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标题: 文革前高考“不宜录取”政策的回忆 [打印本页]

作者: 田里草    时间: 2010-5-9 07:25
标题: 文革前高考“不宜录取”政策的回忆
本帖最后由 田里草 于 2010-5-9 07:31 编辑

文革前高考“不宜录取”政策的回忆(摘录)

原作:袁剑平

我国高校招生走过一条曲折之路,1966—1970年5年没有招收新生,1971—1976年6年推荐工农兵学员上大学,1977年才恢复正常高考。在这之前,1958—1965年的8年中,高校招生还有“不宜录取”和“降格录取”的政策。笔者是1959届高中毕业生,同学中有不少是新中国教育史上这一极“左”招生政策的直接受害者。

尘封于历史死角的一段往事

笔者的中学时代是在古城开封度过的。从民国时期一直到五十年代初开封都是河南省省会,这里代表着全省教育的最高水平。母校育才中学的师资、学风、学生在开封都是很好的。我所在的高59届共200余人,1959年高考时除了不愿升学的以外,都考上了大学,而一些尖子生却落了榜,这真让人费解。

在当时的氛围下,人们不敢询问原因,心中的疑问只好压在心底。改革开放后,“左”的错误一次次得到纠正,当年的谜团才慢慢解开。原来,我们上高三时,校方在极为保密的情况下对学生一一作了政审,除了推荐留苏生和保送生外,政审结论基本分为四类:1.可录取机密专业;2.可录取一般专业;3.降格录取;4.不宜录取。政治审查的依据,并非个人表现或学习成绩,而是家庭出身和社会关系。出身地主富农家庭的,或者家长在1957年被划为右派的,或有海外关系尤其是港澳台关系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不宜录取和降格录取者。当时高校招生时先看政审结论再看考试分数,我的同学中因此失去上大学机会的不在少数。这里略举数例。

江雪,1954年从入朝志愿军退役经考试插班到育才中学初二,始终保持门门功课5分的优异成绩。被保送入高中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小说,又是校学生会副主席、团支书,还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1959年高考时,江雪对自己的政治表现和学习成绩都是很自信的,报了北大、北师大等名校。然而,他接到的是一封这样的信:“……由于招生名额有限,今年你未被录取……”。后来,江雪才知道自己因为家庭出身问题而落榜,并获悉在1959年的文科考生中,各科成绩都在85分以上的,全省只有两人,江雪分数最高。当时有八所大学都想录取这位“省文科状元”,可是均在“不宜录取”政策面前望而却步。

范天成,是老师眼中的文理全才,他兴趣广泛、视野开阔,已经在有意识地追寻前代成功学者的科研思路与方法,以期为升入大学后及早转入创造性研究做好准备,这样的学生也因家庭出身问题被“不宜录取”。他找工作时碰到一个急需语文算术代课教师的小学,听说他语文算术都能教,高高兴兴地把他领走。

吕延梅,初中时是“全5分”学生,被保送到高中部。他虽出身富农,但自恃学习成绩优秀,报了北京大学数学系。他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信封右下角印着北京大学四个字,但被蓝水钢笔划掉,改写成“开封师范学院”,又被用钢笔划掉,最终改定为“开封师范专科学校”。开封师专属两年制大专。吕延梅虽被该校录取,上的却是一年制的数学短训班,这种短训班不算学历。从北京大学一降再降,落到师专一年制短训班,吕延梅可谓1959年高考“降格录取”的典型。

“不宜录取”遍及全国

当时这样做的,自然不是开封育才中学一家,也非河南一省。受伤害的也不单是高中生,连初中生也因同样的缘故剥夺了上高中的资格;而且这样做并非一年。文革初期开封某中学档案室被撬,学生们发现正要参加高考的66届应届毕业生的政审档案,分类与前所说相同,此事曾引起轰动。这无疑证实了直到1966年“不宜录取”、“降格录取”仍在执行,只是因为“文革”突起导致高考中断,才悄然止息。经查档案,1958年河南省某市高考“不宜录取”的比例是7%,1966年是6.1%。自1958年至1966年,8年里全国遭“不宜录取”“降格录取”的高、初中生究竟有多少?只有问老天才能知道。

