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202|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小心:赴美留学也许是个大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学习为荣 发表于 2015-2-22 11:4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心:赴美留学也许是个大坑

  最近,一位学生的父母来访。因为我住在波士顿远郊,他们就包了个车直接开到我家来。进门后略作寒暄,两人就颇为惊讶地谈起送他们来的司机:华裔小伙子,中文不错,波士顿大学毕业,干这行已经两三年,这是一家中国老板开的公司,一小时就给他15美元!

  我一下子看出他们惊讶背后的心思:两人正在为儿子的留美而努力。波士顿大学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研究性大学排名榜上列第41位,学费将近4.5万美元,加上生活费,一年费用怎么也要6万左右,竞争力相当强,儿子能进去就算谢天谢地了。如果幸运地被录取,四年投资将近150万人民币,出来就当这么个司机?要是这样,留美还图什么?“前50名校”还有什么意义?

  我坦率地告诉他们:这位华裔是美国人,当然可以当司机。你们的儿子则连这个资格都没有。外国人干任何工作都要工作签证,要雇主花钱给你办才行。人家雇个工程师、大学教授、医生等高端人才,还犯得上操这个心。谁会为了雇个司机给你办呢?

  这一小插曲,透露出中国的留美热中的一个巨大盲点:家长[微博]和学生都一心想着上排名第几的学校,很少为下一步做准备。事实上,随着大学的普及,大学生早已成为普通劳动者。大学毕业,到星巴克站柜台算个不坏的工作。另外到餐馆跑堂、开出租、当搬运工等,完全是大学毕业生的正常职业。这些工作,也往往是临时的。大学毕业后这么过渡一下,然后想办法读研[微博]究院。只有研究院毕业,才算专业人才。所以,留美不仅是上大学,必须有读研究院的规划。许多中国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大学一毕业,可选择的职业都是这些普通劳动者的临时工作。当然不可能有人给办工作签证。结果在美国一天也没有工作过,不过是大学校园混四年,和中国同屋做四年中餐,拿到文凭就回国。当然是百无一用、海龟变海带了。

  《纽约时报》教育版最近公布一组数据,包括2011-2012年各种学历和专业的中等年薪以及失业率,从一个侧面帮助我们了解这个问题。比如,中国学生最为热衷的企业管理专业(BusinessManagement andAdministration),本科生的中等年薪就3.7万美元,几乎是最低端的工作,而且失业率高达7.1%;而同一专业的硕士学位持有者,中等年薪8万,翻了一倍还多,失业率仅4.3%。也难怪,在美国最底层的大学(即中国的家长和学生在排名榜上找不到的“四流大学”),其毕业生的都有三分之一要读研究院。在美国不读研究院,大学毕业不过是个打工仔。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如果有幸上了常青藤,并且表现优异,本科毕业去华尔街或精英企业的可能性还是有的。但这仅属于极少数人。另外就是工程专业。在本科生已经成为普通劳动者的时代,工程专业仍然被誉为“第一个专业学位”,也就是最初级的“专业学位”。言下之意,其他本科专业根本不算专业。因为工程专业要求高,训练专门,水平不够没法儿混,拿个本科学位很难得。美国本科学位中等年薪最高的几个专业,基本全是工程:电子工程(6.2万)、机械工程(5.9万)、普通工程(5.7万)、计算机科学(5.3万)、民用工程(5.2万)。(需要指出的是,《纽约时报》的报道并不全面。比如,根据PayScale所公布的2013-2014年度本科专业起薪排名,排在第一的是石油工程,高达10.3万,大概体现了美国近年来油气业的暴富。)但是,作为专业人员,这仍然是相当低的工薪,除了极少几个例外,明显低于其他专业的硕士学位的年薪。比如,教育专业是最为清寒的专业之一,学生素质也属于最低之列,但本科以上的高等学位持有者中等年薪仍然有5.9万。护士拿个硕士,中等年薪则为8.7万。

