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标题: 潘建伟启示我们的...... [打印本页]

作者: 晚秋归来    时间: 2016-3-17 09:32
标题: 潘建伟启示我们的......
        看了央视“开讲了”以及潘建伟相关个人资料,真的非常赞同他的主要观点,似乎有种无法言表的契合,这种契合,有违中国现行的、常规的教育评判标准和运行体系,也有违我国现行的价值判定标准。
       为了思考问题,可以放弃成绩。潘建伟在科大上本科时,为了思考量子纠缠问题,量子力学差点没考及格。其实,这只是事实的一部分,而且是表面事实,更为可贵的是:对于此事的态度(本质事实)——我们从来没有在任何场合听到过,潘建伟和他的父母对于此事有过哪怕丝毫的悔意。这说明:有比取得好成绩更为重要的东西,只是我们没有正视或不敢正视。女儿也说过,科大教的量子力学,上课速度很快,无论是课本还是老师讲课,很多问题还都没有讲清楚,就草草了事。当然,要想取得好成绩,不把问题搞清楚也是可以的,但要真正把量子力学的问题搞清楚,就需要花费成倍的时间和精力思考,而这种思考的进度却无法赶上正常的讲课进度。这就有一个取舍问题,潘建伟取的是思考,舍的是成绩。
      思考本源问题,放弃外在功利。潘建伟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在阿尔比斯山旅游时,碰到了一个80多岁的当地老太太,老太太说读过潘建伟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再就是在德国做鼻息肉手术时,两个护士在手术刚刚进行完,就迫不及待地追问潘建伟关于量子叠加的问题。这位老太太和两位护士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素养,远远超出功利色彩。潘建伟十分推崇爱因斯坦所说的第三种人:探究宇宙的奥秘,觉得比兴趣使然或功利使然好得多。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有很多人认为,人必须适应环境,中国的教育就是充满功力色彩的,不可能置身事外。或者认为,先求功利,在逐渐去除功利,最终达到纯粹。潘建伟的经历,就回答了以上十分错误的认识——唯有从起点上纯粹,才能逐渐接近纯粹(宇宙本源)。
       潘建伟是科大教育的异类,也是中国教育的异类。此处删去800字。。。。。。


作者: zhulinfeng13956    时间: 2016-3-17 10:12
其实自古以来的大科学家都是以兴趣为导向的,是个纯粹探究自然世界的秘密为存在的理由!甚至为了科学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那来的考虑什么功成名就后自己如何如何的,如果真是那样功利的话,反而不可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成就!
作者: trueturn    时间: 2016-3-17 10:42
看了潘建伟《开讲啦》的演讲,感到哲学味很浓,听了有一种似懂非懂的感觉。。。
对老太太和护士谈量子的故事很有感触,也让我反思国人的科学素养问题,当然主要是我自已的科学素养。为此,一冲动之下想购买扎克伯格给未满月女儿读的《量子力学》,还想翻翻《爱因斯坦文集》。。。
作者: 亦凡    时间: 2016-3-17 10:44
循规蹈矩,只能是墨守陈规,难有大的突破。科学之探索,需要兴趣的源动力,需要自由的驱动力。
作者: 晚秋归来    时间: 2016-3-17 10:45
zhulinfeng13956 发表于 2016-3-17 10:12
其实自古以来的大科学家都是以兴趣为导向的,是个纯粹探究自然世界的秘密为存在的理由!甚至为了科学不惜牺 ...

潘建伟在科大同班的那七个高考状元,不知怎样?在科大,比潘建伟GPA高很多的、早早出国的,又不知怎样?
作者: trueturn    时间: 2016-3-17 10:53
本帖最后由 trueturn 于 2016-3-17 11:05 编辑

想起了以前看的百度科大贴吧《科大人那些非典型的科大事》,里面不在乎gpa的奇葩学霸,找任课老师只看讲课不看给分的学生。
作者: zhulinfeng13956    时间: 2016-3-17 11:59
此帖被中科大家长论坛微信采用,谢谢!
作者: 闲庭漫步    时间: 2016-3-17 12:37
本帖最后由 闲庭漫步 于 2016-3-17 13:03 编辑

终于又读到前辈的原创作品了,前辈果然与众不同,敢讲真话、敢于针砭时弊、敢于坚持真理,佩服!
没错,学习中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人生中有比名利更重要的东西;中国的教育体制不改革、中国的信仰危机不解决,科技和学术就很难出大家!
作者: 闲庭漫步    时间: 2016-3-17 12:40
zhulinfeng13956 发表于 2016-3-17 10:12
其实自古以来的大科学家都是以兴趣为导向的,是个纯粹探究自然世界的秘密为存在的理由!甚至为了科学不惜牺 ...

