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标题: 西湖晚唱(13):归乡的绿色通道 [打印本页]
作者: 张三 时间: 6 天前
标题: 西湖晚唱(13):归乡的绿色通道
本帖最后由 张三 于 2025-3-29 11:59 编辑
春和景明,返乡祭祖。
开车太累,高铁太贵,绿皮火车接地气。
300公里的路程,开车要三个多小时,两天里来回奔波,疲惫不堪。家乡的高铁站离市区三十多公里,从市区到乡下还有十来公里。坐公交的话要两个小时,价格便宜;直接打车也要一个小时,费用不菲。绿皮火车,车次少,时间长,但价格低,车站在市里,方便得很。
思前想后,还是老式的绿皮火车最有性价比。因其色绿,我称其为“绿色通道”。
当踏上绿色通道,比起开车和高铁,感觉大不相同。
虽然是上海到银川的班列,但在车厢里,一下子就感受到浓浓的乡音。开起口来,不由地从普通话模式切换到家乡话模式,前后左右大都是黄淮大地上的乡亲们呐。听他们倾吐打工的酸甜苦辣、儿女情长,于我心有戚戚焉。
当列车从长江大桥中穿行,可以从容地欣赏归帆去棹,似练澄江。这让我想起第一次横渡长江,还是三十多年前来江南求学呢。真是一场梦呀。
经过淮河时,河床上绿草茵茵,帐篷点点,以前可是风吹麦浪。
离终点还有十几公里时,眼睛会不停地向西边张望,寻找几公里外家乡的标志性建筑。以前是煤矿的矸石山,现在是电厂的冷却塔。几十年沧海桑田,只有这条铁路没变,标牌上的小站名煞是亲切,对我来说可谓老马识途。
到站之后,我真诚地婉拒了亲人迎接去住市里的邀请,而是坐上了通往乡下的公交。难得回来一趟,住一晚老地方,才能睡得安详。这才是回乡的正确的打开方式。
绿皮火车,绿色通道,就是一条时光穿越隧道。通过它,我从城市回到了乡村,从江南水乡回到了淮海平原,从现在回到了过去。在这个过程中,我抛却了悲伤,疗愈了思乡,恢复了元气,又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澄江似练
风吹麦浪
小河淌水
梦中故乡
苦读寒窗
地锅飘香
作者: 开口便笑 时间: 6 天前
您的帖子已被中科大家长论坛微信公众平台采用,谢谢!
作者: 邰靖文 时间: 4 天前
回家真好
作者: 樱樱 时间: 4 天前
上个周末我也回乡祭祖了,倒春寒,冷风冷雨,匆匆忙忙,下次天气好也要向楼主学习,好好体会春和景明的乡下
作者: 卡西莫多 时间: 4 天前
绿皮火车几个小时?
作者: 张三 时间: 4 天前
多谢笑版的支持和鼓励!
作者: 张三 时间: 4 天前
只是现在回去的越来越少了,一年回去一次就不错了。
作者: 张三 时间: 4 天前
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天的清明,看了下天气,没有雨。
作者: 张三 时间: 4 天前
绿皮火车是三个半小时左右,高铁是一小时一刻钟左右。
作者: 大路 时间: 3 天前
坐上绿皮火车回老家祭祖,旧居住上一住吃顿家乡菜,算是衣锦还乡的幸福。
作者: 一口一乐 时间: 3 天前
绿皮车,不仅是绿色通道,还成了观光专列,
很值得怀念
作者: 张三 时间: 3 天前
哈哈,平头老百姓,从来没有衣锦还乡的感觉。
说实话,上大学那几年,每次回来还是非常自卑的,同龄人都已经工作挣钱结婚生子了,我们还要啃老,伸手向父母要钱。
作者: 张三 时间: 3 天前
回想起来,那时站着也是一种幸福。
作者: 愚人 时间: 前天 16:35
300公里的路,开车不累的
作者: 雕刻时光 时间: 昨天 11:10
看到此文,让我想起乌兰察布女孩张潇冉写的《旧轨还乡》,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 张三 时间: 昨天 14:41
现在年龄大了,越来越不想开车了。以前孩子小的时候,都是开车回去。
不开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开车就没办法喝酒了。
难得回去一趟,不喝两口,都没有回家的感觉。
作者: 张三 时间: 昨天 14:44
本帖最后由 张三 于 2025-4-3 14:57 编辑
赶紧去找了《旧轨还乡》欣赏,比我的有情,比我的有意。我只是记个流水账而已。
漂泊在外,就是一只风筝。那回家的路,就是线。
当年迈的亲人不断故去,这线慢慢地就断了。
欢迎光临 中科大家长论坛 (http://ustcj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