  另外,工程专业虽然供不应求,但本科毕业的失业率依然比较高,大致在5.1%到7.4%的幅度。如果在上述几个工程专业获得本科以上的高等学位,中等年薪就分别依次变为11.4万、10.9万、10.4万、10.3万、10.1万。也就是说,工程专业读了研究院,拿十万以上的年薪属于常规。更重要的是,拿到高等学位后失业率极低,大致都在3%以下。

  《纽约时报》还指出,要成为有执照的工程师,需要本科四年工程专业的训练,并通过两个专业考试。但是,从2020年开始,工程师执照将邀请硕士学位。可见,即使是工程专业,本科也越来越不够用。

  另一个被忽视的专业,就是护理。很少听说中国学生出来学护理的。但持有本科学位的护士中等年薪达5万,没有一个商科专业能与之相比。而且失业率仅4.8%。拿着硕士的护士,中等年薪则到8.7万,失业率仅为1.9%,属于失业率最低的专业之一。像耶鲁这样的名校,都设有护理学院。如今护理学又开始设立博士学位,让医生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很不高兴。这些都体现了护士地位之高。随着“婴儿潮”一代的退休,美国进入老龄社会,护士会更加供不应求。

  如果不学工程和护理专业,那么中国学生在美国本科毕业后,恐怕难以指望找到工作。商科里最流行的两个专业是金融和会计,本科毕业生的中等年薪分别是4.7万和4.5万,失业率分别为6.9%和8.2%。一旦读了更高的学位,中等年薪就分别变为10.4万和9.1万。要注意,这恐怕包括许多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的年薪。我一位朋友的孩子拿到会计硕士,有幸在四大财会事务所之一找到工作,地点就在纽约市,但起薪也才5万多。

  上述这些,不过是证明了我一贯的立场:上大学是为研究院卡位,本科本身不是高等教育的终点。这好比在中国读高中,上好高中是为了考大学能先声夺人。不管你上了什么有名的高中,不可能把高中文凭当事业跳板。何况现在美国的一个大学本科文凭还不如过去的高中文凭。

  留美就像是一场长跑比赛。如果站在起跑线上时连自己是跑1500米、5000米、还是马拉松都不清楚,上来就跟着别人的节奏瞎跑,不失败才怪。中国的学生和家长们,过分盯着大学排名,在托福[微博]、SAT等考试上死拼,把时间和精力全部穷尽,却很少想自己上大学后的平均成绩、也不肯拿出时间和精力为之进行准备。这就好像一名万米运动员,把所有的精力都在前五圈上消耗掉。后面二十圈怎么办?他们的回答是:跑完前五圈再说。你见过这样的运动员吗?

  这种急功近利的战术,造成了诸多恶果。其中之一,就是在托福、SAT上创造了比自己实际水平高许多的分数,最终还真可能上了比自己实际水平高一截的大学。达到这一目的的人,都觉得自己捡了个便宜。但问题是,大学层级越高,要求越严。如果你入学前所有精力都花在考试上,就更不可能进行大学的学业准备。事实上,大部分学生和家长根本不知道如何准备。这样,上的大学越好就可能越失败。即使不被劝退,拿一串C回来,也根本难以上像样的研究院。

  可见,留学[微博]前的规划非常重要。这里的核心问题,首先是知道留学的教育终点在哪里,知道参加的比赛是1500米,还是万米,如何平均分配体力。我一向的主张是:托福、SAT等考试成绩虽然很重要,但不要把所有精力都花在这些上面。要拿出相当的时间,准备大一课程。因为对中国学生而言,大一是最令人措手不及的挑战。美国虽然选课很自由,但本科不比研究院,有许多选课限制,即使学理工的,也必须修满若干文科课程。有些课程期末要写读书报告,对此中国学生的训练基本上是零。所以,在这些方面的准备,留美前两年就必须逐渐开始。换句话说,你跑最初一千米时,要考虑后面九千米的体力分配,这样在万米比赛中才可能有竞争力。

