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标题: 在乡下,收获的季节到了 [打印本页]

作者: 田里草    时间: 2013-11-28 08:27
标题: 在乡下,收获的季节到了
本帖最后由 田里草 于 2013-11-28 12:19 编辑

        乡下还有几位老朋友,星期四还在滁州出差的路上接了一个电话,是其中老乡宝山给我的,通话得知,他的小儿子在上海打工的扣子要在合肥买商品房了,约好这个周六在大富山庄售楼部缴认筹金,要我这个城里人帮助他把把关。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扛着红旗插队来到这个合肥向西近五十公里的村子。至今约四十个年头了,当年村里比我大几岁的都超或近“耳顺”之年了。指导员、队长、会计和记工员算是村干部了吧,但韩指导员、王队长、邢会计都离世多年了,只剩下当年吹哨子的记工员陈宝山了。那时最怕听到宝山的哨子声,每天早上五点多钟,催命呀。他来合肥我可要盛情款待哟,星期六,吃了中饭,办妥了房事,突然天下起了雨,我提议并受宝山邀请,开车送宝山回家,我买了白酒等礼物,载着老婆看看如今乡下的变化。
                 
                                      广场舞
    晚饭很丰盛,土鸡、鸡蛋、猪肉、盐鹅、豆腐,还有那飘着香的韭菜儿,大盆大碗一桌子。不知谁说到村口天天晚上有人跳舞,这可对了老婆的味,一定要去瞧瞧,也好消消食,一拍而应。宝山的家坐落在村南头,有一条石子路直通村口,大约有三百米。乡下竟有了霓虹灯,转过弯老远就看见“家柱超市”几个大字一闪一亮着。“伤不起的爱情,伤不起的你,经不住世俗的流言和蜚语。……伤不起爱情,伤不起的你,到最后只剩下伤痛的回忆。……”扩音机放的曲子很好听,几十平米的小广场,七八个姑奶奶在扭动着肢体,看样子舞者都比城里人年龄要小,属于小媳妇型的,没有像我老婆一样大妈级的。“她们跳的水平如何?”我偷偷问酷爱广场舞的老婆,“下胯动作太大,动作太简单!”她若是说。我这个人向来不喜欢这节奏,急遛到了马路对面的卖肉场。卖肉的小伙子也姓陈,个不高,40多岁,见到我上门急忙递烟,经宝山介绍,他说他对我名字很熟悉,一问,我认识他父辈,我当年在大队当乡村教师时,他才上小学一年级。他说:“现在生活好了,每天可卖好几片猪肉。”我想也是,插队年代饭都吃不饱,何谈吃肉,如果不改革,我们还像朝鲜一样,在奢望着喝肉汤呢。小伙子说:“你看她们有劲没处出,每天疯跳到十点钟。”临走时,他还补了一句,“乡下能进到正宗的黑土猪肉哦。”我笑道:“我知道了,广场舞从城里出,土猪肉从乡里进。”
                  
