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标题: 大方无隅(十)天人合一境 [打印本页]

作者: 晚秋归来    时间: 2012-3-7 15:48
标题: 大方无隅(十)天人合一境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这是老子的名言。其中,大方无隅说的是,最大的方形没有棱角。老子的意图,是要引领人们到达至高至善的“无”的境界,无为即是有为,最大的无为成就最大的有为,任何事物在到达极限时,就会自然地走向它的反面。
       如何到达这种自在自为的至极境界?家庭教育是否也会出现如此的胜境?回答是肯定的,只是这种境界需要极高的禀赋和极其艰难的修炼,往往可望而不可即,因而它的价值体现也往往不是实现的价值,而是追求的价值。
      在家庭教育中,这种至高境界的追求集中表现在,不以外化的成败得失,作为现实目标的欲求;不以外显的愉悦快意,作为内在完满的趋向。既不依赖于也不反映在外在客观和内在主观的表象持存之上。
      这种看似玄而又玄,不着边际的至高境界,在现实操作中,似乎失去了抓手,如入无底之谷。面临这种情况,家庭教育应该如何应对。
       首先,在理念上,应该认同其合理性和现实性,教育孩子日渐减损外在和内在的欲求。因为这种欲求,从表面上看,的确会带来动力,有时甚至是很大的动力,但这种动力来源,因其往往依附于可变易逝的外在和内在依存点上,在时间上则表现为阶段性和暂时性,在空间上则表现为限制性和有限性,在心理上则表现为易挫性和漂移性。可见,与其极力寻求各种各样支离破碎的依存点和支撑点,不如将其一个个逐渐抛却,心向回归到看似“无欲无求”,实则“大欲大求”的本真自然境界。这种境界才是宇宙世界的原初状态,虽然不能为人们直接感知,不是物化和人格化的产物,但正因其无形,才是不变永恒的宇宙本源,才给人类提供了永久的栖息地。
      其次,在操作上,应该把理念的无形转化为现实的有形,也就是说,把无形的理念渗透到有形的具体事物之中。正如王守仁所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比如:将外在的知识视为自然的凝结,鼓励并支持孩子依其天性和能力方向自然发展。淡化学习成绩,淡化各种荣誉,淡化外在评价。注重内在积累和全面发展,注重内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注重内在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内在的身心健康和道德人格等。这些有形的做法,是无形转化而来的,是至高无形理念引领下的有形回归,其意义远远高于有形本身。
      钱穆说,中国文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就是“天人合一”。天道与人道是相互感应的,最终融为自然之道。家庭教育在历经了客观、主观以及超主客观的艰难跋涉后,最终也溶为无为状态的自然之道。殊途同归,因为教育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最终也必将回归自然之中。


相关阅读:

大方无隅(一)家庭教育九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121

大方无隅(二)放任自足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240

大方无隅(三)强迫施与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263

大方无隅(四)成长比较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292

大方无隅(五)谋取功名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343

大方无隅(六)自我价值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469

大方无隅(七)道德人格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981

大方无隅(八)形而上学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337

大方无隅(九)执障破除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438

大方无隅(十)天人合一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502

作者: 晚秋归来    时间: 2012-3-7 15:59
终于写完了,因为这是答应坛主和主任的义务,再难也得写完。
感谢诸位科学家的关注和赐教,错误和欠妥之处,敬请谅解。
作者: 艾草    时间: 2012-3-7 16:18
先抢沙发,再细看
作者: 艾草    时间: 2012-3-7 16:27
中国文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就是“天人合一”,只是现在还有多少人认可并追求这样的价值观。
作者: 大裤子    时间: 2012-3-7 17:13
本帖最后由 大裤子 于 2012-3-7 17:16 编辑