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在《我的祖父孙中山》的后记中记述:“1955年,我从上海第八女子高中毕业,我三年高中的总平均成绩在90分以上,还被评为五好学生。在教师的指派下,我还负责帮助五位同学通过了毕业考试。虽然有这样的成绩……我不能进入任何大学读书。我对自己的未来非常悲观,却连哭都不敢哭……就写了一封信给祖母宋庆龄……祖母很快回了信,信上说:上大学不是人生唯一的道路。不过,她在信的最后一行提到:但愿我明年能进入大学;次年我进入上海同济大学。”孙穗芳的回忆表明1958年以前高考中也有类似的政审条件。只不过1958年以后政审涉及的内容更多了而已。
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的《荆棘路》中收录了剧作家吴祖光的几篇文章,他谈到自己被打成“右派”后的悲惨遭遇:“什么反右、批判、检查、劳动我们都经受了;但是使我最痛苦的是我的家庭,我的母亲、妻子、子女……再说我们3个孩子,都不许升学。长子吴刚去近郊农村‘锻炼’,次子吴欢初中读完也送到北大荒,作了7年‘兵团’通讯员,每天走70华里送信的苦役。小女儿吴霜初中毕业后,竟被原来最喜欢她的女班主任老师取消了她升学的权利,只能留在家里……”吴老在这里记述了初中不能升高中的小女儿。我的一位中学老师夫妻二人曾带过一个业余班,里面全是初中不能升高中的学生,这些学生不能升学更不能进工厂。老师说他们都很刻苦,既爱学习,又能干活,良好的学风、艰苦的环境让他们夫妻至今难忘。

集作家、画家、艺术家于一身的冯骥才也是一位天津的“不宜录取”者。在接受台湾作家施叔青的采访时,冯说:“我1961年高中毕业,考中央美术学院,我出身不好,复试完了,教师告诉我:‘你愿不愿意上李可染的山水画系?’我说:‘愿意。’最后我没有被录取,原因是我出身资本家的家庭,那时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时候。美术学院进不去了,就到‘天津国画研究会’去画画、仿古,沉浸在艺术里,……”(《文坛反思与前瞻》,新加坡,明创出版社,1989年)

遇罗克也有“不宜录取”的经历。遇罗克1942年生,北京市人,其母是解放初期北京一家有十几个工人的小厂老板,遇罗克因此成为资本家出身。1957年遇罗克的父母双双被打成“右派”。1960年他参加高考时落榜。之后,他主动报名到北京郊区人民公社当农业工人。1962年遇罗克又参加了高考,北师大准备录取他,但他所在的大队却坚决不给档案,理由仍是“家庭出身问题”。结果,他再次名落孙山。

获得首届徐迟报告文学奖的作品《胡杨泪》记述的主人公钱宗仁也是一位不宜录取者。钱1963年在湖南参加高考时是湖南省的前十名,清华要录取他,因家庭出身问题,他所在的公社不给档案。1964年他第二次参加高考,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3个月后,因公社书记多次到学校逼迫,迫使学校将其退学。1965年他又一次要求参加高考,公社出面不准他报考。钱宗仁被迫到新疆谋生,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但是他仍然自学数学。1984年《胡杨泪》一文发表后,钱宗仁引起各方面的重视,改行到《人民日报》当记者,正当他准备大干一场时,却被诊断出已是肝癌晚期,于1985年10月1日凌晨去世,年仅41岁。

“不宜录取”最终伤害的是国家利益

“不宜录取”执行的年代并不是考生过多,而是考生不足、国家急需高等专门人才的年代,从当时河南省教育厅下达的文件可知。1959年高考因招生名额不足,部分高校于1960年又进行春季招生,还鼓励在职人员报考或保送大学。1960年4月25日河南省教育厅颁发了“关于从今年高中二年级学生中动员部分学生报考高等学校的通知”。该通知指出,1960年各类高校在河南招生17300人,而应届毕业生仅为14756人,其中因政治、健康条件不合格或其他原因不能升学的按10%估算,将为1476人,把这部分学生扣除后,还缺少4010人。经省委同意,从今年高中二年级中动员4000多名学生报考高等学校。这个不能升学的10%,主要成分是政治条件不合格的预估人数。这些学生大多数是学习成绩上等、胸怀报效祖国志向的人才苗子。

就全国看,“不宜录取”政策的执行也有较宽松的。八十年代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聂荣臻语)的蒋筑英之所以能成为万众瞩目的“当代英雄”,和他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是分不开的。他有父亲被劳改的家庭问题,竟考入北京大学,实在应感谢他的母校对他网开一面。开封育才中学前校长,在天津某中学读高中时也是老师喜欢的高材生,他报志愿时,因有家庭问题,老师曾暗示他不要报机密专业、不要报一流大学,他报了第二批录取的洛阳农机学院,被顺利录取,他至今感激老师对他的爱护。类似这样的例子相信在全国也不少。