                                  雾霾
    一大早,我打开门,我注视着不远处的庄稼地,这曾经是我们插队小组的宅地,那是三间土屋,如今已经成为平地了,一台挖掘机在不远处工作着。住隔壁的老乡叫广文,也有六十多岁了,是条老光棍,广文说,村里一位姓韩的年轻人给承包了这块地,他投资建一个鱼塘,下次再来村子可以钓鱼呢。怀恋我那年轻的时代,记得有一年冬天,我们几个知识青年下塘摸鱼,摸了一脸盆的条条近半斤的桂鱼,可能是那时生活缺油水,可能是那时的捕获物是绿色野生的,真好吃。天蓝蓝,水清清,迎着夕阳,作物花香夹杂着土味扑鼻而来,大自然的天性呀。
    唉,现在有个名词叫“PM2.5”,不知道这里“PM2.5”值是多少。天还下着小雨,我总是闻到一股“秸秆焦味”,有着鼻炎的老婆嗅觉灵敏度差,但她也说这味重,连打着喷嚏。想起了前一天上午发生重大事故,六安往合肥方向近38公里长的路段双向共发生26起多点、多起、多车相撞交通事故,事故已致9人死亡,受伤人数已达80人。事故点离这不远,我看雾霾天气是重要起因,记得月初我开车去安丰塘游玩,路边烟雾弥漫,收割完毕的田野,无数个小火堆。我问广文,“难道非要烧秸秆吗?”广文说:“不把这烧掉,怎么种田呢?”我想这代表了不少农民的想法。我插队的年代怎么没有“秸秆焦味”呢?与广文一阵交谈,我朦胧得之其因。一是收割方式的变化,当年都是用镰刀手工收割,杆茬子底最多寸长,现在农村家家用起用收割机,杆茬都在一尺左右;二是做饭用火方式的变化,我记得当年家家有个大草垛,烧水做饭都用秸草,有时不够用还要打草回家,现如今,农村也用起了煤气灶和电饭锅,秸草没有了使用价值;三是劳动力也值钱了,外出打工一天挣一百多元,将秸杆从田里驮回来要费多少工时呀,又有谁稀罕这呢。烧吧,烧吧,何时能改变现状?听说要在安徽搞农村搞土地流转试点,盼着生产方式能有变化,如果有了农场主,这可恶的雾霾能否跟着消散呢?
                 
                                      杀鹅
    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都过古尔邦节,这个节日又叫“牺牲节”或“宰牲节”。寿县三觉盛产白鹅,我记得在插队的时光如果能吃上盐鹅这奢品,可留香三日。宝山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每每在那临冬的日子,开刀杀鹅,家家户户如同过节。几天前就定下了的日子,今天是宝山家杀鹅,请了个主刀师傅,也请了不少娘们,都是亲朋,拔鹅毛,打鹅血幌。每只鹅有十五、六斤,今天要开杀二十二只,够劲的。天刚亮,大家陆续登门,开始忙活,抓鹅的抓鹅,烧水的烧水,干活前每人吃一大碗鸡蛋挂面,搞得热气腾腾的。厢房摆上一个长条桌,妇女们对面排排坐,飕飕地拔着鹅毛。地下一滩血,这血腥景儿我从来没有见过,老婆说,“刚才活蹦乱跳的白鹅,倾刻间都躺下了。”我也说,那杵着长长的颈儿,喜爱哻着人腿脖的白鹅,长大了少不了挨这刀。
    我又转到了小字辈栓子家,栓子是队指导员的大儿子,七十年代农村医疗条件差,指导员的老婆在生二儿子时难产死了,大难不死的新生儿子就起了个名字叫“小石头”,这个石头落地不易啊,栓子的大姐叫梅子,记得当年梅子每日负责把从大队小学分发的安徽日报送到我们知青小组,呵呵,也是文化的传承人呢,梅子早就嫁到外村了,栓子兴奋地说,梅子家今年出了个状元,女儿考上了中科大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栓子家那搭了劈叉的院子堆满粮食,有好几百口袋,栓子媳妇说,村里好多年轻人去城里干活了,栓子把他们种不了的田都拿过来,加自己的地共三十亩,买了台机械,虽然辛苦点,但一年两季打四、五万斤粮食,闲时在乡里揽下护树的活,收获颇丰。去年屋子加盖了一层,花了五、六万。我问她,今年家里杀了几只鹅,她说:“忙不过来,没有养鹅,但每年都买十几只鹅,有钱什么都好办。”我瞟了一眼,院子里拴的一根绳子上挂满了盐货。盐鹅真的好吃,特别是皖西出产的。
    栓子堂屋挂了一张现代年画,天安门上有四位伟人,毛、邓、江和胡,我在城里从来没有看见这种画,乡下人朴实又虔诚,他们相信有贤人保佑,必有大福。我又要说了,当年插队时怎么没有这景呢,虽然家里挂着,身上带着都是伟人像,屋里还有“宝书台”。可那时没有多少鹅可杀,也不允许买卖盐鹅,我又想起了那件事情,宝山逮了几只甲鱼想去城里卖,赚几个买盐钱,结果在路上就给投机倒把办公室没收了,罪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那年头老百姓就像今天的白鹅一样可任主人宰杀的。


