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标题: 蜀山夜话(19):左牵黄右握淮,滨海的海滨你来不来 [打印本页]

作者: 张三    时间: 2020-4-17 20:57
标题: 蜀山夜话(19):左牵黄右握淮,滨海的海滨你来不来
本帖最后由 张三 于 2020-4-18 08:26 编辑


       清明节假期带孩子去外婆家,孩子的唯一条件就是:带他去海滨看日出。嘿,这也算条件!其实我本来就有此打算呀。看来我们两人的默契度还是蛮高的。

滨海籍著名书法家管峻的作品

       外婆家在江苏的滨海。滨海,即黄海之滨,和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我们要去的滨海的海滨,北起黄河故道入海口,南到淮河(苏北灌溉总渠)入海口,两口之间有20多公里的距离,基本上是滨海整个海滨的南半段,故道入海口北面不远,就是正在兴建中的滨海港。

海滨及入海口示意图

       清明中午,我们就赶到了外婆家。白天风和日丽,晚上繁星点点,明天肯定是个好天气,能看到日出已没有任何悬念。

       早上4:00起床,4:40出发。从家到海滨,将近50公里的路程。凌晨的路上,基本上没有车子,红灯也很少,到了目的地月亮湾,才五点半不到。海滩和六年前大不一样,已被打造成度假区和海景公园。

想起了八十年代的喜剧电影《月亮湾的笑声》




       日出时间预计是5:41,在日出前的十几分钟里,我们就在沙滩上静静地等待,随便拍拍照。风虽不大,但温度低,只有2℃。身上穿了棉袄,手上却没有戴手套,一会儿手就被冻得瑟瑟发抖。人很少,十几个人吧。有几个人还支了帐篷,不知是不是昨晚就过来的。

       5:41分,太阳公公如约而至,我们拍照的拍照,录像的录像,整个日出过程,也就大约2分钟的时间。大大的太阳,大得就像落山时一样。





       欣赏了日出之后,我们先是向北去了黄河故道入海口。这里是个小渔港,闸口南边有十几家海鲜店,种类不多,只有贝类、螺类,没有鱼。买了点螺,我们就顺着海堤公路向南,去看淮河入海口。一路下来,路两侧全是大风车,东边一直延伸到海里很远。

陈毅的《再过旧黄河》诗

古黄河入海口上的水闸

帆樯林立的入海口港湾


        淮河入海口北侧,是一大片沙滩,在那里捡了不少贝壳;南侧有渔船在收网,到了跟前,刚出网的鱼,还活蹦乱跳的。经过讨价还价,买了大的支鱼、小的海鲈鱼。就在我们要离去时,渔民又拿出了一条鱼给我们看,我们一瞧,原来是海刀鱼,这个可不错哟!不过价格可就贵多了,要一百多块钱一斤。就在我们准备买一些时,鱼贩子来了,他不许渔民把刀鱼买给我们,经过软磨硬泡,最后买了十来条小一点的。总的来说,也算是满载而归。

长满青苔的海堤

小贝壳

淮河入海口收获的渔民及远方的水闸

支鱼、鲈鱼和刀鱼

淮河入海口的灯塔

       此次海滨之行,虽然寒冷,但看到了美美的日出,已经算是物超所值,又买到了新鲜的海鲜,更是意料之外呀。小小的遗憾,是没去看看滨海港,留待下次吧。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两天后,孩子就这次海滨之旅制作了一个哔哩哔哩短视频。视频里,孩子说:这时代塞给了我们太多的急躁和浮华,让我们失去了生活里的太多美好。到这时,从这里,我才知道了他要去海边看日出的理由。
小伙子眼里的日出




作者: 小芳    时间: 2020-4-17 21:13
太美啦!
借用苏轼的词,用得极妙!
作者: 月光光    时间: 2020-4-17 21:44
那几个灯柱像站岗的人。
作者: 16杰杰    时间: 2020-4-17 21:48
孩子说:这时代塞给了我们太多的急躁和浮华,让我们失去了生活里的太多美好。
为孩子点赞
作者: 浮云游子    时间: 2020-4-17 22:10
孩子的领悟力比大人强,我们经常走得太远却忘记为什么出发
作者: 佛宝16    时间: 2020-4-17 23:04
中年人在进行着生活的苟且,孩子还在梦想着诗的远方
作者: 闲庭漫步    时间: 2020-4-18 07:24
这种亲近自然的慢节奏生活,真好!

芸芸众生大都在盲目奔跑,殊不知,最好风景往往就在路上;适时放慢脚步,欣赏一下身边的风景,也会幸福满满。

作者: 沧浪    时间: 2020-4-18 10:41
孩子能有这样的感悟让人佩服!
作者: 云开月明    时间: 2020-4-18 13:46
本帖面面俱到,有历史典故、诗词、地图标注、各种美景、短视频截图。
作者: 大路    时间: 2020-4-18 14:40
干净清爽的日出画面,还真是洗尽铅华始见金,褪去浮华归本真。
作者: 蒲松龄    时间: 2020-4-18 16:41
谢谢您的分享
作者: 蒲松龄    时间: 2020-4-18 16:41
您的帖子已被中科大家长论坛微信公众平台采用,谢谢.
作者: 张三    时间: 2020-4-18 17:33
小芳 发表于 2020-4-17 21:13
太美啦!
借用苏轼的词,用得极妙!

哈哈,我是先写的游记后起名字,想来想去突然想起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这句来。
作者: 张三    时间: 2020-4-18 17:34
月光光 发表于 2020-4-17 21:44
那几个灯柱像站岗的人。

您这一说,又看了一下,还真的很像!
作者: 大路    时间: 2020-4-19 10:52
滨海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假以时日一定会得到长足发展。
作者: 一口一乐    时间: 2020-4-19 21:20
楼主真有才
作者: 一口一乐    时间: 2020-4-19 21:21
全国各地跑透透
美景尽收眼前
作者: 张三    时间: 2020-4-19 22:52
蒲松龄 发表于 2020-4-18 16:41
您的帖子已被中科大家长论坛微信公众平台采用,谢谢.

多谢鼓励和支持!
作者: 16数+京-蓓    时间: 2020-4-20 11:55
孩子说:这时代塞给了我们太多的急躁和浮华,让我们失去了生活里的太多美好。

孩子开始思考了
作者: 张三    时间: 2020-4-21 20:30
16杰杰 发表于 2020-4-17 21:48
为孩子点赞

自进入中学以后,出去玩的时间就少多了,都想不起来去过哪里,所以他感慨失去了很多太美好的东西,而六年前的初一暑假来海滨玩过的那一次,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作者: 张三    时间: 2020-4-23 08:14
佛宝16 发表于 2020-4-17 23:04
中年人在进行着生活的苟且,孩子还在梦想着诗的远方

这恰恰是孩子学生时期最珍贵的地方,用世俗的话讲,叫涉世不深。随着慢慢地成长,远方越来越近,诗也越来越短。
作者: 一口一乐    时间: 2020-4-23 09:23
少年轻狂
想远方

中年行囊
泪两行

老年檐下
晒太阳




欢迎光临 中科大家长论坛 (http://ustcj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