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芷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大人] 成都80后成为四川最年轻教授 曾是麻将神童

[复制链接]
1#
ray913 发表于 2010-3-15 14: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ay913 于 2010-3-15 14:05 编辑

这天才级的小子曾荣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人民大会堂领奖。



周涛同学2000年自成都市第七中学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系,2004年本科毕业后作为硕博连读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至今,师从汪秉宏教授。在学期间,周涛同学多次在各种国际国内科技创新及学术学科类竞赛中获得奖励,如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等。仅以其为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在SCI检索期刊上的论文就超过40篇,迄今为止,他发表的论文获得了超过550次引用。此外,周涛多次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邀请报告和邀请讲座,并多次在相关学术会议中担任要职,还是十余种国际物理学期刊和国内若干专业期刊的常任审稿人。(----摘自科大网页)
2#
ray913 发表于 2010-3-16 12: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科大对周涛的报道。

我校青年教授周涛论文登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作者: 华权 / 来源:新闻中心 / 时间:2010-03-11 / 点击: 14944 / 评论: 3 /
         3月9日,国际著名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我校计算机学院年仅27岁的周涛教授为第一作者的论文“Solving the apparent diversity-accuracy dilemma of recommender systems”,2010年107卷第10期。同时,英国Nature杂志在News中对该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文章以瑞士弗里堡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斯洛伐克萨法瑞克大学 等5家为共同作者单位。
文章讨论了信息推荐系统的评价体系,打破了传统推荐算法中精确性指标压倒一切的成规,明确指出多样性和新颖性才是个性化推荐的灵魂。文章设计了高效混合算法,有望全面提高如亚马逊等在线销售公司推荐的质量。论文明确指出了下一代信息推荐系统发展的可能方向。
3#
ray913 发表于 2010-3-16 16: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科大27岁天才教授续 带耳机叼棒棒糖进教室
来源:四川在线

  查一龙期盼着见到自己的导师。突然,一个“高中生”走了进来。他个子不高,一身运动装、旅游鞋,戴着耳机,嘴里还叼着根棒棒糖。一位老师介绍道:“这是周涛教授。”查一龙惊呆了,难以置信。但相处了10多天后,他对周涛佩服得五体投地。

  周涛是今年刚被电子科大特聘的教授,年仅27岁。

  天才儿童

  6岁前自学完小学4年的课程

  日前,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网站上挂出一条喜讯——“我院青年教授周涛论文登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3月9日,国际著名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该院今年初引进的、年仅27岁的周涛教授为第一作者的论文。文章以瑞士弗里堡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斯洛伐克萨法瑞克大学等5家为共同作者单位。

  周涛2010年1月初从瑞士弗里堡大学博士毕业后,作为优秀人才引进到电子科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主要从事数据挖掘与统计物理的研究。5年来,他在美国《物理评论》《新物理学》和《欧洲物理快报》等杂志发表论文近50篇,其论文被SCI引用超过1200次。

  周涛的成长轨迹颇令人羡慕。6岁以前他自学完了小学4年的课程;15岁考入成都七中理科班,因物理竞赛和计算机竞赛成绩优异被中国科技大学零零班录取,大学自学完成研究生所有课程;后成为中科大与瑞士弗里堡大学物理系联合培养博士生,国外留学3年;今年1月5日被电子科技大学通过“人才强院战略”特聘为该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成为目前四川最年轻的教授。

  其实在2007年以前,周涛的研究方向是“复杂网络”,并且在国内学者中也算是赫赫有名,好几篇论文在国内被引率均位于前十。但后来他在导师张翼成的启发下,转向研究如何利用统计物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信息科学的问题。

  个性教授

  不要叫我教授 叫我周涛

  3月初,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化软件人才实验班开班了。该班有28个学生,7名导师,所有导师都有海外留学经历。有近4成学生是被周涛教授的简历所吸引而选择了他。但他只选择了5名学生跟他学习,19岁的查一龙就是这5名“幸运儿”之一。

  “他不喜欢别人叫他老师或者教授,执意要我们叫他名字。与他谈话,是件畅快却又辛苦的事,你会发现自己原来知道的东西真的很少,会逼着自己去不断思考。”查一龙等同学称呼他“涛哥”。

  研三女生马常鸣说,周涛没有任何架子,亲切,自信,精力旺盛。

  在实验室的长椅上,放着周涛的被子。他大多数时间都在这里睡觉,偶尔回寝室。他每天只睡5个小时,他认为有很多事情要做,多睡觉无益。昨日凌晨2点查一龙离开实验室时,周涛还在搞研究工作,昨天早上7点查一龙回实验室的时候,周涛已经坐在那里做事了。

  全才学者

  发过小说,围棋象棋拿过全国大奖

  “人生来不是做科学家的,是做一个人的。”周涛对人文素养的重视丝毫不低于科学研究。

  他曾经在《科幻世界》上发表过小说,也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社评。他往瑞士搬去了300多本中文书,其中有100多本属于文史哲学,比如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韩少功的《山南水北》。他在围棋、象棋比赛上拿过全国大奖。

  周涛说:“我感觉语文比数学更重要。”他认为,人文方面有重大缺陷的人,其发展空间也非常有限。而一个有很强人文素养的人,会“更有力量,更能包容,更柔软”。同时可以避免“过专业化”的倾向,开阔人的视野,形成独立的精神世界。

