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标题: 如何做父母 [打印本页]

作者: 我心飞扬    时间: 2013-9-29 16:32
标题: 如何做父母
本帖最后由 我心飞扬 于 2013-9-30 11:47 编辑

http://my.tv.sohu.com/us/13318679/7724982.shtml
《看见》柴静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

    因工作需要,前几天查资料,又翻出这个视频,转发一下吧,也许有人没看过。很喜欢柴静的这期采访节目,人性、客观、真实、透彻,和之前的有关药家鑫案媒体报道截然不同。
    转发这个视频的另一个原因,是最近在论坛看到这样几个贴:
1.又一个少年班学生被退学想到的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979&extra=&page=2
2.珍惜生命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933&extra=
    去年才毕业的女博士,在某高校教学,今年夏天结的婚,前几天跳楼离开了这个世界
3.天哪!我的一个很有希望的学生自毁了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887&extra=
  中国29岁留美博士枪杀前女友
              
    我不是想讨论学校教育出了什么问题,社会又该负什么样的责任,只是想,作为父母,我们无疑是爱孩子的,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又能做些什么呢?四大就要开了,准备去看孩子的爸爸妈妈们,更是要好好想想了,见到孩子时问些什么、听些什么……
















作者: 雪纷飞    时间: 2013-9-29 22:58
坐在沙发上认真学习,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作者: 风筝女子2012    时间: 2013-9-29 23:08
做父母是一辈子要学习的过程……
作者: 雪纷飞    时间: 2013-9-30 08:23
风筝女子2012 发表于 2013-9-29 23:08
做父母是一辈子要学习的过程……

那些案例一毁就是至少2个家庭,惨痛。。。
作者: 点到为止    时间: 2013-9-30 08:28
一个很沉重的话题!
作者: 快乐文竹    时间: 2013-9-30 08:56
做父母也是一份工作和事业,需尽心尽责,用心经营
作者: 晚秋归来    时间: 2013-9-30 10:30
我是搞媒体的,无论是新闻还是文艺类节目,都有导向,当然,大多是潜存的状态,从专业的角度叫做“议程设置”,也就是说,宣传想要达到的目的(倾向性)和采取的步骤和方式等。
我们做家长的,在孩子面前,也会有意无意地充当“媒体”的角色,我们问孩子、听孩子的过程,渗透着自我的价值观、倾向性、判断力和审美情趣,这些因素通过潜意识的作用,在无形之中对孩子起着作用,在孩子成长期,起到老师和同学难以起到的关键作用。责任重大啊,千万别有松口气的想法和做法。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思想脉搏。
作者: 我心飞扬    时间: 2013-9-30 11:45
http://business.sohu.com/20110513/n307477576.shtml
 再谈药家鑫案
  人物周刊:您在博客中说自己事后反思了“法律审判和心理分析的不同”以及“说话的时机和语境”,怎么理解?
  李玫瑾:这个反思不仅仅是指我本人,也是指整个社会。当一个人违法犯罪后,全社会只关心“这个犯罪人是不是判死刑”,我认为这个视角太狭窄了。这有点像看“热闹场面”的感觉。相反,我们从一个犯罪的“病人”身上找出他得病的原因,并且大家都能从中发现:如何防止自己或自己的孩子不得此病的原理,不重蹈覆辙,这才具有普遍的意义,这才是法律审判与心理分析的不同。审判的结果需要预测吗?我认为没有必要。
  
