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标题:
决定一个人能做多少事的资本,是精力而非时间
[打印本页]
作者:
无止境
时间:
2017-3-29 18:22
标题:
决定一个人能做多少事的资本,是精力而非时间
人的精力是个有趣的话题。总有人会依据经验说上午适合干什么、下午又该做什么诸如此类的话。这里我只是依据个人的体会谈谈人的精力,或者说是能量(energy)。
我爱好不多,唯以慕课为趣,以狩猎全球线上学习资源为乐。在各大慕课平台打拼了半年多,线上学习的体会日深。慕课不仅仅与学习有关,更强调如何学习及提升学习效率。首先,慕课时间周期短,通常一段视频不超过15分钟,学习者可以摆脱冗长的学时;其次,很容易邂逅精致顶尖的课程,而不必抓狂于教务选课彩票系统;最后则是可以“任性”地进行自主学习,或是搜尽该课的全套附件(视频、课件、兄弟链接、讨论区、作业、考试等),或是适当退课寻求更适合自己的替代课程。
线上课程最方便的是,学习者完全可以探索最适合他自身的学习进度。最常见的学习进度的标尺是时间和课时,方便教学组织。但它也不可避免地弱化了学生个性差异和课程时段分布等因素。在这里,你是个体学习进度的安排者,有自主学习的妙境,使每一份精力得其所用。
时间和精力常被并列表述,然而它们却差别不小。我们向来以“时间”为基准安排行程,制定各种规划,这虽然有相对的客观性,结果却并不总如人所愿,因为人们常常忽略了一个不可量化的指标——精力(能量)。不难发现精力会潮起潮落,有低谷高峰,有动态平衡,且短暂的有关未来的精力指标与短暂的过去的行为模式息息相关。精力虽然不像时间那般均一,但它确应该成为个人掌控自身资源的基准,应被视为过往精力使用的反馈者。
由于人卷入的事务会越来越多,时间只会变得越来越少,这使得多数人对时间抱有的消极观念远大于积极想法。为什么我们一提到时间就会想到“时间不够用”、 “时间都去哪了”,为什么古往今来都视时间为匆匆的流水、不复回的江河,为什么时间总和“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等感叹联系在一起呢?面对大自然、客观的时间,人总显得无能为力,而消极之叹无需任何努力,却又将一切的不顺之境归于时间。稍有头脑的人,则会将时间纳入可掌控可管理的轨道,研究出众多管理时间的学问。
而现代人对精力的思考似乎不多(也有优秀的书籍如洛尔的《精力管理》),偶尔会冒出诸如“精力不足,让我休息休息”“精力无限,可以做很多事”的主观感受。其实真正能决定一个人能做多少事的资本是“精力”而非“时间”,只不过人们在潜意识中将“精力”与“时间”设定为正相关,着重于“珍惜时间”而非“善用精力”。
我们总能挖掘出精力的积极属性。精力让人捉摸不透,也让人对其保有美丽的幻想。这个幻想也可以成为现实,因为精力可以越用越多,前提是你知道如何善待它并加以增值。我们都说大脑越用越灵光、不用易生锈;精力也是类似,不同种类的精力也可以相互转化相互促进。
假设我们将精力分为两大块:脑力与体力。适当的运动(消耗体力)有助于增进学习(优化脑力),相对静态的学习活动(使用脑力)并不妨碍人们恢复体力。过度的运动(体力枯竭)不利于学习(脑力无效),而过度的学习(脑力枯竭)会使身体趋于静态的休息(体力无效)。精力是多种可再生资源的组合,是一个微妙的“生态系统”。若避免滥用资源而致系统紊乱,精力这个潜力光明的系统是可以产生无限的“财富”的,可以实现正循环。
事实上,精力运作的机制比人想象得要复杂许多。我们或许只能够更多依赖个体的实践经验窥测其大致走向,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精力存在于人的生活之中,隐性地主导着人的活动。
希望我们在思考时间问题时,也能够深思人的精力,因为精力就是我们身上时间的肉身。
(
作者:
徐珊
浙江大学大一学生,南方周末)
作者:
闲庭漫步
时间:
2017-3-30 08:20
很有道理!
作者:
16杰杰
时间:
2017-4-5 18:57
您的帖子已被中科大家长论坛微信平台采用,谢谢!
作者:
16创+苏-飞飞
时间:
2017-4-8 11:01
决定一个人能做多少事是激情而非才华
欢迎光临 中科大家长论坛 (http://ustcj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