作者: 星空0414    时间: 2013-11-28 09:01
他看生活如史诗,俺看市长胜莫言。
作者: 天马    时间: 2013-11-28 09:03
市长的回忆录。
作者: 楚天    时间: 2013-11-28 10:19
收获的季节是欣喜的季节。
作者: 信院彩云    时间: 2013-11-28 10:58
怀感恩之心,市长回忆儿时岁月。
作者: 少年网事    时间: 2013-11-28 11:25
田市长的“PM2.5”调查的非常详细,希望能在你的工作报告中出现。
作者: 一笑而过    时间: 2013-11-28 11:45
真情实感!
作者: 我心飞扬    时间: 2013-11-28 13:59
好亲切的文字
作者: 追梦者    时间: 2013-11-28 15:15
市长的故事很亲切,很好听!
作者: lao90286    时间: 2013-11-28 23:50
栓子兴奋地说,梅子家今年出了个状元,女儿考上了中科大。
作者: lao90286    时间: 2013-11-28 23:50
栓子兴奋地说,梅子家今年出了个状元,女儿考上了中科大。
作者: lao90286    时间: 2013-11-28 23:53
好久没见田市长,原来下基层调研。
作者: lao90286    时间: 2013-11-28 23:55
这样的文章,应该两报一刊头条,一点不虚。
作者: 田里草    时间: 2013-11-29 08:05
lao90286 发表于 2013-11-28 23:55
这样的文章,应该两报一刊头条,一点不虚。

感动了,欢迎主任、诗人和恰同学少年一行科学家来安徽农村追梦,那地方是“大包干”的发源地,也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的地方。
作者: 追梦者    时间: 2013-11-29 08:50
再读了一遍,感觉市长对基层感情还是很深的。看到了梅子、栓子,没看到小芳,嘿嘿!
作者: lao90286    时间: 2013-11-29 08:57
追梦者 发表于 2013-11-29 08:50
再读了一遍,感觉市长对基层感情还是很深的。看到了梅子、栓子,没看到小芳,嘿嘿!

没看到小芳?必然有原因,此处省却了吧?
作者: 快乐鱼    时间: 2013-11-29 09:07
市长夫人随同,小芳早躲起来了......
作者: 田里草    时间: 2013-11-29 09:09
追梦者 发表于 2013-11-29 08:50
再读了一遍,感觉市长对基层感情还是很深的。看到了梅子、栓子,没看到小芳,嘿嘿!

那时没有梦可追的,吃饱了不想家就得了。经常有公社“五七”干部给我们进行扎根教育,但是从来没有说要配小芳。自生自熄,差点成了老光棍。
作者: 田里草    时间: 2013-11-29 09:14
本帖最后由 田里草 于 2013-11-29 09:23 编辑
快乐鱼 发表于 2013-11-29 09:07
市长夫人随同,小芳早躲起来了......