  人物周刊:如果再让您完整点评一次药家鑫案,会是什么结论?
  李玫瑾:药家鑫当时扎了八刀,我们研究犯罪行为的人都知道,往外拔比扎进去还需要力量,他在黑暗中为什么如此快而狠地扎了八刀?这是我需要分析的。
  我对他提的原问题是:“当你扎她时,一两刀她就会有惨叫,你为什么没有不忍,为什么没有停下手来?”快速有力的八刀,意味着一种冷酷残忍,同时,也让人感到有的动作有些多余。有人会说:他是不是怕她不死?如果这样,他会停手查看后再补刀的。但药不是这样,他连续扎完就跑回车上。那么,在现场一般多余的杀人动作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作案人有一种情绪,比如恨死一个人时会扎她很多刀,如果只是图财,关键部位来几刀就可以了,但这个案子本身没有仇恨情绪,张妙没有骂他、没有刺激他,是他把别人撞了,他是心亏的人,那么他为何有这种多余动作?当他说自己小时候被父母关在地下室强迫练琴,甚至想到过自杀的时候,我马上明白:他在作案时的情绪或作案时表现的多余动作实际是平时练琴时积累下来的不良情绪的表现,而他如此快速的扎人动作还与他日常的钢琴训练有关。这就是我分析的内容。我分析的目的是想说明:他这种犯罪的动作其心理问题不在眼前,不在被害人身上,而在他的过去经历……但这一解释被一些富有想象发挥力的学者总结为“把杀人当弹琴?艺术?”,这真的让我无奈……当然,理解专业分析需要相关的背景知识。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听众都具有这种背景知识的,因此,也就不能让所有的人都理解这段分析。这就是我后来反省的“语境”问题。我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听明白的,他就是再解释,听不明白的人仍然是听不明白。这也是一种事实。所以我想今天的解释可能还有同样的结果。
  人物周刊:您仍然坚持自己当时的判断?
  李玫瑾:我认为,我分析他作案动作的心理问题不在眼前,而在之前他的生活经历,这一分析没有错,药的无情源于他弹琴时一直被无情地对待。这一分析的原本目的是告诉大家,让孩子练琴时的过分严厉苛求会导致学艺术的孩子心理不健康。其实这种专业判断没有错,别人不懂我的意思,我曾一而再、再而三写博客解释,我认为很多骂我的人没有看我的博客。



作者: 一笑而过    时间: 2013-9-30 21:14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3-9-30 10:30
我是搞媒体的,无论是新闻还是文艺类节目,都有导向,当然,大多是潜存的状态,从专业的角度叫做“议程设置 ...

说的真好。值得思考。
作者: 感恩豆    时间: 2013-10-1 21:05
看完关于《看见》柴静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的视频,我哭得稀里哗啦的柴静访谈中,双方父母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语,想想双方父母的心境,真的很有感触,值得我们去深思。。。。


作者: 感恩豆    时间: 2013-10-1 21:09
风筝女子2012 发表于 2013-9-29 23:08
做父母是一辈子要学习的过程……

这名话太经典了!
作者: 风筝女子2012    时间: 2013-10-1 21:35
感恩豆 发表于 2013-10-1 21:09
这名话太经典了!

呵呵 切身体会:)  我们现在是一个学习小组的 一起学吧:)
作者: 我心飞扬    时间: 2013-10-6 19:53

作者: 细雨    时间: 2013-10-6 21:58
   心很沉重......

195307sfs0vfkzxs0f5uz4.jpg (20.42 KB, 下载次数: 27)

195307sfs0vfkzxs0f5uz4.jpg

作者: 立地成佛    时间: 2013-10-7 14:58
如何做父母是个永久性谈论的问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父母的心愿,当然,成功成名只是个例,大多数还是默默无闻的平凡人。不成才不要紧,只要孩子能成人,也算是父母教育的成功。这两天心情沉重,最大的感觉就是:不求孩子成就一番大事业,只要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的活着,就是父母最大的幸福!
作者: 、追鱼    时间: 2013-10-7 15:58
让孩子快乐的学习和快乐的生活  说说很容易  看了柴静的访谈  觉得有很大的启发    父母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内心  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多和他们沟通   和孩子交朋友  让孩子愿意和父母谈心   
作者: 我心飞扬    时间: 2013-10-7 21:24
雪纷飞 发表于 2013-9-29 22:58
坐在沙发上认真学习,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又看这些,觉得有些沉重,不敢讨论,所以就放这里让大家看看……
作者: 我心飞扬    时间: 2013-10-7 21:26
风筝女子2012 发表于 2013-9-29 23:08
做父母是一辈子要学习的过程……

我知道,风筝是优秀的、合格的、称职的好妈妈
作者: 风筝女子2012    时间: 2013-10-7 21:30
我心飞扬 发表于 2013-10-7 21:26
我知道,风筝是优秀的、合格的、称职的好妈妈

至少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对不?而且是一辈子的努力。。。。
作者: 我心飞扬    时间: 2013-10-7 21:40
感恩豆 发表于 2013-10-1 21:05
看完关于《看见》柴静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的视频,我哭得稀里哗啦的柴静访谈中,双方父母一番推心置腹的 ...