本文提到的江雪、范天成、吕延梅均在日后的工作中做出了优秀成绩,其中两人入了党。

1998年10月31日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获奖的美籍华人崔琦1939年生于河南宝丰。这一消息使我和我的中学同窗感慨不已。因为崔琦是我们的同龄人又生于河南,更因为崔琦有三个姐姐在香港的严重家庭问题。如果当年崔琦不去香港上中学,而是留在河南宝丰,他也很难逃脱“不宜录取”的命运,岂能与诺奖有缘!相反,那些“不宜录取”和“降格录取”者之中,如果有人被命运推上崔琦式的人生轨道,获得诺奖也不一定是痴人说梦。此类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反差,显然不是仅凭个人的聪明才智、技术手段等所能消除的。更需要一个崇尚文明、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国家的繁荣昌盛才有保证。

十分有趣的是,开封作为古都汴梁,一千年前曾是宋朝的都会,我国的四大发明,有三项出自宋朝,这是因为北宋的高等教育当时在世界居领先地位。我国太学始建于西汉,经过隋唐进一步发展为教育体系完善、学科设置齐全的国子学,到了宋朝已成就了一批有专长的知识分子队伍,才推动了宋朝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繁荣。使汴梁成为十一世纪时举世向往的科技文化中心、也是举世稀有的拥有百万人口的繁华大都市。抚今追古,这一段“不宜录取”历史对我国在二十世纪中期培养科技人才队伍方面造成的损失可想而知。
“不宜录取”政策,明显烙有那个年代“左”的印记,由于它摧残人才于未成之际,受害者受的是“内伤”,具有隐蔽性,故而时至今日,“右派”公开“改正”了,国门打开了,历史上种种冤假错案平反了,而关于当年“不宜录取” 、“降格录取”对一大批潜在人才的摧残,却尘封于历史的死角,极少被公开提起。然而这段历史的教训却是不应被忽略的。



      

作者: cn.anqing    时间: 2010-5-9 11:02
唏嘘岁月唏嘘人
作者: ray913    时间: 2010-5-9 12:43
不堪回首的岁月。
作者: 902896    时间: 2010-5-9 14:01
不堪回首的岁月。
ray913 发表于 2010-5-9 12:43
呵呵,ray913好像你深受其害哦
作者: 902896    时间: 2010-5-9 14:10
此类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反差,显然不是仅凭个人的聪明才智、技术手段等所能消除的。更需要一个崇尚文明、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国家的繁荣昌盛才有保证。
作者: 少年网事    时间: 2010-5-9 14:56
历史是不能回头看的。
作者: 麦客    时间: 2010-5-9 15:03
啥时候也有冤死的鬼看来真的不假啊。
几十年后后头看现在恐怕也有类似的事情。
作者: 902896    时间: 2010-5-9 15:08
本帖最后由 902896 于 2010-5-11 14:55 编辑

今天面对教育体制的不公与不完善,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拿家庭出身给儿子举例说事。在我们的儿童时代,会为填写“家庭出身”一栏而自卑,每每书写时拿手捂住生怕同学看到在当时被认为低人几等的家庭出身,这种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好在我们这一代最终成为幸运儿,赶上了高考制度恢复这趟车,不再像老三届一样插队到农村,历史就这样一点点改变着一个个家庭的命运。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命运是插队落户到农村,今天我们的孩子或许就进不了中科大这样的一流大学,我们也许不会成为家长论坛的座上客,.......。这成为孩子在对今日教育体制抨击与牢骚声中唯一可以说服的理由。
作者: ray913    时间: 2010-5-9 16:54
4# 902896
不,我还好,还沾了老邓的光,但见过一些有这样经历的人。
作者: 夏老师    时间: 2010-5-10 09:32
这部耽误事吗??真是的,希望这样的事一去不复回了
作者: 忘忧草    时间: 2010-5-10 12:44
我想群里的家长受“反右”、“文革”等之害极少有吧?但身边这样的事例却常听到不少
作者: liw59    时间: 2010-5-10 14:52
在读小学的时候,就记得有些我们很喜欢的老师,但我们都被告知除了上课之外我们学生都不能与这些老师接触和交谈,因为告诉我们他们是在接受改造。一直到70年代初期这些老师才逐步被解放。
作者: lao90286    时间: 2010-5-11 15:12
我们对这个时代有刻骨铭心的记忆。
作者: 田里草    时间: 2010-5-11 22:11
本帖最后由 田里草 于 2010-5-12 06:06 编辑

