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标题: 把培养“野性而又高贵的人格”的孩子作为教育奋斗的目标 [打印本页]

作者: zhulinfeng13956    时间: 2016-3-16 08:42
标题: 把培养“野性而又高贵的人格”的孩子作为教育奋斗的目标
文|田国宝
当今,中国的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是一种“本末倒置”与“拔苗助长”的教育体系,侧重的是“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核心课程的系统训练,这是一种重知识、重理性、重科学、重智商开发的左脑型教育。

在社会生存竟争的压力下,以教育人们“学会工作”为目的,缺少自由玩耍与体育,缺少艺术活动的浪漫,缺少劳动与品格的塑造,缺少“爱心”与生态世界观的培养,过早的让孩子在12岁以前接受太多的知识灌输与逻辑思维训练,抑制了形象思维与情商的生长发育,使右脑神经细胞由于缺少外在的形象化物象的刺激而全面萎缩,从而失去了想象力、失去了生命激情与创造性、失去了生活的丰富与生命的尽性。显然,中国的教育体系过早地耗散了孩子的元气,是给孩子“放气”的教育,它的本事就是把活蹦乱跳的孩子变成蔫了吧唧的皮球。

欧美国家的强大,首先是他们的人文、制度与教育系统的强大,其次才是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强大。也就是说是精神的强大才导致了物质的强大。欧洲的教育,他们从古希腊开始就把培养“野性而又高贵的人格”作为教育奋斗的目标。

“野性’就意味着“身强力壮、吃苦耐劳、追求自由”,“高贵”就意味着“情趣高雅、追求卓越、严于律己”,于是,基础教育就为孩子与学生们创造了许多“自由探索的空间”与“自由探索的时间”,就有童子军,玩耍多,体育课多,艺术活动多,项目活动多,课后社团活动多,父母带孩子参与教会活动多。这种以人格为中心的教育就全面奠定了人生的根基。

在我看来,美国基础教育的真正精华是在每天下午3:00放学以后的围绕“体育、艺术、社会实践”而展开的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学生们自由选择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也可以不参加。

人生就象是与自己比赛的马拉松赛跑,西方教育倡导的是“先慢后快”,人格先成长,智能与技术后成长,体能与意志先成长,知识与技能后成长,他们的人就越来越有后劲,中国的知识教育模式造成的后果是“先快后慢”,教材体系性强,知识难度大,条条框框语言刻板,缺少形象的情节与故事性,分数竟争、班级排名,智能先成长,人格萎缩了,知识先成长,心力与体力萎缩了,长大后,只能干点技术活,讨口饭吃。

如果把人生比喻为万米赛跑的话,中国的教育体系是从理性灵魂开始的,重视逻辑把握的训练,刚开始就起跑快,拼命往前冲,也许会赢前面的3000公尺,但由于过早地耗散了孩子的元气与能量,就多半会输掉后面的7000公尺;西方的教育是从“躯体—情感意志”开始的,也许刚开始跑得慢,会输掉前面的3000公尺,但由于重视动作把握与形象把握的训练,打好了人生的基础,就多半会赢后面的7000公尺。

中国的教育是赢一段时间,而输一辈子;西方的教育是输一段时间,而赢一辈子。中国的教育是“先紧后松”,“紧”是基础教育难度大,以“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主课为核心进行系统训练,以考试为中心,强迫学生学习与考试,把学生们累垮了,造成普遍厌学,“松”是学生们考上大学了,离开了家长的管制与升学考试的压迫,终于可以玩耍了,大学里追星族成群,流行音乐、经商热、社交热抑制了读书热成了校园文化,躲避崇高的染色斗、追星族、玩家成了时代弄潮儿的象征,大学成了“市场”、“官场”、“玩场”,大学象牙塔的理想主义精神失落了,校园正在成为文化的沙漠与精神的废墟。

而美国的教育是“先松后紧”,基础教育的理念是“少学多玩”,“玩耍”是最好的学习,幼儿园与小学很放松基本上是在玩耍中度过的,从初中开始好象才进入了正规的学习,没有升学考试与分数排名,没有指定的教材,每个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要求自主选择教材,在教学内容与教学实施方面有较多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

整个基础教育以人文教育为中心,重视体育、音乐、文学、美术、手工、人文历史地理、科学、数学、写作、社会研究、外语等课程的学习。教材印刷得很精美、是大开本、图文并茂、故事性强、内容丰富、编得很厚、知识面宽、重视世界文明的学习、知识难度小,就象科普读物,容易学习,练习题灵活多样,经常围绕项目进行社会调查与观察,并作动手动脑和写报告的科学研究,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想象力,自由活动时间较多,以“活动’为中心。

下午3:00就放学了,体育活动多,艺术活动多,社会活动多,松松垮垮,体格健壮,心力与体力都好,考上大学后,知识结构全面而又学习任务重,前2年主要是通识教育,后2年主要是专业教育,很容易转专业,有较多自主选择的机会,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了,就出自内心地自觉学习,是自己想“紧”。

放眼看世界,中国人的位置在哪里?中国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家吗?有原创性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吗?世界上的人文、社科、科学技术与发明创造有多少是中国人搞出来的呢?