其实,双方的这种良性交流太迟或者根本没能实现,我觉得好遗憾。之前的媒体报道几乎是一致性的认为,药家鑫就是十恶不赦的杀人犯,他的父母没有出来解释,最后十分钟,说的是“带走你所有的罪恶”当时的柴静是低头的,没看药父,看后来柴静的专访记录,她当时是用力拿笔尖扎自己的手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看看李玫瑾教授对药家鑫做的心理分析,再想想父母对药家鑫所做过的一切,觉得悲哀!
作者: 我心飞扬    时间: 2013-10-7 21:43
点到为止 发表于 2013-9-30 08:28
一个很沉重的话题!

因为沉重,本来不敢谈。因为这两天出的事,又想让更多的家长多看看、多想想……
作者: 我心飞扬    时间: 2013-10-7 21:49
立地成佛 发表于 2013-10-7 14:58
如何做父母是个永久性谈论的问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父母的心愿,当然,成功成名只是个例,大多数还 ...

的确如此……怕的是离开此情此景,大家又忘记了曾经的伤痛
作者: 我心飞扬    时间: 2013-10-7 21:50
风筝女子2012 发表于 2013-10-7 21:30
至少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对不?而且是一辈子的努力。。。。

真的很欣赏、很喜欢、很相信风筝……
作者: 风筝女子2012    时间: 2013-10-7 21:56
我心飞扬 发表于 2013-10-7 21:50
真的很欣赏、很喜欢、很相信风筝……

   谢谢你,,,,总是给人鼓励 让人温暖
作者: 我心飞扬    时间: 2013-10-7 21:58
、追鱼 发表于 2013-10-7 15:58
让孩子快乐的学习和快乐的生活  说说很容易  看了柴静的访谈  觉得有很大的启发    父母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内 ...

的确如此,要让孩子愿意和父母交流……
去申领个小红章吧,欢迎你成为科学家!http://www.ustcjz.cn/forum.php?m ... 16927&extra=&page=1
作者: lingxue    时间: 2013-10-8 06:38

李嘉诚的教子经-------我们不是李嘉诚,孩子也不是李泽钜和李泽楷,听听人家的经验总是可以的吧。

李嘉诚认为,教育孩子应该培养他们独立的意志品格,不能溺爱娇生惯养,这与家财多少没有关系。

他的两个儿子李泽钜、李泽楷是李家的希望。

李嘉诚希望儿子从小就明白,做任何事情都不是那么简单。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做富家子弟,需要付出心血。因此在公司开会的时候,他常常让两个儿子旁听,他想让儿子明白,做生意需要不停地召开会议,依靠很多人的帮助。他认为富家子弟就好像温室的花朵,根基不稳,经不起风吹,他将自己艰难创业的历史比喻成在岩石夹缝中生长壮大的小树。他说,根基不稳的植物,在外界的压力下,不易存活,而夹缝中的小树,却能傲立风霜而不倒,因此,他绝不放纵自己的两个儿子,他希望,儿子能够自强自立,独立面对打击,面对困境。

大儿子李泽钜从爸爸的教育中受益颇深,他对李嘉诚的评价是,他很清楚在他生命中对它比较重要的事情,他会将钱用在这上面,比如帮助那些不幸的人,捐资医疗教育事业,只是他的精神世界更加富有,虽然我们的生活是常人无法想像的简单,但简单给我们带来的是幸福。

记得有一次,香港刮台风,李嘉诚门前的大树被刮倒,为了锯断大树,由两个菲律宾工人顶风冒雨,全身湿透,李嘉诚见到此景,要儿子马上起床换上游泳裤去帮忙,他说,菲律宾工人因为家庭环境不好,背井离乡来工作,但同样是人,地位与自己一样,他的两个儿子马上下去帮忙抬树。两个儿子懂得,职业不分贵贱,要学会尊重不同职业、不同地位的人。

几千年的中国商业文化认为——无商不奸,但是,这位凭借自己三十年奋斗成家致富的人,认为“信”是商人的信条。

不只是商人,一个人和一个国家都是无信不立。

李嘉诚的事业将他在商业的“信”与他待人的“诚”紧密结合,合成为“义”,对于此,他身边的人感慨良多。

曾经有一个在李嘉诚公司工作了十年的会计,因为不幸患上青光眼,无法继续在公司上班,而且他早已花尽了额度之内的医疗费,生活面临着极大的困难。李嘉诚关心地询问会计:太太是否具有稳定的工作可以维持家庭生活?他支持他去看病,而且说,如果他的生活不够稳定,他可以担保他的太太在他的公司工作,使这家人不必再为生活奔波。