那个时代不堪回首,荒唐的事情多呢,我插队的村庄,60年饿死近一半人,忆苦思甜就忆上去了。70年代农村光棍多啊,很多都是地主富农的后代,因为要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敌人的后代要断子绝孙啊,记得很清晰,一个富农儿子,可能继承了老爹的血统,能说会算,庄稼地里也是好手,相貌堂堂小伙,和女知识青年谈恋爱,女人死活要跟他,结果他给公社抓起来了,罪名是破坏上山下乡,悲惨,半夜出逃。
      还有一件事情,76年我在农村当民办教师,一天,一个小学三年级的男孩没有上课,一问,是被大队抓起来了,什么原因?一打听,原来是头天晚上大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演出,这个家庭出身地主的儿子的小孩说了一句:“阿庆嫂长的不好看”,结果以阶级敌人破坏革命样板戏论处,关起来!
作者: 902896    时间: 2010-5-11 22:30
那个时代不堪回首,荒唐的事情多呢,我插队的村庄,60年饿死近一半人,忆苦思甜就忆上去了。70年代农村光棍多啊,很多都是地主富农的后代,因为要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敌人的后代要断子绝孙啊,记得很清晰,一个富农儿 ...
田里草 发表于 2010-5-11 22:11
呵呵,田里草插过队,有回味哦
作者: 902896    时间: 2010-5-11 22:31
一个富农儿子,堂堂小伙----是田里草吗?
作者: 田里草    时间: 2010-5-11 22:34
本帖最后由 田里草 于 2010-5-11 22:46 编辑
一个富农儿子,堂堂小伙----是田里草吗?
902896 发表于 2010-5-11 22:31
不是,这个小伙我认识,我是革命的知识青年啊,有着解放全人类的理想,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看了三遍“北风那个吹”电视剧,特别感动。
作者: 902896    时间: 2010-5-11 22:51
不是,这个小伙我认识,我是革命的知识青年啊,有着解放全人类的理想,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看了三遍“北风那个吹”电视剧,特别感动。
田里草 发表于 2010-5-11 22:34
“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雪花那个飘,
作者: 902896    时间: 2010-5-11 22:53
闫妮主演的《北风那个飘》很真实啊,
作者: 田里草    时间: 2010-5-11 23:02
本帖最后由 田里草 于 2010-5-11 23:12 编辑

19# 902896

这段真实历史,现在的孩子可能不懂,他们是幸福的,但缺少生活磨砺,可又不希望他们“吃二遍苦,受二茬罪”。
作者: 902896    时间: 2010-5-11 23:15
“不再吃二遍苦,不再受二茬罪”这话好亲切啊!这是我们上幼儿园时请藏族农奴讲述亲身经历时的难忘情景啊!现在的孩子是缺少生活的磨砺啊!
作者: lao90286    时间: 2010-5-11 23:40
14# 田里草 还有这样的经历啊~~有时间整理出来,严重期待~~
作者: 田里草    时间: 2010-5-12 06:18
本帖最后由 田里草 于 2010-5-12 06:51 编辑

22# lao90286

年龄比你大吧,这个版面不合适,喝酒后,可以到“休闲水吧”聊啊,那个年代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啊。当年,村子里有个老“光棍”,50多岁了,一辈子没娶,人诙谐,也有威望,人称“酒爷”,但他不会喝酒,穷的饭都吃不饱,也没酒喝。一天黄昏,我们收工回村,路边撒尿,他把那个“东西”抖一抖,仰天长叹:“唉,老天爷呀,东西我可没有用过啊,可原原本本的还给你了!”,我回城10年后返乡,老乡说他早死了,唉,很好的一个人。是的,历史该原原本本还给老天爷了。
作者: 田里草    时间: 2010-5-12 07:07
本帖最后由 田里草 于 2010-5-12 22:51 编辑
“不再吃二遍苦,不再受二茬罪”这话好亲切啊!这是我们上幼儿园时请藏族农奴讲述亲身经历时的难忘情景啊!现在的孩子是缺少生活的磨砺啊!
902896 发表于 2010-5-11 23:15
原话应该这样的:“同学们:感谢毛主席,他是我们的大救星,所以,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阶级敌人是不甘心失败的,他们时刻想着复辟资本主义,痴心妄想把我们拉回万恶的旧社会,要我们“吃二遍苦,受二茬罪”,我们一千个不答应,一万个不答应,打倒一切反动派,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
作者: lao90286    时间: 2010-5-12 08:13
23# 田里草 期待酒后听故事。我记得初中一年级的英语就是一位年轻的女知青上的,教的如何,早已忘记。长得很漂亮的。
作者: sxbjlwl    时间: 2010-5-12 11:42
本帖最后由 sxbjlwl 于 2010-5-12 11:48 编辑

