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171|回复: 7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也来与大家探讨下孩子就自学能力方面的引导培养

[复制链接]
1#
trueturn 发表于 2015-6-23 15: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关键的时刻。于是,我抓住了这个转折点。开学前,带孩子去找课外书,教孩子如何预习,告诉孩子上课要如何认真听讲,注重效率,回到家,课堂上老师教的如何先复习,再做作业,之后如何加强加深,如何查找答案,自批,自改。"

关键时期抓得好,抓到点子上了。

2#
trueturn 发表于 2015-6-23 15: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吧,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自学能力强,"

我也这么想,自已培养儿子具有较强自学能力。可是到了大学,感到不够用啊。
3#
trueturn 发表于 2015-6-23 16: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9-4 07:52
非常赞同坛主的观点,大家多写点在教子方面的体会和经验,不仅是对自己过去的总结,也是对现在的体认,虽然 ...

“大家多写点在教子方面的体会和经验,不仅是对自己过去的总结,也是对现在的体认,虽然具体事情已经是过去时,但你的观点很可能是最近刚刚形成和领悟到的,这就是所有规律的规律----后置效应。

它的珍贵之处还在于,这是自我领悟的过程,是亲身的体会和感知,也是行之有效的、适合自己孩子的独特方法(当然作为抽取出来的理念的合理部分,则具有普世性)。另外,还有助于激发和唤醒他人的经验积累和认知体验。在某种程度上说,总结和体味的价值要大于创造本身,因为它本身就是再创造,只是这种创造是在理性中进行的,也正因为如此,它的价值层面要高于创造的价值本身。”

以前在自已的一篇征文中,只贴出了几张图,戏称这是看图说话,暗香版主建议我写点字在上面。虽然内心感觉很有体会和感悟,却一直写不出,现在看了晚秋的一席话,觉得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4#
trueturn 发表于 2015-6-23 16: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神仙鱼 发表于 2012-9-4 08:14
做得真好。
这一点,咱们不像。我是根本就不管。
我说,学习上的事,是你自己的事,是老师负责的事。我 ...

“我说,学习上的事,是你自己的事,是老师负责的事。我是妈妈,只负责后勤。结果,我儿子上课时候眼也不敢眨,效率特高。”

也是好有智慧的妈妈。
5#
trueturn 发表于 2015-6-23 16: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9-4 08:03
楼主的经验总结很好!虽然只是看似简单的一条(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但收效甚佳。这就再次 ...


不是所有的教育方法都适合自己,但只要真正适合的,哪怕只有一条,就已经足够了。
6#
trueturn 发表于 2015-6-23 20: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rueturn 于 2015-6-23 20:30 编辑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9-4 09:45
很赞同丽日的观点!
从本质上说,我们做家长的,在理念上与现实中的教育落差,其背后的根源是中国的现实 ...


“从本质上说,我们做家长的,在理念上与现实中的教育落差,其背后的根源是中国的现实教育与本质教育的落差。”

我们家长要时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有疏忽,就出问题。
比如,适应了小学,要适应初中,适应了初中,要适应高中,适应了高中,要适应大学。我认为中国的教育在各个阶段是不连续的,不是循序渐进,逐层深入。比如,小学时作业少,初中突然大量的作业。又比如,由于初高中应试程度提高,初高中语文教育相较与小学语文教育,显得支离破碎。

如果说科大家长培养了孩子较好的学习习惯或学习方法,在小学或中学效果不错,可是到大学是不是很适用呢,如果这种学习方法不适用于大学,孩子自已会不会调整和改变。可是常识告诉我们,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多年养成的,一时半会是很难改变的。所以我们家长又会忧虑,而我现在就在反思,儿子中学的学习方法没有与大学提倡的学习方法很契合,是不是造成儿子学习兴趣、学习原动力下降的原因。
7#
trueturn 发表于 2015-6-24 10: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丽日和风 发表于 2012-9-4 10:27
晚秋说得极是,理念上与现实中的教育落差,往往会令孩子与家长,更甚的是某些学校、老师,都迷失了教育的 ...

理念上与现实中的落差,会令孩子和家长迷失。。。
丽日做得已经相当好了,仍然会有所担心,比如丽日说”按我的观点,心理上引导走在前面就可以了..具体学习,按步就班,其实没什么问题..就怕孩子做不到按步就班 ”  
我很想听丽日就“其实没什么问题..就怕孩子做不到按步就班 ”谈谈
8#
trueturn 发表于 2015-6-24 11: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9-4 10:35
其实俺想表达的很简单,这就是反复的、机械的、强化的、被动的、表面的,一切围绕成绩的教育模式和功能,是 ...

“反复的、机械的、强化的、被动的、表面的,一切围绕成绩的教育模式和功能,是不能培养出真正的能力的,一定一定让孩子保留些哪怕是残留的原始探求欲和想象力。”

现在反思这种学习能力到底能走多远。
9#
trueturn 发表于 2015-8-16 20: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rueturn 于 2015-8-16 20:41 编辑
丽日和风 发表于 2015-8-12 10:58
没想到,三年后的现在,仍有家长在关注我当时的那个贴,并这么认真的回复,虽然才看到,真心感动,您是一 ...


谢谢丽日鼓励,因为孩子大二状态不太好,我很想了解其他科学家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想找出差距,希望有所改进。你和大家的讨论对我帮助很大,我反思了一下,孩子的自学与自主也主要是围绕着应试教育方面来的,比如,主抓基础分,很少对难题偏题怪题下功夫,基本养成不做难题的习惯,尽量避开难题。比如,考试时,最后的难题留到最后有时间再做,一般是先把前面的题检查好几遍。高中还好,没有那么多难的,毕竟,在重点学校重点班,老师都是生怕有遗漏,反复讲,重点讲,难点在这样的环境里都慢慢化解了。是不是这样有了畏难的习惯,我说不好。但大学不一样了,特别是大二,课程相对难很多,老师一节课讲很多内容,讲很快,难点又多,学生会不会都这么过去了,儿子很不适应,问题慢慢积累,态度就开始消积、放弃、无所谓起来。我想这也许是我们家长和学生迷失的原因。
10#
trueturn 发表于 2015-8-16 20: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丽日和风 发表于 2015-8-12 11:02
保留原始探求欲和想象力,绝对可以让孩子走得更远更久,请相信我……当然我也将等待儿子下一个几年,他的 ...

“保留原始探求欲和想象力,绝对可以让孩子走得更远更久,请相信我……”
我相信你!以前我们没有重视孩子原始探求欲和想象力的开发培养,是我们家长的失误,认为那样耽误时间,消耗精力,应试教育让我们更重视怎样抓分,忽视对知识本原的探索精神。
儿子在这个暑假里做机器人项目,前一段时间还看不出什么效果,这几天看出他劲头比较足,兴趣渐浓的样子,几天来白天,晚上都在实验室里泡着。我也想和丽日一样,耐心等待他的成长,并相信他会走好。再次谢谢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6-15 20:24 , Processed in 1.35736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