这位患病的会计经过医生的诊治,退休后定居在新西兰。本来这件事就应该这样结束,但更值得一提的是,每次李嘉诚从媒体上获知治疗青光眼的方法,都会叫人把文章寄给那个会计,希望对他有所帮助。他的行为使会计的全家都十分感动,那个会计的孩子尚处幼年,大概还没到十岁,为了表达全家对李嘉诚的感激之情,孩子自己动手画了一张薄薄的卡片,寄给李嘉诚,礼轻情谊重。由此可见李嘉诚优秀的人品。

李嘉诚在谈到对子女的教育时,他说,在教导子女时百分之九十九应该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即使现在他们长大了,也应该是三分之二教他们如何做人,三分之一教如何做生意,因为真正重要的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李嘉诚说,在我小的时候,母亲就教育我,要学会给予,学会诚实守信,对朋友讲信义。现在做生意,资金即使高出资产的几十倍也不够,生意是靠别人给你的,世间每个人都是精明的,要学会与别人沟通,让别人喜欢你。世界经济全球化,牵一发而动全局,金融风暴经常发生,要经常提防,信义是最重要的,所以,现在也是一样,信义二字是与人交往的准则。遵守信义可以受益终生。因此我经常教导儿子要遵守信义。

李嘉诚很注意对儿子的早期教育,他严格要求儿子艰苦朴素、不讲排场,要他们注意树立自己事业上的信誉,恪守承诺,而且他要儿子为别人着想、不贪图小利、勤劳肯干、务实奉献。

在两个儿子从斯坦福大学毕业之后,他们想在父亲的公司一展拳脚,施展自己的才华,但是被李嘉诚拒绝,李嘉诚说他的公司不需要他们,虽然他的公司有足够的职位,甚至安置二十个儿子也够,但是李嘉诚希望他的儿子们自己去闯,自己打下江山,以实践来证明自己的真才实学。他不希望他们未经社会的风雨就直接进入自己的公司,他觉得他们不够格。

兄弟俩明白,父亲是希望他们通过实践,将自己锻造成才。

两人去加拿大发展,后来李泽钜开设了地产开发公司,李泽楷成了多伦多投资银行最年轻的合伙人。在港的李嘉诚也常常通过电话对兄弟俩嘘寒问暖,想要提供帮助。但兄弟俩却总是坚持困难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

当然,李嘉诚也不过是想试探一下,并不是真的要帮助他们。父亲的这一点,是兄弟俩最为熟悉的了。即使真的求父亲帮助解决困难,也是不可能的。这似乎有些冷漠得不近人情,但是兄弟俩一点也不怪他,他们懂得父亲的良苦用心。

在加拿大有许多难以想像的困难,但是兄弟俩都一一克服,工作都小有业绩,成为加拿大商场中的佼佼者。

于是,兄弟俩于两年后返回香港,进入李嘉诚的公司工作。李嘉诚非常高兴地说,兄弟俩都非常出色,足以胜任公司里的工作。而且,还向他们传授了一些经验: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名声,将工作放在第一位,宽厚待人,信守承诺,这是事业成功关键。
作者: 感恩豆    时间: 2013-10-8 12:42
我心飞扬 发表于 2013-10-7 21:40
其实,双方的这种良性交流太迟或者根本没能实现,我觉得好遗憾。之前的媒体报道几乎是一致性的认为,药家 ...

人之初,性本善呀
作者: 我心飞扬    时间: 2013-10-8 21:00
感恩豆 发表于 2013-10-8 12:42
人之初,性本善呀

你可以在网上搜一下李玫瑾教授关于药家鑫的分析,这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有极大过错的。http://v.ifeng.com/news/society/ ... -9e2b56345e24.shtml
作者: 我心飞扬    时间: 2013-10-8 21:22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3-9-30 10:30
我是搞媒体的,无论是新闻还是文艺类节目,都有导向,当然,大多是潜存的状态,从专业的角度叫做“议程设置 ...

看到前辈对教育的各种深刻剖析,一直以为您是搞教育的,敬佩!真希望大家都能看懂您的观点,百年树人,遇到问题时再来追究谁的责任,真是太迟了
药家鑫案就发生在我的身边,对他了解得多一些,看到媒体的无端猜测和妄加评论,(有专家在节目里就直接说:一看他就长了张杀人犯的脸)看到他父母一直采取的消极躲避的态度,真为这个孩子感到心疼。




欢迎光临 中科大家长论坛 (http://ustcj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