其实上山下乡确实也锻炼了一批人:我就是在下乡时学会了擀面条、蒸馒头、磨面、炒菜。割麦子、犁地等,当时我才16岁。想当年,天不亮就起床下地干活,太阳落山才收工。77年底恢复高考,我们是边劳动、边学习,生怕耽误了挣工分,因为工分不够不能参加高考。天寒地冻带着棉帽、点着煤油灯学习,晚上磨面时还背公式、背单词从来不说苦。高考发榜时,我们大队书记将我的通知书从县上给我带回,并且敲锣打鼓,我别提多高兴了。我们公社考上5名。我到县城参加了高考体检,一切合格只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可是不知什么原因没有等到通知书。只有第二年在农村又参加了一次高考,这才离开了生产队上了学,时间过的真快一晃30多年过去了,我们的孩子也要大学毕业了。
作者: 902896    时间: 2010-5-12 12:51
26# sxbjlwl 呵呵,又捞出一位高人
作者: lao90286    时间: 2010-5-12 13:17
26# sxbjlwl 难怪牛哥牛,百里挑一啊~~
作者: wikd    时间: 2010-5-12 13:49
你们都是有故事的人,将给大家听听呗,期待啊!
作者: 902896    时间: 2010-5-12 13:52
你们都是有故事的人,将给大家听听呗,期待啊!
wikd 发表于 2010-5-12 13:49
呵呵,难道您能没有故事听吗?也拿来晒晒哦
作者: chenjiu918    时间: 2010-5-12 20:09
我对小时候的印象只有生活苦了,苦水里长大。
作者: 琼儿    时间: 2010-5-12 21:02
记得大概时二年级的时候,学校搞了一次忆苦思甜的大会,老爷爷讲完了旧社会的苦新社会的甜之后,就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个糠窝头,真的刺拉嗓子,吃不下。
作者: 琼儿    时间: 2010-5-12 21:05
我初中的英文老师、语文老师、地理老师都是右派。
作者: 田里草    时间: 2010-5-12 22:17
本帖最后由 田里草 于 2010-5-12 23:05 编辑

找了个右派当老师,幸运啊,科大可是右派窝,难怪小孩考上科大。今天,喝酒回,和老婆叙叙,她比我小几岁,没有下过放,她看了我贴子,很感动,她补充一句话,那个时代就是抓阶级斗争的日子,老师教导我们说:“人民大众开心之时,就是反革命分子难受之日!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
作者: sxbjlwl    时间: 2010-5-12 23:23
本帖最后由 sxbjlwl 于 2010-5-12 23:25 编辑

其实农村并不是吃糠咽菜,可以这么说我下乡的农村有粮吃,比当时城里的粮还要多,而且主要是小麦,农村的粮食新鲜,只要你勤快吃的不比城里差,知青是按1.5个人分口粮的,我们的粮食吃不完,我下乡第一年分了30斤油菜籽,换了10斤菜油过年送给了父母。阶级斗争和我们知识青年没有什么关系。哈哈这都是老黄历了!其实我们在农村和“贫下中农”关系非常好,虽然已经过去30年了,下乡时农村的生活还仿佛历历在目,至今我还和下乡时的农民兄弟来往,他们曾经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忘本哦!
作者: lao90286    时间: 2010-5-12 23:37
那时的知青也很有趣,给我们乡村带来欢乐.印象当中,有知青住我隔壁的堂奶奶家,我家目前一条河,从小在河里泡着,我们那时游泳,连自由泳的姿势都不会,还是他教的。但是扎猛子就不如我们了。
作者: 田里草    时间: 2010-5-12 23:40
本帖最后由 田里草 于 2010-5-13 07:51 编辑