  去年写的博客。
   

       老友小聚,大家谈了一个有益的话题,一辈子“最享受和高兴”的事情是什么?”
       高兴的事情常有,见新入行的的大学生成长我很高兴,见A股飘红你也很高兴,见两节快要到了大家都很高兴,但“一辈子”和“最”时间状语和副词加上就难说了。其实“最享受和高兴”就是人性中欲望值的比较,或者说是期望值与实现结果的比较,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社会环境得到的结果也迥然不同。在菜市场卖菜的郊区老太太卖完了一篮子白菜显得特别高兴,数着钱屁颠屁颠地回家了。荣华富贵也不一定就高兴,哦,最近出了个网上红人“微笑局长”,名表多了,也是一种苦恼,听说这几天网民们在遍数这个局长有几个名牌眼镜和皮带了。不说什么“吊丝”什么“尼玛”的了,让纪委去调查吧,咱们还是谈谈所理解的“享受和高兴”之事。
       “享受和高兴”充满了快乐,孔子曰,快乐体现在,“学习之乐、悟道之乐、交友之乐、闲暇之乐、旷达之乐和节制之乐。”是的,这个快乐,那个快乐,现在的日子乐事多了,日子过得也快了,但是铭记的还是磨难时光。我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农村插队的时候,每“双抢”季节,栽秧躬着腰,长长的秧田,两三个小时才能栽到头,一屁股坐到田梗上,这时最享受、最高兴、也最快乐。”不知这种“快乐”是否划分在孔圣人的“悟道之乐”中。有古人云:“无常为常、苦作为乐、无我妄作我、不净为净。”是的,这常、乐、我、净就是涅盘四德所必须。
       记得一天,和80后的年轻人一桌吃饭,无意中谈起“苦和乐”,一个小伙子说:“听说你们插队时没有菜吃,只能吃咸肉。”囧呀,有毛还讲秃子吗?还是说道一番吧,插队时,我最怕“双抢”的日子,抢收抢种,早上5点出工,晚上12点收工。还得自己烧锅做饭,还好知青还有粮食,但缺少油水,更吃不上肉了,也就特别能吃,记忆深刻,有一个小伙子一顿喝了七海碗稀饭,如果用大脸盆装盛不一定放下啊。毛主席说过,“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但在青黄不接时,特别是农历四月份左右,有的社员家里没有粮食了,也谈不上干稀了,有吃为幸,我就见过一人饿昏在田里,一问才知道,没有吃饭就上工了。是他,他一个朴实的有些思想的农民。
       那时,他30多岁,不到一米七,颧骨很高,几根排骨身躯架着不大的头颅,他喜欢去知青组串门,知青组离他家大概有有300多米远,一个村东头,一个村西头,要过一爿菜园地和一个小河桥,他真是一个活脱的“济公”像,“鞋儿破,帽儿破” ,颠簸颠簸地走了过来,嘴里还时不时地哼出两句老戏词。他喜欢说“三国”,但说来说去就“桃园三结义”那几段,有一天,他说他家有好看的书,非要我去家看看,到家了,看见两本破破烂烂的书,一本是老黄历,一本是小人书,可以看出向往知识啊,当时在村里能认识几个字也算知识分子了啊。他太穷了,茅草房,家徒四壁,只有一个土灶,和用土坯砌的床,在当地找不到老婆,不知什么途径,不声不响地到湖北英山县找了个痴呆女人带回家,山里人,近亲繁衍的结果,那女人不到一米四的个子,全身脏兮兮的,也不会做活计,后听说生的儿子在90年代考上大学了,现在在中学当老师,很鲜有。我想,这也是其最享受和高兴的事了。哦,不知他现在身体如何?我还清楚记得他的名字,叫“邢有坤”,这可名符其实,“坤”的释义,易经《象辞》说:"阴气盛极,与阳气相战于郊外",说明阴气已经发展到尽头了,就看能否过这个坎了。坎很多,有大坎和小坎,有人能跨过,有人跨不过,没见刘翔这个跨栏高手都在奥运会给拌了一跤。
       一辈子“最享受和高兴”的事情是什么?可能就是要经过“常与无常”的磨砺才能真正体会到。
作者: 田里草    时间: 2013-11-29 09:35
本帖最后由 田里草 于 2013-11-29 09:36 编辑
lao90286 发表于 2013-11-28 23:50
栓子兴奋地说,梅子家今年出了个状元,女儿考上了中科大。

当年梅子在上小学,背着书包的小丫头。不知道梅子是否在参加了科学家年会,可能没有,因为在农村的中年人鲜有上网的。




欢迎光临 中科大家长论坛 (http://ustcj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