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标题: 《转帖》中科大跃居国内高校榜首 [打印本页]

作者: 三吉    时间: 2012-5-27 18:22
标题: 《转帖》中科大跃居国内高校榜首
 记者昨从中科大获悉,日前,英国《自然》杂志正式发布名为《自然出版指数2011中国》的报告,中科大过去一年在《自然》及其子刊共发表论文17篇,跃升至中国高校榜首,位列全球第76位、亚太排名第11位,是进入全球前100名里仅有的两所中国高校之一。
  根据《自然出版指数2011中国》,2011年中国十大科研机构排名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大学、南京大学和深圳华大基因。
  报告指出:“中国科学院遥遥领先,总共在《自然》系列期刊上发表了62篇论文。这个不难理解,因为中国科学院拥有超过100所研究所和接近50000名研究人员。在大学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研实力最强。 ”
  报告指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表的学术论文主要集中在物理学领域。全部17篇论文中,物理学占15篇,生命科学占2篇。统计数据还显示,在量子物理、凝聚态物理方面,郭光灿、潘建伟和陈仙辉等是‘主要贡献者’”。
  报告同时公布了论文发表量城市排名,2011年中国十大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合肥、香港、南京、武汉、厦门、杭州、深圳和西安。这十个科研城市在《自然》系列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总量约占全国86%,并拥有2011年二十大科研机构中的19所。(记者胡霈霖)
   评注:是不是不再崇洋媚外了?

作者: 悠悠2011    时间: 2012-5-27 18:30
科大,牛!
作者: 天空湛蓝    时间: 2012-5-27 18:32
中科大过去一年在《自然》及其子刊共发表论文17篇,跃升至中国高校榜首,位列全球第76位、亚太排名第11位,是进入全球前100名里仅有的两所中国高校之一。
我科威武!
作者: 悠悠2011    时间: 2012-5-27 18:33
充分说明,科大在自然科学领域,把清北港大甩后面了。牛!
作者: 婉风    时间: 2012-5-27 18:40
本帖最后由 婉风 于 2012-5-27 18:44 编辑

这才是科大的精髓,Nature   和 Science上发表这么多论文, 这才是科大的精髓,这是科大新老科技工作者辛辛苦苦工作的象征。是全球对科大的认可。不是某个姓武的个人设置的标准去排名,试问武连书有过Nature   和 Science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吗?一个连Nature   和 Science是什么都不懂,还要给世界顶级大学排名,武连书不要我说了Nature   和 Science他去百度后再说他知道,呵呵老鼠脸恐怕没有百度前都不知道Nature   和 Science是什么?呵呵让人鄙视老鼠脸
作者: 空山新雨后    时间: 2012-5-27 18:43
我科威武!
作者: Carry    时间: 2012-5-27 18:48
科大NO.1    牛!
作者: 婉风    时间: 2012-5-27 19:41
Carry 发表于 2012-5-27 18:48
科大NO.1    牛!

没有分了,就剩科币了,呵呵
作者: 婉风    时间: 2012-5-27 19:42
Carry 发表于 2012-5-27 18:48
科大NO.1    牛!

科大NO.1 这是硬性指标的NO.1   
作者: 大宋水师    时间: 2012-5-27 19:46
谢谢楼主,此事确实值得高兴,值得庆贺。

为此论坛已发过多个相关帖子:

自然煮酒论英雄,中国科大艳冠群芳

《自然》中国十大科研机构,科大列第二。

[光明日报]中国科大:创新源头是“自然”

2011Nature出版指数top100,科大76,国内高校第一

论英雄,中国科大雄居中国第一

[文汇报]善待每一个科研创意

中国高质量科研论文数量持续上升

……


实际上都是介绍同一事件,如果大家能相对集中进行讨论,也许更好。
作者: lily_qiu    时间: 2012-5-27 20:13
科大NO.1   
作者: dujuanhuaerkai    时间: 2012-5-27 20:16
科大NO.1    牛
作者: 飞扬    时间: 2012-5-28 10:48
为我科大加油!!!
作者: 大裤子    时间: 2012-5-28 11:38
靠!中科大化学又得瑟了——
今年化学若干学校美国JACS和德国Angew论文统计
科大 20
Angewandte Chemie DOI: 10.1002/anie.201201562
Angewandte Chemie DOI: 10.1002/anie.201202128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21, pages 5101–5105, May 21, 201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17, pages 4085–4088, April 23, 201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12, pages 2968–2971, March 19, 201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4, Pages: 1046–1050, January 23, 201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3, Pages: 771–774, January 16, 201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2, Pages: 455–459, January 9, 201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2, Pages: 528–532, January 9, 2012
J. Am. Chem. Soc., 2012, 134 (6), pp 2930–2933
J. Am. Chem. Soc., 2012, 134 (8), pp 3627–3630
J. Am. Chem. Soc., 2012, 134 (9), pp 4355–4362
J. Am. Chem. Soc., 2012, 134 (9), pp 4287–4293
J. Am. Chem. Soc., 2012, 134 (9), pp 4258–4263
J. Am. Chem. Soc., 2012, 134 (13), pp 6045–6051
J. Am. Chem. Soc., 2012, 134 (14), pp 6237–6243
J. Am. Chem. Soc., 2012, 134 (15), pp 6532–6535
J. Am. Chem. Soc., 2012, 134 (18), pp 7624–7627
J. Am. Chem. Soc., 2012, 134 (18), pp 7971–7977
J. Am. Chem. Soc., Article ASAP DOI: 10.1021/ja302642x