科学本应是个纯粹的东西,一切与功名利禄相挂钩的科研,都不会真正研究出什么名堂的。
作者: 闲庭漫步    时间: 2016-3-17 12:50
本帖最后由 闲庭漫步 于 2016-3-17 12:53 编辑
亦凡 发表于 2016-3-17 10:44
循规蹈矩,只能是墨守陈规,难有大的突破。科学之探索,需要兴趣的源动力,需要自由的驱动力。


赞!科学探索需要兴趣和创新,其中,缺少一个条件,都不可能出成果;而现行的教育体制其实是在扼杀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出来的大都是标准化的应试工具……如此下去,如何实现科技强国梦?
作者: 闲庭漫步    时间: 2016-3-17 12:56
trueturn 发表于 2016-3-17 10:42
看了潘建伟《开讲啦》的演讲,感到哲学味很浓,听了有一种似懂非懂的感觉。。。
对老太太和护士谈 ...

感觉姐姐是个特别爱学习的科学家。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还能静下心来学习的人,真的不多了。
作者: 闲庭漫步    时间: 2016-3-17 13:01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6-3-17 10:45
潘建伟在科大同班的那七个高考状元,不知怎样?在科大,比潘建伟GPA高很多的、早早出国的,又不知怎样?

我也同样在想,当年那些中学时代和大学时代的状元和学霸们,现在怎么样了呢?是否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呢?中国为什么没有人来研究这个问题呢?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对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应该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的。
作者: zhulinfeng13956    时间: 2016-3-17 13:04
亦凡 发表于 2016-3-17 10:44
循规蹈矩,只能是墨守陈规,难有大的突破。科学之探索,需要兴趣的源动力,需要自由的驱动力。

“需要兴趣的源动力,需要自由的驱动力”。凡版主这句话说得太好了!
作者: 闲庭漫步    时间: 2016-3-17 13:10
trueturn 发表于 2016-3-17 10:42
看了潘建伟《开讲啦》的演讲,感到哲学味很浓,听了有一种似懂非懂的感觉。。。
对老太太和护士谈 ...

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公民的素养与发达国家公民素养的差距有多大,当别的民族的公民在关注科学时,我们的同胞们却大都在看手机、谈八卦、想着怎么赚钱……
作者: 晚秋归来    时间: 2016-3-17 13:13
闲庭漫步 发表于 2016-3-17 12:50
赞!科学探索需要兴趣和创新,其中,缺少一个条件,都不可能出成果;而现行的教育体制其实是在扼杀孩子 ...

行业和产品需要制定产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唯独是人才,不能用一种设定的外在标准来衡量和制造。
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不是生产不出好产品,而是把人当做产品来生产。
作者: 晚秋归来    时间: 2016-3-17 13:17
在某种程度上,潘建伟只能是未纳入科大生产体系的少数非标准化的等外品而已。
作者: 晚秋归来    时间: 2016-3-17 13:22
实话说,潘建伟从未表达过在科大求学期间,或老师、或学长、或氛围能够给他带来内在的、本源的、持续的激励与兴奋。。。。。。
作者: 盈袖暗香    时间: 2016-3-17 13:42
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探索的动机,受益匪浅。
物理本来以为会很枯燥,但是在潘教授的讲解下,觉得很亲切
作者: trueturn    时间: 2016-3-17 14:44
闲庭漫步 发表于 2016-3-17 12:56
感觉姐姐是个特别爱学习的科学家。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还能静下心来学习的人,真的不多了。

版主过奖了,书还没有买,也没有看。。。

作者: 海之女    时间: 2016-3-17 14:49
潘教授的《开讲啦》很值得一听!我把它放到了同学群里竟然引来大家关于宿命的争论
作者: trueturn    时间: 2016-3-17 14:52
儿子这学期课比较多,我们不担心他学不好,而是怕他考不好,他爸爸小心翼翼建议是否少选两门,他说没关系,那几门不考试。我估计不是卷面考试,是报告论文类的考核。
作者: 笑春风    时间: 2016-3-17 15:42
俺不敢奢求儿子成为科大教育的异类,不过儿子选课也不完全看老师给分……
作者: 晚秋归来    时间: 2016-3-17 15:52
笑春风 发表于 2016-3-17 15:42
俺不敢奢求儿子成为科大教育的异类,不过儿子选课也不完全看老师给分……

