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2018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结果揭晓,上海、北京、合肥夺得前三。
不久前,央视财经《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8-2019)》显示,安徽省合肥市美好生活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指数,在全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中排名前十。2018年,合肥全市生产总值7822.9亿元,而10年前,合肥GDP只有1665亿元。10年间合肥赶超跨越,“东方硅谷”“创新之都”美誉纷至沓来。
为什么是合肥?
在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凌云眼中,这正是合肥的创新气质。“接下来,合肥还将以追赶者、领跑者、奋斗者的姿态主动作为,砥砺前行。”凌云表示。从“科教之城”到“创新之都”,科技创新已成为合肥的一张崭新城市名片,科技创新被嵌入了合肥的城市基因,也塑造了合肥独特的城市气质。
在合肥加速奔跑的背后,置身其中的中国科技大学和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无疑就是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双轮驱动”。
一所大学影响城市气质
一所好大学对一座城市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合肥之所以能成为“四大科教基地”之一以及国家正式批准建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国科技大学居功至伟,合肥科技发展由弱到强,中国科技大学功不可没。
1999年,中国科大学生刘庆峰和18位同学蜗居在学校附近的出租房搞研发。20年后,以科大讯飞为创新龙头的“中国声谷”在合肥横空出世。
集聚资源要素、出台专项政策、设立50亿元产业基金、开放创新平台……作为首个国家级智能语音产业集聚区,“中国声谷”一出生就发力提速,一举站上产业制高点。“目前,这里已集聚包括BAT、科大讯飞在内的400多家企业,初步形成辐射全球的智能产业集群。”合肥市发改委副主任程宗好介绍,这里研发的各种爆款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引领着产业风潮。
4月26日,墨子量子科技基金会在中国科大公布2018年度、2019年度“墨子量子奖”获奖名单,12位中外科学家获得这一荣誉。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大教授潘建伟是获奖者之一。
近年来,潘建伟率领科研团队,在量子信息科技领域作出卓越贡献。2016年8月16日,潘建伟团队牵头研发的世界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至2017年8月,“墨子号”完成全部预定科学实验任务,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2017年9月29日,由潘建伟团队牵头建设的首条远距离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正式开通。结合“墨子号”与“京沪干线”,天地一体化的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初现。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奥地利科学院的合作,实现了北京和维也纳之间相距7600余公里的首个洲际量子保密通信实验,全球化量子通信的可行性也在探索之中。
安徽的量子信息科学领域还衍生出一批高科技企业和关键核心技术。其中,科大国盾量子公司成长为全球领先的量子通信设备制造商和量子安全解决方案供应商。此外,致力于量子计算的本源量子公司,也于2018年研发出中国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
“以前,基础研究和产业化之间是‘死亡之谷’。做基础研究的人不太关心产业化,做产业化的人不太关心基础研究,没有做好衔接。”在潘建伟看来,科技成果的转化最终还是要靠企业来开发产品,进而投向市场产生经济效益,这些企业也必然以小企业为主。
“科大的科技成果都是硬科技,不太容易直接转让给其他企业,所以往往需要成立新的公司,科大国盾就是这样的案例。”中科大副校长罗喜胜告诉记者,由安徽省、中国科学院、合肥市和中科大四方共建的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目前已经孵化了233家企业,其中36家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一项项令人瞩目的创新亮点背后,合肥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
“当前,合肥正在不断凝聚创新要素,逐步将创新优势变成产品优势,把产品优势变成市场优势。”程宗好说,经过多年深耕,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撑创新转型升级发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论是产业规模还是核心技术在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
一个院所提升城市实力
“一束激光射向大气层,即可监测空气中污染物的立体分布,通过定点扫描和走航并行的方式,方圆几公里的污染源分布情况尽收眼底。”合肥光博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帅在介绍大气污染在线溯源立体走航车时说,该产品可以为大气污染治理、重污染应急决策等提供在线污染溯源监测手段和技术支持。该公司的创办人是毕业于“科学岛”的5位光学博士。
“科学岛”是合肥人对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昵称,因其坐落在四面环水的岛上。这个地方也成为助推合肥科技创新的“另一极”。
位于“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同样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点。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聚焦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能源、信息、生命、环境四大领域,开展原始创新,做出了大量重大原创成果。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匡光力告诉记者,被称为“人造太阳”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在2018年实现加热功率超过10兆瓦,等离子体储能增加到300千焦,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达1亿摄氏度,成为当年度国际聚变研究领域取得的最好成果。在环境领域,搭载安徽光机所3台载荷的高分五号卫星在2018年5月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高光谱分辨遥感卫星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学岛”上固体所研制的着陆缓冲拉杆元件,成功应用于“嫦娥四号”探测器,为探测器今年1月3日在月球背面安全软着陆发挥了重要技术支撑作用。“另外,依托强磁场装置的拓扑磁学研究也取得重要进展,比如,首次在实空间观测到磁浮子、首次在氧化物薄膜中直接观测到斯格明子等。”匡光力说。
大科学装置集群的建设,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科学岛’上第3个大科学装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也已经启动建设。另外,我们还在筹划两个新的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匡光力介绍。
与此同时,作为大科学装置集群载体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的建设也在快速推进。“未来,这里将会成为全球最美的科研圣地,形成更多国际一流的原始科学创新成果。”匡光力充满期待。
除了形成原始创新科技成果,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还致力于催生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全链条创新体系,从而成为“科学技术重要发源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安徽省发改委主任张天培说,截至今年3月底,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或科技资源利用成立的公司23个,而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投资并运行的企业已达64家,其中一级企业就有37家。
张天培说,如今,合肥已形成人工智能、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创意文化六大产业集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形成一批引领性项目、原创性科技、突破性产业化、支撑性人才、示范性制度及开放性合作等六大成果。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让我国在量子、核聚变等科学领域保持国际领先地位。(本报记者 常河 本报通讯员 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