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标题: 【中国科学报】中外学者发现锂离子传输“单壁锂阱” [打印本页]

作者: 云开月明    时间: 2020-4-22 08:51
标题: 【中国科学报】中外学者发现锂离子传输“单壁锂阱”

本报讯(见习记者杨凡 通讯员范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马骋课题组与中外学者合作,在锂电池固态电解质的离子传输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发现。研究者用球差校正透射电镜直接观测到了一种奇特的非周期性结构。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通过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对一种经典固态电解质锂镧钛氧进行观测,研究者发现大量单原子层缺陷。不同于晶界、层错等已知的非周期性结构,这种缺陷由一层化学成分、原子排列都不同于锂镧钛氧的单原子层物质组成,并且它们只会沿着特定的晶体学取向出现。这一微观特质导致所观察到的单原子层缺陷常常相互连接,形成闭合回路。

“这种非周期性结构就像单原子层构筑的‘围城’,里面的锂离子出不来,外面的锂离子进不去。”马骋说,“因此,尽管它们本身只有一个原子层厚,但却可以让相当一部分体积的材料无法参与离子传输,从而大幅降低材料整体的锂离子传输效率。”

基于球差校正透射电镜的观测结果,研究者通过理论计算发现这些缺陷尽管只有一个原子层厚,但其特殊的原子构型却可以彻底阻止锂离子在垂直方向上穿过。因此,当它们相互结合形成闭合回路后,锂离子无法进入或离开被缺陷封闭的空间,从而导致这部分材料被隔绝于整体的离子传输之外。电镜观测已证实该现象在样品中大量存在,而离子电导率将因此下降约1~2个数量级。

研究者把这种独特的非周期性结构命名为“单壁锂阱”。它的发现表明除了晶界、点缺陷以外的非周期性结构也有可能强烈地影响离子传输,因此在其它重要体系中也急需开展类似的研究。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5544-x


《中国科学报》 (2020-04-21 第1版 要闻)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0/4/354703.shtm


作者: 云开月明    时间: 2020-4-22 08:55
为马骋教授团队点赞!
作者: 沧浪    时间: 2020-4-22 11:10
每一次科技进步和科学新发现都让人振奋!尤其是中科大的科技进步更让人骄傲!
作者: 一口一乐    时间: 2020-4-23 09:26
研究者用球差校正透射电镜直接观测到了一种奇特的非周期性结构
作者: 一口一乐    时间: 2020-4-23 09:27
虽然完全看不懂
就是知道厉害
很厉害
作者: 一口一乐    时间: 2020-4-23 09:28
楼主好有心
不仅上了新闻
还让我们看到了图片上更大的那行黑字
感谢感谢
作者: 一口一乐    时间: 2020-4-23 09:29
“标准答案”型思维方式不可取
作者: 一口一乐    时间: 2020-4-23 09:29
现在的很多孩子基本上都是这么被教育出来的




欢迎光临 中科大家长论坛 (http://ustcj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