是的,我插队第一年(三月份下乡),一天工分挣不到五毛钱,300多天工分,一年下来(革命化春节没有回家),口粮有了(900斤稻,每斤0.096元),2斤棉花,2斤油,在当地很不错的了。余了35块钱,买了个带天线的半导体收音机,呵呵,了不得了,三天就给老乡摆饰坏了,老乡,纯朴啊,阶级斗争和知识青年有关系啊,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第一天公社书记就上了这一课,不允许到地主、富农家去。
作者: lao90286    时间: 2010-5-12 23:41
大队宣传队,唱样板戏,写标语,拉小提琴、手风琴,耍魔术,知青们很活跃,大家相处也融洽。
作者: 田里草    时间: 2010-5-13 00:01
本帖最后由 田里草 于 2010-5-13 06:48 编辑

夜幕下,稻谷香,小山坡下河水流,女知青拉上小提琴,男知青吹着小口琴,感情胜比科大礼堂氛围好。
作者: lao90286    时间: 2010-5-13 08:51
39# 田里草 老兄,建议您的帖子不要编辑了,采取灌水的办法。1、我们回帖跟不上 2、您不要篡改历史
作者: 田里草    时间: 2010-5-13 09:02
39# 田里草  老兄,建议您的帖子不要编辑了,采取灌水的办法。1、我们回帖跟不上 2、您不要篡改历史
lao90286 发表于 2010-5-13 08:51
什么篡改历史?不明白。
作者: lao90286    时间: 2010-5-13 09:12
41# 田里草 哈哈,因为您总是试图“编辑”历史,于是就改变了历史的原貌,另一方面,您试图将历史的碎片缀起来,又与人追求完美的感觉。
作者: wikd    时间: 2010-5-13 09:20
田里草和主任像对口相声一样的帖子很好玩,继续啊!
作者: 风摆柳    时间: 2010-5-13 09:48
其实阶级斗争到了1970年代的农村并不是个别文学作品宣传的那么严重,我只是在公社开大会时见过斗争四类分子,大家喊喊口号,散会后该怎么处还怎么处,过年时大家该互相拜年还互相拜年,乡里乡亲的,召集开斗争会的都是外来的工作组。升学时这些成分高的人家的孩子受歧视,不让上高中。文革后风行一时的伤痕文学现在也不流行了,现在真正生活在最底层的劳苦大众是没有话语权的,所以网络凶猛啊!
作者: 902896    时间: 2010-5-13 09:55
伤痕文学,让人难以忘怀的话题啊!由《新来的县委书记》改编的《泪痕》是代表作品之一啊,其中的主题曲也很有代表性哦
作者: 902896    时间: 2010-5-13 09:57
44# 风摆柳 伤痕存在在很多家庭的生活中,不堪回首啊
作者: 田里草    时间: 2010-5-13 10:03
本帖最后由 田里草 于 2010-5-13 10:05 编辑

奥。是我的不对了,70年代,稻子每斤0.096元,打成0.96元了,人老眼花,CPI人为增速太快了,只有重新编辑了。
作者: 风摆柳    时间: 2010-5-13 10:13
46# 902896 对,尤其是受到伤害的家庭。可是现在受到伤害的下岗失业人员又找谁说理去?
作者: 902896    时间: 2010-5-13 10:21
48# 风摆柳 这好像无法相提并论吧?今天下岗可以自谋职业,可以有言论自由的,子女也不会因此而受牵连,失去读书的自由、言论的自由就更谈不上了。
作者: 麦客    时间: 2010-5-13 10:28
看来家长群里也是存在“阶级”的啊,立场不同观点自然不一,很正常。
好在目前谁也不能批斗谁了。
时代的烙印永远抹不去,但是总不能戴着有色眼镜或者放大镜去找他的缺点与不足吧。
作者: 风摆柳    时间: 2010-5-13 10:28
本帖最后由 风摆柳 于 2010-5-13 10:30 编辑