北大 15
Angewandte Chemie DOI: 10.1002/anie.201200320
Angewandte Chemie DOI: 10.1002/anie.201202777
Angewandte Chemie DOI: 10.1002/anie.201201374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20, pages 4872–4876, May 14, 201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19, pages 4598–4602, May 7, 201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16, pages 3948–3952, April 16, 201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13, pages 3249–3253, March 26, 201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12, pages 2943–2946, March 19, 201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11, pages 2690–2694, March 12, 201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8, Pages: 1934–1937, February 20, 2012
J. Am. Chem. Soc., 2012, 134 (14), pp 6132–6135
J. Am. Chem. Soc., 2012, 134 (13), pp 5742–5745
J. Am. Chem. Soc., 2012, 134 (6), pp 2926–2929
J. Am. Chem. Soc., 2012, 134 (6), pp 3255–3264
J. Am. Chem. Soc., 2012, 134 (1), pp 398–405

复旦 9
Angewandte Chemie DOI: 10.1002/anie.201202232
Angewandte Chemie DOI: 10.1002/anie.201200425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19, pages 4644–4647, May 7, 201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17, pages 4198–4203, April 23, 201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9, Pages: 2173–2177,February 27, 2012
J. Am. Chem. Soc., Article ASAP DOI: 10.1021/ja301696e
J. Am. Chem. Soc., 2012, 134 (20), pp 8384–8387
J. Am. Chem. Soc., 2012, 134 (12), pp 5464–5467
J. Am. Chem. Soc., 2012, 134 (11), pp 5390–5397

武大 9
Angewandte Chemie DOI: 10.1002/anie.201201960
Angewandte Chemie DOI: 10.1002/anie.201200903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19, pages 4666–4670, May 7, 201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15, pages 3638–3641, April 10, 201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21, pages 5204–5207, May 21, 201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9, pages 2076–2079, February 27, 201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3, Pages: 670–674,January 16, 2012
J. Am. Chem. Soc., 2012, 134 (13), pp 5766–5769
J. Am. Chem. Soc., 2012, 134 (1), pp 79–82

浙大 8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16, pages 3888–3891, April 16, 2012
J. Am. Chem. Soc., Article ASAP DOI: 10.1021/ja208883h
J. Am. Chem. Soc., 2012, 134 (20), pp 8711–8717
J. Am. Chem. Soc., 2012, 134 (10), pp 4557–4560
J. Am. Chem. Soc., 2012, 134 (9), pp 3979–3982
J. Am. Chem. Soc., 2012, 134 (3), pp 1498–1500
J. Am. Chem. Soc., 2012, 134 (1), pp 87–90
J. Am. Chem. Soc., 2012, 134 (1), pp 95–98

清华 7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7, Pages: 1719–1723, February 13, 201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4, Pages: 933–935, January 23, 201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3, Pages: 602–613, January 16, 2012
J. Am. Chem. Soc., Article ASAP DOI: 10.1021/ja211725s
J. Am. Chem. Soc., Article ASAP DOI: 10.1021/ja302606d
J. Am. Chem. Soc., 2012, 134 (3), pp 1416–1418
J. Am. Chem. Soc., 2012, 134 (2), pp 824–827

南开 5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18, pages 4388–4392, April 27, 201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17, pages 4112–4116, April 23, 201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11, pages 2708–2711, March 12, 201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1, pages 201–203, January 2, 2012
J. Am. Chem. Soc., 2012, 134 (1), pp 436–442

厦门大学 5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14, pages 3358–3363, April 2, 201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14, Pages 3440–3443, April 2, 201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10, Pages: 2438–2442, March 5, 2012
J. Am. Chem. Soc., 2012, 134 (16), pp 7073–7080
J. Am. Chem. Soc., 2012, 134 (7), pp 3314–3317

四川大学 5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13, March 26, 2012, Pages: 3130–3133,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22, May 29, 2012, Pages: 5367–5370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20, May 14, 2012, Pages: 4909–491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11, March 12, 2012, Pages: 2776–2779,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18, April 27, 2012, Pages: 4401–4404,

上海交大 5
J. Am. Chem. Soc., 2012, 134 (16), pp 6904–6907
J. Am. Chem. Soc., 2012, 134 (2), pp 762–764
J. Am. Chem. Soc., 2012, 134 (19), pp 8058–8061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124, Issue 19, pages 4780–4784, May 7, 201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124, Issue 4, pages 947–951, January 23, 2012

吉林大学 3
J. Am. Chem. Soc., 2012, 134 (17), pp 7207–7210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6, Pages: 1412–1415,February 6, 201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7, Pages: 1558–1562,February 13, 2012