恐怕很多人在到科大之前,就已经不可能成为异类了。
作者: 晚秋归来    时间: 2016-3-17 16:05
老科学家都知道,我们原来多次探讨过这类问题,跟着大部队走,省心、省事、省钱,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皆大欢喜,喜从何来?科大毕业证、保研、出国,尤其是全奖出国,最顶级的快乐莫过于全奖到美国TOP前几的学校。这种轨迹,不是培养不出人才来,而是极难培养出世界级的人才,换句话说,原本具有世界级天赋的孩子,这样培养无异于扼杀。
作者: 晚秋归来    时间: 2016-3-17 16:16
女儿同级同专业的室友,去年全奖到了斯坦福,结果表现平平,不经考试成绩大多处于B B-水平,而且没有专业追求,对于前途没有信心。
作者: 闲庭漫步    时间: 2016-3-17 19:05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6-3-17 16:16
女儿同级同专业的室友,去年全奖到了斯坦福,结果表现平平,不经考试成绩大多处于B B-水平,而且没有专业追 ...

看来出不出国,还真要慎重,不能跟风!
作者: daibin    时间: 2016-3-17 20:13
看了潘建伟的《开讲了》,之前也看过科大郭光灿老师的《量子力学》网上课程,似懂非懂。觉得好玩,自己写了篇题为《戏说量子力学与管理学的相似性》聊以自娱。量子力学的确巅覆传统精典力学的概念,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出现世必将带来世界的一场变革。潘建伟今天成功了,我们可以用他的成功去推导一些成功或不成功的模式,其实我认为是不太正确的,例证法通常是无力的——成功了才去谈过程,能否用可用过程去推导成功呢?比如,通过潘建伟说明不进名校才能成功显。然是悖论嘛,进名校成功的案例或许更多。总结是件谨慎的事,总结出不是规律的所谓规律,比不总结更可怕。一已之言,得罪之处敬请谅解,绝无冒犯之意!
作者: 闲庭漫步    时间: 2016-3-17 20:30
daibin 发表于 2016-3-17 20:13
看了潘建伟的《开讲了》,之前也看过科大郭光灿老师的《量子力学》网上课程,似懂非懂。觉得好玩,自己写了 ...

大家的观点都说出来,讨论讨论,见仁见智,无妨。我们的论坛需要百花齐放、提倡百家争鸣。
作者: 本立道生    时间: 2016-3-17 22:14
本帖最后由 本立道生 于 2016-3-17 22:21 编辑

所以,大学好不好,要看是不是有懂教育的领导和教授们,尤其是校长一职至关重要。现在的教育,如果走“唯有从起点上纯粹,才能逐渐接近纯粹”的路子几乎行不通,培养出的考试机器,对科研真正有兴趣的也少之又少。所幸的是科大在全国高校中坚持不扩招、精品教育、学风等方面还算是距离“纯粹”最近的高校,不跟风是前提,但是比肩世界一流大学距离不是一点点。
作者: 晚秋归来    时间: 2016-3-18 08:24
daibin 发表于 2016-3-17 20:13
看了潘建伟的《开讲了》,之前也看过科大郭光灿老师的《量子力学》网上课程,似懂非懂。觉得好玩,自己写了 ...

我不是在总结,更不是在找所谓的成才规律,我是在展示,展示一个像潘建伟这样的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的所思所想所悟,展示人们普遍认为的成才之路或规律,与潘建伟式的人物,有何区别?并试图分析造成这种区别的本质原因。说明了——很多人(甚至教育者)将成功的标准寄托或投射在外在地、易逝的、表象的事物中,而心中原发的探索动力,也早已经被外在的所谓标准异化或迁移。
作者: 晚秋归来    时间: 2016-3-18 08:39
以潘建伟的资质和勤奋,他完全可以像身边的尖子生那样,为得到TOP级的OFFER,努力有针对性地积攒GT成绩、科研经历等,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他果敢地舍弃了有违于内心探索的外在动力来源,而选择了真正的科学起点和科学探究过程,这不是规律,这是科学探究精神,是为了更好地探究科学的奥秘而舍弃外在成功的牺牲精神。
作者: 晚秋归来    时间: 2016-3-18 11:27
本立道生 发表于 2016-3-17 22:14
所以,大学好不好,要看是不是有懂教育的领导和教授们,尤其是校长一职至关重要。现在的教育,如果走“唯有 ...