  从家长一方面说,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让孩子在留美时先声夺人,早早在中学阶段就送走。可惜,在美国读中学、高中,耗资甚巨,后面还有大学。家长们当然都给孩子上大学留够了钱。但不少人没有想到大学后面还有研究院。结果,把钱全花在从中学到大学阶段,真该拼最该拿的学位时,反而有些经济窘迫。这是长跑比赛中典型的错误:在一开始就把体力耗完。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由于中美在社会经济制度和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巨大鸿沟,造成了留美的高度盲目性。在这种盲目的冲动中,很少人能够看得远一点。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3 分享分享2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2 反对反对
31#
longshort 发表于 2015-3-7 13:20:10 | 只看该作者
写这篇文章的人属于自家小孩出国留学、工作并混得不好的,但还有很多混得好的,楼主的文章太千篇一律,有误导别人的嫌疑。
30#
h2003 发表于 2015-3-3 22:14:20 | 只看该作者
上大学是为研究院卡位,本科本身不是高等教育的终点!正确。楼主的文章针对的是出国读大学本科。不适合中科大学生。
29#
北极燕鸥 发表于 2015-3-3 07:58:46 | 只看该作者
出不出国,看孩子的选择,孩子会有好的规划的,他会考虑家庭的经济状况,自己的成绩,还有性格各个方面吧,不论孩子有什么决定,做家长的都会支持的。
28#
大宝,挺好的 发表于 2015-3-3 07:30:54 | 只看该作者
随遇而安。科大是全额奖学金出国。能出国就出国,学完了再说。那篇文章主要针对自费出国的中学生和大学生。不能出国就安心留在国内。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从自身出发,不盲目,这才是根本。凡事都不可一概而论。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7#
bihailantian 发表于 2015-2-28 14:15:05 | 只看该作者
矛盾中,纠结!
26#
xahxah2004 发表于 2015-2-27 09:12:40 | 只看该作者
本科?对科大学子不靠边.科大是去读博或硕的.
25#
憧憬 发表于 2015-2-26 23:12:2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出国还是在国内考研,我对儿子说,尊重他的选择,其实我是没有主义,我告诉他,去请教老师,儿子答,我们的老师一定是这样的,老师,我想在国内读研,他支持你,老师,我想出国读博,他支持你,老师,我很累,玩个网络游戏,那他急,也就是,只要你努力往前走,知道自己要什么,老师都支持,以他的同学的经历,本科选择工作的,国内读研的,国外读博的,搞本专业的,改专业的,现在都有取得成就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4#
kd92166 发表于 2015-2-26 16:20:41 | 只看该作者
johnliu 发表于 2015-2-26 13:30
如果想去个好点的大学,比如美国排名前20位的大学, 对gpa的要求也是3吗?请教。

如果想申请美国排名前20的大学,GPA要大于3.5以上,当然如果在本科阶段有论文发表或其它突出表现,有牛人推荐、GT成绩很高,也不排除GPA稍低的被好大学录取的可能性。
实际上,去美国读研,更重要的是看专业排名、看导师的名望和实力,也要看大学所在的地区。排名前20的和排名前50的无甚差别。
23#
1400梅子 发表于 2015-2-26 15:14:34 | 只看该作者
 "这种急功近利的战术,造成了诸多恶果。其中之一,就是在托福、SAT上创造了比自己实际水平高许多的分数,最终还真可能上了比自己实际水平高一截的大学。达到这一目的的人,都觉得自己捡了个便宜。但问题是,大学层级越高,要求越严。如果你入学前所有精力都花在考试上,就更不可能进行大学的学业准备。事实上,大部分学生和家长根本不知道如何准备。这样,上的大学越好就可能越失败。即使不被劝退,拿一串C回来,也根本难以上像样的研究院。"

    我认为这段话说得尤其好:不但告诉了我们在美国如何上大学,而且对在国内上大学,其实也是非常适用的,并且我认为随着我们对大学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会有更多的人赞同您的观点!同时我相信,这种认识,对大学以后的学习,也是有很大帮助的,不管在哪里。
  我也一直认为学习是一场马拉松,上大学不是终点(也许只是一个起点而已)。之前所做的种种努力,也仅仅是为了上跑道。选择大学不应仅仅看排名,更重要的是“适合”与否,也就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跑道,这样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非常感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6-22 17:02 , Processed in 1.59156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