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4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技日报】潘建伟:给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取名“墨子”是为展现我国科研自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tuixiuustcer 发表于 2021-6-23 22:26: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1年06月23日

【科技日报】潘建伟:给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取名“墨子”是为展现我国科研自信

亲历者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供图
2016年8月16日,“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现在看发射录像感觉很轻松,但其实在发射前30秒,我一直双手合十。尽管没念阿弥陀佛,却也在默念老天保佑,希望卫星能成功进入太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回忆道。
潘建伟说,给这颗卫星取“墨子号”这个名字,是因为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科圣。墨子生活在2400年前,他主张“兼爱、非攻”,也就是平等、博爱、反对战争。
“墨子在墨家著作《墨经》里面提到‘端,体之无序而最前者也’。这个‘端’指的是小颗粒,是组成所有物质的最基本的单位。”潘建伟说,从这个含义上讲,墨子是所有科学家里面最早提出原子概念雏形的人。与他同时期的希腊的科学家、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也提出了相同的观点。此外,墨子在《墨经》里面还提出“止,以久也,无久之不止”。久是力的意思。这句话说的是一个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主要因为受到力的作用,如果说没有阻力的话,一个物体的运动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这与我们在高中学到的牛顿惯性定律是完全一样的。不过,与墨子同时期的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却说,如果一个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就会停下来。后来牛顿提出了惯性定律,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潘建伟说,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提出了非常基本的物理学概念。
“有种说法,中国人也许不适合做科研。我们当时取‘墨子号’这个名字,就是想告诉大家:中国人可以做好科研。”潘建伟说,取名“墨子”正是为展现我国的科研自信。
此外,墨子还做了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其与光学研究有关。“现在我们都知道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但在古时候人们并不清楚这个事情。如何通过一个实验来证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呢?”潘建伟说,墨子在2000多年前就做过一个小孔成像实验。他站在门外面,在门上挖一个小孔,门里面有一面墙,结果发现墙上的影子是倒过来的。我们知道光只有沿着直线传播才会有这种现象。我们将世界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取名为“墨子号”,一方面是为了纪念墨子在我国科学方面所作出的一些重大贡献,同时也为了纪念他在光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就。
《科技日报》(2021年6月23日5版)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麒麟2020 发表于 2021-6-24 19:37:48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了解墨子号的来历,科研自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一口一乐 发表于 2021-6-25 19:38:19 | 只看该作者
为了纪念墨子在我国科学方面所作出的一些重大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开口便笑 发表于 2021-6-26 21:23:38 | 只看该作者
你的帖子已被中科大家长论坛微信公众平台采用,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麒麟2020 发表于 2021-6-27 08:48: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牛  量子信息 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大路 发表于 2021-6-27 16:42:2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能做科研能做好科研,取名“墨子”正是为展现我国的科研自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向阳花 发表于 2021-6-29 21:19:1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闲庭漫步 发表于 2021-6-30 21:05:40 | 只看该作者
墨子是一位科圣,用他的名子来命名量子卫星太恰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6-18 09:56 , Processed in 1.52206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