/82 学分)
毕业论文(设
计)  8~12
个性课程
通识课程、大类
课程、专业必修
与选修课程
15(18)  10(13)  15(18)
第二课堂  4
非收费学分课程
特殊课程  5(5.5)
学分小计  160(190)+4+5(5.5)
注:括号中学分为 5 年制学分
(2)大类课程沿袭了传统的课程体系分类,它有
别于通识课程,又非专业课程,是公共基础课程或学
科基础课程。在推进学分制,按大类招生、按大类培
养的过程中,课程的学分绩点、课程的免修与替换关
系到每位学生的切身利益,必须精心设计。因此,进
一步完善学分制,合理设置课程的教学要求与层次、
递进关系是关键。
(3)在现阶段,大类里学生确认主修专业时,客观
上要受到办学条件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就业导
向不够成熟,可能导致学生确认主修专业时发生一些不
理智的行为,因而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极为重要。
[责任编辑:陈立民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来自 5#
大路 发表于 2017-9-6 01:06:55 | 只看该作者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2#
16杰杰 发表于 2017-9-2 20:40:50 | 只看该作者
蜗壳早行一步,大一基本上是通识教育
3#
无止境 发表于 2017-9-3 08:56:21 | 只看该作者
通识教育与专业相结合是一个正确方向
6#
闲庭漫步 发表于 2017-9-7 19:03:14 | 只看该作者
本科阶段进行通识教育,可以为研究生阶段的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将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11-25 02:01 , Processed in 1.46818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