南京大学 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19, Pages: 4607–4612,May 7, 2012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51, Issue 5, Pages: 1252–1255,January 27, 2012

中山大学 2
J. Am. Chem. Soc., 2012, 134 (13), pp 5730–5733
J. Am. Chem. Soc., 2012, 134 (4), pp 1954–1957


作者: 大裤子    时间: 2012-5-28 11:49
[新华每日电讯]熊丙奇:中国的大学排行榜需以公信立身 2012-05-25   具有公信力的大学排行榜,可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大学、评价大学、选择大学,由此推动大学健康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当前存在中国校友会网、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等10多个机构,它们推出了30多个不同类型的大学排行榜。不同版本的排行榜互相“掐架”,还爆出“贿赂门”丑闻——曾有大学校长公开爆料,说有排行榜制作机构找上门索要赞助。(5月24日《人民日报》)
  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个高校,在办学时喜欢追求“高大全”,在评价办学成就时,往往也采取“数量指标”。这使得我国内地的大学排行榜,大多选择体现大学规模的指标,比如学生规模数、论文数、院士数、课题经费数等等。如果按这些标准,有30多名校友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只有2000余名学生),可能连前500也进不了。
  相比之下,国外大学排行榜所选的指标就科学得多。比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新闻报道》大学排行榜,就包括新生选择性(有多少学生申请本校,录取率多大)、新生留校率(新生在求学一年之后有多少愿意选择留下来继续求学而不是转学)、教师资源率(有多少班级是20人一个班、30人一个班)、毕业率、校友捐赠率(校友捐赠母校的比例)等。
  但这些指标,在中国可能行不通。一方面,我国根本就没有自由申请入学制度,也没有自由转学制度,所以也就不能通过学生对学校的选择,来评价一个大学的教育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我国大学大多走“规模办学”路线,采取灌输教育方式,有的研究生班上课也达100人以上,更别提本科班级上课了;而在对待校友方面,一些大学还采取扣押毕业证的方式,来要求学生归还贷款,由此根本不可能把校友捐赠作为通行评价指标。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我国大学排行榜采用的数据,往往经不起推敲。这与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做得不好有关,由于高校信息不及时公开,排行机构使用的数据,就有可能是老数据,还有的则是“虚假数据”——比如,统计显示,各高校公布的院士数相加,超过两院公布的院士数,原因是各校把兼职院士、多栖院士也作为全职院士了。信息不透明,给“钱名交易”提供了空间。对于排行榜机构来说,由于缺乏外部监督,在收钱之后调整评价指标,甚至修改数据,并不是什么难事。
  为此,有一些人士建议,考虑到我国高等教育制度还不成熟,社会诚信环境不佳,不适应制作和发布大学排行榜,因此应该叫停所有大学排行榜。笔者对此并不赞同。我国高等教育评价要淡化行政评价,推行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大学排行榜作为社会评价而存在,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积极价值。对于大学排行榜制作、发布存在的问题,应对症治理,而不是简单地取消。
  首先,应该规范大学排行榜的制作和发布。任何学者都可以研究大学排行,但却不能随意发布大学排行榜,大学排行榜作为一种“产品”,发布者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对此,应成立大学排行榜的行业组织,制订行业规范,要求所有排行榜制作、发布机构执行。
  其次,大学排行榜应该在市场竞争中,以公信力立身,确立权威地位。与行政评价由行政许可获得权威不同,民间机构制作的大学排行榜的权威性,不是由自己宣传、炒作出来的,而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大学排行榜在制作发布时必须注重质量,选择符合大学办学规律的指标,采用客观、真实的数据,不能胡乱选择指标,更不能编造数据。
  再次,应加大高校信息公开力度。我国的大学排行榜质量并不高,可有的却能长年维持生存,除了靠钱名交易外(或变相收取咨询费提高排名),就是因为教育信息不公开、透明,受教育者在选择大学时,很难获得有关大学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排行榜就成了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虽然其问题多多,但聊甚于无。
  另外,对于各类排行榜的违法违规行为,应严肃问责,以纯净排行榜的市场环境。出现在排行榜中的“竞价排名”行为,本质上是商业贿赂——排行榜由于事关学校的招生、声誉和领导的政绩,因此,发生在制作、发布中的“钱名交易”行为,应严肃调查,涉及刑责的,应追究刑事责任。从当前的处理看,虽然当事学校曝光排行机构有索贿行为,可司法机关并没有介入调查。
  具有公信力的大学排行榜,不仅可以为自己获得生存的空间,而且,也可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大学、评价大学、选择大学,由此推动大学健康发展。这应该是大学排行榜制作机构追求的目标,也是我国完善高等教育社会评价努力的方向。

2012年05月25日 07:11:44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3版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2-05/25/c_131609464.htm
  熊丙奇(新华每日电讯特约评论员)


作者: 前进科大    时间: 2012-5-28 14:28
中科大+合肥=名校大城
这个构想很棒




欢迎光临 中科大家长论坛 (http://ustcj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