完全正确。只是个人站的角度不同,体会不同,感受不同。还是多说科大、多说孩子吧。
作者: sxbjlwl    时间: 2010-5-13 12:20
44# 风摆柳 说的极是,我是70年代下乡的,我的房东就是地主出身,我们关系很好,天天来往,互相帮助。从来没有人说:不让和“地、富”子女接触、说话的事,并不是有些文章所描述的那样的“阶级斗争残酷无情”。房东经常教我们做饭,烧炕、磨面。我们经常给房东的孩子讲故事,复习文化课,房东的一个孩子在我们的辅导下还考上了名牌大学,现在深圳工作,很有出息。我们这农村从来没有出身成份高的子女不让上高中这一说。我们房东有5个孩子,全部是“光葫芦”。这要在现在养活5个孩子简直不可想象。当时我们生产队1个工0.95元,我一年的工分挣300来元。当时物价非常便宜小麦0.13元1斤、大米0.145元一斤、玉米0.09元一斤、大肉0.72元一斤、西瓜0.02元一斤、鸡蛋0.05元一个。蔬菜自己种不花钱。我一年的劳动收入在当时还是不错的,记得第一年队里分红我扣除口粮等后,还分了一些钱。当时我们这红西风酒才2.3元一瓶。最贵的香烟红塔山1.4元一盒。我们房东虽然养了5个孩子,个个吃得饱、穿得暖。个个长的虎头虎脑,我们在农村几年生活从来没有生过病,当时我们农村还有合作医疗看病也是免费的,大家过得和和睦睦。我在农村几年的最大贡献是1、参加了大型水库的修建,农田灌溉水渠的大量建造。。2、平整了大量的水平农田。也算为子孙后代造福了。
作者: lao90286    时间: 2010-5-13 12:30
牛哥可能是赶上知青下乡的尾巴了。
作者: wikd    时间: 2010-5-13 12:40
您下乡的地儿可真富裕啊,好奇是啥地儿? 52# sxbjlwl
作者: sxbjlwl    时间: 2010-5-13 12:53
53# lao90286 是的,老主任,我是1976年元月下乡的,广阔天地让我知道了很多、学会了很多、历练了很多知识、本领。意志更坚强了,有了永远乐观向上的精神。我坚信,我们有一双勤劳的双手,我们有充满智慧的大脑,我们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再加上我们坚韧不拔的意志,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我们的孩子在我们的影响下也会健康、阳光的成长,在中科大获得跳跃式的成长,这一点我现在已经看到了。主任我们就等待收获丰硕的果实吧!
作者: 田里草    时间: 2010-5-13 12:54
52#  sxbjlwl
       哈哈,你没有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啊 ,这个阵地无产阶级没有占领。农民是纯朴的,包括地富子弟啊,70年代比60年代好多了,我们那没有饿殍了,但是吃不饱饭的大有人在,我就亲眼看见过农民在栽秧时饿昏在地的。冬季上河堤修路,体力活啊,一个小伙子吃稀饭一顿喝了8大碗,可能有满满脸盆,因为是免费的。
作者: lao90286    时间: 2010-5-13 12:57
牛哥的学识、意志、品质、达观感染了我!
作者: 风铃草    时间: 2010-5-13 13:53
历史的烙印!
作者: sxbjlwl    时间: 2010-5-13 13:54
本帖最后由 sxbjlwl 于 2010-5-13 14:47 编辑

56# 田里草 我们这是八百里秦川啊!自然灾害不多,加上我们这农田人均2亩多,粮食基本上有余,从来没有说吃不饱肚子。遇上大的自然灾害国家还给发返销粮。我下乡吃粮上比我们这城市好。因为1、城市居民有粮食定量记得当时高中生月供粮30斤,这其中还有粗粮(高粱米、玉米面)占40%。我们在农村基本上不吃粗粮,吃粗粮也是吃新鲜。第一年我分小麦就有700多斤,还有小米、玉米、糜子等杂粮呢,所以发的粮食吃不完,还支援父母。至于阶级斗争,因为我们是毛主席派来的,没有人斗争我们,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就是啦!我们这农村历史上也没有什么大的自然灾害,就是日本人发动的侵略战争也没有打过潼关,因此我们这农村的农民日子几千年来过的还不错,阶级区分不明显,阶级差别不大,民风淳朴,我下乡几年我们小队从来没有发生过打架斗殴现象,再加上我们小队100多号人全部姓“高”,都一个姓,一个祖先。所以没有阶级斗争的欲望。大家日升而作,日落而息,不愁吃穿,日子过的还是很惬意的,家家基本上没有贫富差别。但是现在我下乡的农村贫富差别太大,虽然大家粮多了、钱也多了,我的感觉是没有原来的民风了,村里没有了过去的活力,清晨那袅袅青烟也少了。因为村里常住的人老的老小的小。白天很少见青壮年,晚上大家都不敢出门,大门紧闭。小偷小摸现象也多,盗窃现象也不少。我下乡时这种现象太少了。这是值得注意和研究的问题。我们优良的民风应该发扬光大。
作者: 902896    时间: 2010-5-13 14:02
我们这农村历史上也没有什么大大自然灾害,就是日本人发的的侵略战争也没有打过潼关------躲进小楼成一统啊,可谓世外桃源哦!
作者: 田里草    时间: 2010-5-13 14:03
本帖最后由 田里草 于 2010-5-13 14:09 编辑