人的成长应遵循“自由—选择—责任”的人格建构规律:基础教育阶段要强调学生自由的探索而不是相互攀比分数的高低。教育不是制造产品的工业,而更象是需要精耕细作的农业,是一门“慢”的艺术,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要尊重学生丰富的个性,教育要强调“慢”,强调“活动与快乐”,强调“体验—理解—实践”,强调“野性、清新、舒缓、浪漫与原始生命力的勃发”,“身、心、灵”的健康成长尤其忌讳强迫与压力而需要很放松的外在条件,需要通过“慢”的节奏,通过“自由与自我选择的探索才能逐渐走向自觉”,从而奠定好人生的根基。

人格成长第一,智能成长第二;生态世界观、品格、体育、音乐、文学、美术学习第一,数学、科学、历史、地理、英语、电脑学习第二。给儿童更多属于自己的空间与自己的时间,让他们的“身、心、灵”在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过程中得到健康、自主、快乐而尽性的发展。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权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而且,也只有在一个属于自己的较大空间与较长时间里,在放松的、快乐的、尽兴玩耍的、游戏的状态下,儿童才会形成自由、阳光的性格与完整健全的个性。这种性格与个性构成了文明社会的基础

如果你只希望孩子做个普通人,平安快乐就好,那还会有赢在起跑线的焦虑吗?

所以,把培养“野性而又高贵的人格”的孩子作为教育奋斗的目标,这就需要给自己的孩子足够多的自由空间,让生命的无限可能性成为现实。

2016年1月21日

作者: trueturn    时间: 2016-3-16 11:39
“野性’就意味着“身强力壮、吃苦耐劳、追求自由”,“高贵”就意味着“情趣高雅、追求卓越、严于律己”
我认为这里的“野性”也可以理解为“自然性”,“高贵”可以理解为美感,艺术性。
作者: zhulinfeng13956    时间: 2016-3-16 11:50
trueturn 发表于 2016-3-16 11:39
“野性’就意味着“身强力壮、吃苦耐劳、追求自由”,“高贵”就意味着“情趣高雅、追求卓越、严于律己”
...

你的解读更符合实际情况!
作者: 闲庭漫步    时间: 2016-3-17 12:17
trueturn 发表于 2016-3-16 11:39
“野性’就意味着“身强力壮、吃苦耐劳、追求自由”,“高贵”就意味着“情趣高雅、追求卓越、严于律己”
...

定位的很好!
作者: 本立道生    时间: 2016-3-19 09:30
教育阶段要强调学生的自由探索而不是相互攀比分数的高低。教育不是制造产品的工业,而更象是需要精耕细作的农业,是一门“慢”的艺术,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要尊重学生丰富的个性。
人生就象是与自己比赛的马拉松赛跑,“先慢后快”,人格先成长,智能与技术后成长,体能与意志先成长,知识与技能后成长,人就越来越有后劲,给孩子足够多的自由空间,让生命的无限可能性成为现实。

作者: 闲庭漫步    时间: 2016-3-19 19:31
本立道生 发表于 2016-3-19 09:30
教育阶段要强调学生的自由探索而不是相互攀比分数的高低。教育不是制造产品的工业,而更象是需要精耕细作的 ...

教育应该是静等花开,而不是急功近利。
作者: 三毛    时间: 2016-3-20 19:57
看了这篇文章不再自责早期对孩子教育的缺失了虽然没把孩子培养的野性和高贵但最起码自由发展了
作者: zhulinfeng13956    时间: 2016-3-20 20:02
三毛 发表于 2016-3-20 19:57
看了这篇文章不再自责早期对孩子教育的缺失了虽然没把孩子培养的野性和高贵但最起码自由发展了 ...

孩子本身就是天使,有自己的追求和人生使命!为人父母的我们这些科学家的义务就是最好的实现孩子的愿望罢了!
作者: 心地善良    时间: 2016-3-22 07:25
俺就只希望孩子做个普通人,平安快乐就好
作者: 东东88899    时间: 2016-3-22 09:44
谢谢楼主的分享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
作者: 西雅图    时间: 2016-3-24 10:57
孩子在每个时间段都有他想探索,了解,学习的东西。父母把他引入正道,顺其自然就好,错过了时机,也许一生不在有。作为母亲我也该反省一下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上有多少功力心在里面。




欢迎光临 中科大家长论坛 (http://ustcj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