晚秋的“境”系列大作果然以大道至简而自洽,在穿越和扬弃中使老子的“道法自然”升华为我科的“GPA无为”这一至高境界,宣扬了一种很高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给理工党科学家上了一堂深入浅出且沁人心脾的自然辨证法,功德无量有木有?!
其实,在现实实践中“无为而进”的例子很多。比如杨振宁,传说小时候数学的能力很强,大学低年级喜欢化学并报了化学系,后来为准备入学考试,自修了高三物理,发现物理更合他的口味,又进了大学物理系。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变,并没有违背他的发展规律,而是顺着他那学习的天性变,最后成为举世闻名的物理学家。这里不评价杨大师的其他方面。。
同样,“有为而退”的例子也有。比如宁铂,入大学后喜欢天文,欲跳槽他校却无果,心有不甘中钻研起了神秘主义“星象学”,最后遁入空门。当然,他在科大学子中属于个案。。。
总之,在正常范围内,家长对孩子的个性和棱角应该予以保护,因为顺其自然也许就是超然却有效的不言之教。
辛苦了,晚秋同学!
作者: 星空0414    时间: 2012-3-7 17:36
谢谢分享!
作者: 四维空间    时间: 2012-3-7 19:18
注重内在积累和全面发展,注重内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注重内在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内在的身心健康和道德人格
作者: 鸳鸯    时间: 2012-3-7 19:32
本帖最后由 鸳鸯 于 2012-3-7 19:35 编辑

俺的读后感还未及道出,就先让大裤子同学抢先发言了。
辛苦了,晚秋同学!
辛苦了,大裤子同学!
俺只需将收藏的大方无隅(一~十)再辛苦地通读一回参悟透彻就行了。
看看以后含饴弄孙时可能排上点用场。

作者: 大裤子    时间: 2012-3-7 20:28
鸳鸯 发表于 2012-3-7 19:32
俺的读后感还未及道出,就先让大裤子同学抢先发言了。
辛苦了,晚秋同学!
辛苦了,大裤 ...

"含饴弄孙"?!;
感情鸳鸯同学还是战略型科学家
看来,现如今,晚秋赛早春哦
作者: 大宋水师    时间: 2012-3-8 00:14
赶快占个第一页的位置。。。。认真学习。。。把无形的收获,转化为有形的楼层

谢谢楼主的大方无隅系列帖子,受益匪浅!谢谢!

作者: 让梦飞    时间: 2012-3-8 09:05
     “淡化学习成绩,淡化各种荣誉,淡化外在评价。注重内在积累和全面发展,注重内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注重内在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内在的身心健康和道德人格等。”
      学习、理解、收获。
      谢谢晚秋。
作者: 禾子    时间: 2012-3-8 09:47
将外在的知识视为自然的凝结,鼓励并支持孩子依其天性和能力方向自然发展。淡化学习成绩,淡化各种荣誉,淡化外在评价。注重内在积累和全面发展,注重内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注重内在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内在的身心健康和道德人格等。这些有形的做法,是无形转化而来的,是至高无形理念引领下的有形回归,其意义远远高于有形本身。
作者: 犀利姐    时间: 2012-3-8 11:10
不以外化的成败得失,作为现实目标的欲求;不以外显的愉悦快意,作为内在完满的趋向。
作者: 蟠桃猪    时间: 2014-5-21 15:09
楼主睿智,深受教育。向“天人合一”境慢慢修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 trueturn    时间: 2015-6-19 11:17
家庭教育要到达自在无为的至极境界,是需要极高的禀赋,和极其艰难的修炼。

往往可望而不可及,因而它的价值体现也往往不是实现的价值,而是追求的价值。

作者: trueturn    时间: 2015-6-19 11:39
教育孩子日渐减损外在和内在的欲求。
因为这种欲求,从表面上看,的确会带来动力,有时甚至是很大的动力。

但这种动力来源,因其往往依附于可变易逝的外在和内在依存点上,
在时间上则表现为阶段性和暂时性,
在空间上则表现为限制性和有限性,
在心理上则表现为易挫性和漂移性。

可变易逝的特点总结得相当好!




欢迎光临 中科大家长论坛 (http://ustcj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