59# sxbjlwl   老乡呢,我祖籍在陕北,去年在宝鸡扶风县农村春节,哈哈,女婿是那里人。我插队在安徽寿县,那时很贫穷,我们生产队算好的,一天也就挣五毛钱,有的地方就两三毛钱,还好下乡前3年,国家有补助,一个月发10块钱,生活基本自给了。
作者: 902896    时间: 2010-5-13 14:04
59# sxbjlwl 社会学家与历史学家兼容的牛哥!厉害!
作者: 902896    时间: 2010-5-13 14:08
59# sxbjlwl 牛哥这下乡插队好像是避风雨去喽,这八百里秦川是不是当时少有的净地呢?
作者: sxbjlwl    时间: 2010-5-13 14:21
61# 田里草 扶风县是中国的优质小麦、苹果、油菜的主产地,也是中国佛教的圣地,法门寺现在修建的非常宏伟,县城也搬新址了,陕西方言把岳父叫老丈人,相信您的女婿一定对您很好!陕西人有个老传统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非常恋家、不愿出远门打拼。看来您是招了一个陕西上门女婿啊!您的好日子在后头呢!
作者: wikd    时间: 2010-5-13 14:32
秦川牛只顾和田里草说话,好像不理我们哦。 63# 902896
作者: sxbjlwl    时间: 2010-5-13 14:34
63# 902896 当然我们这也不是世外桃源,我们这一样搞文化大革命,当时“全国山河一片红”,但是大气候下有小环境啊!记得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来陕西检查工作说:“八百里秦川养活了一群懒汉。”陕西人的惰性还是比较大的!
作者: 902896    时间: 2010-5-13 14:36
秦川牛只顾和田里草说话,好像不理我们哦。 63# 902896
wikd 发表于 2010-5-13 14:32
咱听着,学习学习嘛
作者: sxbjlwl    时间: 2010-5-13 14:40
65# wikd 您好!对不起!慢待您了,我下乡的地方就是陕西的关中平原啊!也算是中国北方古代的富饶之地。现在经济落后啊。
作者: lao90286    时间: 2010-5-13 14:43
65# wikd 听故事的不要~~~
作者: wikd    时间: 2010-5-13 14:45
65# wikd  您好!对不起!慢待您了,我下乡的地方就是陕西的关中平原啊!也算是中国北方古代的富饶之地。现在经济落后啊。
sxbjlwl 发表于 2010-5-13 14:40
赶紧谢谢牛哥的回帖
作者: 902896    时间: 2010-5-13 15:28
看来家长群里也是存在“阶级”的啊,立场不同观点自然不一,很正常。
好在目前谁也不能批斗谁了。
时代的烙印永远抹不去,但是总不能戴着有色眼镜或者放大镜去找他的缺点与不足吧。
Michael 发表于 2010-5-13 10:28
呵呵,这里有“阶级”存在吗
作者: wikd    时间: 2010-5-13 16:17
是不让我们插嘴吗? 69# lao90286
作者: 风摆柳    时间: 2010-5-13 16:23
71# 902896 有!中国科大家长阶级。
作者: sxbjlwl    时间: 2010-5-13 16:38
本帖最后由 sxbjlwl 于 2010-5-13 16:40 编辑

记得在学校学的:“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从这一定义来看,目前我们中科大家长是属于同一个阶级的,对吗?阶级斗争在我们中科大家长中也就不存在喽!
作者: 风摆柳    时间: 2010-5-13 16:45
同意,严重同意!
作者: 江柳    时间: 2010-5-13 17:07
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对于那个时代的教育,那个时代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我们不宜全部否定!最起码祖祖辈辈世代帮工的寒门学子应该能公正地回首过去,面对过去!
作者: 风摆柳    时间: 2010-5-13 17:49
对头!时代不同,标准不同,适者生存嘛。
作者: 田里草    时间: 2010-5-14 23:19
温家宝:要解决校园被袭事件深层次原因
http://news.sina.com.cn/c/2010-05-14/040220268240.shtml
作者: 夏老师    时间: 2010-5-17 06:32
温家宝:要解决校园被袭事件深层次原因
http://news.sina.com.cn/c/2010-05-14/040220268240.shtml
田里草 发表于 2010-5-14 23:19
实际上,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文章里根本未提及:分配不公,社会贫富悬殊太大,造成很多人心里不平衡...




欢迎光临 中科大家长论坛 (http://ustcj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