纯粹的学校,世界上是不存在的,唯有纯粹的科学精神,才是大学之魂。
作者: 六一    时间: 2016-3-18 13:14
终于有些相信孩子的话了,他说有些同学GPA虽然高,却是为了成绩而学习,考完试还是不懂的,有些同学为了把问题弄清楚,想明白,却不在乎成绩的。
作者: trueturn    时间: 2016-3-18 16:02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6-3-17 16:16
女儿同级同专业的室友,去年全奖到了斯坦福,结果表现平平,不经考试成绩大多处于B B-水平,而且没有专业追 ...

中国顶尖学生与美国顶尖学生经过各自不同的本科教育,来美后在研究生博士阶段差距拉大,最终走学术道路的人很少,大部份转到工业界和其它行业。
作者: 晚秋归来    时间: 2016-3-18 16:05
trueturn 发表于 2016-3-18 16:02
中国顶尖学生与美国顶尖学生经过各自不同的本科教育,来美后在研究生博士阶段差距拉大,最终走学术道路的 ...

是啊,这就是教育是否功利的分界点。
作者: 晚秋归来    时间: 2016-3-18 16:09
trueturn 发表于 2016-3-18 16:02
中国顶尖学生与美国顶尖学生经过各自不同的本科教育,来美后在研究生博士阶段差距拉大,最终走学术道路的 ...

为了外在功名求学的人,属于爱因斯坦所说的第一种人。这种人是需要的,但是科学的殿堂,如果都是这类人的话,大厦将会倾倒。。。
作者: 向阳花    时间: 2016-3-18 17:08
唯有从起点上纯粹,才能逐渐接近纯粹!
作者: 向阳花    时间: 2016-3-18 17:08
唯有从起点上纯粹,才能逐渐接近纯粹!
作者: 向阳花    时间: 2016-3-18 17:09
唯有从起点上纯粹,才能逐渐接近纯粹
作者: 闲庭漫步    时间: 2016-3-19 16:52
六一 发表于 2016-3-18 13:14
终于有些相信孩子的话了,他说有些同学GPA虽然高,却是为了成绩而学习,考完试还是不懂的,有些同学为了把 ...

其实,往往是那些不惟gpa而致力于弄懂问题的同学易出创新成果。
作者: 晚秋归来    时间: 2016-3-20 16:28
季羡林曾经说,一定要说实话,但实话不全说。
作者: 晚秋归来    时间: 2016-3-20 16:28
季羡林曾经说,一定要说实话,但实话不全说。
作者: 四叶苜蓿    时间: 2016-3-21 11:51
本帖最后由 四叶苜蓿 于 2016-3-21 11:55 编辑

“探索的动机”
对科学对自然的那种原始的好奇、兴趣和初心,才是最珍贵的.


作者: 四叶苜蓿    时间: 2016-3-21 12:02
欧州国家的人,只所以能保持那份对自然的兴趣和好奇,是因为他们有优越的社会福利保障,当人们不再为生存而担忧的时候,必然会遵从内心的声音去从探索自然的奥妙。
作者: 乖乖熊    时间: 2016-3-22 16:38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6-3-17 13:13
行业和产品需要制定产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唯独是人才,不能用一种设定的外在标准来衡量和制造。 ...

比喻精当
作者: 向阳花    时间: 2016-3-27 22:22
潘建伟是科大教育的异类,也是中国教育的异类
作者: 向阳花    时间: 2016-4-13 13:34
天生一人就有一路!
作者: trueturn    时间: 2017-6-13 09:05
开讲啦潘建伟完整版视频及演讲稿:探索的动机(第171期)_慕欢慕欢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251b4e0102w2yc.html
作者: 蓼城铺路石    时间: 2017-8-22 13:31
希望一直纯粹下去!




欢迎光临 中科大家长论坛 (http://ustcj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