  世上有太多分散人注意力的东西。因此,他认为,人要与物质利益和眼前诱惑保持一定距离,“要学会寂寞一段时间”,要了解自己想做怎样的人,去寻找能打动自己内心的东西,这样才能更容易做成一件事。他提到了他的老师张翼成教授:“从他身上我学会了做一个东西,是因为我热爱它,是去play,是情趣在先,贡献在后。”
4#
ray913 发表于 2010-3-17 10: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个东东,看同学如何与他开玩笑。

发表评论人:[游客]hehe [2010-3-8 20:18:32] ip:211.86.151.*   
今日闲的无聊,进了少年班学院去看了看,作为少年班牛人的代表,看见你娃的大大的照片非常醒目。你娃把自己最斯文的照片给学校挂在墙上,动机不良啊,少年班女生都是小孩子呢。

学校认可你是牛人,不强行让你留校当授教,真不知道学校怎想的。
博主回复:真的吗,我这次回合肥要去看看
5#
ray913 发表于 2010-3-17 14: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看看,你能了解到这个,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发信人: 中世纪的吟游歌手, 信区: Polemic
标  题: Re: 周涛已经是教授了,呵呵!祝贺一把
发信站: 瀚海星云 (2010年03月16日08:35:05 星期二), 站内信件 WWWPOST

他是成都人,从成都七中保送到科大00班的。
他恋家,不想离开父母。
而且,科大未必能给人家教授职位。
6#
ray913 发表于 2010-3-18 10: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涛看到这报道后自己咋个说,看他的反应:

[27] 标题:
发表评论人:pb00011127 [2010-3-17 6:11:30]     
媒体写得非常夸张,远远好于我的实际情况!!
我前天早上吃包子突然看到sohu的新闻,自己读了都觉得惊讶。并且,比较恶心,以至于包子都吃得不顺畅~~
博主回复:不要谦虚嘛! 要不你把不实之处澄清一下?
7#
ray913 发表于 2010-3-19 18: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ay913 于 2010-3-19 18:29 编辑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还频繁地写博客,而且内容不仅仅是学术方面的,还给留言写回复,在欧洲旅行时还去意大利登埃特纳火山。
目前他在科大的学术活动仍然多。

中科大理论物理专业复杂系统研究组青年论坛  
主持人:汪秉宏教授

召集人:周涛

地点:中科大东区国家实验室大楼17-009

3月23日上午,9.00-11.00
韩筱璞(博士生):人类动力学研究
3月23日下午,2.30-4:15
荣智海(博士):网络演化博弈研究进展
3月23日下午,4:30-5:30
杨涵新(博士生):移动性对网络演化博弈的影响
3月24日上午,9.00-11.00
周涛(博士):信息物理学导论
3月24日下午,2:30-4:15
刘建国(博士):复杂网络的结构、演化与动力学
3月24日下午,4:30-5:30
张海锋(博士生):传染病动力学与个体行为的相互影响
8#
ray913 发表于 2010-3-20 14: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22# cn.anqing
呵呵,港澳特首是竞选出来的吗?
9#
ray913 发表于 2010-4-10 13: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涛学理科,看看他的文笔。

西湖  

西湖算是老朋友了。

湖见过的多了。倘佯水畔,若再有花有树有山,自然是清逸的一番享受。然而到西湖边,看的不是湖光山色,而是自己。所以,但凡有机会,总爱到那里坐坐,久了,就有朋友的感觉了。

下午太阳很好,按理不是去西湖的好时光。品西湖,最好是在春意已浓或夏尽秋起的时节,于清晨傍晚微风细雨之中,从曲院风荷进去,一路蜿蜒,最后走过苏堤。那时候目力不能远及,灯如笼水如烟,最有西湖将尽未尽的妩媚与神秘。又或者于深夜前去拜访,此时明知眼前有一树春桃,一塘夏荷,一碧秋水,却断不能见。身在绝美景色中却不能看到,似乎是一种悲哀,殊不知乃是芸芸众生时时刻刻的真实写照——不过前者是因为没有光,后者是因为没有睁开眼睛而已。

西湖是被一个个传诵至今的爱情故事滋养长大的,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是花月的气息,是心有涟漪的少女独特的柔媚与羞涩。所以游西湖,最好两人同往,一男一女。或为当下的恋人,或为往昔的旧爱,或为未来的可能。两者之间,若没有超乎友谊的微妙的情愫,则大可不必到此!像青海湖,藏在高远的地方,风尘跋涉之后,心也虔诚,水也圣洁,最适合孤身前去,洗涤凡心;像大海,容易接近却无法穷尽,身在低处却内力惊人,最适合邀约一群志同道合的友人,于风起云涌潮升潮落的时候畅想未来。此水不同于彼水,此境不通于彼境。

从住的地方走过去,要一个多小时。没有叫车,是因为一步步从街道楼宇走向湖山,渐绿渐湿,心也渐氤氲。从曲院风荷进去,人声鼎沸,虽有曲径万千,竟无一径可通幽。在玉带桥一侧岸边找到一条长椅,坐下,左边苏堤,右边杨公堤,前面是湖,湖再前面就是九耀山。我不喜欢苏堤,因为看过去不是山,而是高楼林立,把你的想象都扼杀了。这个地方似乎四年前坐过,五年前也坐过,不过那时候看西湖如看海,也没有逝水流年可供追忆。坐了有两个多小时,天色渐渐暗了,山变成远山,变成轮廓,变成影子……西湖的味道才算真正出来了。

回去的路上遇到一只白色的野猫,很脏,依然优雅。经过了金田一村餐厅,四年前和她在这里请金宝俊一行吃饭,味道不错。发出去一条短信,一直没有回复。过去和现实在这里交织荡漾,不知何时能够归于平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6-7 14:29 , Processed in 1.55539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