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9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央视新闻客户端】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多模式量子中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tuixiuustcer 发表于 2021-6-4 13:0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1年06月04日

【央视新闻客户端】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多模式量子中继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存储和量子中继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科研团队利用固态量子存储器和外置纠缠光源,首次实现两个吸收型量子存储器之间的可预报量子纠缠,演示了多模式量子中继,为高速率、大尺度量子网络的建设提供了全新的实现方案。该成果6月2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基于吸收型量子存储器实现量子中继的原理示意图
由于单光子在光纤传输中的指数级损耗问题,量子态在光纤中传输的距离被限制在百公里量级。为了建立起全国乃至全球的量子网络,需要采用量子中继方案。其基本思路是把长程纠缠传输的任务分解为多段短距离的基本链路,在基本链路上建立量子存储器之间的可预报纠缠,然后利用纠缠交换技术把量子纠缠扩展至目标距离。
△实验装置
经过多年攻关,科研团队成功使用吸收型量子存储器演示了量子中继的基本链路。一个基本链路由两个分离的量子节点,以及中间站点贝尔态测量装置组成。每个量子节点中除了“牛郎”“织女”量子存储器之外,还各有一个纠缠光子对。实验中,每个纠缠光子对中的一个光子被量子存储器捕获并存储,每个纠缠光子对的另一个光子通过光纤同时传输至中间站点“鹊桥”进行贝尔态测量,测量的过程就是纠缠建立的过程。
一次成功的贝尔态检验会完成一次成功的纠缠交换操作,使得两个空间分离3.5米的固态量子存储器之间建立起量子纠缠,尽管这两个存储器没有发生任何直接的相互作用。量子中继基本链路的演示实验中实现了4个时间模式的复用,使得纠缠分发的速率提升了4倍,实测的纠缠保真度达到了80.4%。该工作证实了基于吸收型量子存储构建量子中继的可行性,并首次展现了多模式复用在量子中继中的加速作用。
据介绍,该成果为量子中继的发展研究开创了一个可行的方向,为实用化高速量子网络的构建打下基础。(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1年6月3日



[img][/img]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开口便笑 发表于 2021-6-4 16:42:03 | 只看该作者
你的帖子已被中科大家长论坛微信公众平台采用,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一口一乐 发表于 2021-6-4 16:54:37 | 只看该作者
该成果为量子中继的发展研究开创了一个可行的方向,为实用化高速量子网络的构建打下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6-18 16:04 , Processed in 1.78355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